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011 吃斋念佛的王夫人,心狠手辣!

小说: 红楼梦通俗版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红楼梦通俗版 http://www.220book.com/book/AA7T/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那繁华却又暗流涌动的荣国府中,王夫人的身影始终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牵扯着府里诸多的人和事。

而这荣国府,本就是依托着深厚的家族底蕴,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中矗立着,其背后承载着数不清的历史渊源与复杂的社会背景。

回溯往昔,贾府祖上跟随先皇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因而获封爵位,得以享受这泼天的富贵。

历经几代传承,虽爵位渐次递降,可家族的根基依旧深厚,产业遍布各处,在这金陵城中乃至整个朝野,都是声名显赫的世家大族。

王夫人便是嫁入了这样的门第,初入贾府之时,也是怀揣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满心想着要辅助丈夫贾政,将这家族的荣耀延续下去。

林黛玉初入贾府那日,府里上下一片热闹忙碌的景象。王夫人早早地便在自已的房中整理好衣装,那衣料皆是上乘的绸缎,绣着精致的花纹,彰显着身份的尊贵,虽已人到中年,可那眉眼间仍透着当家主母的威严。

待她来到正厅,众人皆恭敬地候着,她一露面,目光先是扫了一圈,随后张口就问王熙凤:“月钱放过了不曾?”

王熙凤赶忙笑着上前,恭敬地回道:“太太放心,月钱早都按例放下去了,各房各院都收妥了呢。我可是不敢有半点儿差池呀,这月初就细细核对了几遍,才吩咐下去的。”

王夫人微微点头,似是满意,说道:“嗯,你做事我向来是放心的,只是这府里上下几百口子人,各处花销都得拿捏好,可不能出了乱子。”

紧接着,她看到了站在一旁有些怯生生的林黛玉,那小姑娘生得柔弱娇美,我见犹怜的模样让王夫人心中也泛起了一丝怜惜。

她上前拉过黛玉的手,温声细语说道:“该拿出两个钱来给你裁衣裳呀,可别委屈了自已。你母亲去得早,往后这儿就是你的家,有什么缺的、少的,只管跟我说。”

黛玉乖巧地福了福身,轻声说道:“多谢舅母关怀,外甥女感激不尽。”

众人正说着话,宝玉的名字被提及,王夫人眉头轻皱,对着黛玉叹口气道:“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你以后可别招惹他。”

旁边的李纨笑着打趣道:“太太这是嘴上说着,心里可疼着呢,宝玉那股机灵劲儿,最是讨太太喜欢了。每次见着太太,那小嘴跟抹了蜜似的,哄得太太开心极了。”

王夫人佯装嗔怪道:“就你会说,他呀,整日里没个正形,净让我操心了。昨儿个还为了看那劳什子闲书,差点误了功课,我狠狠说了他一顿,也不知听进去没。”

李纨笑着劝道:“太太莫要太忧心了,宝玉年纪还小呢,等再大些,自然就知道上进了。况且他那聪慧劲儿,只要肯用心,功课定是不愁的。”

王夫人无奈地摇摇头,可那眼角眉梢却藏不住对儿子的宠溺,旁人一听便知,宝玉在她心中的分量可是极重的。

彼时的贾府,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家族子弟的培养关乎着家族的兴衰荣辱。

宝玉作为贾府的嫡孙,承载着众人极高的期望,王夫人更是盼着他能熟读经书,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可宝玉却偏爱那些诗词杂学,对仕途经济极为反感,这让王夫人时常忧心忡忡,却又拿他没办法。

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地过着,却不想一场风波因着宝玉和丫鬟之间的事儿起了。

那是个闷热的午后,王夫人正在房中歇午觉,四周静谧得只听得见轻微的呼吸声。

宝玉悄悄溜进了王夫人的屋子,看到正在闭目养神的王夫人身旁,金钏正坐在那儿打盹儿。

宝玉玩性大起,便上去拨弄金钏的耳坠子,还与她调笑了几句。

金钏被弄醒,见是宝玉,也笑着回应,两人正嬉笑间,王夫人却突然惊醒了。

她睁眼看到这场景,顿时怒火中烧,脸色变得铁青,猛地坐起身来,指着金钏就骂道:“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

金钏吓得脸色煞白,“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一个劲儿地磕头求饶,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嘴里不停地说着:“太太饶命,太太饶命呀,我再也不敢了。我只是和宝二爷开几句玩笑,绝没有那等坏心思呀,求太太开恩呐!”

王夫人却丝毫不让,厉声道:“哼,你还敢求饶?今日我若不严惩你,日后还不知道你要带坏多少人呢!来人呐,把这不知廉耻的丫头给我撵出去,从今往后不许再进贾府半步!”

旁边的丫鬟彩云彩环等人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彩环怯生生地劝道:“太太,金钏姐姐平日里也是个本分的,今日许是一时糊涂了,您就饶了她这一回吧,要是传出去,怕对府里名声也不好呀。”

王夫人瞪了彩环一眼,呵斥道:“你懂什么!这般轻狂的样子,还能留着?再敢多嘴,连你一块儿撵出去!”

金钏就这么被无情地撵出了贾府,她失魂落魄地走在街头,想着自已多年在贾府伺候,却落得如此下场,越想越觉得没脸见人,最终不堪受辱,一咬牙便跳进了那冰冷的井里,结束了自已年轻的生命。

消息传回贾府,王夫人坐在榻上,手中捻着佛珠,听闻此事,眼中也流下了几滴眼泪,可嘴里却对前来劝慰的薛宝钗说道:“那金钏本就是个不懂事的,弄坏了我的东西,我一时生气才打了她,哪晓得她竟如此想不开呀。”

宝钗轻声劝道:“太太也莫要太过伤心了,想来金钏也是一时糊涂,做出这等傻事,只是如今人已去了,太太保重身子要紧呐。这事儿虽说意外,可也怪不得太太您,您当时也是为了维护府里的规矩呀。”

王夫人微微点头,叹了口气道:“唉,你说得是,只是这心里,总归是有些不好受的。我本也是想让她长个记性,哪成想竟闹成这样,真是作孽呀。”

周围的丫鬟们听在耳里,心里都明白夫人这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只是谁也不敢说破。

在那个时代,丫鬟的地位极低,被视作主人的附属品,生死荣辱皆在主子的一念之间。

王夫人这般处置金钏,虽引得下人们私下里议论纷纷,可在封建等级森严的贾府之中,却也无人敢公然质疑她的权威。

没过多久,晴雯又触了王夫人的霉头。晴雯那丫头,模样生得俊俏,性子又极为直爽,眼里揉不得沙子,对王夫人平日里笼络丫头们的那些小恩小惠甚是不屑,言行间从不掩饰自已的想法。

有一回,晴雯生了病,整个人虚弱得很,已经连着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了,正躺在炕上昏昏沉沉的。

可王夫人不知从哪儿听了些闲言碎语,对晴雯本就不满的她,竟气冲冲地带着人来到了晴雯的屋子。

一进屋,看到晴雯那病恹恹的模样,王夫人不仅没有丝毫怜悯,反而冷哼一声,对着身边的婆子说道:“把她给我从炕上拉下来,这样的懒丫头,留着也是祸害。”

婆子们面面相觑,有些犹豫,其中一个壮着胆子说道:“太太,晴雯姑娘病成这样,怕是经不起折腾了呀,要不……等她病好了再说?”

王夫人瞪了那婆子一眼,呵斥道:“哼,你们倒是心善,可这等轻狂的丫头,病好了还指不定闯出什么祸来呢,还不快动手!”

另一个婆子小声嘀咕道:“太太,晴雯姑娘平时做事也算伶俐,就是性子直了些,这次怕是遭了小人算计,您看……”

王夫人不耐烦地打断道:“够了!你们都别再多嘴,我心里有数。她那副轻狂样儿,我早就看不惯了,今日断不能再留她在园子里。”

婆子们虽有些不忍,可也不敢违抗夫人的命令,硬是上前把晴雯拽了下来。

晴雯本就没什么力气,被这么一折腾,更是几近昏厥,可王夫人却丝毫不为所动,依旧命人把她撵出了大观园。

当夜,晴雯在那冰冷的角落里,满心的委屈和愤恨,又加上病痛的折磨,就这样悲惨地死去了。

事后,王夫人去回贾母的话,还污蔑晴雯道:“那晴雯又懒又淘气,整日里没个正形,怕是得了女儿痨,我这才赶紧把她送出园子,也是为了府里众人着想呀。”

贾母皱了皱眉头,说道:“晴雯那丫头我看着倒是个伶俐的,怎会如此?你这撵人的时候,可仔细查问清楚了?”

王夫人忙回道:“老祖宗,我也是听下面人说了她诸多不是,又亲眼见她那轻狂样儿,这才做的决定呀,断不敢胡来的。我想着万一她真有什么毛病,传染给园子里其他人可就糟了,这才赶紧处置了。”

贾母听了虽没多说什么,可心里却也对王夫人的做法有了几分看法,只是碍着她当家主母的身份,便也没有深究,而王夫人的虚伪和心狠,却在这一件件事儿中暴露无遗。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主子对下人的处置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只要打着维护家规礼教的旗号,即便手段狠厉些,旁人也不好过多干涉。

晴雯这样性格鲜明、不肯屈服的丫鬟,在封建礼教的大框架下,便显得格格不入,自然成了王夫人眼中的“刺头”。

在这贾府之中,除了丫鬟们的事儿,王夫人和赵姨娘之间的关系也是复杂得很。

赵姨娘作为贾政的小妾,身份地位本就比王夫人低了许多,可到底是贾政身边的人,还育有贾环和探春一儿一女,这让王夫人心里一直不太舒坦,对赵姨娘更是心生厌恶,只是碍于身份,平日里也不好太过发作。

妾室在封建家庭中的地位本就尴尬,既要依附于男主人,又要讨好正房夫人,稍有不慎便会招来诸多嫌恶。

赵姨娘出身低微,虽为贾政生儿育女,却始终难以在贾府中真正站稳脚跟,时常遭受他人的冷眼。

有一回,贾环看着宝玉总是被众人夸赞、宠爱,心中满是嫉妒,便起了坏心思。趁着宝玉不注意,贾环故意用热油烫伤了宝玉的脸。宝玉疼得大声惨叫,那声音在府里传开,众人都惊了。

王夫人听到消息后,心急火燎地赶了过来,看到宝玉脸上那触目惊心的伤,心疼得眼泪直掉,一边抱着宝玉,一边冲着周围的人喊道:“快去请大夫呀,可别落下什么病根儿了!”

转头又瞪着赵姨娘,厉声呵斥道:“你是怎么管教儿子的?竟做出这般狠毒的事来,若是宝玉有个好歹,我定不饶你!”

赵姨娘吓得浑身发抖,赶忙跪在地上,哭着解释说:“太太,我真的不知道环儿他会做出这等事呀,他平日里也是个听话的,今儿个定是糊涂了,求太太饶了他这一回吧。我回去一定好好管教他,绝不让他再犯这样的错了。”

王夫人却根本不听,又是一顿数落:“哼,你平日里就是纵着他,教出这么个没规矩的东西,看我以后怎么收拾你们母子俩!他那心眼儿都用到歪处去了,都是你这个当娘的没教好!”

赵姨娘抹着眼泪,委屈地说道:“太太,我在这府里本就没什么地位,说话也没什么分量,环儿不听我的也是有的呀。我每日里也是苦口婆心劝着他,可他就是不听,我也实在是没办法呀。”

王夫人冷哼一声道:“别在这儿找借口了,你自已好好反省反省吧。宝玉要有个三长两短,我跟你没完!”直说得赵姨娘不敢再吭声,只能一个劲儿地抹眼泪。

平日里,王夫人偶尔也会让贾环抄《金刚咒》,表面上看似乎是关心贾环,想让他跟着念念佛经,修身养性,做个乖巧懂事的孩子。

有一回,王夫人对贾环说道:“环儿呀,你平日里多抄抄这《金刚咒》,也好收收性子,对你自已是有好处的。你看看你,整日里没个正形,和那些个下作胚子混在一起,能有什么出息?抄经既能静心,又能积福,你可得用心些。”

贾环虽满心不情愿,却也不敢违抗,小声嘟囔着:“是,太太,我知道了。可我觉得那些经文枯燥得很,实在是没什么意思呀。”

王夫人皱了皱眉头,教训道:“没意思也得抄!你要是能把这抄经的心思用到读书上,也不至于这般没出息了。别总是想着那些歪门邪道,好好学学你哥哥宝玉,多往正路上走。”

贾环低下头,心里暗自腹诽,嘴上却应道:“是,太太,我记住了,以后一定好好抄经,用心读书。”

可实际上,王夫人心里却想着贾环那性子,总是透着一股邪劲儿,怕是会给宝玉带来不好的影响,希望通过佛法来消除贾环身上她所认为的“业障”,以此来保护自已的宝贝儿子,这其中对宝玉的过度保护和对贾环的偏见,任谁都能看得出来。

在封建家族中,嫡庶之分极为严格,正房所出子女地位尊贵,而庶出的孩子往往要低人一等,面临诸多限制与不公。

王夫人对贾环的态度,也正是这种封建观念的体现,她一心维护宝玉的嫡子地位,生怕贾环会分走本应属于宝玉的资源与宠爱。

而府里的一场大乱,更是因王夫人的一个决定而起。

那时,朝局虽看似平稳,可暗地里各方势力角逐不断,贾府作为名门望族,也难免被卷入其中。为了维持家族的体面,在这复杂的局势中站稳脚跟,贾府上下对名声极为看重,容不得半点差错。

那日,贾母身边的丫头傻大姐在园中闲逛时,捡到了一个绣春囊,她年纪小,也不懂这是什么东西,只觉得好看便拿在手里把玩。

正巧被邢夫人看到了,邢夫人认出这物件可不简单,当下便脸色一变,拿了绣春囊就去找王夫人。

邢夫人把绣春囊递给王夫人,神色严肃地说:“弟妹呀,你看看这东西,竟出现在园子里,这还了得呀,可得好好查查是怎么回事了。这要是传出去,咱贾府的名声可就全毁了呀。”

王夫人接过绣春囊,一看之下,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心里又惊又怕,脑子里第王夫人接过绣春囊,一看之下,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心里又惊又怕,脑子里第一个念头就是担心宝玉会因为这等腌臜东西乱了心性,坏了名声。

她急得在屋里来回踱步,嘴里念叨着:“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呀……”

正不知如何是好时,王善保家的来了,在她耳边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通,还一个劲儿地撺掇着要抄检大观园,说是要找出这园子里头不干不净的人来。

王善保家的说道:“太太,依我看呐,这园子里定是有人不安分了,得好好搜一搜,把那些个狐媚子都揪出来,也好还园子一个清净呀。您想想,这要是有个什么伤风败俗的事儿没查出来,日后万一闹大了,那可怎么得了呀。”

王夫人皱着眉头,犹豫道:“这……怕是动静太大了些吧,园子里那些姑娘们可都是金贵的,要是惊着了她们可如何是好?”

王善保家的忙劝道:“太太,这也是为了她们好呀,把那些不安分的人揪出来,她们才能在园子里安心住着不是?再说了,只要咱们悄悄行事,也不会太惊扰到姑娘们的。”

王夫人听信了她的话,先是把晴雯叫了过来,看着晴雯那标致的模样,心里就更气了,觉得这样的丫头在宝玉身边就是个祸患,当下便没好气地训斥了晴雯一番,说:“你瞧瞧你,打扮得这般妖里妖气的,整日里勾引人,没个好样子,怕是那不安分的源头就在你这儿呢!”

晴雯心里委屈,却又不敢反驳,只能咬着嘴唇忍着,眼里含着泪说道:“太太,我冤枉呀,我平日里都是本本分分的,断没有做过什么出格的事儿呀。我连宝玉的屋子都不常进,哪有机会勾引人呢,太太您可不能听信了旁人的谗言呀。”

王夫人却根本不听她解释,冷哼一声道:“哼,你还敢狡辩,我看你就是嘴硬,来人呐,先把她看好了,等会儿再细细审问。”

随后,王夫人便下令抄检大观园。当晚,大观园里灯火通明,却透着一股压抑至极的气氛。丫鬟们的屋子被一一翻查,人人自危,哭喊声、求饶声此起彼伏。

司棋与潘又安的私情被发现,司棋被撵走时,苦苦哀求着:“太太司棋被撵走时,苦苦哀求着:“太太,求求您饶了我这一回吧,我知道错了,我再也不敢了呀。我和潘又安是真心相爱的,只是一时糊涂犯了错,求您看在我往日伺候的份上,给我一条活路吧。”

王夫人却一脸冷漠,丝毫不为所动,厉声道:“哼,做出这等伤风败俗的事,还有脸求饶,赶紧给我走,别脏了这园子的地儿!咱们贾府这样的门第,容不得你这等不知廉耻的丫头,还敢提什么真心相爱,简直是荒唐至极!”

司棋绝望地瘫坐在地上,眼见求饶无用,心中满是悲愤,最后咬咬牙,哭喊道:“太太如此绝情,我也没脸活在这世上了!”说罢,趁人不备,一头撞向了旁边的墙壁,顿时鲜血溅出,众人吓得惊呼连连,可一切都已无法挽回,司棋就这样香消玉殒了。

入画也因私藏哥哥的财物被赶走,哭得那叫一个伤心,一个劲儿地喊着:“太太,我真的只是想着帮衬家里呀,求您别赶我走……那财物本就是哥哥托我保管的,我绝没有别的心思,太太您明察呀。”

王夫人皱着眉头,厌烦地说道:“你休要狡辩了,不管出于什么缘由,私藏财物本就是不合规矩的事,这园子岂能留你这样的丫头,快走快走,别再多话了。”

入画被婆子们拉扯着往外走,边哭边回头望着这生活了许久的园子,眼中满是不舍与绝望。

芳官等十二个小戏子更是被迁散,那些小戏子们哭成了一团,围着王夫人求情。

芳官哭着说道:“太太,我们在这园子里一直本本分分唱戏,从未惹过什么事端呀,求您开恩,别赶我们走,我们没地方可去了呀。”

王夫人不耐烦地挥挥手:“你们本就是买来唱戏的,如今园子不需要了,自然是要各寻去处,莫要再在此处哭闹,没得扰了府里的清净。”

整个大观园被这场抄检搅得鸡飞狗跳,一片狼藉,那些青春年少的孩子们,美好的生活就这么被无情地打破了,而王夫人作为这起事件的主要推动者,却还觉得自已是为了维护贾府的体面,丝毫没意识到自已的行为带来了多么大的伤害。

在那个封建礼教森严的时代,女子的贞洁名声被视为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一旦出现所谓“有伤风化”的事,便会遭受千夫所指,家族也会蒙羞。

王夫人此举虽意在维护贾府名声,可手段却过于粗暴,使得许多无辜之人受到牵连,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人性的压抑与禁锢。

随着时光流逝,宝玉也渐渐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纪,这事儿可成了王夫人心头的重中之重。在钗黛之间,她心里早就属意宝钗了。

当时的社会,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家族联姻是巩固地位、拓展势力的重要手段。贾府虽富贵,可近年来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薛家联姻,不仅能亲上加亲,还能借助薛家的财力与在商界的影响力,为贾府增添助力。

一日,王夫人和薛姨妈在房里私下说着话,王夫人拉着薛姨妈的手说道:“妹妹呀,你看宝玉这孩子也大了,这婚事可得早点定下来才好。我瞧着宝钗那孩子就极好,稳重得体,又知书达理的,要是能娶了她,宝玉定能收收心,担起这贾府的担子来呀。”

薛姨妈笑着点头应道:“姐姐说得是呢,我也是这么想的,咱们两家本就是亲上加亲,宝钗那孩子也是个有主意的,定能把宝玉照顾好,把府里打理得妥妥当当的。而且如今这世道,多些助力对贾府也是好的,宝玉有了宝钗帮衬,日后前程定是一片光明呢。”

王夫人微微皱眉,叹口气道:“唉,只是那宝玉,心思全在那些诗词歌赋上,对仕途经济不上心,我真是愁得很呐。我想着宝钗稳重,定能劝得动他,让他走上正道,可就怕那孩子执拗,不听劝呀。”

薛姨妈赶忙宽慰道:“姐姐莫要忧心,宝钗这孩子最是懂事,她心里也看重宝玉,日后成了亲,自然会用心引导的。再说了,宝玉年纪渐长,慢慢也就懂事儿了,定会明白姐姐的苦心的。”

可王夫人也知道,宝玉和黛玉之间情谊深厚,那黛玉虽是寄人篱下,却才情过人,模样也是极好的,宝玉对她更是百般呵护,两人在一起时,眼里仿佛只有彼此。

只是黛玉那敏感多愁的性子,在王夫人看来,可不适合操持贾府这样的大家庭,她觉得黛玉只会和宝玉一起伤春悲秋,哪能管得了府里的大小事务呢。

于是,王夫人便时常与薛姨妈暗中谋划,两人凑在一起,总是有意无意地在贾母等人面前夸赞宝钗的贤良淑德,试图让众人认可宝钗做宝玉的妻子。

有一回,众人在一处闲聊,王夫人笑着对贾母说道:“老祖宗,您瞧瞧宝钗这孩子,行事稳重,又懂得顾全大局,真是难得的好孩子呀,哪家要是能娶了她,那可是有福了呢。而且这孩子学问也好,平日里帮着姐妹们对对诗、讲讲学问,那都是头头是道的,有她在,园子里的姑娘们也都上进了不少呢。”

贾母微微点头,却也没多说什么,只是笑着应了一声:“嗯,宝钗那孩子确实是个稳妥的。”

一旁的王熙凤见状,也跟着附和道:“太太说得是呢,宝姑娘那为人处世的本事,我可是佩服得很。就说上次府里办宴席,诸多事儿繁杂得很,宝姑娘在一旁帮着打理,那是井井有条,一丝不乱呀,可真是能干呢。”

王夫人听了,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又接着说道:“是呀,老祖宗,我想着宝玉也到了该成家的年纪了,若能有宝钗这样的媳妇在身边,定能让他收收性子,好好为这贾府的将来打算打算了。”

贾母看了王夫人一眼,缓缓说道:“这孩子的婚事嘛,终究是大事,还得从长计议,得看两个孩子的心意才是。宝玉那性子,你们也是知道的,强扭的瓜可不甜呐。”

王夫人心里一紧,嘴上却赶忙应道:“老祖宗说得是,只是我瞧着宝玉对宝钗也是敬重有加的,想必心里也是愿意的。当然了,还是得再看看,一切都听老祖宗您的安排。”

而宝玉对此浑然不知,依旧与姐妹们在园中嬉笑玩闹,王夫人看着他,心中既是无奈又是忧虑,只盼着能早日促成这门婚事,让一切都按照自已期望的方向发展,可她却不知,这背后牵扯的诸多情感与纠葛,正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众人都困在了其中,等待着命运的裁决。

不久后,宫里传来消息,说是圣上对朝中官员的管束越发严格了,一些家族稍有不慎便可能被牵连。

贾府众人也越发谨慎起来,王夫人更是忧心贾府的处境,觉得宝玉的婚事愈发得尽快定下来,好让贾府有个稳固的依靠。

这天,王夫人又把薛姨妈请到房里,一脸凝重地说:“妹妹呀,如今这局势你也看到了,咱们贾府可不能再出什么差池了。宝玉的婚事得抓紧了,我想着找个合适的时机,跟老祖宗再好好说说,你看如何?”

薛姨妈也是一脸担忧,点头道:“姐姐说得对,确实不能再拖了。只是老祖宗那边,还得多费些心思,得让她老人家心甘情愿点头才好呀。”

王夫人沉思片刻,说道:“嗯,我明白,我这几日就多去陪陪老祖宗,旁敲侧击地再提提这事儿,务必要让老祖宗看到宝钗的好,认可这门婚事。”

可就在这时,府里又出了些琐碎事儿,有下人传话说,府里的几处产业收益不如以往了,还有些外面的流言蜚语传进了贾府,说贾府如今是江河日下之类的话。

王夫人听了,眉头皱得更深了,一边忙着处理这些事,一边还惦记着宝玉的婚事,只觉得心力交瘁,却又丝毫不敢懈怠,在这荣国府的深宅大院里,继续周旋着,试图掌控住一切,可未来究竟会如何,她心里也没了底,只是咬着牙,一步一步艰难地走着,那故事里的悲欢离合,也随着贾府的兴衰,渐渐走向了更为复杂难测的结局。

我有钱我有颜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AA7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红楼梦通俗版 http://www.220book.com/book/AA7T/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