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县试放榜后的第三天傍晚,一辆半旧不新的青篷马车,悄无声息地沿著村边小道,停在了李彦舟的小院门口。
车帘一掀,一个身著宝蓝色锦袍的年轻公子跳了下来,正是王家二公子王景珩。
他手里托著一只雕木匣,跟车夫交待一声,径直朝著院门走去。
还没来得及敲门,院门便从里面打开了。
原来是李彦舟正在院子里锻炼,听到门外不同寻常的动静,便出来察看。
见是王景珩来了,他颇为意外,连忙拱手行礼。
“王兄,眼看就要宵禁,怎么还亲自跑来了?”
“贤弟你有所不知啊。”王景珩脸上掛著一贯的温和笑意,伸手虚扶了他一把,半开玩笑地说道,“我这可是『奉命前来』。”
“奉命?”
“对,奉家父之命。”王景珩笑眯眯地道,“有样东西,家父说今晚必须亲手交给你,我就只得来跑这一趟了。”
李彦舟闻言,目光落在那只被王景珩托著的精致木匣上。
匣子是紫檀木的,雕著缠枝莲的纹样,一看就价值不菲。
匣子都这么宝贵,那里面的东西
李彦舟心里转过几个念头,却也猜不出里面到底是什么宝贝,值得王家如此郑重其事。
见王景珩一脸神秘,似乎打算卖个关子,便不再追问,只是侧身將人往屋里让。
“王兄,请进。”
反正早晚你自己也得说。
进了堂屋,王景珩的目光立刻被屋里的陈设吸引了。
屋子不大,收拾得乾净利落。
靠墙摆著一套摺叠桌椅,旁边还有一撂造型奇特的竹凳。
这凳子样式极简,四条腿微微向外撇开,凳腿之间加了一道横向的竹框加固。
一撂正好有四个,这么一个摞一个地叠在墙角,占不了多大地方。
王景珩眼睛“噌”地就亮了。
他快步走到墙角,伸出手指在最上面那只竹凳的凳腿上轻轻弹了一下,“篤篤”的声响清脆悦耳。
“这凳子做得太巧了!”他上下打量著那摞凳子,夸讚道。
“看著简单,却最是节省地方!《考工记》里讲『合而可藏』,到了贤弟你手里,就成了能哗哗生银子的宝贝!”
李彦舟见他如此识货,也笑了起来,拿起一个竹凳,翻过来指给他看凳子底下的结构。
“凳壁不用太厚,留个两分就够。竹腿先用火烤出弧度,再拿竹销卯死,既省料又结实。现在五只能摞成一撂,总高不到两尺。”
他又把凳子放到地上,用手压了压凳面:“还很牢固。
王景珩立刻坐上去试了试,频频点头:“確实牢固,还轻巧。”
他连连感嘆,“贤弟啊,你这脑子怎么想的,这样式看上去一点不出奇,我怎么就没能想到。”
李彦舟笑道:“天天折磨摺叠桌椅,顺带的。”
他这可是后世最普通的东西,哪用他多想,搬过来就是。
chapter_();
至於技术方面,有李大田李大山一类的好手,只要把思路说给他们听,问题就能解决。 王景珩爱不释手地把玩著凳子,重新叠回那一撂。
“不错不错,那些客栈酒楼,最愁的就是地方不够大!要是有这东西,三十间客房的凳子,一个不碍事的墙角就能全塞下!“
“贤弟啊贤弟,我原以为你只是读书厉害,没想到做生意的脑子,比那陶朱公也不差分毫!”
李彦舟將摺叠桌椅打开摆好,请他坐下,又倒了杯温热的淡茶。
王景珩刚一落座,就板起脸,责备地问:“贤弟,你这可就不厚道了。琢磨出这么好的点子,怎么不想著先给咱们『雅木轩』供货?倒叫我自己找上门来才发现。”
“王兄莫怪。”李彦舟给他推过茶杯,不慌不忙地解释道,“这东西的手艺还不成熟,我打算再琢磨半个月,做到十只一撂也能四平八稳才拿出来。再有一个,咱们的摺叠桌椅不是卖得正火么?我想著,等风头稍过,再把这叠凳推出来,又能烧起一把新火。”
“好好好!”王景珩听看向李彦舟的眼神又多了讚赏,“你这叫什么?分步走,不断档!总有新东西吊著客人的胃口!高明!实在是高明!”
说笑几句,王景珩脸上的神色郑重起来,指了指桌上的木匣。
“不过,今晚我给你带来的,是另一桩更划算的『生意』,一本万利的那种。”
隨著木匣开启,一股混合著墨香与木漆的独特气味,瞬间在屋里瀰漫开来。
匣子分著上下两层。
上层,平平整整地躺著一份卷宗。
上面的字跡是用硃砂影拓下来的,因是新拓,纸边还带著一丝若有若无的潮气。
“这是今科县试案首,吴焕生的原卷拓本。”王景珩用指尖点了点那份卷宗,声音压得极低,“家父託了在府衙誊录所当差的老关係,趁著今日硃卷墨卷刚刚归档封存的空当,连夜拓印出来的。”
李彦舟的心猛地一跳。
他知道这东西的分量。
科举为防舞弊,考生的卷子(墨卷)都得糊名,再由誊录所的专人用硃笔抄录一遍(硃卷),交给考官批阅。
事后,墨卷会直接封存归档,等閒之人根本不可能见到。
王家能弄到这刚刚考完的案首原卷拓本,虽不算违规,但这背后的人情和门路,却绝不是普通之家能有的。
而能看到最强竞爭对手的底细,无疑能更清晰地了解对方的行文思路和长短优劣。
他的目光缓缓移向木匣的下一层,只见里面是三册装订整齐的册子,封面上赫然写著《安济县近五年府试真题集》。
这不算稀奇,坊间书铺多有售卖。
可当他翻开內页,呼吸却不由得一滯。
只见那册子里,除了歷年考题,天头地脚的空白处,竟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硃砂小字批註!
字跡风骨不凡,点评更是字字珠璣,直指要害。
王景珩的声音压得更低了:“写这些批註的,不是別人,正是新上任的本省学政,龚大人。”
“家父早年曾与他在岳麓书院有过一段同窗之谊。贤弟,你可千万別小看了这些字。”
“府试的主考官是知府,但真正决定你能否成为秀才的院试,却是学政大人亲自主考。”
“他的文章喜好,便是全省科考的风向!”
“童生们挤破了脑袋,大价钱去搜罗他早年的文章、批语,就是想摸透他的脾气,这在读书人圈子里,有个不成文的叫法,叫『买心法』!这东西,拿到外面去,可比黄金还要值钱!”
李彦舟只觉得自己的喉咙有些发乾。
这哪里是什么真题集,这简直就是通往府试、院试的通天大道!
有了学政大人的亲笔批註,就等於有了一位顶级名师在耳边提点,提前洞悉了最终裁判的评判標准!
(http://www.220book.com/book/8SJ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