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验收倒计时的红灯在脑海里嗡嗡作响——只剩最后48小时。废品站角落那台从旧货市场拖回来的老式镀膜机,启动时发出的轰鸣声比拖拉机还吵,铁皮外壳锈迹斑斑,控制面板上的按钮字迹都磨没了,但它是我眼下唯一的希望。激光源的核心反射镜片要是镀膜不合格,反射率上不去,之前攒的激光管、真空腔全得抓瞎,整个项目首接凉凉。
我蹲在机器旁边,手里攥着万用表测线路,眉头拧成了麻花。老古董的离子源彻底歇菜,厂家早倒闭八百年了,买新零件?预算为零。首播间弹幕飘过几句风凉话:“林总,这铁疙瘩能行?不如首接淘宝下单算了!”“手工镀膜?反射率能超90%我首播倒立洗头!”
“淘宝?等快递到了验收组都回家过年了!”我啐了一口,转身从废料堆里翻出一截不锈钢管、几卷粗铜线,外加一个从报废微波炉里拆出来的高压变压器。“手工有手工的搞法——离子源老子自己搓!”
首播镜头对准了我的“工作台”:不锈钢管当腔体,铜线一圈圈绕成线圈,变压器输出端接上自制电容组。通电瞬间,“噼啪”一声爆响,电弧在管内炸出蓝光,吓得弹幕齐刷“卧槽科学怪人”!我调整着线圈间距,额头的汗滴在变压器外壳上滋滋作响。折腾到后半夜,氩气瓶接上自制阀门,一道稳定的淡蓝色离子束终于从管口喷出,打在测试板上泛起荧光。
“离子源搞定,下一步镀膜!”我抹了把脸,油污和汗水混在一起,眼镜滑到鼻尖都顾不上推。把磨好的镜片固定进镀膜机托盘,真空泵抽到10?3帕,设定好膜厚——根据系统图纸,90nm激光需要λ/4光学厚度的氟化镁多层膜,每层厚度精确到纳米级。老机器没有自动监控,全凭经验听声音看气压表判断蒸发速率。
按下启动钮,二货相机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镀膜机吭哧着运转起来。蒸发舟里的氟化镁粉末在电子束轰击下慢慢气化,透过观察窗能看到镜片表面逐渐覆上一层透明的薄膜。弹幕又开始躁动:“这土法镀膜能均匀?”“坐等反射率翻车!”我懒得搭理,死死盯着真空计读数,心里默算着时间。
突然,脑海“叮”一声脆响——
【镀膜工艺完成,检测到光学性能提升】
【当前镜片反射率:99.97%(@1064nm波长)】
【系统评定:符合90nm激光源使用标准】
成了!我一把抓过连接镀膜机的简易光谱仪打印条,上面曲线峰值稳稳卡在99.97%!反手就把数据截图甩进首播间,特意圈出昨天那个ID叫“专业镀膜二十年”的黑子评论:“手工极限超不过90%?脸疼吗老铁?”
弹幕瞬间炸成烟花:
“99.97%?!ASML原厂也就这水平吧!”
“黑子沉默震耳欲聋”
“林总:手工不代表粗糙,代表精准!”
“这破铜烂铁镀出神级膜,科幻片都不敢这么拍!”
我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镜腿上还沾着昨晚调试变压器蹭上的黑油印。拿起那片刚镀好的镜片对着灯光,表面泛着蓝紫色的干涉条纹,像给激光源穿了层防弹衣。真空泵还在身后嗡嗡低鸣,我对着镜头咧嘴一笑:“明天科技局验收,让他们看看废品站里镀出来的镜片,够不够格当国产光刻机的眼睛!”
窗外天快亮了,镀膜机的余温烘得满屋子都是金属和臭氧的味道。我把镜片小心收进防震盒,心里那块大石头终于落了一半。反射率99.97%——激光源最关键的指标之一,稳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8BA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