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章 野菜辨毒,暗处的眼睛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1942:荒年灯 http://www.220book.com/book/8E1R/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1942:荒年灯

枯树的树皮糙得硌手,我把小石头往怀里又紧了紧,他的小脸烫得吓人,呼吸也越来越重,像堵着口痰似的。娘的手抓着我的胳膊,指节都泛了白,嘴抿得死死的,连气都不敢大喘——远处马蹄声踏在黄土上,“嗒嗒嗒”的,每一声都像敲在我心尖上。

“大人,这边都是些快饿死的,没见啥可疑女子!”一个士兵骑着马,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停住,朝赵秉忠喊。

赵秉忠没动,还站在刚才的地方,手里把玩着那个名单,墨镜滑到鼻尖,露出双三角眼,扫过我们这边的枯树:“饿死的?我看未必——这年头,藏着掖着的‘能人’可不少。”

他这话一落,我心里咯噔一下,下意识把怀里的笔记本又往里面塞了塞——这本子要是被搜出来,上面的字和画的滤水器、野菜图,肯定会被当成“异术”的证据。

“大人!您看这个!”突然,另一个士兵从旁边的草丛里拽出个老妇人,手里还拿着把绿油油的草,“这老太婆挖的草,看着怪得很,会不会是……”

老妇人吓得首哭:“官爷,这是野菜啊!能吃的!我挖来给孙娃填肚子的!”

赵秉忠催马走过去,低头瞥了眼那草,突然笑了,声音尖得像刮玻璃:“能吃?这是‘断肠草’,吃了半个时辰就会肠穿肚烂,你是想毒死自己孙娃,还是故意想用这草害人?”

老妇人脸瞬间白了,瘫在地上首磕头:“我不知道啊!我真不知道是毒草!我看别人挖我就跟着挖……”

“不知道?”赵秉忠抬了抬下巴,“拖下去,跟之前那几个‘可疑’的一起关着,等我查清楚再说。”

士兵架着老妇人往远处走,老妇人的哭声越来越远,我怀里的小石头突然哼唧了一声,声音不大,却在这安静的坡上格外明显。

“谁在那儿?”

离我们最近的那个士兵立刻转头,手里的枪杆对准了枯树!

我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娘更是吓得浑身发抖,眼看士兵就要走过来,突然,斜后方传来一声粗哑的喊:“是我!我在这儿挖野菜呢!”

是王桂英!

我顺着声音看过去,王桂英从另一丛灌木里钻出来,手里拎着个破篮子,里面装着些灰绿色的野菜,脸上还沾着土,故意大声说:“招娣!你咋在这儿?我刚还找你呢,说跟你一起挖点能吃的,给小石头补补!”

她一边说,一边往我们这边走,故意把篮子举高,让士兵看见里面的野菜:“官爷,我们就是普通老百姓,家里娃快饿死了,出来挖点野菜,没别的事!”

士兵皱着眉,上下打量王桂英,又看了看我们:“你们认识?这女的是谁?”

“是我邻家妹子招娣,”王桂英走到枯树旁,自然地蹲下来,假装整理篮子里的野菜,悄悄用胳膊肘碰了我一下,“她男人去年病死了,就剩她带着娘和娃,可怜得很,哪是什么‘妖人’啊!”

士兵还想说什么,赵秉忠的声音又传了过来:“野菜?我刚才怎么听人说,有人懂‘辨草’的法子,能分清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

王桂英心里咯噔一下,却还是硬着头皮接话:“大人,这都是乡下人的土办法,哪是什么‘辨草’的法子!就是见得多了,知道哪种吃了不闹肚子——就像这篮子里的‘灰灰菜’,得开水焯过才能吃,不然吃了会痒;还有那种开小白花的,看着嫩,吃了会肿脸,我们都不敢挖。”

赵秉忠催马走了过来,三角眼盯着我:“你也懂?”

我攥着衣角,心里快速盘算——要是说不懂,他肯定起疑心;要是说懂,又怕被他盯上。犹豫了几秒,我还是点了点头,声音放低:“懂……一点点,都是我爹生前教的,他以前种过地,知道哪些草能吃。”

“哦?”赵秉忠挑了挑眉,突然指着不远处一丛开着黄花的草,“那你说说,那丛能吃吗?”

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那是“苦苣菜”,能吃,但得洗干净,不过旁边长着几株“石龙芮”,叶子跟苦苣菜很像,却是有毒的!

我心里一紧,故意往前走了两步,指着那丛草说:“大人,那丛里有能吃的,也有不能吃的。开黄花的是苦苣菜,开水焯了能拌着吃;但它旁边那几株,叶子更圆,茎上有毛的,是石龙芮,吃了会拉肚子,严重的还会晕过去。”

赵秉忠的眼睛眯了眯,转头对身边的士兵说:“去,挖点过来。”

士兵挖了两株过来,赵秉忠拿着看了看,又递给我:“你再说说,怎么分?”

我指着叶子:“您看,苦苣菜的叶子边缘有锯齿,茎是空心的,没毛;石龙芮的叶子是圆的,像手掌,茎上有细毛,掐断了会有白汁。”

赵秉忠盯着叶子看了半天,突然笑了:“有点意思。你叫招娣?哪个村的?”

“巩县李家庄的,”我低着头,故意装得害怕,“家里没粮了,出来挖点野菜给娃填肚子。”

“李家庄?”赵秉忠重复了一遍,突然提到了一个名字,“那你认识刘砚卿吗?刘家的少爷。”

我心里一震——他怎么突然问刘砚卿?难道他们认识?还是刘砚卿跟他说了什么?

我故意愣了愣,摇着头:“刘少爷?听说过,是刘家的大公子,但是我们佃户,哪能认识他啊。”

赵秉忠盯着我看了几秒,没再追问,只是把手里的名单揣回怀里:“行了,你们挖你们的野菜,要是看到什么‘懂异术’的人,就去县城报信,有赏。”

说完,他勒了勒马缰绳,朝士兵们喊:“走!去前面的村看看!”

马蹄声渐渐远了,我才松了口气,后背都被汗浸湿了。王桂英拍了拍我的胳膊,声音还带着后怕:“你刚才吓死我了!还好你懂这些,不然咱们今天指定要被带走!”

“婶子,你怎么会来这儿?”我问她。

“我也是出来挖野菜,刚看到赵秉忠的人过来,就想找地方躲,结果看到你们在这儿,”王桂英叹了口气,看了看我怀里的小石头,“这娃怎么脸这么红?是不是发烧了?”

我摸了摸小石头的额头,比刚才更烫了,心里一沉——笔记本里写着,1942年河南旱灾后期会爆发瘟疫,症状就是发烧、咳嗽,难道这就开始了?

“可能是饿的,也可能是着凉了,”我强压下心里的不安,“婶子,刚才赵秉忠问刘砚卿,你说他们俩认识吗?”

王桂英皱了皱眉:“怎么不认识?去年赵秉忠来巩县当赈灾官,还是刘老爷牵的线呢!不过听说这俩人最近闹了点矛盾,好像是为了赈灾粮的事,具体的我也不清楚。”

我心里更疑惑了——刘砚卿是刘家的少爷,赵秉忠是刘家牵线的官,按理说该是一伙的,可上一章刘砚卿偷偷给我们送粮,这一章赵秉忠又在查“妖人”,他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刘砚卿到底是敌是友?

“对了,招娣,”王桂英突然压低声音,从怀里掏出张揉皱的纸,“我昨天去邻村找我妹子,她给了我这个,说是从一个逃荒的商人手里买的,上面画着去陕西的路,说那边有赈灾的粥棚,能活下去。”

我接过那张纸,上面的线条歪歪扭扭,标着几个地名:巩县、偃师、洛阳、潼关……跟我笔记本里记的逃荒路线差不多!

“婶子,你想逃去陕西?”我问她。

“不想也没办法啊,”王桂英叹了口气,“巩县现在没粮了,刘家还在抢,赵秉忠的人又到处抓人,再待下去,要么饿死,要么被抓,不如拼一把,去陕西看看。”

我看着怀里的小石头,又看了看手里的路线图,心里有了主意:“婶子,我跟你一起走!我娘和小石头,也得跟着你一起逃!”

娘在旁边连忙点头:“对,我们跟你一起!招娣懂辨野菜,你又知道路,咱们一起走,还能有个照应!”

王桂英高兴地点头:“好!人多也好办事!我再去问问村里其他几家,看看有没有愿意一起走的,咱们后天一早就出发,趁着天还没太冷!”

就在这时,我突然感觉背后有一道视线——不是赵秉忠的人,也不是其他流民,那视线很淡,却像针一样扎在背上。我猛地回头,坡上的树林里空荡荡的,只有风刮着枯树枝,发出“沙沙”的响。

是我多心了吗?还是有人在暗处盯着我们?

王桂英也跟着回头看了看,没发现什么,就拉着我说:“别管了,肯定是风吹的,咱们赶紧把野菜挖了,早点回去,别再遇上麻烦!”

我点了点头,却还是攥紧了怀里的笔记本——刚才那道视线,让我心里发毛。会不会是刘砚卿?还是赵秉忠的人没走干净?

更让我担心的是,小石头的烧一首没退,要是真染上了瘟疫,逃荒路上没药没医,该怎么办?

我低头看了看笔记本上“瘟疫防疫:隔离、艾草、开水”的字样,又看了看怀里昏迷的小石头,心里突然有了个决定——明天出发前,得去附近的山上找找艾草,不管是不是瘟疫,先试试再说。

可我没注意到,在我们离开枯树后,树林里走出个穿着青布长衫的身影——是刘砚卿。他手里还攥着那张逃荒地图,刚才赵秉忠和我们的对话,他全听见了。

他看着我们离开的方向,眼神复杂,手指在地图上“洛阳”那个地名上,轻轻划了一下,然后转身,朝着和我们相反的方向走去,很快消失在树林深处。



    (http://www.220book.com/book/8E1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1942:荒年灯 http://www.220book.com/book/8E1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