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用监那句“甚好”带来的余温尚未散尽,锦棠阁上下仍沉浸在一片振奋之中。加发的工钱和额外的赏赐让这个年关显得格外富足温暖,绣娘伙计们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对锦棠阁的归属感与自豪感空前强烈。
谢棠却并未有丝毫松懈。宫廷订单的顺利完成,如同为锦棠阁镀上了一层无形的金身,慕名而来的客人明显增多,其中不乏一些以往需要费力结交的权贵之家。订单如雪片般飞来,锦棠阁的门槛几乎要被踏破。
然而,谢棠并未被这表面的繁盛冲昏头脑。她深知,客源的暴涨固然是好事,但若处理不当,反而会透支锦棠阁的精力,影响绣品质量,甚至可能重蹈覆辙,卷入不必要的纷争。她与周娘子、阿芸商议后,做出了一个令外界有些费解的决定:提高定制门槛,非精品不接,且每日接待的客户数量设限。
“东家,这……送上门的生意,为何要推出去?”阿芸有些不解,她看着登记册上那些被婉拒的、颇有来头的名字,颇觉可惜。
谢棠正在翻看新一批“艺徒堂”学徒的考核记录,闻言抬头,目光清亮:“阿芸,你记得我们锦棠阁立身的根本是什么?”
“是技艺和诚信。”阿芸立刻答道。
“不错。”谢棠放下册子,“若为了数量,盲目接下所有订单,导致工期延误,或是绣品质量参差不齐,便是自毁根基。我们要做的是‘锦棠阁’这块招牌,而非一锤子买卖。唯有保持水准,宁缺毋滥,方能行稳致远。那些被婉拒的客人,若真心喜爱我们的绣品,自然会等待,或者选择我们现有的精品系列。此举短期内或会影响收益,长远来看,却能筛选出真正认可我们价值的客人,奠定更高的声誉。”
周娘子在一旁点头附和:“东家思虑得是。如今我们有了宫廷订单的名声打底,更该爱惜羽毛。寻常绣坊追逐量,我们则要追求‘质’与‘名’。”
策略既定,锦棠阁的运转反而在一种有序的忙碌中,显得更加从容不迫。谢棠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艺徒堂”和绣娘技艺的提升上,定期组织内部考评和交流,鼓励绣娘们在遵循传统的基础上,尝试新的针法组合和配色理念。
这一日,天空放晴,积雪初融。锦棠阁前来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此人高鼻深目,须发卷曲,身着色彩鲜艳、款式奇特的番邦服饰,身后跟着两名同样异域打扮的随从,以及一名通晓番汉语言的牙人(翻译)。
这奇特的组合一出现,立刻引起了锦棠阁内外的侧目。那番商操着生硬的官话,通过牙人表明来意,自称来自遥远的“佛郎机”(大致对应葡萄牙、西班牙等早期殖民国家),名为阿尔瓦罗,是一名海商,久闻中原刺绣精妙,特来寻访,意欲采购一批独具特色的绣品,运往海外。
“我们老爷说,你们的绣品,他在一位大明官员府上见过,惊为天人。”牙人殷勤地转述,“尤其是那种……嗯,有光影层次,仿佛真山真水一般的绣画,他极为感兴趣。”
阿尔瓦罗的目光则早己被厅堂正中悬挂的一幅中型双面绣插屏《秋塘鹭影》所吸引。那绣品以深浅不一的赭石、藤黄、墨绿等色丝线,绣出秋日池塘残荷与芦苇的景致,几只白鹭或立或翔,姿态灵动,尤其是水面的倒影和透过芦苇丛的光感,被处理得微妙微肖,正是锦棠阁融合了写实风格的得意之作。
他凑得很近,几乎是贴着绣面细看,口中不断发出啧啧惊叹,又通过牙人询问了许多关于针法、用色的细节问题。
周娘子和阿芸都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与番邦商人打交道,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不知该如何应对。谢棠闻讯从后院而来,她虽也未曾与番商首接交易过,但神色依旧平静,落落大方地见了礼,通过牙人与阿尔瓦罗交谈起来。
阿尔瓦罗对《秋塘鹭影》赞不绝口,首接表达了购买的意愿,并希望能定制一批类似风格,但题材更符合他们海外审美的绣品,例如带有异域花卉、珍禽异兽,甚至他们神话传说故事的绣画。
暗子光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谢东家,我们老爷愿意出高价。”牙人搓着手,脸上堆满笑容,“他说,只要能做出他满意的样品,后续的订单数量,绝对超乎您的想象。这可是将贵阁绣品扬名海外的好机会啊!”
周娘子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激动。扬名海外,这是多少匠人想都不敢想的荣耀!阿芸也期待地看向谢棠。
谢棠却没有立刻答应。她沉吟片刻,对牙人道:“多谢阿尔瓦罗先生厚爱。能将中华绣艺传播远方,是我辈之幸。不过,番邦风物与我中原大有不同,若要绣制,需得先有精准的图样。不知阿尔瓦罗先生可能提供详细的画稿或描述?”
阿尔瓦罗听罢翻译,连连点头,从随身的皮囊中取出几本装帧精美的书籍,翻开内页,竟是彩色印刷的图画,上面绘制着各种奇花异草、从未见过的动物(如鸵鸟、火烈鸟)以及一些圣经故事、古典神话场景。这印刷精美的画册,本身就让周娘子等人看得啧啧称奇。
“图,我们有!”阿尔瓦罗指着画册,又比划着,“但是,丝线,颜色,要鲜艳,非常鲜艳!阳光,要金色!像神明的光芒!”他努力描述着他们对色彩浓烈、对比鲜明的偏好。
谢棠仔细翻看画册,心中快速权衡。番商的订单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遇,能打开全新的市场,带来丰厚的利润和前所未有的名声。但挑战也同样巨大:审美差异、对题材的陌生、对方对色彩极致化的要求,都可能让最终的绣品偏离锦棠阁原有的沉静雅致风格,变得不伦不类。
“阿尔瓦罗先生,”谢棠合上画册,抬眼看向对方,目光坦诚,“您的订单,锦棠阁很有兴趣。但正因为重视,我们不能立刻答应。我们需要时间研究这些图样,尝试调配更鲜艳持久的色线,并绣制一两幅小样。若您看过小样后觉得满意,我们再谈后续合作,如何?当然,制作小样的费用,由我们自行承担。”
阿尔瓦罗听完翻译,有些惊讶地挑了挑眉,似乎没料到对方会如此谨慎,但他很快露出了赞赏的神色,叽里咕噜说了一长串。
牙人笑道:“我们老爷说,谢东家是个认真做事的人,他欣赏这种态度。他愿意等待,并期待看到锦棠阁能带给他的惊喜。他会在京城停留一个月。”
送走阿尔瓦罗一行,阁内顿时议论开来。有绣娘对那鲜艳的异域图样感到新奇跃跃欲试,也有像周娘子这样经验丰富的,担忧会砸了锦棠阁的招牌。
“东家,这佛郎机人要的颜色那般跳脱,与我们素来讲究的‘雅致’、‘意境’可是背道而驰啊。”周娘子忧心忡忡。
谢棠走到《秋塘鹭影》前,轻轻抚过绣面上宁静的秋光水色,缓缓道:“周娘子,你可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刺绣一道,亦当如此。番邦有番邦的审美,我们固有我们的传承。此次尝试,并非要我们放弃根本,全盘照搬。而是借此机会,看看我们的技艺,能否在不同的审美体系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或许,我们能找到一种融合之道,既满足他们的喜好,又不失我们针法的精髓。”
她转身,看向众位绣娘,眼中闪烁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光芒:“这是一次考验,亦是一次突破的契机。若我们能成功,锦棠阁便真正打通了‘内’与‘外’的界限,前路将更为广阔。”
她当即决定,亲自带领一个小团队,包括对色彩极为敏感的阿芸和几位善于钻研新针法的年轻绣娘,着手研究阿尔瓦罗留下的画册,开始尝试调配新的色线,并选取其中一幅相对简单的异域花卉图,进行小样绣制。
锦棠阁内,仿佛吹入了一股来自海外的清新而充满未知的风。有人彷徨,有人期待,而谢棠,则在这新旧交织、中外碰撞的当口,再次展现了她的魄力与远见。她知道,固步自封只会走向僵化,唯有在坚守核心的同时,勇于拥抱变化,方能在这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中,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新的挑战,己然开始。而这一次,她的舞台,似乎变得更加宽广,延伸向了那片蔚蓝的、充满想象的海洋。
(http://www.220book.com/book/8AY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