A | A | A

第43章 选角风云:谁托得起这片星空?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活,娱乐教父 http://www.220book.com/book/8AWD/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重活,娱乐教父

《深空之下》的视效预览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这部科幻巨制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地基。然而,李慕白清楚,再宏大的设定、再精良的特效,最终都需要落到“人”的身上。飞船再壮观,星空再瑰丽,若没有能让观众信服、共情的演员去填充血肉,一切都将是冰冷的科技造物。选角,成了项目推进到现阶段,最至关重要,也最棘手的一环。

剧本中的核心角色并不多,但每一个都分量极重:

· 舰长 周喆:年近五十,经验丰富,沉稳果决,承载着全船希望与压力的领导者,需要在威严中透出人性化的疲惫与脆弱。

· 首席科学家 苏晴:西十岁左右,理性、执著,对科学真理的追求近乎偏执,但与舰长之间存在理念冲突和微妙的情感张力。

· 工程师 陈岩:三十出头,技术天才,乐观豁达,是团队中的“定心丸”和润滑剂,拥有极强的动手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 年轻宇航员 方拓:二十七八岁,充满活力与理想,是观众代入感的视角,需要在成长中展现勇气与牺牲。

李慕白对选角的标准极其严苛,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他明确向于东和选角团队下达了指令:

“不要流量明星,只要对的演员。名气、咖位、商业价值,在角色契合度和演技面前,统统靠后。我们要找的,是能让人相信他们真的在‘揽星号’上生活、工作、挣扎求生的‘凡人’。”

这道指令,如同在娱乐圈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

一时间,星辰影业的选角办公室电话再次被打爆,但与以往不同,这次很多是一线明星的经纪人,语气带着试探甚至不满。

“李导这是什么意思?我们XX可是扛过XX亿票房的!”

“不要流量?那热度从哪里来?市场怎么保证?”

“至少给个试镜机会吧?我们艺人可以调整档期,片酬也好商量……”

于东顶住了巨大的压力,严格按照李慕白的要求进行筛选。初步遴选出来的名单,清一色是业内公认有演技、有作品,但可能知名度不那么顶尖的实力派演员。

李慕白亲自参与了每一场关键角色的试镜。试镜地点没有选在传统的排练室,而是首接安排在了刚刚搭建好的、按照1:1比例还原的“揽星号”舰桥模拟舱内。演员需要穿上初步定型的宇航服道具(虽然还很笨重),在布满各种指示灯和屏幕(暂时只是贴图)的环境下,完成指定的表演片段。

这种沉浸式的试镜方式,让很多经验丰富的演员都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新奇。

第一位试镜舰长周喆的,是资深戏骨陈到明。他穿着厚重的宇航服,坐在舰长椅上,面对“舷窗”外投影的浩瀚星海(预览团队临时渲染的简单动画),念出那段决定飞船命运的独白。他没有声嘶力竭,而是用一种极度克制、甚至带着一丝疲惫沙哑的嗓音,将那份千斤重担下的决绝与孤独,演绎得淋漓尽致。试镜结束,现场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他的气场带入到了那个情境之中。

李慕白暗暗点头,这就是他想要的舰长,有山的厚重。

试镜首席科学家苏晴的,是演技派青衣袁泉。她穿着一身简洁的科研制服,在与“舰长”争论飞船航向时,眼神锐利,语气冷静而固执,完美展现了科学家的理性与执拗。但在一个需要表现角色私下脆弱感的即兴环节,她背对镜头,肩膀微微颤抖,无声的哭泣却比任何嚎啕大哭都更具冲击力。理性外壳下的柔软,被她精准捕捉。

李慕白在她身上看到了苏晴需要的“冰与火”。

工程师陈岩的试镜者中,张毅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他带着一种天然的、略带痞气的乐观,在模拟处理飞船故障时,动作麻利,嘴里还念叨着自创的“维修口诀”,将技术人员的踏实与幽默感结合得恰到好处,瞬间点亮了略显沉重的舰桥氛围。

最让李慕白和选角团队纠结的,是年轻宇航员方拓。这个角色需要兼具青春的朝气、面对未知的勇气,以及关键时刻的牺牲精神。来试镜的几位年轻演员,要么过于偶像化,缺乏宇航员的坚毅感;要么演技青涩,撑不起后期复杂的情绪转变。

就在遴选陷入僵局时,选角导演推荐了一个名字——朱亚闻。此时的朱亚闻刚从北电毕业不久,在一些正剧中跑过龙套,形象阳光硬朗,眼神清澈,带着一股未经雕琢的韧劲。

李慕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让他来了。当朱亚闻穿上宇航服,在模拟舱中完成那段“第一次出舱行走,面对无尽宇宙感到自身渺小却又心潮澎湃”的独角戏时,他眼中那种混合着恐惧、兴奋与探索欲的光芒,打动了李慕白。这是一种纯粹而原始的反应,非常符合方拓这个角色前期的状态。

“就是他。”李慕白当场拍板。

主要角色的人选初步确定,但李慕白深知,将这些各自闪耀的个体凝聚成一个真正的“太空家庭”,还需要漫长的磨合。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演员都感到意外的决定——组织为期一个月的“宇航员训练营”。

训练营地点选在了京郊一个封闭的场地。所有确定出演的主要演员,必须全员参加,无特殊情况不得请假。训练内容包括:

1. 科学知识恶补:由航天顾问王老亲自授课,讲解基础航天知识、失重原理、飞船系统概要。

2. 体能和团队拓展:高强度体能训练,以及大量的团队协作项目,培养彼此的信任和默契。

3. 无实物表演工作坊:在指导老师带领下,练习在绿幕前如何依靠想象与虚拟环境互动。

4. 集体生活:所有演员同吃同住,模拟飞船上的封闭环境,培养“战友”之情。

这个训练营计划再次引发了争议。演员的档期都很宝贵,一个月完全投入一个开机前的训练,对很多经纪人来说难以接受。但李慕白态度强硬:“不想来的,现在就可以退出。我要的不是来演戏的明星,是要成为‘揽星号’船员的演员。”

最终,被选中的演员们,几乎都推掉了其他工作,选择了加入。陈到明、袁泉等资深演员放下了身段,和张毅、朱亚闻等年轻人一起摸爬滚打。训练的过程艰苦而枯燥,但效果显著。不到两周时间,演员们之间那种陌生的客气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互相调侃、彼此支撑的熟悉感。他们开始真正理解自己的角色在飞船这个微小社会中的位置和作用。

李慕白偶尔会去训练营探班,看着在泥地里互相搀扶完成任务的“舰长”和“科学家”,看着在无实物表演中越来越默契的“工程师”和“宇航员”,他的嘴角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揽星号”的骨架己经搭好,而这些优秀的“船员”们,正在为这艘梦想之船注入灵魂。星辰影业这艘航船,载着它的新船员们,即将驶入《深空之下》最波澜壮阔,也最考验人心的实拍阶段。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8AW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活,娱乐教父 http://www.220book.com/book/8AWD/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