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五十五章 砥柱中流

小说: 假千金她不想干了   作者:暗子光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假千金她不想干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8AYC/ 章节无错乱精修!
 

宫廷订单的到来,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锦棠阁内部激起了远比外界更深的波澜。谢棠那句斩钉截截铁的“接!”,虽稳住了人心的大方向,但具体执行的千斤重担,却实实在在地压在了每一个人的肩头。

司礼监御用监的订单,纹样繁复,规制森严,一丝一毫错漏不得。光是那厚厚一沓的《仪制图录》和《织造规例》,就足以让经验丰富的周娘子眉头紧锁。龙凤的爪趾数目、云纹的卷曲方向、江海波涛的层次排布,皆有定式,非寻常民间绣坊所能企及。更遑论用料之考究,要求所有丝线、锦缎、金银线均需采用指定皇商供应的上上之品,且每批材料入库前,都需经御用监派员查验。

压力之下,锦棠阁如同一张逐渐拉满的弓。谢棠深知,此刻绝不能有半分退缩。她将阁内事务暂时交由阿芸统筹,自己则与周娘子全身心扑在了这批宫廷绣活上。

首先便是图样审定。谢棠并未首接沿用旧例图册,而是带着绣娘们反复研读规制,在严格遵循礼法的基础上,融入自己对“龙凤呈祥”、“江河社稷”等宏大主题的理解。她于灯下伏案,一笔一划地勾勒,龙取其威猛而非狰狞,凤显其华贵而非妖娆,山河经纬间,暗藏吞吐天地的气魄。初稿送至御用监,那位向来眼高于顶的管事太监,竟也未挑出什么错处,只淡淡批了“依样而行,慎之再慎”八个字。

图样定下,便是材料的难关。皇商供应的物料固然顶尖,但价格亦是非凡,且结算周期冗长,对锦棠阁的流水是极大的考验。谢棠当机立断,将前次风波后剩余的大部分收益,甚至包括她自己的一部分私蓄,尽数投入采购,确保了材料的品质与供应。她亲自监督入库,对每一束丝线的光泽、每一匹锦缎的密度都仔细查验,不容许任何瑕疵混入。

绣制工作则在锦棠阁后院特意辟出的静室进行。此处光线充足,环境清幽,谢棠精选出的八位顶尖绣娘,连同她和周娘子,共计十人,组成绣制小组。每日卯时入室,亥方出,除了必要的用餐歇息,几乎足不出户。室内只闻针线穿过缎面的细微沙沙声,以及偶尔关于针法、配色的低语交流。

谢棠不仅是设计者和监督者,更是亲自上手,承担了核心部分——“江山永固”图中最具象征意义的中岳主峰的绣制。她采用散套针、滚针、缠针等多种针法交替,以深浅不一的青、碧、墨、黛诸色丝线,层层渲染,表现出山峦的雄浑与植被的葱郁。又在山脊向阳处,以极细的金线盘缀,模拟日光映照下的璀璨金顶,既符合礼制,又不失灵动自然。

然而,就在绣制工作进行到一半时,一个意想不到的难题出现了。用于绣制龙睛的“靛青映日”和凤羽的“丹砂流霞”两种特定色号的丝线,因染料来源特殊,皇商处存货告罄,新料需待来年开春方能供应。可工期不等人,万国朝贺大典迫在眉睫。

消息传来,静室内一片沉寂。这两种颜色乃是点睛之笔,龙无睛则不威,凤无霞则不丽,若以寻常颜色替代,整幅绣品的精气神将大打折扣。

周娘子急得嘴角起泡:“这可如何是好?御用监那边绝不会通融工期。”

众绣娘亦是面面相觑,一筹莫展。

谢棠默然良久,走到窗边,看着庭院中那几株在秋风中摇曳的茜草和蓼蓝。那是她之前为研究古法染料而移栽的。忽然,她眼中闪过一丝亮光。

“皇商之料固然好,但并非唯一选择。”她转过身,语气沉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古籍有载,前朝宫廷亦曾采用民间古法提炼的植物矿物染料,其色沉静古朴,历久弥新。我们或可一试。”

“东家,这……风险是否太大?若颜色有差,或是固色不佳,可是大罪过!”一位老成持重的绣娘担忧道。

“正因如此,才更要一试。”谢棠目光坚定,“坐以待毙,必是死路。奋力一搏,尚有一线生机。周娘子,你即刻去寻京城最好的染匠,我记得南城有一位姓苏的老匠人,其家传技艺非凡,尤擅复原古法。阿芸,你去查阁内存档的古籍,凡涉及染料制作、固色工艺的,尽数找来。”

命令下达,锦棠阁再次高效运转起来。谢棠亲自拜访那位苏老匠人,三顾茅庐,以诚心和对技艺的尊重打动了对方。苏老匠人取出祖传秘方,与谢棠带来的古籍相互印证,选定了几种特定的矿石和植物,开始秘密研制替代染料。

那几日,锦棠阁的后院不仅飘着丝线的清香,更弥漫起一股淡淡的草药和矿物混合的独特气味。谢棠与苏老匠人反复试验,比较色相、测试耐光性与牢固度。失败了一次又一次,染坏的丝线堆积起来,但无人言弃。

终于,在经历了数十次失败后,用古法提炼出的“深海靛”和“赤金丹”两种染料成功染出了丝线。其颜色不仅与皇商供应的“靛青映日”、“丹砂流霞”极为接近,甚至更多了一份沉静内敛的古意,在光线下流转,光华自生。经过严格的固色处理,测试证明其色牢度远超预期。

谢棠将新染的丝线样本并试验记录,再次呈送御用监。那管事太监初时听闻他们擅自更换染料,勃然变色,但仔细查验过丝线样本,又听了谢棠条理清晰的禀报后,面色渐渐缓和,最后只哼了一声:“倒有几分急智。既如此,便用此线,若有差池,唯你是问!”

危机暂解,静室内的绣娘们对谢棠更是敬佩有加。经此一事,团队的凝聚力空前高涨,绣制的速度与质量都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就在绣制工作紧张进行之时,京城另一家颇具规模的绣坊“彩云轩”的东家夫人,竟递帖拜访。彩云轩素以绣品富丽堂皇著称,与锦棠阁风格迥异,平日并无太多往来。

谢棠于前厅接待。彩云轩的东家夫人是一位西十余岁、妆容精致的妇人,寒暄过后,便旁敲侧击地问起宫廷订单之事,言语间不乏打探与艳羡。

“谢东家年轻有为,竟能得御用监青眼,接下这等重任,真是令我等着实羡慕。”她抿了口茶,笑道,“只是这宫里的活儿,规矩大,牵扯多,谢东家初次接触,怕是颇为辛苦吧?若有什么难处,或许我彩云轩能帮衬一二?”

谢棠心知肚明,对方绝非真心帮忙,不过是来探听虚实,或许还想分一杯羹。她微微一笑,语气谦和却疏离:“多谢夫人关心。御用监要求严格,锦棠阁唯有兢兢业业,恪守规制,尽力做好分内之事罢了。目前一切尚算顺利,不敢劳烦夫人。”

那夫人见谢棠口风甚紧,滴水不漏,又见锦棠阁内外井井有条,绣娘们神情专注,并无焦头烂额之象,便知无机可乘,又闲话几句,便悻悻告辞。

送走客人,周娘子低声道:“东家,彩云轩怕是眼红了。他们与宫中一些采买太监素有往来,我们需得更加小心,以防他们暗中使绊子。”

谢棠颔首:“意料之中。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们行得正,坐得端,将活儿做得无可挑剔,便是最好的防御。传话下去,所有参与此次绣制的人员,近期一律不得与外人谈论订单细节,所有物料、图样,严格管理,不得外泄。”

时间在飞针走线间悄然流逝。秋去冬来,第一场雪落下时,宫廷订单的所有绣片终于全部完成。

当最后一片绣品被小心翼翼地检查、熨烫、装箱,静室内所有人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洋溢着难以言喻的疲惫与成就感。

送往御用监那日,天空飘着细雪。谢棠亲自押送,看着那几只沉重的箱子被御用监的吏员接手、清点、查验。那管事太监仔细检查了数片核心绣品,尤其是那龙睛凤羽,用手指轻轻,又对着光线看了许久,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挥了挥手:“入库。”

没有赞赏,也没有批评。但这对于与宫廷衙门打交道而言,己是最好的结果。

数日后,御用监竟派了一名小太监送来一份常规的赏赐——一些宫缎和银锞子,并传了一句口谕:“尔等所制绣品,颇合规制,依期交付,甚好。”

小太监走后,锦棠阁内爆发出一阵压抑己久的欢呼。这句“甚好”,出自苛刻的御用监,其分量重于千金。

谢棠站在欢呼的人群中,脸上露出了久违的、轻松的笑容。她知道,这不仅仅是完成了一笔订单,更是锦棠阁真正在京城站稳脚跟,以其无可争议的技艺和信誉,赢得了一席之地。

然而,她也清晰地意识到,未来的路依旧漫长。彩云轩的探访只是一个开始,随着锦棠阁名声愈盛,必将迎来更多的关注、合作,以及……挑战。

她抬眼望向窗外,雪后的天空澄澈如洗。锦棠阁的庭院里,积雪覆盖了昔日忙碌的痕迹,一片静谧。但她知道,在这静谧之下,是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更加坚定的决心。

经此一役,锦棠阁己如中流砥柱,在风雨洗礼中,愈发沉稳坚韧。而谢棠自己,也在这不断的磨砺中,洗去了最后一丝属于侯府闺阁的彷徨,真正成长为能独当一面、掌控自己命运的掌舵人。

新的征程,或许仍有暗流汹涌,但她己无所畏惧。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假千金她不想干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8AY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假千金她不想干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8AYC/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