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013 业务能手贾琏,贪财好色!

小说: 红楼梦通俗版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红楼梦通俗版 http://www.220book.com/book/AA7T/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那繁华又透着几分复杂的荣国府里,贾琏的身影总是穿梭于诸多事务与纠葛之中,书写着属于他的别样故事,而他与王熙凤之间的感情线,更是如同一根丝线,将两人的命运紧紧缠绕,编织出了一段爱恨交织的过往。

彼时,荣国府所在的王朝看似繁华昌盛,然朝堂之上,各方势力盘根错节,暗流涌动。

贾府作为世家大族,既享受着祖上功勋带来的荣华富贵,又需在这复杂局势中小心周旋,方能保住家族地位。贾琏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起来并担起家族诸多事务。

贾琏,生在这赫赫有名的荣国府,身为贾赦之子,打小便被寄予厚望。自幼,家中便请了学识渊博的先生教导他读书识字、研习经史,盼着他日后能走科举入仕之路,光宗耀祖。

可贾琏对那枯燥的经书学问兴趣缺缺,反倒对家族内外事务的打理展现出了别样的热情与天赋。

那时,贾府的兴盛还如日中天,家中往来宾客众多,应酬不断。

贾琏常跟着长辈们出席各种场合,学着如何与人交际、应对繁杂事务,那伶俐的模样和还算机灵的头脑,让府里不少人觉得,日后这荣国府的诸多担子,少不得要落在他的肩上。

王熙凤呢,是王家的千金,王家在朝中也颇有势力,她自小就精明能干,被人夸赞有杀伐决断的本事,后来嫁入了贾府,成了贾琏的妻子。

初入贾府时,贾琏对王熙凤那是满心的欢喜与欣赏。王熙凤初掌管家大权,每日里在府中忙得风风火火,却也把大小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

一日,贾琏从外面办完事回府,刚进院子,就瞧见王熙凤站在廊下指挥着丫鬟们晾晒衣裳,那雷厉风行的样子,在贾琏眼里却别样的有韵味。

贾琏笑着走上前去,打趣道:“哟,我的好太太,这又忙着呢,瞧这阵仗,怕是这府里离了你,都转不动咯。”

王熙凤白了他一眼,嗔怪道:“就你会贫嘴,我这整日里忙里忙外的,还不是为了这个家,你倒好,在外面逍遥自在,也不知道早点回来帮衬着点儿。”

贾琏赶忙赔笑,拉着王熙凤的手说道:“是是是,太太辛苦,我这不是一办完事儿就赶忙回来看你了嘛。今儿个我在外面,还瞧见了个好玩的物件,想着你定然喜欢,改日寻了来送给你呀。”

王熙凤嘴角微微上扬,心里受用,嘴上却说道:“哼,就会拿这些话哄我,我可记着呢,你要是忘了,看我怎么收拾你。”

说罢,两人相视一笑,携手进了屋子,那时候的他们,眼中满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日子过得也算甜蜜。

平日里,贾琏协助贾赦和贾政处理家族内务,参与荣国府诸多大小事务的管理,在处理日常事务时,也尽显他的机灵劲儿。

有一回,府里的下人们因为月钱发放的事儿闹起了纷争,几个婆子在院子里吵吵嚷嚷,互不相让。

彼时,朝廷对世家大族的家规家法管理也颇为关注,若府里闹出什么大乱子,传扬出去,怕是会被有心人利用,给贾府招来麻烦。

贾琏听闻后,赶忙赶过去,皱着眉头呵斥道:“都吵什么呢,成何体统!有什么事儿不能好好说,非要在这儿丢人现眼。如今这外面多少双眼睛盯着咱贾府呢,你们这般闹腾,要是传到上头去,咱们都没好果子吃。”

那几个婆子见是贾琏来了,赶忙住了嘴,其中一个陪笑道:“琏二爷,这月钱的事儿,实在是乱了套了,有的说发多了,有的说发少了,我们也实在是弄不清楚呀。”

贾琏不耐烦地摆摆手,说道:“糊涂东西,把账本拿来我瞧瞧。”待看了账本后,他三言两语就把其中的差错指了出来,又重新安排人核对发放,把这事儿给平息了下去,下人们见状,都暗暗佩服贾琏的本事。

而在那修建大观园这一重大工程中,更是有着诸多复杂的背景因素。当时,圣上对文化艺术颇为推崇,京中不少权贵之家纷纷大兴土木,修建园林楼阁,一来是为了迎合圣意,二来也是彰显家族的财力与底蕴。贾府自然也不能落于人后。

贾琏负责其中的一些具体事务安排和管理,忙得不可开交。这工程所需的材料,有不少都是从各地采办而来,涉及诸多的供应商和运输环节,而朝廷对物资的管控也时有变动,运输途中还可能遭遇山贼劫匪等情况,可谓困难重重。

一日,贾琏正在园子中和工匠头目李头儿说着话,看着那刚打好的地基,问道:“李头儿,这地基可得打扎实了呀,这园子日后要长久用着的,要是出了什么纰漏,咱可都担待不起。如今朝廷对工程质量查得可严了,万一有个好歹,咱们贾府都得受牵连呐。”

李头儿赶忙赔笑道:“琏二爷放心,咱都是老手了,断然不会出那种事儿的,就是这材料,最近有些紧缺,那上好的石料,怕是还得再催催才是。这石料的供应地,前阵子闹了灾荒,百姓们都忙着自救,开采运输就耽搁了,可难办咯。”

贾琏皱了皱眉头,说道:“这事儿你抓紧办,我也再去催催供货商,可不能耽误了工期。另外,你多安排些人手守着材料,别让那些个不法之徒给偷了去,现在外面不太平,可得小心着点儿。”

李头儿点头应道:“二爷说得是,我这就去安排,只是这催材料的事儿,还得劳烦二爷您多跟那些供货商说说好话呀,毕竟这灾荒影响,他们也有难处呢。”

贾琏叹口气道:“唉,我知道了,我自会去与他们交涉,可这工程耽搁不得,你这边也得抓紧,咱们两头都不能松劲儿啊。”

说罢,又风风火火地赶去处理别的事儿了。

可这工程大了,事儿也就繁杂,难免有银子不够用的时候。有次,贾琏正为工程的银子缺口发愁,想着该如何跟长辈们开口多要些银子,正巧碰到了王熙凤。

那时,朝廷对世家大族的经济收支也开始有所留意,贾府虽家底丰厚,但也不敢太过张扬地随意支取大笔钱财用于工程。

贾琏便跟王熙凤诉苦道:“凤儿啊,这大观园修建到现在,处处都要用钱,可账上的银子眼看就不够了,你说这可咋办呀?现在外面风声紧,咱也不能太明目张胆地从府里挪银子,可工程又不能停,真是愁死我了。”

王熙凤眼珠一转,说道:“哼,这事儿你就别愁了,我自有办法,不过你可得记着我的好,往后府里的事儿,你也得多听我的。我想着可以从一些庄子的收成里,悄悄地匀出些银子来,先补上这缺口,只要做得隐蔽些,旁人也发现不了。”

贾琏忙不迭地点头,说道:“那是自然,太太要是能把这银子的事儿解决了,那可真是帮了大忙了,我哪能不知你的好呢。”

王熙凤却又板起脸道:“哼,你呀,就知道嘴上说得好听,往后可得长点儿记性,多帮着我操持操持府里的事儿,别总是我一个人费心费力的。”

贾琏赔笑道:“太太说的是,我往后一定多上心,这次可全靠你了呀。”

在王熙凤的周旋下,银子的事儿总算是暂时解决了,贾琏也越发觉得王熙凤是自已的得力帮手,可日子一长,王熙凤管家管得越发强势,对贾琏的管束也愈发严格了些,两人之间渐渐有了些微妙的变化。

有一回,贾琏忙了好些日子,好不容易得了个空闲,想约着几个朋友出去聚聚,便跟王熙凤说道:“太太,我这连日来忙得脚不沾地的,今儿个朋友们邀我出去喝几杯,放松放松,我去去就回呀。”

王熙凤眉头一皱,说道:“又出去喝什么酒,那都是些狐朋狗友,能有什么正经事儿,万一喝多了,再闯出什么祸来,我可不管你。如今这外面世道可不太平,那些个纨绔子弟聚在一起,指不定闹出什么事儿,被官府盯上了,咱贾府可不能跟着遭殃。”

贾琏一听,心里就有些不痛快了,嘟囔着:“我就出去一会儿,能闯出什么祸呀,你也太把我当小孩子管着了。”

王熙凤瞪了他一眼,厉声道:“我说不许去就不许去,这府里上上下下多少事儿呢,你倒好,就想着自已出去逍遥,要是有什么事儿找你,怎么办?现在朝廷对咱们这些世家子弟的言行举止管得可严了,你别不当回事儿。”

贾琏无奈,只得作罢,可心里却对王熙凤起了一丝埋怨,觉得她管得太宽了,往日的柔情蜜意也在这一次次的管束中,渐渐淡了些。

可这贾琏,在感情之事上,本就是个风流性子,哪里经得起诱惑。

有一回,王熙凤的女儿巧姐生病发热,大夫诊断后说是出痘疹。彼时,民间对痘疹这类病症颇为忌惮,常认为是不祥之兆,需小心供奉神明,家中也要处处遵循诸多忌讳,以求孩子能平安度过。

王熙凤为了女儿早些痊愈,便开始供奉痘疹娘娘、打扫房间、清淡饮食,贾琏只得搬出外书房来休息。

这日,贾琏在外书房正觉得百无聊赖,下人厨子“多浑虫”的妻子“多姑娘”听闻了,便故意打扮得花枝招展,扭着腰肢来到了贾琏跟前,娇嗔地说道:“哟,琏二爷,怎得一个人在这儿闷着呀,也不找个人说说话儿解解闷呢。这外面如今虽说看着热闹,可人心惶惶的,好多事儿都透着股说不清的劲儿,还不如在这儿寻点儿乐子呢。”

贾琏本就是个风流性子,见多姑娘这般主动,哪还按捺得住,当下便与多姑娘眉来眼去起来,没一会儿,两人就厮混到了一块儿,那多姑娘更是使出浑身解数,把贾琏迷得神魂颠倒,两人在房里海誓山盟,难舍难分。

事后,贾琏还不忘私藏了多姑娘的一缕头发作纪念,心里想着,这可是个风流韵事呢,却不知,这日后竟险些给他惹来大祸。

待巧姐的病好了,贾琏搬回房里,王熙凤虽说没察觉出什么异样,可贾琏心里到底有些心虚,面对王熙凤时,总觉得不自在,说话也没了往日的自然。

一次,恰逢王熙凤过生日看戏,府里上下一片热闹,彼时,京城里不少达官贵人都爱借着各种由头摆宴听戏,互相交际应酬,贾府作为有头有脸的人家,自然也不例外。

王熙凤忙着招呼众人,没了平日里盯着贾琏的功夫。贾琏瞅准了这个机会,与下人鲍二的媳妇偷偷勾搭上了。

两人在屋里正亲昵着,鲍二媳妇娇声说道:“二爷,你家那夜叉星般的太太,可把你管得太严了,哪有我这般知情识趣呀,你往后可得多疼我些呢。现在外面那些个夫人太太们,哪个不是把自家老爷看得紧紧的,可不像我,只要二爷高兴,我啥都愿意呢。”

贾琏忙不迭地点头,说道:“那是自然,只要有机会,我定常来寻你,你且放心就是。”

可哪成想,王熙凤中途回来,在窗外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听到鲍二媳妇管自已叫“阎王老婆”,贾琏管自已叫“夜叉星”,还想着扶正平儿,当下就气炸了肺,冲进屋里,与鲍二媳妇厮打起来,边打边骂道:“好你个不要脸的贱妇,竟敢勾引我家二爷,看我今儿个不撕烂你的嘴!”

鲍二媳妇吓得赶忙求饶:“太太饶命啊,是二爷他主动来找我的呀,我可不敢勾引二爷啊,太太您大人有大量,就饶了我这一回吧。”

贾琏见事情败露,酒也醒了几分,却又怕王熙凤闹大了,便也跟着呵斥鲍二媳妇:“你休得胡言乱语,明明是你自已不知廉耻,还敢往我身上推,看我不收拾你。”

王熙凤哪肯罢休,哭闹着非要讨个说法:“好啊,你们俩合起伙来欺负我,今儿个不给我个交代,我跟你们没完。”

鲍二媳妇见势不妙,羞愧难当,趁着众人不注意,竟寻了个绳子,上吊自尽了。

贾琏吓得不轻,赶忙偷偷给了些银子,让人悄没声儿地把丧事给办了,这才把这事儿勉强压了下去,可心里到底还是有些后怕。

王熙凤气冲冲地回了房,对着贾琏又是一顿哭闹,骂道:“好你个没良心的东西,我在这府里辛辛苦苦操持,你倒好,背着我干这些不要脸的事儿,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太太了?如今外面人都看着咱贾府的笑话呢,你就这么作践咱家的名声。”

贾琏自知理亏,低着头,一个劲儿地赔不是,说道:“太太,是我错了,我猪油蒙了心,你就饶了我这一回吧,我以后再也不敢了。”

王熙凤哭着说:“你每次都这么说,可哪次真改了呀,我怎么就这么命苦,嫁给了你这么个没出息的,我在这府里还怎么抬得起头来呀。”

贾琏无奈地劝道:“太太,你消消气,这次我是真知道错了,你就看在咱们夫妻一场的份上,原谅我这一回吧,作者“我有钱我有颜”推荐阅读《红楼梦通俗版》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我往后定当痛改前非,好好待你。”

王熙凤哪里肯轻易罢休,哭闹了好一阵子,最后还是看在夫妻情分上,又怕闹大了让旁人看笑话,才渐渐收了声,可两人之间,从此便有了一道难以抹去的裂痕。

而贾琏最荒唐的,还得说是那偷娶尤二姐一事。

在宁国府贾敬死后停灵时,正值贾府上下一片忙乱,各方亲友前来吊唁,府里人来人往,气氛凝重又透着几分繁杂。

贾琏借机认识了尤二姐。尤二姐生得那叫一个标致动人,又透着一股子温柔妩媚劲儿,贾琏见了,心里就跟猫抓似的,动了心思。

彼时,社会风气虽说封建礼教森严,但在一些贵族圈子里,私下里的男女之事也偶有乱象。

尤二姐本就对贾琏有意,再加上贾蓉在一旁撺掇,两人很快就情意绵绵起来。

贾琏知道尤二姐与贾珍、贾蓉父子有染,可他却全然不在乎,心里只想着要把这尤二姐弄到手。

在贾蓉的帮助下,贾琏背着王熙凤,在外买了房屋,安排尤二姐住进去,还精心布置了一番,又择了良日,热热闹闹地娶了尤二姐,对尤二姐那叫一个百般呵护,嘱托下人都要用对王熙凤的态度对待尤二姐,想着自已往后可有了个温柔乡了。

贾琏还悄悄对尤二姐说:“二姐,你放心,我对你是真心的,往后有我在,定不让你受半点儿委屈,等寻个合适的时机,我再把你风风光光地接进府里去。”

尤二姐红着脸,娇羞地回道:“二爷,只要能跟着你,我便知足了,别的我也不求,只盼着咱们能长长久久的。”

可纸终究包不住火,这事还是被王熙凤知晓了。王熙凤先是不动声色,暗中打探清楚情况后,便设计把尤二姐骗进了荣国府,从此尤二姐的日子便没了安宁,在王熙凤的百般刁难下,受尽了折磨。

尤二姐曾哭着对贾琏说:“二爷,你快救救我吧,太太她处处为难我,我实在是受不了了呀。”

贾琏无奈地叹气道:“二姐,你先忍着点儿,我现在也不好跟她硬碰硬啊,我再想法子劝劝她,你放心,我不会不管你的。”

但最后尤二姐还是含恨吞金自尽,贾琏得知后,悲痛不已,可又对王熙凤无可奈何,只能把这苦水往肚子里咽。

贾琏红着眼睛,对着尤二姐的尸身哭诉道:“二姐呀,是我对不住你,我本想着能护你周全,可没想到竟害了你呀,我这心里跟刀绞似的,你叫我可怎么活啊。”

那阵子,贾琏与王熙凤之间的气氛冷到了极点,贾琏看着王熙凤,眼中满是怨恨,说道:“你好狠的心呐,二姐她本就无辜,你为何要如此对她,我真是瞎了眼,才娶了你这样的毒妇。”

王熙凤也气得浑身发抖,回道:“哼,她一个不知廉耻的贱人,勾引得你连家都不要了,我还留她做什么,这都是她自找的。”

两人大吵大闹了几场,可日子还得继续过下去,只是那感情,已经变得千疮百孔,再难回到从前了。

贾琏也曾因为贾赦的事儿遭了罪。贾赦喜欢古扇,彼时,古玩收藏在达官贵人中风行一时,不少人以拥有珍稀古玩为荣,相互攀比炫耀,朝堂之上也不乏借古玩巴结上司、疏通关系之事。

贾赦派人各处搜寻,打听到石呆子有古扇后,命贾琏去察看。贾琏费了好大的劲儿才让石呆子肯带他看扇子,发现的确是好物后,如实将扇子情况告诉贾赦,贾赦便要贾琏去买,然而石呆子宁死不肯卖,说“要扇子先要我的命”,贾琏没办法只得作罢。

后来贾雨村为讨好贾赦,栽赃石呆子拖欠官银,抄了他的家,将古扇送给贾赦,石呆子生死不明。

贾琏知道了这件事,心里气愤,忍不住说道:“为这点子小事,弄的人家倾家败产,也不算什么能为。”

贾赦一听,觉得贾琏这是在拿话堵他,再加上贾琏之前有其他的事惹贾赦不满,当下便怒从心头起,命人把贾琏拉过来,狠狠地打了一顿,打得贾琏趴在地上不能动弹,嘴里还念叨着:“逆子,竟敢教训起老子来了,看我今儿个不打死你!”

王熙凤得知后,虽说心里还生着贾琏的气,可到底还是心疼丈夫,赶忙前去查看,一边让人请大夫,一边流着泪数落贾琏:“你呀,就是个愣头青,跟老爷较什么劲呢,这下可好,把自已弄成这样,让人看了多心疼呀。如今这世道,老爷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何必去触他的霉头呢,唉。”

贾琏看着王熙凤为自已忙前忙后的样子,心里五味杂陈,想起过往的种种,那些美好的、痛苦的回忆交织在一起,一时间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贾府的日子,就在这一桩桩事儿中,起起伏伏。

后来,贾府被抄家了,彼时,朝廷对世家大族展开了一系列清查整治行动,不少家族因各种罪名被抄家问罪,贾府也未能幸免。

王熙凤用来盘剥收利的债券被查抄,贾琏则被革去官职,无罪释放。

王熙凤病死后,贾琏苦于没有钱财可用,平儿拿出自已的财物给贾琏使用。

此时的贾琏,没了往日的风流意气,看着破败的贾府,满心的无奈与悲凉。

他为尤二姐的丧事格外上心,在王熙凤只给少许钱财的情况下,平儿给了他两百银两,他拿着钱财为尤二姐大办丧事,想着两人过往的情分,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嘴里念叨着:“二姐呀,是我对不住你,到了地下,你可莫要怪我啊。”

贾府没落后,贾琏不再追求享受,与平儿以及其他人齐心协力,安顿贾府众人,还四处奔走,打探被收押的父兄消息,为贾府筹集钱财,担当起了一定的责任。

有一回,贾琏在外面奔波了好些日子,四处碰壁,也没筹集到多少银子,心情格外低落。

彼时,外面的人见贾府失势,大多避而远之,往日的那些交情在权势面前显得如此脆弱。

回到府里,看到平儿还在耐心地安抚着哭闹的巧姐,心里一阵感动。

平儿见贾琏回来了,赶忙迎上去,关切地问道:“二爷,这几日辛苦了,可有什么进展呀?”

贾琏无奈地摇摇头,叹气道:“唉,难呐,如今这世道,大家都怕沾染上咱们贾府的事儿,想要银子更是难上加难,也不知道父兄他们在里面过得咋样了。”

平儿安慰道:“二爷别太灰心了,咱们慢慢来,总会有办法的。巧姐这几日也懂事了不少,知道府里艰难,也不怎么哭闹了。”

贾琏看着平儿,眼中满是感激,说道:“平儿,多亏有你在身边,要是没有你,我真不知道这日子该怎么过下去了。”

一日,贾琏听闻父亲贾赦病重,赶忙前往探望,回来后得知平儿营救了险些被卖给人做丫鬟的贾巧姐,心里对平儿满是感激,想着平儿的好,暗暗决定,等这事儿都过去了,定要扶正平儿,与她好好过日子。

而当听闻朝廷大赦的消息时,贾琏那黯淡的眼眸里,终于又燃起了一丝希望,他站在那略显破败的荣国府前,望着远方,心里想着,这贾府,或许还有重新兴盛的一天吧,只是那未来的路,依旧充满了未知与艰难,可无论如何,他都得咬着牙走下去呀。

可这大赦的消息虽好,要想真让贾府恢复往日荣光,却远非易事。

贾琏四处托人打听,想看看能不能借着大赦的契机,把贾府被没收的一些产业要回来,哪怕只是一部分也好。

一日,贾琏去拜访一位从前与贾府有些交情的李大人,到了李大人府上,他恭敬地行礼道:“李大人,许久不见,您一向可好呀?此次冒昧前来,是听闻朝廷大赦,想着贾府此前诸多产业被收,不知能否烦请大人帮忙周旋一二,看看有无法子能让贾府收回些许产业,也好让府里众人有个生计呀。”

李大人微微皱眉,面露难色地说道:“琏二爷啊,不是我不想帮,只是这朝廷的事儿哪有那么简单呐。虽说有大赦,可贾府此前的那些事儿,上头盯得紧着呢,想要拿回产业,难如登天呐。我劝你呀,还是另寻他法,莫要在这事儿上耗费太多心力了。”

贾琏一听,心里凉了半截,但还是不死心地说道:“李大人,您看在往日的情分上,哪怕给指条明路也好呀,贾府如今实在艰难,众人都指望着能有些转机呢。”

李大人想了想,说道:“这样吧,你可以试着写个陈情折子,把贾府如今的难处、众人的情况都详细写上,呈上去碰碰运气,不过成与不成,我可就不敢保证了。”

贾琏赶忙谢道:“多谢李大人指点,哪怕只有一丝希望,我也定当尽力一试。”

从李大人府上回来后,贾琏便开始着手写那陈情折子,他找来纸笔,坐在桌前,一边回忆着贾府往昔的繁华与如今的落魄,一边奋笔疾书,写着写着,不禁眼眶泛红,心中满是对家族兴衰的感慨。

平儿在一旁看着,轻声劝道:“二爷,莫要太伤神了,尽力而为便好,身子骨可要紧着呢。”

贾琏点点头,说道:“平儿,这折子关系着贾府的未来,我怎能不尽心呐,只盼着上头能看到咱们的难处,给贾府一条生路吧。”

折子写好后,贾琏又四处找门路,想办法呈上去,可递折子的过程也是诸多波折,不是被这个衙门推诿,就是被那个官员挡了回来。

有次,在一个衙门门口,那守门的差役不耐烦地呵斥贾琏:“去去去,你这贾府的人,如今都落败了,还老来这儿添什么乱,这折子我们可收不了,你找别处去吧。”

贾琏气得握紧了拳头,却又不敢发作,只能陪着笑脸说道:“官爷,您通融通融,这折子对我们贾府实在重要,劳您行个方便呀。”

那差役却哼了一声,不再理会他,贾琏无奈,只得转身离开,满心的沮丧与愤懑。

就在贾琏为这事儿焦头烂额之时,府里又出了新状况。一些原本跟着贾府的下人,见贾府迟迟难有起色,竟起了异心,偷偷地拿了府里仅剩的一些值钱物件,准备逃走。

幸好被其他忠心的下人发现,赶忙来告诉贾琏,贾琏听闻后,怒不可遏,当即带人去追,追上那些下人后,他怒喝道:“你们这些忘恩负义的东西,贾府待你们不薄,如今竟做出这等偷盗之事,还有没有良心了?”

其中一个下人狡辩道:“二爷,如今贾府都这样了,我们也得为自已的活路着想呀,留在这里,连饭都快吃不上了。”

贾琏气得大骂:“混账话,即便贾府如今艰难,可咱们同甘共苦这么多年,你们就如此薄情寡义?”

最后,贾琏还是念在往日的情分上,只是把那些偷东西的下人狠狠教训了一顿,夺回了物件,并未将他们送交官府,可经此一事,贾琏越发觉得这贾府复兴之路艰难重重,自已肩上的担子愈发沉重了。

然而,贾琏并未就此放弃,依旧每日里为了贾府的事儿东奔西走,哪怕希望渺茫,也咬牙坚持着。

这天,贾琏偶然在街上遇到了一位曾经的同窗好友,那好友如今在生意场上倒是混得风生水起。

贾琏心想,或许可以从经商这方面为贾府谋求出路,便上前打招呼道:“兄台,许久不见,见你如今这般意气风发,真是让人羡慕啊。我如今正为贾府的事儿发愁,不知兄台可有什么好主意,能让贾府寻条生路呀?”

那好友看了看贾琏,思索片刻后说道:“琏二爷,依我看呐,如今这世道,经商倒也是条路。贾府虽落败了,但还有些人脉和名声在,你可以寻些靠谱的生意做做,慢慢积攒钱财,不过这经商也有诸多门道,你可得小心谨慎才是。”

贾琏一听,觉得有理,赶忙问道:“兄台说得是,只是我对经商之事了解甚少,不知从何入手呀?”

那好友便细细地给贾琏讲了些经商的诀窍和当下的一些热门生意,贾琏听得认真,心里默默盘算着,觉得这或许真能成为贾府翻身的一个机会,便谢过好友,回府准备着手谋划起来。

回府后,贾琏把这想法跟平儿一说,平儿也觉得可行,说道:“二爷,这倒是个法子,只是咱们初涉经商,得多留几个心眼,莫要被人骗了才好。”

贾琏点头道:“平儿你说得对,我定会小心谨慎的,如今为了贾府能重新站起来,不管怎样的难处,咱们都得去试试呀。”

自此,贾琏便开始尝试着踏入商海,开启了为贾府复兴而拼搏的又一段艰难旅程,只是这前方等待着他的,依旧是数不清的坎坷与未知。



    (http://www.220book.com/book/AA7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红楼梦通俗版 http://www.220book.com/book/AA7T/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