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015 第一玄孙贾蓉,纨绔无情!

小说: 红楼梦通俗版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红楼梦通俗版 http://www.220book.com/book/AA7T/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那繁华却又礼教森严的京都,宁国府内住着贾氏一族,贾蓉便在此处长大。

此时的大周朝,表面上依旧是一片盛世繁华之象,京都城里车水马龙,朱门大户鳞次栉比,可在这繁华背后,朝堂之上各方势力暗流涌动,世家大族之间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

贾蓉之父乃是贾珍,身为宁国府的当家人,行事作风颇为豪放不羁,对贾蓉的管教虽说严厉,可也带着几分放纵。

贾蓉打小就看着府里的各种人情世故、勾心斗角,心里头对这世间的事儿,早有了自已的一番算计。

宁国府作为世袭的公府之家,有着深厚的底蕴,可也正因如此,府里众人在这安稳的环境中,渐渐染上了些骄奢淫逸的习性。

一日,贾珍在府中设宴招待几位达官贵人,彼时,朝中有新贵崛起,各方势力都在拉拢人脉,试图巩固自已的地位。

贾珍为了彰显自家的阔气,同时也为了与这些权贵交好,便想起了荣国府里有一件极为稀罕的玻璃炕屏,那物件精美无比,乃是从海外番邦进贡而来,世间罕有,摆在厅中定能让宾客们眼前一亮,也好让众人知晓宁国府的不凡。

于是,他把贾蓉唤到跟前,吩咐道:“蓉儿,你且去你琏二婶子那儿走一趟,就说为父想借那玻璃炕屏一用,过几日便还回去,可好生跟她说,莫要失了礼数。如今这朝堂局势变幻,咱们宁国府也得多结交些人脉,这物件借过来,也能助我在宴会上添几分光彩呀。”

贾蓉应了一声,便整了整衣衫,往荣国府走去。一路上,看着京都街头的热闹景象,贾蓉心里却在琢磨着如何才能顺利借到那炕屏。

到了王熙凤的住处,见王熙凤正坐在炕上逗弄着平儿,他脸上立马堆起了笑容,先是恭敬地行了礼,而后笑嘻嘻地半跪在炕沿上,乖巧地说道:“二婶子,侄儿给您请安了。今日父亲设宴,来的皆是朝中的要紧人物,想那宾客皆是有头有脸的,可家中却缺了一件能撑场面的物件,这不,父亲便差我来求二婶子,想借那玻璃炕屏用上一用,过几日定当完璧归赵呀。如今这朝中风向多变,各方都在互相示好,咱们府里之间更得相互帮衬不是?”

王熙凤一听,眉头微微一挑,似笑非笑地说道:“哟,我说今儿个怎么这么稀罕,竟是蓉哥儿来了。那玻璃炕屏可是稀罕玩意儿,我早借给别人了,哪还能给你呀。再说了,如今这朝堂之上,虽说看着热闹,可谁知道哪天局势一变,咱们这些府里的事儿,也得小心着点儿呢。”

贾蓉一听,心里明白王熙凤这是故意拿捏呢,赶忙又陪着笑脸,拉着王熙凤的衣角撒娇道:“二婶子,您就疼疼侄儿吧,我知晓您神通广大,别人哪能跟您比呀,您若不借,父亲那可得狠狠责罚我了,您就当可怜可怜侄儿呗。况且如今咱们贾府在这京都之中,本就是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呀,您看在府里的面子上,就答应了吧。”

王熙凤被他这副模样逗得笑了起来,嗔怪道:“就你会耍嘴皮子,罢了罢了,看在你这乖巧的份上,便借给你吧,可千万小心着些,莫要磕了碰了。如今这朝里朝外的事儿,咱们都得留个心眼,可别因着这些物件生出什么事端来。”

贾蓉一听,喜出望外,赶忙道谢:“多谢二婶子,侄儿定当小心,那侄儿这就回去复命了。”说着便要起身离开。

“且慢!”王熙凤却又喊住了他,贾蓉只得乖乖站着,心中有些忐忑,不知王熙凤又要做什么。

王熙凤却不紧不慢地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半晌才悠悠说道:“回去告诉你父亲,可别忘了这事儿,晚饭后你再来一趟,我还有话问你呢。如今这府里的账目、人情往来,诸多事儿都得梳理清楚,你回去也跟你父亲提提,莫要只盯着眼前的这些应酬了。”

贾蓉虽心中疑惑,却也不敢多问,只得应道:“是,侄儿记下了,晚饭后定来听二婶子吩咐。”说罢,这才退了出去。

刚出了门,贾蓉就小声嘟囔着:“哼,这二婶子,总是这般拿捏人,也不知晚饭后又要问些什么事儿,真够麻烦的。”

一旁的小厮听到了,笑着说:“哥儿,您就别抱怨了,能借到这炕屏就是好事儿呀,管她后面问啥呢,您随机应变呗。”

贾蓉白了小厮一眼,说道:“就你知道得多,快走快走。”

后来,贾敬寿辰,宁府大摆家宴,此次寿宴,不仅是贾府自家的聚会,更是各方势力借机窥探贾府底蕴的时机。

朝中不少官员都遣人送来了贺礼,意图通过此举与贾府拉近关系,毕竟贾府在朝中有着盘根错节的人脉和深厚的影响力。

贾瑞本就是个好色之徒,在园子里偶然碰见了王熙凤,见王熙凤风姿绰约,又听闻王熙凤在贾府里颇有手段,掌管着诸多事务,便起了那不该有的心思,想着若是能与王熙凤攀上关系,往后自已在这京都之中,也能多些依仗。于是,多次往荣府去寻王熙凤,却都没能得见。

王熙凤知晓后,心中恼怒,她本就心思深沉,又怎会容忍这般宵小之徒对自已的觊觎。

此时,朝中风传有官员因作风不检点被弹劾之事,王熙凤便想着要好好惩治一下贾瑞,让他知道厉害,也借此警示旁人莫要对自已有非分之想。

于是,她便把贾蓉和贾蔷找来,悄悄吩咐了一番,提及了朝中如今对风纪之事越发重视,若是此事传出去,贾瑞必定吃不了兜着走,让他俩务必做得周全些。

这日,贾瑞又按捺不住,来到了约定的地方,正做着那美梦呢,却不想贾蓉和贾蔷突然出现,将他逮了个正着。

贾蓉一脸严肃,故意大声说道:“好你个贾瑞,竟敢在这府里做出这等伤风败俗之事,如今这朝中风纪之事抓得正严,我定要将此事告知族中的长辈们,让他们来评评理,看该如何处置你。若是传了出去,咱们贾府的名声可都要被你败坏了,到时候可别怪我不讲情面。”

贾瑞吓得脸色煞白,赶忙求饶:“蓉哥儿,蔷哥儿,求求你们高抬贵手,莫要声张呀,我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如今这朝中局势,稍有不慎便会惹来大祸,我可不想因为这点事儿就毁了自已呀。”

贾蓉冷哼一声,说道:“哼,你这话说得轻巧,今日若就这么轻易放过你,往后你岂不是越发没了规矩。也罢,你且写个欠条,就说欠我五十两银子,此事我便暂且替你瞒着。如今这物价飞涨,银子也不经花,这五十两就当是给你个教训,让你长点儿记性。”

贾瑞无奈,只得照做,写了欠条递给贾蓉。自那以后,贾蓉便时常拿着欠条去索要银两,把贾瑞折腾得苦不堪言。

有一回,贾蓉又去找贾瑞要钱,贾瑞苦着脸说:“蓉哥儿,您就行行好,我这实在是拿不出银子了呀,您再逼我,我怕是连饭都吃不上了。”

贾蓉却不屑地说:“哼,谁叫你当初管不住自已,做出那等丑事来,这银子你必须得还,我可不管你有没有饭吃,要是不还,我可就把你那事儿宣扬出去,让全府的人都知道你的嘴脸。”

贾瑞哀求道:“蓉哥儿,您就宽限几日吧,我这正想法子凑银子呢,您这么逼我,我真是没活路了呀。”

贾蓉不耐烦地说:“给你三日时间,若是再拿不出银子,你就等着瞧吧。”说罢,甩甩袖子就走了,留下贾瑞在原地唉声叹气。

而贾蓉也借着此事,在府里宣扬自已行事果断,维护府里名声,博得了一些人的赞赏,他心中暗自得意,觉得自已这一招倒是高明,还跟身边的小厮吹嘘道:“瞧见没,对付这种人,就得狠点儿,咱这也是为了府里好呀,往后看谁还敢乱来。”

再后来,贾蓉的妻子秦可卿突然病重,整个宁国府都笼罩在一片愁云之中。

秦可卿是个极为温婉贤淑的女子,她深知贾府的兴衰荣辱与自身息息相关,平日里在府中周旋于各方关系之间,尽力维持着宁府的和睦。

彼时,朝中隐隐有对贾府不利的言论传出,说是贾府奢华太过,有违节俭之风,而秦可卿便想着如何从内府着手,倡导节俭,以堵住悠悠众口。可无奈积劳成疾,病情愈发严重。

贾蓉对她虽说不上情深似海,可平日里相处也算和睦,看着秦可卿日益憔悴的面容,贾蓉心中也有些难过,只是他那性子,更多的还是在盘算着这事儿对府里的影响,想着若是秦可卿去了,该如何应对外界的种种猜测,又该如何维持府里的体面。

有一日,贾蓉坐在秦可卿床边,看着她虚弱的样子,轻声问道:“可卿,你感觉怎样了?可要好生养病啊,这府里没了你,还不知会乱成什么样呢。”

秦可卿微微摇头,虚弱地说:“我这身子,怕是好不了了,我只担心我走后,那些个闲言碎语会影响了府里的名声,你可得多操些心呀。”

贾蓉握着她的手,说道:“你别想那么多了,先把身子养好才是要紧的,其他的事儿我会和父亲一起应对的。”

秦可卿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如今这朝里对咱们贾府本就诸多关注,我这一病,怕是又要落人口实了,你往后行事可得越发谨慎才是。”

贾蓉点头应道:“我知道的,你放心吧,你就安心养病,莫要操心这些了。”

秦可卿终究还是香消玉殒了,贾珍悲痛万分,一心想着要让葬礼办得风风光光的,以显示宁国府的地位和自家的体面。

此时,朝中对于丧葬规格等礼仪之事颇为看重,认为这关乎家族的颜面和在朝堂的地位。

贾珍思来想去,觉得贾蓉原有的身份在出殡时不够气派,便一咬牙,花了一千两银子,托关系给贾蓉捐了一个五品龙禁尉的官职。

这龙禁尉虽说官职不算高,可毕竟是在御前当差,也算是给葬礼添了几分光彩,让贾府在众人面前能挺直腰杆。

贾蓉穿上那身官服,心里头倒是有了几分得意,想着这下在众人面前更能挺直腰杆了,也能借此机会结识更多朝中官员,为自已往后的仕途谋些好处。

可这风光的背后,又藏着多少府里银钱上的消耗和旁人别样的眼光,他却也顾不得了。

贾敬去世后,宁国府办起了丧礼,此次丧礼更是引得各方关注。朝中不少势力都在观望,想看看贾府在这等大事上的安排,是否还能如往日般尽显世家风范。

贾蓉在灵前“稽颡泣血”地痛哭,那哭声在灵堂里回荡,旁人看着还以为他是个至孝之人。

等哭完一场,贾蓉退到一旁,和一个相熟的小厮嘀咕着:“哼,这哭丧可真累人呀,不过咱也得做做样子,如今这么多人看着呢,可不能失了礼数,让旁人挑出毛病来。”

小厮附和道:“哥儿说得是呢,这丧礼办得越大,越得小心着点儿,可不能让人说咱贾府不懂规矩呀。”

可等刚一得空,他便和尤二姐、尤三姐以及丫头们在一旁无耻调笑起来,全然没了刚才那悲痛的模样,那副轻浮的样子尽显无疑。

尤二姐皱着眉头说:“贾蓉,你刚还在灵前哭得那般伤心,这一转眼就没个正形了,也不怕旁人看见了说闲话。”

贾蓉却满不在乎地说:“怕什么,这会儿哪有人注意咱们呀,再说了,这守灵本就枯燥,咱们寻点儿乐子也无妨嘛。”

尤三姐白了他一眼,嘲讽道:“就你有理,你这没个正经的样子,也难怪这府里的风气越来越差了。”

贾蓉嘿嘿一笑,说道:“三姐,你可别总是这么严肃,人生在世,不就图个乐子嘛。”

待贾敬出殡后,贾蓉与贾琏一同回宁国府讨要葬礼所需银两,两人一路闲聊着。

彼时,朝中关于官员的俸禄、用度等事正有新的章程在商讨,各府都在为银钱之事头疼。

贾琏无意间多次夸赞起尤二姐,言语间满是倾慕之意。

贾蓉一听,心思立马活络了起来,他深知贾琏惧内,又对尤二姐有意,眼珠一转,便主动说道:“琏二叔,我看您对尤二姐着实上心,依侄儿看,您要是真心喜欢,侄儿倒可以帮您做个媒呀。如今这朝里虽说对礼教之事抓得紧,可只要咱们做得隐秘些,也不会有人知晓的。”

贾琏一听,心中虽意动,却又畏于王熙凤的威势,只是一味地呆笑,不敢应承下来。

贾蓉见状,凑近贾琏,压低声音说道:“二叔,您莫怕,咱们可以想个法子呀,把尤二姐养在府外,神不知鬼不觉的,只要您行事小心些,保管不会被二婶子发现,您意下如何?如今这世道,大家行事都得多个心眼,可这男女之情,只要不闹大了,也没人会深究的。”

贾琏听了,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经不住诱惑,点头同意了。

随后,贾珍父子便开始谋划起来,他们知晓张华家本就势弱,便仗着贾府的权势,逼迫张华写下退婚文书,贾琏也在府外另置宅院,悄悄迎娶了尤二姐。

有一回,贾蓉去看尤二姐,尤二姐有些担忧地说:“贾蓉,你说咱们这样做,真的不会被发现吗?我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万一哪天被二奶奶知道了,可如何是好呀。”

贾蓉笑着安慰道:“二姐,你就放一百个心吧,只要咱们小心着点儿,不会有事的。再说了,就算真被发现了,还有我和我爹呢,我们肯定会护着你的。”

尤二姐还是皱着眉头说:“你说得倒轻巧,那二奶奶可不是好惹的主儿,我这心里呀,总是不踏实。”

贾蓉搂着她的肩膀,说道:“哎呀,二姐,别想那么多了,现在咱们不是好好的嘛,享受当下才是要紧的呀。”

贾蓉本就是个不安分的主儿,见尤二姐生得貌美,时常趁贾琏不在,偷偷跑去与尤二姐鬼混,那尤二姐起初还推脱,可架不住贾蓉的花言巧语,一来二去,两人之间也有了些不清不楚的事儿。

而此时,京都城里关于世家子弟的风言风语也传得厉害,不少人都在暗中盯着贾府众人的举动,只等抓到把柄好做文章。

好景不长,尤二姐被王熙凤知晓了,王熙凤心生毒计,将尤二姐骗进了荣国府,百般折磨。

此时,朝中正严查后院之事,说是要整顿家风,以正朝纲。王熙凤便借着这股风头,对尤二姐下手,对外还宣称是为了维护贾府的名声。

贾蓉得知后,心中有些害怕,他深知此事若闹大了,被朝中那些盯着贾府的人抓住把柄,后果不堪设想,却又不敢出面阻拦,只能躲在一旁,暗自祈祷此事莫要牵连到自已身上。

他跟身边的小厮慌张地说:“哎呀,这下糟了,二婶子把尤二姐弄进府里了,这事儿要是闹大了,咱们可都脱不了干系呀,可我又不敢去说什么,这可如何是好啊。”

小厮也着急地说:“哥儿,那咱们先躲着呗,看看情况再说,可千万别主动往跟前凑呀。”

最终,尤二姐在王熙凤等人的折磨下,含恨而死。

贾琏知晓后,悲痛之余,对贾蓉也心生怨恨,有一回,贾琏碰见贾蓉,黑着脸说:“贾蓉,你瞧瞧你干的好事儿,要不是你出的那些馊主意,二姐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我真是后悔当初听了你的话呀。”

贾蓉赶忙赔着笑脸,说道:“二叔,我也没想到会变成这样啊,我当时也是想着帮您的忙呢,谁知道二婶子会这般厉害呀,您就消消气吧。”

贾琏冷哼一声,说道:“哼,你别在这儿狡辩了,我心里清楚得很,这笔账我可记着呢。”说罢,拂袖而去,留下贾蓉在原地尴尬又害怕。

而贾府也因着这一系列的事儿,在朝中的名声受损,不少人开始对贾府指指点点,原本交好的一些官员也渐渐疏远了。

可宁国府这边的荒唐事儿终究是纸包不住火,因着贾珍父子平日里的胡作非为,被人参奏了上去,参奏之人更是列举了诸多他们违背朝规、家风不正的事例。

很快,宁国府便遭了锦衣军查抄。一时间,府里鸡飞狗跳,乱成了一团。家眷们哭声震天,下人们四处逃窜,那些平日里珍而重之的古玩字画、金银财宝都被一一登记在册,准备充公。

贾珍被派往海疆效力赎罪,贾蓉没了依靠,只能灰溜溜地带着家眷,依附到荣府生活。

到了荣府后,贾蓉没了往日的威风,看着荣府众人的脸色行事,心中虽有不甘,却也无可奈何。

一日,贾蓉在荣府的回廊上碰见了贾政,赶忙上前恭敬行礼,陪着笑脸说道:“舅老爷,侄儿给您请安了,侄儿如今在府里也没个正经事儿做,您看能不能给指条明路呀,侄儿定当感恩戴德,好好效力。”

贾政沉着脸,微微皱眉道:“哼,你往日在宁府的那些荒唐事,闹得人尽皆知,如今到了我这荣府,就该好好收敛,先学着本分做人吧,莫要再想着那些个歪门邪道了。”

贾蓉脸上一红,忙应道:“是,舅老爷教训得是,侄儿记下了,定当改过自新。”

待贾政走后,贾蓉暗自咬牙,心里想着:“哼,如今都这般瞧不起我,等我寻着机会,定要让你们刮目相看。”可嘴上却不敢再多言语,只能默默朝自已暂居的屋子走去。

回到屋里,贾蓉的母亲尤氏也在,见他垂头丧气的模样,尤氏忍不住埋怨道:“你呀,当初若不是你和你爹胡来,咱们何至于落到这般田地,如今在这荣府,处处看人脸色,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哟。”

贾蓉烦闷地坐在椅子上,嘟囔着:“娘,您就别念叨了,我心里头也悔着呢,可事已至此,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呀。”

尤氏抹了抹眼泪,又说道:“你可得长点儿心了,多去讨好讨好这边的主子们,争取能谋个好差事,也好让咱们的日子好过些。”

贾蓉无奈地点点头,应道:“我知道了,娘,我会尽力的。”

此后贾蓉便时常在荣府里找机会表现。有一回,荣府要办一场宴会招待几位远道而来的贵客,贾蓉主动请缨去帮忙布置场地,忙前忙后,累得满头大汗。

他看到王熙凤在一旁指挥着,便凑上前去,讨好地说:“二婶子,您看我这布置得还行不?有啥不妥的地方,您尽管吩咐,我马上改。”

王熙凤瞥了他一眼,似笑非笑地说:“哟,难得你这么勤快呀,不过这事儿可得仔细着点儿,要是出了岔子,可别怪我不讲情面。”

贾蓉赶忙点头,说道:“二婶子放心,我定当全力以赴,绝不让您失望。”

可尽管贾蓉如此卖力,府里众人对他依旧心存成见,那些重要的事务还是轮不到他插手,顶多就是让他做些跑腿打杂的活儿。

日子一天天过去,朝中风向又有了变化,听闻朝廷有意对一些曾犯过错但有改过表现的世家子弟酌情给予机会,重新启用。贾蓉知道这个消息,心中又燃起了一丝希望,赶忙跑去和母亲尤氏说。

贾蓉兴奋地说道:“娘,娘,我听说朝廷有新动静了,像我这样的,要是表现好,说不定还有机会重回仕途呢,这可是个好机会呀。”

尤氏也面露惊喜,说道:“真的吗?那可太好了,你可得抓住这个机会呀,可不能再像以前那般糊涂了。”

贾蓉连连点头,说道:“我明白的,娘,我这就去打听打听,看看具体要怎么做才能争取到这个机会。”

于是,贾蓉开始四处托人打听消息,逢人便陪着笑脸,又是送礼又是说好话的。可那些人大多只是敷衍他,收了礼却没帮上什么实际的忙。

一次,贾蓉好不容易托到一个和朝廷吏部有些关系的人,那人却对他说:“贾蓉啊,你这情况我也知晓,虽说朝廷有意向,可你之前的那些事儿闹得太大了,想要争取这机会,难呐,不过我可以帮你留意着,你且等着吧。”

贾蓉心里一凉,但还是强笑着说:“那就劳烦您多费心了,若真能成,我定当重谢。”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朝廷的这个举措实施起来远比想象中复杂,名额有限,竞争又极为激烈,贾蓉这边始终没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而荣府这边,日子也越发不好过了,经济上愈发拮据,开始裁减下人和各项用度。贾蓉一家的日子也跟着紧巴起来,时常为了些柴米油盐的事儿发愁。

可这转机却迟迟未到,贾蓉在这漫长又艰难的日子里,看着荣府也渐渐没了往日的辉煌,心中满是苦涩与感慨。

曾经在宁府的风光早已成了遥不可及的过去,如今只剩下这为了生存苦苦挣扎的窘迫现实,他时常在夜深人静时,望着窗外的月色,回想着自已这大起大落的一生,不知未来又将何去何从,只能在这无尽的迷茫中,继续守着那仅存的一丝对改变命运的期待,在这复杂多变的世道里,艰难地走下去。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推荐阅读《红楼梦通俗版》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AA7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红楼梦通俗版 http://www.220book.com/book/AA7T/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