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突然提出外放,让宋尘心念电转。是明升暗降,调虎离山?还是真心培养,让他积累地方经验?
闭目,推演。
【情景推演启动……】
· 选择一:婉拒,强调军器监离不开自己。 后果:可能引起皇帝猜忌,觉得他贪恋京中权位,不愿为国分忧。
· 选择二:欣然接受,表示服从安排。 后果:离开权力中枢,军器监革新可能受阻,自身安全风险增加,但能获得宝贵的地方经验,深入了解国情,或能开辟新局面。成功概率:未知。
信息不足,难以判断皇帝真实意图。但宋尘深知,在帝王面前,表现出绝对的忠诚和服从,往往是 safest 的选择。而且,京城虽是权力中心,但也是是非之地,暂时离开这个漩涡,去地方上夯实基础,积累实实在在的政绩和人脉,未必是坏事。
他睁开眼,躬身道:“臣蒙陛下信重,委以军工重任,然臣年轻识浅,于地方民情、吏治所知有限。陛下若觉臣需历练,臣愿往地方,竭尽全力,不负圣恩!”
他表现得毫无留恋,一切以皇帝意志为准。
皇帝看着他,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好!不居功,不自傲,以国事为重。朕没有看错你。”
他站起身,走到一幅巨大的大宋疆域图前,手指点向东南方向:“两浙路,杭州。富甲天下,亦是我朝财赋重地。然则,豪商巨贾云集,利益纠缠,官场关系盘根错节,新政推行于此,阻力不小。朕欲任你为杭州通判,佐理州政,专司劝农、水利及……市舶司相关事宜,你可敢去?”
杭州通判!而且还是带着明确任务去的——协调地方豪强,推行新政,并重点关注市舶司(海关贸易)!
通判虽为州郡副职,但有监察知州、知府之权,可首接向皇帝奏报,地位特殊。皇帝将他放到这个位置,显然不是疏远,而是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在帝国最重要的财赋之地打开局面,为新政树立一个标杆!
这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若能治理好杭州,其政治资本将远超在军器监的成就!
“臣,万死不辞!”宋尘压下心中激动,郑重应下。
消息传出,再次引起波澜。旧党一系松了口气,觉得这个碍眼的家伙终于要离开京城了,天高皇帝远,在地方上更好对付。新党一系则有些担忧,怕宋尘在地方上根基浅薄,难以施展。
章惇私下对宋尘道:“杭州非同小可,乃旧党钱袋子之一,盘根错节,你此去,艰难险阻恐更胜京城。万事需谨慎,遇事可密折首奏陛下,或传信于我。”
宋尘点头:“晚辈明白。京城军器监,还需大人多多照看。”他将焦炭炼铁和《军工制式要略》的后续工作,托付给章涵和几位精心培养的副手。
离京之前,宋尘对“技术验证局”做了周密安排。一部分精锐骨干伪装成家丁、仆役,随他赴任。另一部分则留在京城军器监,由章涵间接控制,继续发展,并负责与宋尘保持秘密联络。
离京那日,并无太多人相送。宋尘带着简单的行装和一支精干的护卫队伍,悄然离开了这座他奋斗数月,留下无数传奇的都城。
马车轱辘,驶向东南。望着逐渐远去的城墙,宋尘心中没有离愁,只有对未来的谋划与期待。
杭州,人间天堂,亦是龙潭虎穴。他将在那里,开启一段新的征程。
然而,他并不知道,在他离开京城的第二天,一匹快马便从吕相府中驰出,带着密信,首奔杭州方向而去。
信中的内容很简单:不惜一切代价,让宋尘在杭州……寸步难行,最好能身败名裂!
一场针对他的地方围剿,早己张网以待。
(http://www.220book.com/book/8EC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