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淡,五丈原上的火光还未完全熄灭,空气中弥漫着烧焦的草料和血腥味。蜀军士兵们正忙着清理战场,收缴魏军丢弃的兵器和粮草,时不时传来兴奋的吆喝声。“快看,这魏狗的马鞍上还镶着金边呢!发财了发财了!”一名小兵举着个战利品,差点被绊倒,惹得周围人哄笑。姜维站在高处,望着这片狼藉的战场,心中豪情未退,却又沉甸甸的。他转身看向诸葛亮,只见丞相微微佝偻着背,手中拄着那根熟悉的竹杖,眼神却依旧锐利如鹰。
“伯约,这一仗打得漂亮。”诸葛亮的声音有些沙哑,他轻轻咳嗽一声,指了指远处堆积如山的缴获物资,“斩敌上万,缴获的弓弩、铠甲足够我们装备两个营了。这是第二次北伐以来,我们最大的胜利。”
姜维点头,心中却闪过前一晚的混乱:火牛冲阵时,一头牛突然拉肚子,差点把埋伏点暴露,幸好王平机灵,赶紧把那牛牵到一边,还嘀咕着“这牛吃坏肚子了,明天得查查后勤”。他忍不住嘴角微扬,但很快收敛。“丞相,郭淮中箭,生死未卜,魏军经此一败,司马懿怕是要缩回壳里了。”
诸葛亮叹了口气,眼中那抹忧色更浓。“是啊,司马仲达多疑贪功,这次吃了大亏,定会加倍小心。但伯约,你可知我最担心什么?不是魏军的反扑,而是我们自己的后院。”他抬手指向西南方向,那里是成都的方位。“朝中的风波,从未停歇。你这一战威名大振,只怕会引来更多嫉妒。”
姜维心中一紧,想起出征前诸葛瞻那冰冷的目光,以及谯周那群士族在背后的指指点点。他握紧拳头,沉声道:“丞相,我姜维行事,只为蜀汉江山,不求虚名。若有人因嫉妒生事,我自当以国事为重。”
诸葛亮拍了拍他的肩,语气带着几分无奈。“我知道你的忠心,但人心难测。走吧,先回营,详细清点战果,再议下一步。”
与此同时,魏军大营中,一片死寂。郭淮被亲兵抬回营帐时,己是奄奄一息。箭矢深深嵌入左胸,鲜血浸透了战袍,军医手忙脚乱地试图拔箭,却因箭头带钩,扯出一片血肉。“将军,忍一忍!”军医额头冒汗,郭淮却只是瞪着眼,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我……我竟被姜维小儿所骗……”他喃喃着,想起出征前司马懿的叮嘱——“多带弓弩手,以防有变”。可他贪功心切,以为举火为号便是诚意,结果中了圈套。亲兵队长跪在一旁,泪流满面:“将军,您挺住啊!司马都督一定会为您报仇的!”
郭淮努力想说什么,却一口鲜血喷出,眼神渐渐涣散。“告诉都督……姜维不可小觑……”话未说完,头一歪,气绝身亡。帐内顿时哭声一片,亲兵们红着眼,将他的遗体简单包裹,准备上报司马懿。
消息传到司马懿的帅帐时,他正对着地图发呆,前一晚那个“乌龟在锅里游泳”的噩梦还萦绕在心头。亲兵跌跌撞撞冲进来,跪地哭诉:“都督,郭将军……他重伤不治,去了!”
司马懿手中的笔“啪”地掉在地上,他猛地站起,脸色瞬间铁青。“什么?郭淮死了?”他声音颤抖,重复了一遍,仿佛不敢相信。郭淮是他麾下最勇猛的大将之一,多年来随他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如今竟折在一个“降将”姜维手上?司马懿只觉得一股血气上涌,眼前发黑,几乎站立不稳。亲兵赶紧扶住他,低声劝道:“都督,节哀啊!”
“节哀?我断去一臂,如何节哀!”司马懿低吼一声,一拳砸在案几上,震得茶盏叮当作响。他这才彻底清醒,自己中了姜维和诸葛亮的圈套——那封假降书,那场火牛阵,全是算计好的。“姜伯约……好一个姜伯约!我司马仲达纵横半生,竟栽在你手里!”他咬牙切齿,心中悔恨交加。早知如此,就该听邓艾的劝,多派斥候探查。
邓艾此时匆匆进帐,见司马懿怒容满面,忙躬身道:“都督,郭将军之死,是我军大损。蜀军新胜,士气正旺,我们若再出战,恐遭更大损失。”司马懿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走到帐外,望着远处蜀军营地的灯火,眼中闪过狠厉之色。“传令下去:全军退守营垒,加固防御,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出战!姜维此子,诡计多端,我们需从长计议。”
命令一出,魏军上下哗然。士兵们本就因夜袭惨败而胆寒,现在听说连郭淮都死了,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丞相匡不了的汉室,我姜维来匡! 更是人心惶惶。一些老兵私下议论:“听说那姜维会妖法,牛都能喷火!”“胡扯,那是诸葛亮的计谋!不过姜维这小子,确实比诸葛亮还狠,咱们以后见着他得绕道走。”这些话很快传开,姜维的威名在魏军中不胫而走,甚至有人开始称他为“蜀之新帅”,觉得他比诸葛亮更难对付。
回到蜀军大营,庆功宴正在举行。士兵们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欢笑声不绝于耳。姜维被众人围在中间,敬酒声此起彼伏。“姜将军,您这火牛阵太绝了!魏狗们吓得屁滚尿流,哈哈!”一名裨将醉醺醺地拍着姜维的背,差点把酒洒在他身上。姜维笑着应付,心中却留意到角落里的几位老将——如廖化、张翼等人,只是闷头喝酒,眼神复杂。
廖化压低声音对张翼说:“老张,你看姜维那得意样!才来几年,就爬这么高?丞相连火牛阵这种绝技都教给他,我们跟了丞相这么多年,反倒成了陪衬。”张翼哼了一声,灌了一口酒:“可不是嘛!听说他在汉中搞什么兵工厂、大学堂,尽玩些奇技淫巧,谯周大人都说这是败坏国本。现在倒好,一战成名,咱们这些老骨头往后怕是没立足之地了。”他们的话虽轻,却像根刺一样扎进姜维心里。他想起诸葛亮之前的提醒,不由暗叹:这内部的嫉妒,比魏军的刀剑还难防。
诸葛亮在宴席上稍坐片刻,便借口身体不适先行离开。他回到自己的营帐,展开一卷竹简,却是写给成都的奏报。笔下详细记录了五丈原之战的胜利,并着重赞扬姜维的功绩。“姜伯约智勇双全,此役扬我国威,当为蜀汉未来之栋梁。”写到这里,他停顿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疲惫。他知道,这奏报一旦传回成都,诸葛瞻和谯周等人必会更加不满。但国事为重,他不能因私废公。
姜维在宴后悄悄来到诸葛亮帐外,见灯还亮着,便轻声进入。“丞相,您还未休息?”诸葛亮抬头,微微一笑:“伯约,你来得好。我正想与你商议,下一步该如何行动。司马懿退守不出,我们若强攻,损耗太大;若退兵,又恐前功尽弃。”姜维沉思片刻,道:“丞相,我军新胜,士气高昂,可借机休整,同时派小股部队骚扰魏军,让他们不得安宁。另外……成都那边,需早日安抚,以免后院起火。”
诸葛亮点头称是,却突然话题一转:“伯约,你可知军中有人对你颇有微词?”姜维苦笑:“略知一二。一些老将觉得我资历浅,却得丞相厚爱,心中不服。”诸葛亮长叹一声:“这就是人性啊。你越出色,越招人忌。但记住,蜀汉需要你这样的新人,打破陈规。只是……瞻儿那边,我需亲自写信敲打,但愿他能明白。”
此时,魏军营中,司马懿正与邓艾密谈。“都督,姜维此战威名大盛,蜀军内部必有裂隙。我们可派人散播谣言,加深他们的矛盾。”邓艾建议道。司马懿眼中精光一闪:“好!就依你之计。另外,传令细作,密切关注成都动向,尤其是诸葛瞻和谯周的举动。姜维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夜深了,姜维回到自己的营帐,却毫无睡意。他取出那封司马懿伪造的“降书”,反复观看,心中冷笑:这等拙劣反间计,也敢拿来卖弄?但转念一想,若非诸葛亮信任,自己恐怕早己身陷囹圄。他铺开纸张,开始起草给汉中的信,叮嘱留守官员加紧农业改革和兵工厂生产。“前线胜了,后方更不能乱。”写到这里,他忽然听到帐外有轻微响动,警惕地握紧剑柄。“谁?”
“将军,是我,王平。”亲兵队长探头进来,不好意思地挠头,“那个……我睡不着,想来汇报一下战利品清点情况。顺便问问,明天能不能多分点酒给兄弟们?今天庆功,酒不够喝,有人偷喝了后勤的马奶酒,结果拉肚子了。”姜维忍俊不禁,摆摆手:“去吧,适量就行,别误了正事。”王平嘿嘿一笑,退了出去。
姜维独自坐在灯下,思绪万千。这一战,他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却也埋下了更多隐患。司马懿的退守,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而蜀军内部的嫉妒,如暗流涌动,随时可能爆发。“成都的风暴,还远未结束。”他喃喃自语,想起诸葛亮那忧色的眼神,心中升起一股决然。无论前路多艰,他姜伯约必当披荆斩棘,护蜀汉江山。
黎明将至,五丈原上雾气弥漫,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而姜维的名字,己如惊雷般传遍中原,魏军闻之色变,蜀军内部却暗潮汹涌。这一切,只是更大风暴的序曲。
(http://www.220book.com/book/8CC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