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王卫国如此年轻,看起来甚至不到二十岁。
不只是田正业,整个丰泽园几乎所有人都有这样的看法。
正因为大家有此看法,田正业才取笑王卫国,说他像是下凡的灶神。
然而,王卫国通过实际表现证明了自已,令人无可争议。
尽管田正业本人是川菜的行家,王卫国的手艺也与他相当。
但考虑到王卫国精通四大发系,年龄又这般年轻,以他的资质,很快便能够超出田正业。
即便在厨界也有尊卑长幼之序,但对于真正有才能的人来说,则会给予极大的肯定。
王卫国正是用实力赢得了众人的心。
学业不分前后,贤能者即为师。
不要因为王卫国年轻,就在此刻四位大师却已将他视作同辈。
田正业性格豪爽,一诺千金。
既已先前嘲笑了对方,现今看到王卫国的能力展示后,理应承认错误。
所以,田正业走到王卫国面前,深深一鞠躬以示道歉。
“田师傅,请起来再说。”
王卫国立刻扶起了田正业,心中的些许不满随即烟消云散。
单不说别的,以田正业这样的地位,还能向年轻人认错,说明此人的人品不错,至少比易中海之类的人要好多了。
“行了行了,我们也快要抵达饭店,估计顾客也要来了。”
“各位大师,都准备一下工作吧,小王,我们俩进内厅讨论合同事宜。”
此时,栾学堂出面安排,说罢这些话,一看时间,考核菜品期间已经快接近上午十一点。
虽然还不到中午餐时,但顾客们也将相继到来。
此时不能再闲着,等着看热闹了。
于是,栾学堂领着王卫国进入了一间私人包间。
“青年英杰,古已有之。”
“能有王师傅这样的天才加入我们丰泽园,实在是光彩无比啊。”
入座之后,栾学堂亲自为王卫国斟了一杯茶,并赞誉了几句。
“栾掌柜太过夸奖了。”
王卫国浅尝一口后直接切入主题,
“我这个人坦诚直言,有什么说便是了。”
“我想了解的是,根据刚才的表现,不知道掌柜的对我是否有满意之处?”
“如果我能加入丰泽园,是否会被调至总厨,以及薪资待遇情况如何呢?”
“妙,真痛快!”
栾学堂见到王卫国这般干脆,对其脾性已经有了大概把握——一位直率又骄傲的青年。
这一点可以从之前对田正业的直接回应上看出来。
年轻人,不骄傲些还能算作年轻人?
如果他年轻时有王卫国的本事,可能还会更傲。
“以王师傅的厨艺,若只任总厨岂不委屈您的技艺了吗?”
“至于薪水,您每月可得二百万的固定薪资,与陈、吴、田及黄四位师傅相当。”
“除此之外,每位年底时,包括您在内的五位特选厨师都会额外获得年终奖金,您可获得3%的利润分成。”
“相较于其他四位师傅来说可能会稍微少一些,但他们已经在丰泽园效力多年,贡献巨大,这一点希望你能理解。”
“若非他们几位,丰泽园今日的局面恐怕难以为继。”
栾学堂这话中隐含的深意显而易见。
若王卫国能在丰泽园多服务几年,他得到的花红定然不会少,甚至更多。
毕竟凭借王卫国的年纪与厨艺,假以时日必定能超越现任的四位大厨。
他对丰泽园所带来的价值也会更加显著。
“这我也能理解。”
王卫国点头认可。
陈焕章、田正业等几位师傅在丰泽园已深耕多年,花红自然不会与这位新人相同。
“那合同通常多久续签一次?”
“按照行业惯例,最短也是一年一签,优秀的师傅们往往签下三年或五年的长约也很常见。”
“以您的手艺,若愿意长期合作,我们丰泽园非常乐意为您签下长达十年的合同。”
栾学堂急忙补充。
他对王卫国的潜力洞若观火,深知这是一座尚未完全开采的金矿,若是有可能,他希望王卫国能够长久驻留于丰泽园。
“签一年对我而言显得过长了些,我最多也只能接受半年一签。”
王卫国摇头表态。
厨艺之途,并非他终身追求之志。
他的目标仅仅是为了积累一笔财富,以及将烹饪技艺练至巅峰。
并且,王卫国心中十分明了,尽管丰泽园现时的运营状况相当理想。
但时代的大潮已初露端倪,无论丰泽园抑或是传统八大名店,辉煌或将不复重现。
“仅签约半年确实有些过短,餐饮业几乎没有如此短暂的合作协议。”
王卫国的话语一落,即便像栾学堂这般老练的人物亦忍不住面容大变。
他认为,王卫国此举显然是将丰泽园视为迈向成功的踏脚石。
待他在丰泽园建立足够声望后,其他饭店定会高价聘请,届时王卫国便可择优选择。
以王卫国的技艺,无论何地都能成为丰泽园的劲敌。
毕竟,如今的丰泽园不仅靠着他个人的经营理念,更重要的是坐拥四九城里名声赫赫的四位大厨。
而王卫国独自一人即已足以媲美这四大名厨,其未来的潜力更是无可限量。
在以菜肴质量为首的餐饮业界,拥有如此对手怎能让人安心。
“王大师,我对您的加入完全是出于真诚的愿望,如果分红金额不能令您满意,我们完全可以再次商议。”
“而且以您的才能,即便是加入其他饭庄,也可能无法比在丰泽园赚取更多。”
虽感到不满,但栾学堂仍尽最大努力进行说服。
面对普通的厨师,即便是四大家师之一级别的存在,如若意图将其丰泽园作为跳板,栾学堂决不会施以挽留。
唯独对王卫国是个例外,他的实力确实能以一当十。
“栾先生您误解了我的意思了。
签订半年并不是因为我计划借由丰泽园来提升自已的价值,随后转战别家。”
“丰泽园作为四九城里排名第一的餐厅,无疑是最符合我个人发展的平台。”
“我之所以选择签半年的合同,是因为我个人并不打算长期从事厨艺生涯。”
“不想再当厨子了?”
闻此言,栾学堂顿时怔住。
如此天才的厨师,竟无心长期从事,这不禁让他感到无比惊讶,王卫国究竟又有着怎样的未来规划?
栾学堂第一反应是这是个借口,但转念一想,王卫国似乎也没有必要这样做。
以王卫国展现的实力,无论八大楼的哪一家,想必都会毫不犹豫地接受他的所有要求。
“既然如此,王师傅,我们签订为期半年的合同如何?”
“不过,我也希望王师傅能接受我的几个条件!”
“什么条件?”
王卫国有些好奇地问道。
尽管丰泽园在京城中堪称第一流的餐馆,但从级别上来讲,和八大老字号的餐馆比起来并不占太大优势。
对王卫国而言,不论选择哪家,都相差不大。
他的真正目的,并非冲着丰泽园,而是因栾学堂而来。
此人虽然出身跑堂,却是个重情重义的人。
“我的希望很简单,就是王师傅与我们签订一项约定,若您决定不再担任厨师也无妨;但如果继续从事这一行,那么请将丰泽园视为您的首选。”
“当然,我们也绝不会亏待王师傅。
即便王师傅不再烹饪,每月仍将支付给王师傅五十万元作为‘名誉厨师’。”
“同时,如果哪天您心血来潮,再回丰泽园掌勺数日,更会有丰厚的额外奖励等待着。”
“如若您能接受上述条件,栾某愿与您签约半年。
并且王师傅所得的红利,也将按此期限计算。”
王卫国听了之后恍然大悟。
原来这就是类似于现代的职业限制条款。
只不过栾学堂出手十分阔绰,甚至于即便在王卫国不再下厨的情况下,也会持续给予他每月五十万的报酬。
前提是,他不能受聘于别的餐厅,一旦再从事烹饪行业,则须首选返回丰泽园。
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条件极具吸引力,实在没有理由拒绝。
而栾学堂心中也有他的考量:从他的视角来看,这半年的合约更像是一种相互检验的过程。
他认为只需能够赢得王卫国的认可,未来他必将成为丰泽园的一员。
就如过去他对待其他名厨一般。
即使最终王卫国不准备继续做厨师,丰泽园每月支出的五十万工资也是值得的,毕竟相比于流向竞争对手那显然更合算。
另外,凭借那时候王卫国的技艺水平,作为招牌亦是相宜的选择。
偶尔回到丰泽园秀一秀手艺,亦可为其引来诸多客流。
因此,经过短时间的沉思,王卫国点头应允:“如此丰厚的条件,确实没有理由拒绝。”
栾学堂见状兴奋无比,随即站起身前往准备相关的文件。
不久,栾学堂便带着拟定好的合同返回,王卫国浏览了一遍确认没有问题后,两人完成了签名盖章的手续。
“非常欢迎您加盟丰泽园,”
待到王卫国盖完印章,栾学堂终于露出放松的表情,微笑着说:“这是一份薄礼,还望收下。”
随后递给王卫国一个红包。
“这…是什么?”
王卫国问到。
辣雪凝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AIB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