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地聚落比梁月儿想象的还要简陋和贫瘠。十几间土坯房低矮破旧,村民们大多面黄肌瘦,穿着打满补丁的衣物,眼神中带着长期饥饿和警惕留下的麻木。他们看到老陈带着一个陌生女人进来,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投来或好奇、或戒备的目光。
老陈将梁月儿带到自己那间同样简陋的屋子,让她在土炕上坐下,递给她一碗浑浊但尚能入口的野菜汤和一小块硬邦邦的、掺杂着麸皮的饼子。
“吃吧,”老陈叹了口气,“我们这里也难,靠挖点野菜和偶尔捕到的小兽过活。土地……种不出东西了。”
梁月儿没有客气,小口而迅速地吃完了食物。粗糙的食物下肚,带来了一丝暖意和力气。她注意到老陈的目光一首有意无意地瞟向她放在一旁的那株土豆苗。
“老陈叔,”梁月儿主动开口,“你们这里的水源,就是外面那条溪流吗?”
“是啊,”老陈点点头,脸上愁容更深,“就靠那点水活命。可这两年,水越来越小,也越来越涩,浇到地上,草都长不好。”
梁月儿心中一动。她之前喝水时就感觉到了,那水带着一股不正常的咸涩和微弱的辐射残留。她借着喝水的机会,曾用玉蝉感知过,溪流上游似乎有某种污染源。
“我能看看你们的土地吗?”梁月儿问道。
老陈有些疑惑,但还是带着她走到村子边缘的一小片开垦过的土地旁。土地龟裂,泛着不健康的白色盐碱,只有几簇顽强的、但明显发育不良的耐旱杂草稀疏地生长着。
梁月儿蹲下身,抓起一把土。玉蝉传来清晰的反馈:土壤盐碱化严重,肥力枯竭,且含有与溪水同源的微弱污染物。这样的土地,确实不可能种出庄稼。
“这地……没救了。”老陈的声音带着绝望。
梁月儿没有立刻回答。她站起身,望向那条细弱的溪流,又看了看手中那株依旧翠绿的土豆苗。一个想法在她心中萌芽。
“老陈叔,”她转过身,目光坚定地看着老陈,“如果我……有办法让这片地重新长出一点东西,哪怕只是几棵菜,你们愿意让我暂时留在这里吗?我可以教你们怎么种。”
老陈的眼睛瞬间瞪大了,呼吸急促起来:“你……你说真的?!你能让这地活过来?”
“我不能保证,”梁月儿实话实说,“但可以试试。我需要一些帮助,也需要时间。”
老陈死死盯着梁月儿,又看了看那株不可思议的土豆苗,浑浊的眼中燃起了希望的火花。在这个朝不保夕的废土世界,一个可能懂得种植的人,其价值无法估量。
“好!好!”老陈激动地连连点头,“你需要什么?只要我们有,都给你!你想住多久都行!”
交易达成了。梁月儿用她最宝贵的技术和希望,换取了这个贫瘠聚落的暂时庇护。
接下来的几天,梁月儿没有急于动手改良土地。她先是用老陈提供的简陋草药处理了自己的伤口,让身体得到初步恢复。同时,她仔细勘察了溪流上下游的情况,确认污染源来自上游一处旧时代小型化工厂的渗漏残留。短期内无法解决水源问题,但可以尝试局部改良。
她让老陈召集了几个相对强壮的村民,在村子中心选了一小块相对背风、日照较好的土地。她指挥他们深翻土地,捡出碎石,然后用收集到的草木灰和有限的腐殖质进行初步改良。村民们虽然将信将疑,但在老陈的坚持和梁月儿那株活生生的土豆苗的激励下,还是努力完成了工作。
最关键的一步到了。夜晚,梁月儿独自一人来到这块小小的试验田边。她将玉蝉空间中储存的、经过优化的土豆种子取出几颗,又小心翼翼地从那株特殊土豆苗上分出了一小段带有根系的匍匐茎。
她将种子和匍匐茎种下,然后,将双手深深插入土壤。这一次,她没有试图大规模改变地脉,而是将恢复了一些的精神力,通过玉蝉,极其精细地、温和地注入这片小小的土地。她引导着能量,不是强行净化,而是像疏通经络般,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中和部分盐碱,并将那株特殊土豆苗蕴含的、对恶劣环境的奇特抗性,如同疫苗般,缓缓导入这片土地。
这个过程缓慢而消耗心神,但比之前那种毁天灭地式的力量运用要温和得多。完成后,她虽然依旧疲惫,但并未像之前那样透支。
几天后,奇迹发生了。
在村民们难以置信的目光中,那几颗优化土豆种子率先破土而出,嫩绿的芽苗在贫瘠的谷地中显得格外醒目!紧接着,那段匍匐茎也扎下了根,长出了新的叶片,虽然缓慢,却异常坚定!
“活了!真的活了!”老陈激动得老泪纵横,村民们也纷纷围拢过来,看着那一点点绿色,眼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这一点绿色,如同投入死水的石子,在这个绝望的聚落中激起了巨大的涟漪。梁月儿用事实证明了她的价值。
她站在田边,看着那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幼苗,感受着村民们眼中重新燃起的光亮。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但至少,在这片废墟般的谷地里,文明的微光,再次被点燃了。
而她,也将在这里,默默积蓄力量,等待重燃燎原之火的那一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8NQ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