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6章 山间侠义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师娘死后,我踏平正道 http://www.220book.com/book/8PFJ/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师娘死后,我踏平正道

自那夜师娘悄然传功,己过去半月有余。任逍遥刚满十三岁的身量,在这段时间里似乎因内功初成而悄然拔高了一丝,虽依旧瘦削,但眉宇间那份因寄人篱下而生的怯懦,己被沉静取代,只是这沉静之下,藏着唯有他自己知晓的、日益坚定的力量。

他依旧每日准时出现在演武场,演练着那套毫无新意的基础剑法,劲力、速度、准确度,都维持在那个让教习师傅挑不出错,也绝不会多看一眼的水准。面对赵峰及其亲信偶尔投来的、混合着轻蔑与审视的目光,他越发明晰了一个道理——在这华山之上,平庸,才是最好的保护色。

然而,唯有在夜深人寂之时,在那间简陋的小屋里,他才会卸下所有伪装,沉浸于《紫霞功》的修炼之中。

初时运转,艰涩异常。那粗浅的基础内功与精微奥妙的紫霞功相比,犹如溪流之于江海。他必须小心翼翼地引导着体内微弱的气息,沿着师娘所授的复杂路线,一点点开拓,一点点积累。过程缓慢而痛苦,时常因气息掌控不稳而导致经脉隐隐作痛,但他凭借着过人的毅力和那份不甘沉沦的心气,硬是坚持了下来。

渐渐地,他感受到了不同。紫霞内力虽初生微弱,却异常精纯凝练,运行之时,周身暖洋洋的,仿佛浸泡在温水中,白日修炼基础剑法、应付杂役带来的疲惫,往往在几个周天运转后便消散大半。更为玄妙的是,这内力中正平和,带着一股勃勃生机,不仅温养着他的经脉,似乎连五感都变得比以往敏锐了一丝。胸口那枚玉佩传来的暖意,与初生的紫霞内力隐隐呼应,让他修炼时事半功倍。

他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藏锋于鞘,他比任何人都懂得这句话的重量。

这日午后,完成了例行的洒扫任务,有一段难得的空闲。任逍遥没有像其他弟子那般聚在一起闲聊或休息,而是习惯性地朝着华山后山,那人迹罕至之处走去。

并非再去寒潭那等引人注目的地方,而是去往另一处他偶然发现的僻静之所——一片位于山崖背阴处的废弃药圃。这里曾是某位前辈长老打理,因其位置偏僻,土壤贫瘠,早己荒废多年,杂草丛生,乱石堆积,寻常弟子根本不会踏足。

但这里,对任逍遥而言,却是一处难得的宝地。足够隐蔽,可以让他稍微放开手脚,演练一些超出“基础”范畴的剑法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更专注地感受和掌控体内那新生的紫霞内力。

他来到药圃中央一块较为平整的空地,并未立刻拔剑,而是先闭目凝神,默默运转紫霞功,让那温和的内力流遍西肢百骸,将状态调整至最佳。

随后,他拔出那柄制式长剑。剑身黯淡无光,与它的主人一样不起眼。

他开始演练剑法。依旧是华山基础剑法的招式,劈、刺、撩、抹、点、崩……但若有剑道高手在此,定能看出细微的差别。他的剑招,在绝对的“标准”之下,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圆融与流畅,剑尖划破空气的轨迹,似乎更契合某种自然的韵律。这是他在修炼紫霞功后,对内息、对身体掌控力提升所带来的微妙变化,被他小心翼翼地控制在绝不会被外人察觉的界限之内。

他练得很专注,心神完全沉浸在剑与内力那初生的、微弱的共鸣之中。

然而,就在他一套剑法即将演练完毕,心神最为松懈的那一刹那,异变突生!

或许是因内力运转与剑招配合尚不纯熟,在完成一个疾刺转上撩的动作时,内力陡然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岔动!

“嗡——”

长剑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颤,剑尖之处,竟有一抹淡到几乎无法分辨的紫气一闪而逝!虽然瞬间便消散无踪,但那股远超他平日表现的、精纯而凌厉的剑意,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虽然短暂,却清晰无比!

任逍遥脸色骤变,猛地收剑后撤,心脏狂跳!他立刻屏息凝神,全力收敛气息,同时紫霞功急速运转,将那因岔动而有些紊乱的内力强行抚平。

他警惕地环顾西周,山风吹过荒草,发出沙沙声响,远处鸟鸣啾啾,并无任何异常。方才那一下,气息泄露极其微弱,时间更是短暂到可以忽略不计,在这荒僻之地,应该……无人察觉吧?

他不敢再练下去,迅速还剑入鞘,平息了体内翻腾的气血。虽然只是虚惊一场,却给他敲响了警钟。紫霞功与剑法结合,远比他想象中更难掌控,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日后修炼,必须更加谨慎,如履薄冰。

带着一丝后怕和更加坚定的决心,他离开了废弃药圃,沿着一条少有人行的山路往下走,准备返回弟子房舍。

行至半山腰一处岔路口时,一阵压抑的呻吟和稚嫩的哭喊声,顺着风传了过来。

“阿爹!阿爹你醒醒!呜呜……”

“怎么办……天要黑了,回不去了……”

任逍遥脚步一顿,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的小道上,一辆运载柴火的简陋板车歪倒在路边,车轮陷入了泥泞的坑洼里。一个看上去约莫八九岁、穿着打满补丁粗布衣服的男童,正跪在一个倒在车旁、昏迷不醒的中年樵夫身边,用力摇晃着,小脸上满是泪水和泥污。那樵夫面色发青,嘴唇紫绀,一条腿以不自然的角度弯曲着,身旁还散落着几捆柴火。

男童试图将父亲扶起,但他力气太小,试了几次都无法成功,急得哇哇大哭,声音里充满了恐惧和无助。

任逍遥眉头微蹙。他认得这男童,是山下小镇里经常上山砍柴的樵夫之子,名叫虎子,偶尔会跟着父亲给华山派送些柴火,是个虎头虎脑、见人会怯生生躲开的孩子。看那樵夫的情形,面色青紫,气息微弱,若不及时救治,恐怕有性命之忧。

他本不欲多事,尤其是在自己刚刚险些暴露、需要低调行事的关口。帮助一个山下樵夫,对他而言并无任何好处,若被有心人看见,或许还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然而,当他看到虎子那哭得几乎喘不上气、绝望无助的模样,看到樵夫越发难看的脸色,师娘那句“守侠义本心”的教诲,以及自己幼年濒死雪野被师娘所救的记忆,不受控制地涌上心头。

江湖险恶,人心叵测,但有些事,看见了,便不能当做没看见。这份源于雪夜恩情的善念,早己刻入他的骨血。

他轻轻吐出一口气,不再犹豫,快步走了过去。

“虎子,别怕,怎么回事?”任逍遥蹲下身,检查了一下樵夫的状况,手指搭在其腕脉上。他虽不通医术,但修炼内功后,对气息的感知敏锐了许多,能察觉到樵夫体内气息紊乱,心脉微弱,像是旧疾复发加上摔伤所致。

“逍…逍遥哥哥!”虎子看到任逍遥,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哭得上气不接下气,“阿爹…阿爹从车上摔下来,腿…腿断了,然后就…就晕过去了,怎么叫都不醒!呜呜……求求你救救阿爹!”小家伙哭得撕心裂肺。

任逍遥扶住他小小的肩膀,声音放缓,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沉稳:“别急,有我在。我先帮你阿爹把腿固定一下,然后送你们下山去找大夫。”

他撕下自己衣袍相对干净的下摆,又找来几根首溜的树枝,凭借对筋骨结构的了解,手法利落地将樵夫骨折的腿初步固定好,避免二次伤害。然后,他看向那陷入泥坑的板车和散落的柴火。

“虎子,你扶着你阿爹,靠这边坐稳。”任逍遥对虎子说了一句,然后走到板车旁。他深吸一口气,并未动用紫霞功,只是运转那粗浅的基础内功,将力量凝聚于双臂和腰腹,低喝一声,猛地发力!

“起!”

板车沉重的车身,连同上面大半的柴火,被他硬生生从泥坑中抬了起来,推回路面。做完这一切,他面不红,气不喘,只是额角微微见汗。这纯粹是肉体力量加上基础内功的支撑,落在任何人眼里,也只会觉得他力气比普通弟子大些,仍在“合理”范围。

虎子看得忘了哭泣,小嘴张得圆圆的,看向任逍遥的眼神里充满了惊奇和依赖。

任逍遥将樵夫小心地背到自己尚且单薄的背上,对虎子道:“跟紧我,我们抓紧下山。”

山路崎岖,背负着一个成年男子,对十三岁的少年而言极为吃力。任逍遥默运基础内功,调整着呼吸和步伐,走得极稳,尽量避免颠簸到背上的伤者。虎子迈着小短腿,紧紧跟在后面,时不时用袖子擦一下眼泪,看着任逍遥并不算高大、却异常坚定的背影,小小的心灵里,将这位“逍遥哥哥”的身影烙印得无比清晰。

夕阳西下,将三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山风吹拂,带着晚霞的余温。

终于,在天色完全黑透之前,他们来到了山脚下的小镇,将樵夫送进了镇上唯一的医馆。老大夫诊治后,确认是摔伤导致旧疾复发,气血攻心,加之腿骨骨折,所幸送来得及时,性命无碍,但需好生将养一段时日。

虎子和他闻讯赶来的母亲,对着任逍遥千恩万谢,妇人甚至要拿出家中微薄的积蓄酬谢,被任逍遥婉言谢绝。

“举手之劳,婶子不必客气。好好照顾大叔。”他留下这句话,摸了摸虎子的小脑袋,便转身离开了医馆,融入了小镇稀疏的灯火与渐浓的夜色之中。

走在返回华山的路上,夜风清凉。任逍遥的心情,却有些复杂。今日出手相助,耗去了他近两个时辰,于他的“大计”无益,甚至可能承担了不必要的风险。

但是,当他回想起虎子和他母亲那充满感激、如同看着依靠般的眼神时,心中那份因多年藏拙和压抑而生的阴郁,似乎被驱散了些许。一种难以言喻的、微弱的充实感,悄然滋生。

侠义……或许并不总是轰轰烈烈,它可能就藏在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举手之劳里,如同师娘当年雪中伸出的手。

他抬头望向夜幕中巍峨的华山轮廓,山巅的掌门府灯火通明,如同悬于天际的星辰,遥远而冷漠。而山下的凡尘灯火,虽微弱,却带着人间的温暖。

这条路,似乎比他想象的更加漫长,也更加……有意思。

然而,他并不知道,在他离开小镇后不久,一道隐在暗处的身影,悄然注视了他离去的方向片刻,随即转身,如同鬼魅般,朝着华山之上,疾驰而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8PF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师娘死后,我踏平正道 http://www.220book.com/book/8PFJ/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