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0章 初至杭州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的预知模拟器 http://www.220book.com/book/8ECY/ 章节无错乱精修!
 

车马劳顿,半月之后,宋尘一行人终于抵达了杭州地界。

还未入城,便能感受到与北方、与京城截然不同的气息。温暖的空气,纵横交错的水网,随处可见的桑田、茶园,以及道路上络绎不绝、装载着丝绸、瓷器、茶叶的商队,无不彰显着此地的富庶与活力。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宋尘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不由浮现出柳永的词句。果然名不虚传。

然而,在这片繁华之下,他也能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壁垒。当地官吏士绅看向他这支“京中来的”队伍的眼神,带着审视、好奇,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与……警惕。

杭州知州姓王,名伦,年约五旬,典型的南方官员模样,面容白净,待人接物圆滑周到。他亲自在城门外迎接,礼仪周到,无可挑剔。

“宋通判一路辛苦!下官己在府衙备下薄宴,为通判接风洗尘。”王伦笑容可掬。

“有劳王知州。”宋尘回礼,不卑不亢。

接风宴设在知州衙门后院,出席的除了州衙主要官员,还有几位本地的名流士绅和豪商代表,如掌控杭州大半丝绸生意的沈家家主沈万金,经营茶叶和海外贸易的赵氏商行东家赵广元等。

席间觥筹交错,言笑晏晏,但宋尘能清晰地感觉到,一种无形的隔阂存在。众人对他这位年轻的、皇帝钦点的通判,表面恭敬,实则都在小心翼翼地试探。

酒过三巡,王伦似是无意地提起:“宋通判此番南下,陛下委以重任,专司劝农、水利及市舶司事宜。不知通判可有初步章程?我等也好配合。”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宋尘身上。

宋尘放下酒杯,微微一笑:“本官初来乍到,于杭州情势尚未熟知,岂敢妄谈章程?眼下首要,当是走访乡里,体察民情,了解农桑、水利现状,以及……市舶司运作的实际情况。至于具体方略,还需待调研之后,再与王知州及诸位同僚商议。”

他回答得滴水不漏,既表明了要深入调研的态度,又没有立刻亮出底牌,显得沉稳老练。

王伦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笑道:“通判脚踏实地,实乃杭州百姓之福。若有需要,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我的预知模拟器 州衙上下,定当全力配合。”

沈万金抚须笑道:“宋通判年轻有为,想必必有高见。我杭州商民,翘首以盼啊。”话虽客气,眼神却带着商贾特有的精明与算计。

赵广元则话较少,只是默默饮酒,偶尔看向宋尘的目光,带着一丝深意。

接风宴在一种看似和谐,实则暗藏机锋的氛围中结束。

宋尘被安排住在州衙后的一处独立官邸,环境清幽。他带来的护卫和“家丁”们迅速接管了官邸的防卫。

夜深人静,宋尘站在窗前,望着窗外西湖方向隐约的灯火,思考着接下来的行动。杭州的局面,比他预想的还要复杂。王伦看似配合,实则滑不溜手;地方豪商势力庞大,与官府关系千丝万缕;旧党的指令恐怕早己先他一步到达。

他必须尽快打开局面。

第二天,宋尘没有在州衙枯坐,而是换上便服,只带着两名精干的护卫,开始了他的微服私访。

他首先去了城外的农田。时值春耕,田间地头却显得有些冷清。与老农交谈,得知近年来水利失修,灌溉不便,且桑田与粮田争地,粮价波动,普通农户生计艰难。

他又去了城内的市集和码头。商业确实繁荣,丝绸、茶叶、瓷器堆积如山,往来客商如织。但在繁华背后,他也看到欺行霸市、苛捐杂税(各种名目的“例钱”)的现象。在市舶司所在的港口,他看到海外蕃商的船只,也看到市舶司吏员与某些大商行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

几天走访下来,宋尘对杭州的问题有了更首观的认识:农业基础不稳,水利亟待修缮;商业繁荣却秩序混乱,利益被少数豪强把持;官府与豪商勾结,新政推行阻力重重。

问题的核心,似乎都指向了那些盘根错节的本地豪强,以及与之关系密切的官府吏员。

就在宋尘思考如何寻找第一个突破口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送上门来。

这天,他正在查看杭州历年水利图册,一名吏员来报:“通判大人,城外西湖西南的‘杨家埭’一带,有农户与沈家的佃户因争水发生械斗,伤了十几人,地方里正弹压不住,己报到州衙!”

争水械斗?宋尘眼中精光一闪。水利问题,豪强欺压……这正是他等待的切入点!

他立刻起身,下令:“备马!本官要亲自去现场!”



    (http://www.220book.com/book/8EC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的预知模拟器 http://www.220book.com/book/8ECY/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