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5章 流水生产铸甲兵,汉中兵工天下惊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丞相匡不了的汉室,我姜维来匡! http://www.220book.com/book/8CCJ/ 章节无错乱精修!
 

姜维站在汉中的校场上,迎着晨风,深深吸了一口气。昨天刚把赵奢那帮豪强收拾干净,土地分给了百姓,现在满城都是欢呼声,可他心里清楚,这平静只是暂时的。成都那些状纸估计己经堆成山了,丞相那边肯定得应付一番,不过姜维没在怕的——他摸了摸下巴,心想:“先搞定兵工厂再说,魏延那家伙等着我回去收拾,但汉中得先稳当。”

张翼快步走来,行了个礼:“将军,百姓们都在夸您分地分得公平,要不要我去安排一下,准备您回成都的事?”姜维摆摆手,咧嘴一笑:“不急,老张。成都的状纸飞得再快,也得等我这儿弄出点动静来。农业问题解决了,土豆种下去了,筒车也转起来了,可军事上还弱得像只病猫。我得赶紧搞点硬货出来。”

张翼眨了眨眼,有点懵:“硬货?将军,您是说武器?”姜维点头,压低声音:“对,兵工厂!流水线作业,听说过没?”张翼挠头:“流水线?是像河水一样流吗?那不会把武器冲走?”姜维忍不住哈哈大笑,拍了他肩膀一下:“老张啊,你真是实在人。不是水流,是把制造过程分成一堆小步骤,不同的人负责不同的活,效率嗖嗖往上涨。”张翼似懂非懂地点头,心里嘀咕:“将军总有些怪点子,不过上次土豆的事就神了,这回估计也不差。”

解决了农业问题后,姜维将目光转向了军事工业。他召集了汉中当地的工匠头领们,在一个临时搭起的工棚里开会。工棚里堆着些旧武器,空气里弥漫着铁锈和木屑味。姜维站在中间,双手叉腰,扫视一圈:“各位,汉中要变天了。咱们不能光靠种地吃饱,还得有刀枪护身。我打算建个兵工厂,专门生产诸葛连弩和板甲。”

一个老工匠皱眉道:“将军,诸葛连弩是丞相的宝贝,我们这儿手艺粗糙,怕做不好啊。”姜维嘿嘿一笑,从怀里掏出张草图——其实是他凭记忆画的流水线示意图,但画得歪歪扭扭,连他自己都差点认不出。“瞧这个,咱们不一个人从头做到尾。比如造弩,分成削木、装弦、安箭槽几十个步骤,每组人专干一样。速度快,质量还高。”另一个年轻工匠探头看了看,小声说:“将军,您这图画得像条歪歪扭扭的虫子,能行吗?”姜维脸一红,赶紧把图收起来:“别在意细节!总之,听我的,保准让你们大吃一惊。”

工匠们半信半疑,但姜维的威信在那摆着——上次他亲自吃土豆破谣言,大家可都记得。于是,没人再反对,纷纷点头应下。姜维心里乐开花,暗想:“这帮人老实,好忽悠。等兵工厂建起来,看谁还敢小瞧汉中。”

他在汉中建立了蜀汉第一个大型“兵工厂”,引入了“流水线”作业的雏形。选址就在汉水边的一块空地上,姜维亲自监督,调动士兵和民工一起动手。不过开工第一天,他就闹了个笑话:指挥大家搬木头时,他大喊“把那个长条形的玩意儿竖起来”,结果工匠们面面相觑,有人小声提醒:“将军,那是梁柱,得先打地基。”姜维一拍脑门:“对对对,地基!我这不是着急嘛。”众人哄笑,气氛轻松了不少。

兵工厂的建设进展神速。姜维把武器制造分解为数十个标准化工序:削木组负责弩身,铁匠组打造箭头,组装组拼接部件,甚至还有专门打磨的小组。每个工匠组只负责自己的那块,干熟了手速飞快。姜维时不时溜达过去检查,有一回他试着亲自装弦,结果手一滑,弦弹回来打在自己脸上,疼得他龇牙咧嘴。张翼赶紧过来扶他:“将军,您还是动嘴别动手了。”姜维揉着脸苦笑:“得,我这身手比不过你们年轻人。”

流水线一上马,效果立竿见影。原本造一把诸葛连弩得花好几天,现在一天就能出十几把。工匠们从一开始的怀疑变成惊叹,老工匠拉着姜维的手说:“将军,这法子神了!我以前一个人干全活,累死累活还出错,现在专干削木,手都麻利了。”姜维得意地嘴角:“这叫专业化分工,未来趋势!”不过他心里嘀咕:“幸好没把‘流水线’说成‘水流线’,不然又得被笑话。”

改良后的诸葛连弩和新型的板甲开始成批生产。诸葛连弩加了点小改动——射程更远,装填更快,姜维还特意让工匠在弩身上刻个“汉”字,以显霸气。板甲则是用铁片叠成,轻便又结实,测试时找个士兵穿上,姜维亲自拿木棍敲了敲,盔甲哐哐响,士兵笑嘻嘻说:“将军,一点不疼!”姜维点头:“好,以后咱们蜀汉兵个个像铁打的。”

生产线上,工匠们干得热火朝天。姜维和张翼在旁看着,张翼感叹:“将军,这兵工厂一开,汉中真要成蜀汉的坚强后盾了。不过……”他压低声音,“成都那边状纸不停,丞相会不会召您回去?”姜维哼了一声:“让他们告去。等我这儿出成绩了,看谁还敢哔哔。”他顿了顿,眼神锐利起来,“魏延那厮估计在成都跳脚呢,等我回去再收拾他。”

就在兵工厂运转得风生水起时,问题来了。兵工厂的巨大产能需要消耗大量的铁矿和木炭。头几天还好,库存够用,可没过多久,管仓库的小吏慌慌张张跑来报告:“将军,铁矿石快见底了!木炭也不够烧了,再这样下去,生产线得停。”

姜维皱起眉头,在工棚里踱步。张翼建议:“要不从周边调运?”姜维摇头:“远水救不了近火。汉中本地有矿山,铁矿丰富,可开采权……”他话没说完,心里己经明了——矿山开采权,一首掌握在蜀中一个极有权势的家族手中,谯周家族。

谯周这老家伙,姜维早有耳闻。蜀中名士,投降派的头子,家族树大根深,连丞相都得给几分面子。姜维啐了一口,对张翼说:“这老顽固,估计正等着看我笑话呢。矿山在他手里,咱们兵工厂就得饿死。”张翼担忧道:“将军,谯周家族不好惹,您刚收拾了豪强,再动他们,成都的状纸怕是得堆成山了。”姜维哈哈大笑,拍了拍胸脯:“怕什么?我姜伯约行得正坐得首,为了蜀汉,谁挡路我就踹谁!”

他当即决定,亲自写信给谯周,请求开放矿山开采权。信中,姜维尽量客气,说明兵工厂对蜀汉的重要性,承诺公平交易。可写完后他读了一遍,发现自己把“开采权”写成了“开彩权”,赶紧涂改,心里骂自己:“这手贱的,总出洋相。”张翼在旁偷笑,姜维瞪他一眼:“笑什么?快去派人送信!”

信使出发后,姜维站在兵工厂外,望着忙碌的工匠们,心中暗流涌动。兵工厂的成就让他自豪,可原料短缺像根刺,扎得他难受。他知道,谯周不会轻易答应,这场冲突才刚刚开始。远处,汉水奔流,仿佛在预示未来的波涛。

“等着吧,谯周老儿,”姜维喃喃自语,“你要玩,我奉陪到底。汉中,必须成为蜀汉的利刃!”他转身回营,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风暴。而成都的方向,乌云渐聚。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丞相匡不了的汉室,我姜维来匡!

    (http://www.220book.com/book/8CC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丞相匡不了的汉室,我姜维来匡! http://www.220book.com/book/8CCJ/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