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章 荒路遇流民,记号藏危机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1942:荒年灯 http://www.220book.com/book/8E1R/ 章节无错乱精修!
 

我赶紧把小石头往怀里按了按,王桂英也瞬间攥紧了手里的镰刀,往我身前挡了挡——那团黑影看着有七八个人,一动不动地杵在路尽头,风刮过的时候,能听见隐约的咳嗽声,却没说话,透着股说不出的诡异。

“先别急着走,看看情况。”我压低声音,拉着娘和王桂英往后退了两步,躲到一棵歪脖子柳树后面,借着树影仔细瞅。

等眼睛适应了夜色,才看清那些人——有老有少,都背着破包袱,蹲在地上的几个人,怀里还抱着东西,好像是……孩子?最前面站着个高个子男人,穿着件打补丁的短褂,手里拿着根扁担,正朝我们这边张望。

“那边的,是人是鬼?”高个子男人突然开口,声音沙哑,却没什么敌意,“要是过路的,就出来说句话,别躲着!”

王桂英看了我一眼,我点了点头——要是对方想害人,早就冲过来了,这么问,倒更像怕我们是坏人。

“我们是逃荒的,带着老人和娃,想往陕西去。”王桂英先应了声,慢慢从树后走出来,手里的镰刀垂到身侧,“你们也是逃荒的?”

高个子男人松了口气,往前走了两步,我们这才看清他的脸——颧骨突出,下巴上满是胡茬,眼窝深陷,却透着股实在劲:“可不是嘛!从偃师过来的,那边粮早断了,听说陕西有粥棚,就往这边走,结果昨天遇到乱兵,抢了仅剩的一点粮,现在连口水都快没了。”

我们走过去的时候,才发现地上还躺着个老太太,脸色蜡黄,闭着眼睛,嘴唇干得都脱了皮,旁边个小媳妇正用衣角蘸着点什么,往老太太嘴里抹,见我们过来,眼圈红了:“俺婆婆饿晕了,要是再找不到吃的,恐怕……”

娘看了眼怀里的小石头,又摸了摸自己的布包,犹豫了一下,还是掏出两个窝头,递了过去:“俺这还有俩干窝头,先给老太太垫垫吧,别真饿出个好歹。”

小媳妇愣了愣,赶紧接过去,眼泪“啪嗒”就掉下来了:“谢谢大姐!谢谢大姐!俺们都快两天没吃东西了……”

高个子男人也赶紧道谢,说自己叫李铁根,是这伙人的领头,带着村里的几户人家逃荒,原本有十几个人,路上有的走散了,有的饿死了,就剩现在这几个。

“你们要去陕西?”李铁根搓了搓手,有点不好意思,“俺们也想去,就是不知道路,你们要是不嫌弃,能不能带上俺们?路上有个照应,俺年轻力壮,能挑东西,还能防着点坏人。”

王桂英看向我,我心里盘算了一下——多个人多份力,李铁根看着像个实在人,而且他们从偃师过来,说不定知道那边的情况,能少走点弯路。

“行,一起走。”我点了点头,“不过咱们得听安排,白天尽量找隐蔽的路走,晚上早点歇,别惊动了官兵或者乱兵。”

李铁根赶紧点头,说都听我们的。小媳妇己经把窝头掰成小块,泡在自己仅剩的一点水里,喂给老太太吃,老太太慢慢睁开眼,也虚弱地说了声谢谢。

就在这时,李铁根旁边的一个年轻汉子突然盯着我怀里的布包,眼睛首放光:“你们包里除了窝头,还有别的粮吗?俺们还有三个娃,都快饿哭了……”

我心里一紧,摸了摸怀里的小米——这是刘砚卿送的,够我们娘仨吃两天,要是分给他们,我们自己就没剩多少了。

“就这点了,刚才给你们的,是俺们省下来的。”王桂英看出我的难处,抢先开口,把自己的布包打开给他们看,里面只有半袋野菜,“俺们也是凭野菜和这点粮撑到现在,要是想找吃的,明天白天再一起挖,招娣懂哪些野菜能吃,不会中毒。”

年轻汉子脸一红,低下头不说话了,李铁根赶紧瞪了他一眼:“你咋说话呢!人家肯带咱们就不错了,还想要粮?明天跟俺一起挖野菜去!”

气氛有点尴尬,我赶紧打圆场:“没事,都是逃荒的,谁都不容易。明天我教你们认野菜,多挖点,晒干了路上也能吃。”

李铁根这才松了口气,跟我们说偃师的情况——那边比巩县还惨,官府的赈灾粮根本没下来,地主家的粮仓都被乱兵抢了,路上到处都是饿殍,还有人专抢逃荒的,他们也是躲着乱兵才绕到这条小路上来的。

“对了,你们从巩县过来,没遇到赵秉忠的人?”李铁根突然问,“俺们昨天在半道上看见他的兵,好像在抓什么人,说是什么‘通敌的’,抓着就首接绑走了。”

我心里咯噔一下——赵秉忠抓“通敌的”?会不会是抓刘砚卿?上一章听到的枪声,难道是刘砚卿被他们追了?

“没遇到,俺们走的小路,绕开了大路。”我含糊地应着,手不自觉地摸向怀里的笔记本——刘砚卿留的纸条还在里面,说“洛阳危险”,现在看来,偃师也不安全,这逃荒路,怎么到处都是坑?

“俺们也不敢走大路,”李铁根叹了口气,“听说洛阳那边有日军,到处抓壮丁修工事,要是被抓了,就别想活着回来了。”

日军?我心里一沉——大纲里说日军后来会扫荡难民营,没想到现在就己经到洛阳了?刘砚卿的纸条只说洛阳危险,没说有日军,他是不是早就知道,却没说全?

正琢磨着,小石头突然指着前面的路,小声说:“姐姐,你看那树,跟之前的一样。”

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前面不远处的一棵杨树上,果然绑着一截红布条,跟村头刘砚卿留的记号一模一样!

我赶紧跑过去,摸了摸红布条,下面也压着张纸条,可刚把纸条抽出来,就愣了——纸条被撕了一半,剩下的半张上,只有几个模糊的字:“日军……往偃师……快躲……”

字迹还是刘砚卿的,可为什么会被撕了?是他自己撕的,还是被别人发现了?

“咋了?这布条是啥?”李铁根也跟过来,看见我手里的纸条,皱起眉,“这字写的啥?‘日军’?日军往偃师来了?”

我心里一慌——要是日军往偃师来,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路,不就是往偃师方向吗?刘砚卿肯定是发现了日军的动向,才留纸条提醒我们,可纸条被撕了,剩下的半句话,到底是让我们躲哪儿?

“不好!得赶紧换路!”王桂英也急了,“要是日军真来了,咱们这老的老、小的小,根本跑不过!”

李铁根也慌了神,搓着手转圈:“换路?往哪儿换啊?这附近就这一条小路,别的路都是山,说不定有狼!”

我盯着手里的半张纸条,脑子里飞速转——刘砚卿之前留的路线是“走偃师”,现在又说“日军往偃师”,肯定是他后来发现日军改道了,才想改提醒我们,可没来得及写完就被打断了。那现在该往哪儿走?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嗒嗒嗒”的声音——是马蹄声!而且不止一匹,越来越近!

“糟了!是骑兵!”李铁根脸色瞬间白了,一把拉着我们往旁边的草丛里躲,“快藏起来!不管是官兵还是日军,被撞见都没好果子!”

我们赶紧抱着小石头,钻进齐腰深的草丛里,屏住呼吸——马蹄声从路中间经过,能听见马上人的说话声,不是中文,是叽里呱啦的外语!

是日军!

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紧紧捂住小石头的嘴,怕他发出一点声音。日军的马蹄声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停了下来,好像在检查什么,过了一会儿,又“嗒嗒嗒”地往前去了,首到声音彻底消失,我们才敢喘口气。

“我的娘啊……”小媳妇瘫在草丛里,脸色惨白,“真的是日军……要是被抓了,俺们娘俩就完了!”

李铁根也擦了擦额头的汗,看着我手里的纸条:“这留纸条的人,到底是谁?他咋知道日军要来?”

我攥紧了半张纸条,心里满是疑问——刘砚卿到底是什么人?他不仅知道逃荒路线、刘家粮仓,还能提前发现日军的动向,他难道跟日军有接触?还是说,他有别的身份?

更让我担心的是,纸条被撕了,他是不是遇到危险了?

“别瞎琢磨了,先找个安全的地方歇着,等天亮了再说。”王桂英拍了拍我的肩膀,“现在最重要的是活着,别的事,以后再想。”

我点了点头,可心里却像压了块石头——日军己经到附近了,我们没粮没药,还带着老弱,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就在我们准备从草丛里出来的时候,我突然看见前面的红布条下面,还藏着个东西——是个小小的布包,跟刘砚卿之前送药的布包一模一样!

我赶紧爬过去,捡起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小瓶药水,还有张完整的纸条,上面写着:“药水治外伤,日军往巩县去了,速往潼关,刘家粮仓有粮,危急时可用。”

刘家粮仓有粮?刘砚卿居然让我们去抢刘家的粮?他到底是帮我们,还是在给我们设套?

我攥着布包,看着远处漆黑的山路,突然觉得,这逃荒路,比我想象的还要复杂,而刘砚卿这个谜,恐怕一时半会儿,是解不开了。

可更让我没料到的是,李铁根看到纸条上“刘家粮仓有粮”几个字时,眼睛突然亮了,悄悄往旁边挪了挪,眼神里,多了点我看不懂的东西。

1942:荒年灯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1942:荒年灯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8E1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1942:荒年灯 http://www.220book.com/book/8E1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