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002 蜀汉风云刘备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三国演义精选版 http://www.220book.com/book/A3NB/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犹如大厦将倾,天下陷入一片混乱。宦官与外戚争权,朝堂之上乌烟瘴气,政令不通,百姓们在苛捐杂税的重压下苦不堪言,各地又接连遭受天灾,饿殍遍野。

在这乱世之中,各路诸侯纷纷崛起,他们或拥兵自重,或割据一方,为了争夺地盘和权势,战火纷飞,硝烟弥漫,整个中原大地都在动荡之中。

在幽州涿郡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位名叫刘备的青年。他虽自称是汉室宗亲,可到了这一代,家境早已没落得不成样子,只能靠着编织草席、贩卖草鞋勉强维持生计。

刘备生得仪表堂堂,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这般不凡的相貌之下,藏着的是一颗胸怀大志的心。

刘备自幼便听闻先辈们讲述汉室昔日的辉煌,心中对那远去的荣光满是向往。每当看到村中百姓因战乱流离失所、饱受困苦,他心中便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立志要在这乱世之中有所作为,重振汉室江山。

这一日,刘备如往常一样,挑着自已精心编织的草席与草鞋,来到了涿郡的集市上。他寻了一处还算热闹的空地,便将摊位摆开,开始叫卖起来。然而,他的心思却并未全在这生意上,眼神中时不时透露出一丝落寞与对这乱世的不甘。

他望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心中暗自叹息,想着这天下如此大乱,汉室江山摇摇欲坠,自已身为汉室宗亲,怎能就这般碌碌无为,定要寻得机会为这乱世带来一丝曙光,重振汉室的辉煌。

就在刘备陷入沉思之时,集市的另一头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他抬眼望去,只见一位身形魁梧、相貌威猛的壮士正与几个无赖纠缠在一起。

那壮士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只见他三两下便将那几个找茬的无赖打得东倒西歪,周围的人纷纷避让,生怕殃及自身。

刘备却眼中闪过一抹赞赏之色,心中对这位壮士的勇猛暗暗称奇。

待那壮士平息了纷争,刘备便主动收拾了摊位,朝着他走去。

刘备笑着抱拳行礼道:“这位壮士好身手啊,方才见你惩治那几个无赖,真是大快人心。在下刘备,字玄德,不知壮士高姓大名?”

那壮士爽朗一笑,抱拳回礼道:“哈哈,原来是玄德兄,俺姓张名飞,字翼德,就在这本地经营着一处酒肆。今日实在看不惯那几个无赖欺负人,便教训了他们一下。”

刘备点头称赞道:“翼德兄真是豪爽仗义之人,这等行径实是令人钦佩。我看兄台相貌不凡,想来也是胸怀大志之人吧?”

张飞挠挠头,咧嘴笑道:“俺老张没啥大志向,就是看不惯那些仗势欺人的家伙,平日里就想着能痛痛快快地喝酒吃肉,干一番大事业才好。玄德兄呢?”

刘备微微叹息,神色凝重地说:“如今天下大乱,汉室倾颓,百姓受苦受难。我虽身份低微,不过是一介草民,靠编织贩卖为生,但我体内流淌着汉室宗亲的血液,心中一直怀揣着兴复汉室之壮志,奈何一直势单力薄,难成大事啊。”

张飞一听,眼睛一亮,大声道:“啥?玄德兄竟是汉室宗亲!俺老张最敬重有志向的人,如今这乱世,咱就得干出一番大事业来。玄德兄若有啥打算,可别忘了俺老张啊!”

正说着,只见一人推着一辆小车缓缓而来。此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刘备与张飞见其不凡,便邀他一同坐下饮酒聊天。

刘备起身相迎,客气问道:“这位壮士器宇不凡,敢问尊姓大名?”

那人停住小车,抱拳回道:“在下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人。因在家乡看不惯当地恶霸欺凌百姓,一怒之下便杀了那恶霸,无奈之下只得逃亡在外。如今听闻各地诸侯招兵买马,便欲前往投军,谋一番作为。”

张飞拍着大腿笑道:“哈哈,云长兄好胆量!这等恶霸就该杀,俺老张佩服!”

刘备也点头赞道:“云长兄义举实在令人赞叹。如今天下大乱,正需像云长兄这般有勇有义之人共图大业。我与翼德兄方才正谈及此事,云长兄不妨也一同坐下聊聊?”

关羽看了看刘备和张飞,微微点头,便一同坐下。

酒过三巡,刘备看着眼前的关羽和张飞,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他猛地站起身来,抱拳环顾二人,神色庄重而激昂地说道:“如今天下大乱,汉室倾颓,百姓受苦受难,实是我等痛心疾首之事。我刘备虽身份低微,不过是一介草民,靠编织贩卖为生,但我体内流淌着汉室宗亲的血液,心中一直怀揣着兴复汉室之壮志,奈何一直势单力薄,难成大事。今日有幸与二位壮士相遇,实是上天眷顾,我等何不结为异性兄弟,同心协力,共图大业!”

张飞一听,当即拍案而起,大声叫好:“俺老张正有此意,大哥之言,甚合我心!这乱世之中,咱就得干出一番大事业来,跟着大哥,俺老张万死不辞!”

关羽也是目光灼灼,起身抱拳,神色坚定地回应道:“关某本就是亡命之徒,幸得与兄长及翼德相遇,承蒙兄长看得起,愿追随兄长左右,生死与共,定要为这兴复汉室之大业拼上一拼!”

于是,三人便在那集市附近的一处桃园之中,摆下乌牛白马等祭品,焚香再拜,郑重宣誓道:“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自此,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开启了他们在乱世中的传奇征程。

刘备深知,要想成就大业,仅凭兄弟三人之力远远不够。他听闻公孙瓒正在幽州一带招兵买马,且公孙瓒与自已曾一同在卢植门下求学,虽算不上至交,但也算有几分交情。

于是,刘备便带着关羽、张飞,一同前往投奔公孙瓒。

在公孙瓒麾下,刘备等人初露锋芒。一次,公孙瓒与袁绍发生冲突,双方军队在界桥附近对峙。

刘备率领着自已招募的一小队人马,跟随公孙瓒参与了这场战役。

战场上,刘备身先士卒,关羽、张飞更是勇猛无比。关羽手持青龙偃月刀,冲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所到之处敌军纷纷倒下;张飞则挺着丈八蛇矛,吼声如雷,吓得敌军胆战心惊。

刘备虽武艺不及两位兄弟,但他凭借着自已的智慧和勇气,指挥着小队人马灵活作战,给袁绍的军队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然而,界桥之战最终还是以公孙瓒的失利而告终。

刘备见公孙瓒并非能成大事之人,且在其麾下发展受限,心中便萌生了另寻出路的想法。

恰逢此时,徐州牧陶谦受到曹操的攻击,陶谦自知难以抵挡,便向各路诸侯求救。

刘备得知此事后,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一来可以帮助陶谦抵御曹操,二来若能在徐州站稳脚跟,对自已日后的发展也大有裨益。

于是,刘备便带着关羽、张飞,率领着自已的人马赶往徐州救援。

当刘备等人赶到徐州时,曹操的大军已经围城多日。刘备深知曹操的厉害,不敢贸然进攻。他先是派人进城与陶谦取得联系,表明自已前来救援的诚意。

陶谦见刘备等人前来,心中大喜,赶忙打开城门迎接。

刘备进入徐州城后,与陶谦一番交谈,陶谦对刘备的为人和志向大为赞赏,甚至提出要将徐州牧之位让给刘备。

刘备大惊,连忙推辞,道:“陶公这可使不得呀!我刘备何德何能,敢受此大任。如今徐州正遭曹操兵祸,我等当齐心协力抵御外敌,我来此也只是想尽一份绵薄之力,助陶公守住徐州,这徐州牧之位,我实在不敢领受。”

陶谦摆摆手,诚恳地说:“玄德贤侄,我观你为人仁义,胸怀大志,且有贤弟相助,必能治理好徐州。如今我年事已高,又逢此大难,这徐州牧之位交予你,我方能放心啊。”

刘备仍是坚决推辞道:“陶公厚爱,刘备感激不尽,但我初来乍到,威望不足,若贸然接受此位,恐引起其他诸侯觊觎,于徐州百姓不利呀。还望陶公收回成命,我们一同抵御曹操才是。”

在刘备的坚持下,陶谦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但经过此次事件,刘备在徐州城中也积攒了一定的威望。他率领着关羽、张飞及徐州的守军,与曹操的大军展开了多次小规模的战斗。

刘备充分发挥了自已的智慧,利用徐州城的地理优势,巧妙地布置防线,多次击退了曹操的进攻。

曹操见刘备等人防守严密,一时难以攻克徐州,又担心后方不稳,便暂时撤兵而去。

经此一役,刘备在诸侯间的名声大噪。但他也明白,自已的而路还很长,前方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他,而兴复汉室的梦想,依旧任重道远。

在经历诸多波折后,刘备越发意识到自身虽有两位贤弟相助,但缺乏一位能辅佐自已定国安邦的大贤。

一日,刘备听闻在隆中之地,有一位名叫诸葛亮的奇人,号卧龙先生,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自比管仲、乐毅,若是能得他相助,必能成就大业。

于是,刘备决定亲自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那是一个冬日的清晨,天空飘着些许雪花,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备上厚礼,踏上了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的路途。一路上,山路崎岖,积雪难行,但刘备心中的期盼却愈发强烈。

当他们好不容易来到诸葛亮所居的茅庐前,只见茅庐四周翠竹环绕,环境清幽。刘备上前轻轻叩门,不一会儿,一位小童走了了出来。

刘备赶忙客气地问道:“请问卧龙先生在否?”

小童打量了一下刘备等人,回答道:“先生一早出门去了,不知何时归来。”

刘备一听,心中虽有些失落,但仍恭敬地说道:“劳烦小童告知先生,就说刘备特来拜访,改日再来。”

说罢,刘备带着关羽、张飞离开了茅庐,返回驻地。一路上,张飞嘟囔着:“这先生也不知去哪里了,害咱们白跑一趟,大哥何必如此上心。”

刘备瞪了张飞一眼,说道:“三弟,莫要胡言。卧龙先生乃当世大贤,能得他相助,对咱们大业至关重要,此次不见,下次再来便是。”

过了几日,刘备再次备上厚礼,冒着风雪又来到了诸葛亮的茅庐前。这次,茅庐的门紧闭着,刘备上前敲门,敲了许久,又是那位小童出来开门。

小童看到是刘备等人,说道:“先生昨日与友人外出闲游去了,尚未归来。”

刘备心中又是一阵失落,但依旧保持着恭敬的态度,说道:“多谢小童告知,还望小童转告先生,刘备再次前来拜访,盼能早日见到先生。”

说完,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又黯然离去。张飞一路上忍不住抱怨:“这先生架子也太大了吧,两次都不在,大哥,咱别来了吧。”

关羽也在一旁劝道:“大哥,或许这先生真不在家,要不咱们再等等看?”

刘备坚定地说:“二弟、三弟,我心意已决,无论如何,一定要见到卧龙先生。他若能出山相助,定能助我成就大业,这点辛苦算得了什么。”

又过了些日子,天气略微转晴,刘备第三次带着关羽、张飞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此次,他们依旧备上厚礼,一路上刘备心中既忐忑又期待。

当他们来到茅庐前时,只见茅庐前的庭院里,一位青年正端坐在石凳上,手持羽扇,神态悠然。

刘备一眼便认出这就是他要找的诸葛亮,赶忙上前躬身行礼道:“久仰卧龙先生大名,刘备特来拜访,恳请先生出山,助我成就大业。”

诸葛亮缓缓起身,打量了一下刘备等人,微微一笑道:“刘皇叔此番三顾茅庐之情,亮已铭记于心。皇叔心怀天下,志在兴复汉室,亮愿出山相助。”

刘备一听,大喜过望,当即伏地拜谢:“多谢先生肯出山相助,刘备定当不负先生所望。”

从此,诸葛亮便跟随刘备,成为刘备成就大业路上的重要智囊,为蜀汉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赫赫战功。

之后,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势力逐渐壮大。他们先是在荆州之地站稳脚跟,诸葛亮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战略,包括联合东吴以抗曹操等。

在荆州期间,刘备礼贤下士,招揽了不少贤才。其中有一位名叫庞统的谋士,号凤雏先生,其才华不在诸葛亮之下。

刘备得知庞统之才后,亲自接见,对其十分礼遇,庞统也为刘备的诚意所打动,决定追随刘备。

有了诸葛亮和庞统两位大贤相助,刘备的事业蒸蒸日上。但荆州之地,终究是四战之地,周围诸侯虎视眈眈。

恰逢曹操率大军南下,意图一举扫平江南。刘备得知消息后,与诸葛亮商议应对之策。

刘备忧心忡忡地说:“军师,曹操此次大军南下,来势汹汹,我等当如何应对?荆州乃我等根基所在,不可有失啊。”

诸葛亮手持羽扇,轻轻摇动,镇定自若地说:“主公莫忧,曹操虽兵力雄厚,但我观其有诸多不利因素。其一,其士兵多为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其二,其后方不稳,尚有诸多势力对其虎视眈眈。我等可与东吴孙权联合,凭借长江天险,共御曹操。”

刘备点头称是,又问道:“那军师以为,孙权会愿意与我等联合吗?毕竟此前我等与东吴并无太多交集。”

诸葛亮微微一笑,道:“主公放心,孙权亦深知曹操之威胁,且其麾下有诸多谋士,必能看清形势。我愿亲往东吴,与孙权及其谋士们进行谈判,定能说服他们与主公联合。”

于是,刘备派诸葛亮前往东吴,与孙权及其谋士们进行谈判。

诸葛亮凭借着自已的智慧和口才,在东吴舌战群儒,成功说服孙权与刘备联合。

在赤壁之战中,刘备与孙权联军共同对抗曹操的大军。战场上,关羽、张飞等将领奋勇杀敌,刘备也亲自率军参战。

赤壁之战最终以曹操的大败而告终,曹操率领残部退回北方。

赤壁之战后,刘备趁机占据了荆州的大部分地区,势力进一步壮大。

但此时,刘备与孙权之间也开始出现了一些矛盾。

孙权认为刘备占据荆州时间过长,有违当初联合的初衷,而刘备则认为荆州是自已发展的重要根基,不能轻易放弃。

在这种情况下,刘备一方面继续巩固在荆州的统治,一方面又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准备向益州发展。

益州牧刘璋,生性懦弱,且内部统治不稳。刘备以帮助刘璋抵御张鲁为由,率领大军进入益州。进入益州后,刘备开始暗中谋划夺取益州之事。

在夺取益州的过程中,刘备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刘璋起初对刘备十分信任,提供了不少物资和兵力支持,但后来发现刘备的真实意图后,便与刘备反目成仇。

刘备不得不与刘璋的军队展开激烈的战斗。在战斗中,刘备的军队虽然英勇,但刘璋凭借着地利之便,也给刘备造成了不少麻烦。

刘备在战场上激励将士们说:“兄弟们,此次战斗关乎我等大业,刘璋虽有地利,但我等有正义在身,为了兴复汉室,为了百姓能有安稳日子,大家奋勇杀敌啊!”

将士们齐声高呼:“愿为刘皇叔效命,杀!”

最终刘备还是凭借着自已的智慧、勇气以及麾下将领们的奋勇作战,成功夺取了益州,自称为益州牧。

此时,刘备的势力已经相当庞大,拥有了荆州和益州两大根据地。但他的目标依旧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在刘备称帝之后,他决定发动对曹魏的北伐战争。他任命诸葛亮为丞相,总揽军政大权,负责北伐事宜。

诸葛亮先后发动了多次北伐,虽然在北伐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战果,但由于蜀汉与曹魏之间的实力差距较大,加上种种客观因素,北伐最终未能成功。

除了这些重大事件,刘备在发展过程中还经历了许多其他的波折。

在早期跟随公孙瓒时,刘备虽初露锋芒,但因公孙瓒性格多疑,对刘备也并非完全信任。

有一次,公孙瓒将一项重要任务交给刘备,却又暗中派人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刘备察觉到后,心中虽有不满,但为了大局着想,仍尽心尽力完成任务,之后找到公孙瓒说道:“公孙兄,此次任务已完成,虽过程中有些许波折,但也算顺利。只是,我刘备一心为兄效力,为何兄还要派人监视我呢?难道兄对我有所怀疑?”

公孙瓒有些尴尬地说:“玄德贤弟,实非我有意怀疑你,只是如今世道混乱,不得不防啊。不过此次任务完成得如此出色,我对你又多了几分信任。”

在徐州期间,除了曹操的威胁,还有吕布的搅局。吕布被曹操击败后,前来投奔刘备。刘备出于仁义,收留了吕布,并安排他在小沛驻扎。

但吕布此人反复无常,见利忘义。不久后,袁术派人送来了书信与厚礼,许诺吕布若能在他与刘备交战时从背后袭击徐州,便会给他诸多好处。吕布心动了,暗自盘算着如何行动。

一日,刘备正与关羽、张飞商议着如何进一步巩固徐州防务,抵御可能来自曹操的再次进犯。

突然,探子来报,说小沛方向有异动,似乎吕布的军队正在集结,有向徐州进发的迹象。

刘备大惊,皱着眉头说道:“这吕布,我好心收留他,怎的如今却要反戈相向?”

张飞一听,顿时火冒三丈,猛地站起身来,大声吼道:“大哥,那吕布就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俺这就去取了他的首级,看他还敢不敢来犯徐州!”

关羽也神色凝重,劝道:“三弟莫急,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吕布武艺高强,且其军队也颇有战斗力,不可贸然行事。”

刘备点头,沉思片刻后道:“二弟说得对,如今先派人去打探清楚情况,看看吕布到底想做什么,我们再做打算。”

然而,还未等刘备等人做出有效应对,吕布便趁着刘备军队主力在外巡逻之时,突然发动袭击,一举攻破了徐州城。

刘备等人匆忙赶回,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徐州落入吕布之手。

刘备望着被吕布占据的徐州城,痛心疾首地说:“我本以为以仁义待人,能换来真心相待,却不想这吕布如此不仁不义,此番失了徐州,实是我之过啊。”

张飞气得直跺脚,咬牙切齿地说:“大哥,都怪俺们太大意了,没早看出这吕布的狼子野心,现在可咋办?”

关羽安慰道:“大哥,三弟,莫要灰心。徐州虽失,但我们兄弟三人还在,只要齐心协力,定能重新夺回徐州,再图大业。”

刘备握紧拳头,眼中闪过一丝坚毅,说道:“二弟说得对,我们暂且退往小沛,再寻机会夺回徐州。”

于是,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及剩余的部众退往小沛,在那里整顿军队,谋划着夺回徐州的计划。期间,他们多次与吕布的军队发生小规模冲突,互有胜负,但始终未能成功夺回徐州。

在荆州站稳脚跟后,刘备也曾遭遇内部的矛盾。一些荆州本地的世家大族,对刘备这个外来者心存疑虑,担心刘备的发展会损害他们的利益。

一日,刘备正在府中与诸葛亮商议政务,一位荆州本地的名士前来求见。刘备赶忙请他进来,客气地问道:“先生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那名士微微躬身,不卑不亢地说:“刘皇叔,我等荆州人士,久闻皇叔仁义之名。但如今皇叔入驻荆州,所行诸多政策,似有诸多变动,我等本地世家,世代在此,还望皇叔能多考虑我等利益,莫要让我等寒了心啊。”

刘备微笑着解释道:“先生所言,我已明白。我刘备入驻荆州,本就是为了能在此地站稳脚跟,与大家一同守护这片土地,抵御外敌。所行政策,皆是为了让荆州更加繁荣昌盛,百姓能安居乐业。我深知各位世家在荆州的地位和贡献,定会充分考虑诸位的利益,还望先生回去后,能向其他世家大族转达我的心意。”

诸葛亮也在一旁点头附和道:“主公所言极是,如今荆州局势复杂,唯有各方齐心协力,方能抵御曹操等外敌的觊觎。我等制定政策,也是希望能平衡各方利益,让荆州长治久安。”

那名士听了刘备和诸葛亮的话,微微点头,说道:“既然皇叔和军师如此说,那我便回去告知众人,希望皇叔能说到做到。”

说罢,那名士便告辞离去。刘备望着他的背影,轻轻叹息道:“要想在荆州真正站稳脚跟,还需下一番功夫啊,军师,此事还需你多多费心。”

诸葛亮拱手道:“主公放心,亮自会妥善处理此事。”

在诸葛亮的一番谋划与努力下,通过与各世家大族不断地沟通交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同时又适当调整了一些政策,以照顾到各方利益。慢慢地,部分世家大族开始转变态度,对刘备的疑虑逐渐减少,荆州的局势也愈发稳定。

在夺取益州的过程中,除了与刘璋的军队作战,刘备还面临着当地少数民族的问题。益州地处西南,周边有不少少数民族聚居。

当刘备大军进入益州时,一些少数民族部落对这支外来军队心存戒备,不时发起小规模的袭击。

一日,刘备正在营帐中与将领们商议军情,突然有士兵来报,说前方一支少数民族部落又来袭击了运粮队伍,抢走了部分粮草。

刘备皱起眉头,说道:“这些少数民族部落的敌意若不化解,对我军在益州的行动极为不利啊。”

诸葛亮在旁建议道:“主公,依亮之见,当务之急是要派使者前往各少数民族部落,送去礼物,表达友好之意,并承诺尊重他们的习俗和权益。同时,还需选拔一些熟悉少数民族事务的人才,协助处理相关事宜。”

刘备点头称是,当即安排下去。不久后,使者便带着丰厚的礼物出发了。

使者来到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部落,见到了部落首领。使者恭敬地行礼,说道:“我家主公刘备,乃仁义之人,此次率军进入益州,只为帮助刘璋抵御张鲁,并无他意。今特来送上这些礼物,希望能与贵部落结为友好,尊重贵部落的一切习俗和权益。”

部落首领看着使者和礼物,眼中仍带着疑虑,说道:“你们汉人军队,向来都是抢夺我们的土地和财物,你们说的这些话,能当真吗?”

使者连忙解释道:“首领大人,我家主公与以往汉人军队不同,他最看重的就是仁义二字,若有违背,天打雷劈。还望首领大人能相信我们的诚意。”

经过使者的一番劝说,部落首领的态度略有缓和。随后,刘备又选拔了一些熟悉少数民族事务的人才,来到这些部落,协助处理日常事务,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慢慢地,这些少数民族部落对刘备大军的敌意逐渐化解,有的部落甚至主动提供帮助,使得刘备在益州的统治更加稳固。

在刘备称帝之后,他决定发动对曹魏的北伐战争。他任命诸葛亮为丞相,总揽军政大权,负责北伐事宜。

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刘备的身体也逐渐衰弱。在他病重之际,他躺在病榻上,身边围绕着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一众亲信。

刘备气息微弱地对诸葛亮说:“军师,朕自知时日无多,这兴复汉室的大业,就全靠你了。朕一生都在为这个梦想努力,却终究未能达成,实是遗憾。你才学过人,定要好好辅佐后主,莫要让蜀汉江山落入他人之手。”

诸葛亮泪流满面,伏地叩首道:“主公放心,亮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负主公所望。”

刘备又看向关羽和张飞,眼中满是不舍,说道:“二弟、三弟,咱们兄弟三人一路走来,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本想着能一起看到兴复汉室的那一天,却不想如今朕要先走一步了。你们要好好辅佐军师,守护好蜀汉江山啊。”

关羽和张飞也是眼眶泛红,齐声说道:“大哥放心,我等定当遵从大哥嘱托,万死不辞!”

最终,刘备在众人的悲痛中闭上了眼睛,结束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但他的精神,他的故事,却永远留在了蜀汉百姓的心中,成为了一段千古传奇。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三国演义精选版》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A3N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三国演义精选版 http://www.220book.com/book/A3NB/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