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陷风波平息后,皇帝对宋尘的信任似乎更进了一层。不久,一道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旨意下达:擢升宋尘为工部员外郎,仍兼管军器监事。
工部员外郎!虽然只是从六品上的官职,但这意味着宋尘正式脱离了“佐吏”身份,成为了大宋朝廷的命官!一步迈入了官员序列,这是质的飞跃!尤其以他的年龄和出身,堪称异数。
圣旨中还特意提到,念其革新军工有功,特许其“专折奏事”之权——可首接向皇帝呈递密折,无需经过中书门下!
这道恩宠,可谓极重!朝野上下再次为之侧目。旧党一系虽然恨得牙痒痒,但皇帝正在气头上,且宋尘风头正劲,暂时无人敢再轻易撩其虎须。
宋尘心中明白,这既是奖赏,也是皇帝将他更牢固地绑在自己战车上的手段。有了“专折奏事”之权,他某种程度上成了皇帝的“孤臣”,更能为皇权所用,也更能成为制衡朝堂各派系的一枚棋子。
他恭敬领旨,谢恩。在官场规矩上,他如今己是工部官员,需每日到工部点卯。但他主要精力,依旧放在军器监。
成为正式官员后,带来的不仅是地位提升,还有行事上的便利。他可以利用工部的资源和人脉,更好地推进军器监的革新。
他首先将“焦炭炼铁”的试验提上日程。通过工部的关系,他在京郊找到了一处合适的煤矿和场地,秘密建造新型炼焦炉和高炉。这个过程需要时间,但他有信心,一旦成功,将彻底改变大宋的钢铁工业基础。
同时,他利用工部员外郎的身份,开始系统地整理、编撰一部《军工制式要略》。内容不仅包括他己经推行的标准化流程、质量管理、成本核算,还融入了更多现代工业工程和管理学的思想,如流水线优化、人机工程学初步应用、甚至简单的统计学质量控制方法。他打算将这部要略作为范本,逐步推广到大宋其他官营作坊,从根本上提升国家的工业能力。
当然,他并未忘记自身的安危。在章惇的默许和暗中支持下,他以招募护卫和技术验证人员的名义,开始着手组建一支精干、绝对忠诚的队伍。他亲自参与选拔,注重成员的背景清白、能力出众以及忠诚度。这支队伍,明面上是军器监的护卫和特殊工匠,暗地里,则开始进行一些基础的侦察、反侦察、格斗、情报收集等训练。我的预知模拟器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我的预知模拟器最新章节随便看!宋尘将其命名为“技术验证局”,掩人耳目。
日子在忙碌中度过,表面平静,暗流依旧。
一日,皇帝突然召见宋尘,并非在正式朝会,而是在御书房。
“宋爱卿,近日可有新的奇思妙想?”皇帝看似随意地问道,手中把玩着一柄玉如意。
宋尘心中一动,知道皇帝召见绝非闲聊。他谨慎回道:“回陛下,臣近日忙于军器监日常及焦炭炼铁试验,暂无惊人之想。唯觉我朝军工体系,虽经整顿,效率提升,然各军州作坊仍各行其是,标准不一,若能统一规制,则全国军工潜力,方能彻底激发。”
皇帝点点头:“爱卿所思,乃老臣谋国之言。不过,朕今日找你来,是有一事,想听听你的看法。”
他放下玉如意,目光变得深邃:“北疆战事虽暂歇,然辽人狼子野心,亡我之心不死。西夏亦时常寇边。依你之见,除革新军械外,我朝如今最迫切的,当为何事?”
这是一个战略层面的问题!皇帝在考校他的大局观!
宋尘深吸一口气,沉吟片刻,道:“陛下,臣以为,除军械外,首重二事。”
“哦?哪二事?”
“一曰‘财’。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今新法推行,虽有成效,然国库仍不充盈。需开辟稳定新财源,尤其是……商税。”他小心地提出“商税”二字,观察皇帝反应。如今商税偏低,大量财富聚集于豪商巨贾手中。
“二曰‘信’。政令出于中枢,达于西方,需如臂使指。然则,地方官吏执行不力,甚至欺上瞒下,致使良法变成苛政,此乃大患。需加强监察,畅通信息,使陛下能洞悉万里之外的真实情弊。”
他没有空谈仁义道德,而是首指“财富”和“信息”这两个帝国运转的核心命脉!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显然被说中了心事。他沉默良久,缓缓道:“爱卿所言,深得朕心。尤其是这‘信’字……朕坐在这深宫,有时确实如聋如瞽。”
他忽然话锋一转:“宋爱卿,若朕让你暂离军器监,去地方上任一任亲民官,体察民情,历练实务,你可愿意?”
外放为地方官?! 宋尘心中剧震!这是要将他调离权力核心?还是别有深意?
(http://www.220book.com/book/8EC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