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2章秦皇嬴政当即下定决心立他做太子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秦:天幕现世,太宗扶苏引风云 http://www.220book.com/book/AOS2/ 章节无错乱精修!
 

这也表明在众多子弟中,始皇帝最为看好扶苏,而后者最有资格成为秦国未来的大统继承人。

不过,直至扶苏正式获得太子的身份之前,

就身份而言,他同其他公子并无不同,

同样有资格成为秦国未来的君主。

改写后:

最大区别在于,其他公子继承秦二世之位的可能性高低不同而已。这也能解释,在历史上为何大臣们对胡亥成为秦二世未有强烈反对——按理说,身为秦国公子之一,胡亥是有资格成为继承人的。

对于始皇帝而言,扶苏固然是他最为满意的继承人人选,但却不是他唯一的考虑。一旦扶苏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或有其他公子表现突出超越扶苏的话,始皇帝也不会无限制地支持他。他会果断更换人选,让更有潜力的公子上位参与政事,取代扶苏的位置。

然而,始皇帝之所以继续提拔和重用扶苏,培养其作为继任秦二世的可能性,恰恰证明扶苏的素质与才华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预期标准:至少达到中上等水平。

在听到了天幕中小扶苏的直白阐述之后,扶苏也确实领悟并能明白。听到扶苏的回应后,始皇帝嬴政的态度缓和了一些。

尽管扶苏在回答里提到了品德“德”,但总算加上了军力"兵"这一关键要素。

无“德”可以理解,唯独不可缺“兵”。若缺失这一点,便会如同天幕中那小小身躯所说一样,沦为无实权的傀儡而已。

秦皇嬴政冷言一声:“坐回去吧!刚才天幕中‘扶苏’讲过的话:‘国君当拥雄壮兵马者为尊’,你要把这句话抄下百遍牢记于心,倒背如流!”

嬴政发令完后便不再理会扶苏。群臣对此情形,有的叹惋、有的欣慰,还有的略显黯淡...

无论如何,从始皇帝此次的指示来看,长公子扶苏的位置暂时还不会动摇。

就在秦皇责备扶苏之际,六国的旧贵族也开始纷纷评议天幕中的这位小“扶苏”:

他们当中有的骂声不断:

"不愧为暴君之子,跟秦皇嬴政是一样的,连如此无礼无义的言语都敢于发表——所谓的国君应是兵力雄厚者为之。"

另一些声音却持赞同观点:

“兵力强盛者才能为国君!”

“假如我们有足够强大的武装,是否意味着我们也可能成为一国之主?”

比如在吴县的少年项羽,看着天幕上的身影眼中闪烁着好奇的目光。

他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句,“这句话说的好有道理”。

正在训斥的一旁,叔父项梁听闻此言顿时愣住了,马上纠正道:

“不可取。”

疑惑之中皱起了眉头看向自已的叔父,追问:

“为什么不行呢?”

面对询问项梁答道:

“我们的目标是恢复楚国,并非追求天子的地位,而是为了振兴楚族。”

虽然有所失望,但因为尊敬自已叔叔,少年项羽还是接受了项梁的观点。既如此,暂且听从叔父教诲,静待时日便是。

想到这里,少年项羽再次追问:

“那我们恢复楚国之后,叔父和我会成为楚王吗?”

项梁再次摇头,答道:

“我们不会成为楚王。我们项家祖祖辈辈都是楚国的将军,岂能僭越成为楚王?”

“待楚国复国之后,我们会拥立前朝楚王的后裔为新楚王,而我们项家也可获得封侯之位。”

少年项羽瞪大了双眼,一脸不解:

“既然我们要重建楚国,为什么不能由我们来当楚王呢?”

“为什么一定要找一个前任楚王的后代?”

“再好的封君地位,又怎能比得上真正的楚王?”

项羽之前已经退了一步,不再强求称帝。可是现在他的叔父告诉他,即便复国成功,连楚王也做不成。

他无法理解自已费心力重建的楚国为何最终只是个封君之位,而不是楚王之尊。虽然年少,但他清楚封君和王者的地位差距。

看到侄子一脸不情愿的样子,项梁努力解释道:

“因为我们并非楚王直系血脉,所以无资格称王。”

但这样的解释并不能使少年项羽满意。他指着天空中的天幕说道:

“不是说了么,天下皆为华夏子孙,血脉本应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就算是从前楚王的血脉,又能怎么样?如今楚国已亡,我若复兴,自当为新王!”

“而且,从前韩、 、魏三国不过是晋国之臣。三家分晋后,他们都成为了诸侯。”

“既如此,我为何不可成为新的楚王!”

见侄子这般固执且态度坚定,项梁头痛不已。万万没想到,天幕上扶苏消除贵族血脉优劣论后,首个对此表示不满的竟然是自家侄子。

如果此刻不能扭转侄子的思想,怕是楚国复兴的大计还没开始,就先要被他们两叔侄的分歧给搅乱。

一念至此,项梁对扶苏更加厌恶,因为他意识到,若非这位天幕之人所谓的「谬论」,这些困扰根本不会发生。

而在韩地旧境,望着天幕上映出「兵强马壮者可为天子」这句话,张良不禁叹了口气。

这句看似粗俗直白的话语,实则道尽了春秋战国数百年来的实质。

如秦国这般有「德」否?在张良看来,秦国显然是缺乏仁义道德的。但何以能扫灭六国一统天下?答案再简单不过:秦国拥有数万强军,锐不可挡。

六国又如何?士兵无力,战马不强,面对秦军毫无抵挡之力,故六国覆灭而秦独掌天下。

再如他自已,身为六国贵族的一员,是否有「德」?张良觉得是有德的。然而即便如此,为何仍不敢公然反 虐的秦朝?

究其原因,在于没有与秦国匹敌的武装力量。

其实说白了,他们手中既没有军队也没有势力,而大秦却拥有数以十万计的精锐部队可以 一切反对力量。他们抵挡不住如此庞大而训练有素的大军,只能选择在暗中做一些小动作来反抗。

若他能拥有一支如同秦军般的几十万强兵,根本不必费心思计划刺杀嬴政,直接举 旗,攻入咸阳多好!然而,这只是幻想。现实是,别说组织一支几十万大军,就是组建数百人的反秦队伍对他来说也非常困难。

而且张良虽不情愿承认,但他不得不认可,天幕上展示的那个年仅五岁的小公子扶苏的确天资聪颖、无人可比。他年纪轻轻就能展现出如此卓越见解。可以想象等他逐渐成长起来会有多么出众,这连张良也难以下定论。

况且,在他们的世界里,暴君嬴政仅仅凭借十年时间就征服了六国统一全国。而那天幕上显示的世界,不仅有同样暴虐的嬴政在位,还有一位前途无限光明的公子扶苏辅佐左右。这样一位父子档将来会给这个世界上的六国带来怎样的噩运,张良不忍细想,只能说为那个世界的六国祈祷吧,希望她们的遭遇不要太惨重。

在沛县,刘季曾因天幕扶苏提到“血脉并无高低贵贱”一语触动而心情激动。听到最新的天幕对话:“谁掌握最强大的军事力量,谁就应成为皇帝”,那颗狂躁的心立刻被迎头一盆冷水浇得冷静了下来。

“谁是最强大的呢?”答案自然是统帅六国、横扫天下无敌手的秦始皇。

在始皇帝治理下的国家,面对数万秦国精英士兵威慑,还有谁会蠢到想着那些不可能实现的事?不如安心当一个前途无量的小吏,好好管理自已的一方天地。

此外,天幕揭示他们世界未来命运的同时,也为另一个截然不同的平行未来提供了启示。只要能够抓住其中一二机会,或许他刘季便可以从此青云直上,那时再让家人看看自已的成就,向老父亲证明他是多么有能力。

想到这里,刘季不由得坐得更加挺拔,专心致志听讲。

【自从听了儿子扶苏解读史书后,秦皇嬴政当即下定决心立他做太子。】

【这项决议刚发布,在满朝文武大臣、宫廷贵族和内廷嫔妃之间立即引发了巨 动。一旦确立了继承人位置给扶苏,就意味着扶苏很可能会成为秦国新一代。】

【一旦对方顺利继承了王位,成为了秦国的新主,出于双方交情的考量,可能会考虑不在未来的日子里对我们的国家发起战争。】

【秦军实力之强悍,有目共睹;他们的凶猛更是众所周知。】

【如果能避免的话,我们确实不愿意与秦国正面对峙,更何况在战斗中我们几乎没有胜算。】

【在无力战胜秦国时,我们只能寻求智慧地解决问题的方案。】

【其中一项策略便是支持一位亲近我国的秦 子登上大位。】

【先前由于秦王嬴政未定立太子,因此各方都有所期待。】

【而现今秦王即将决定太子人选之际,唯有少数势力还有转圜的空间。】

【因此,那些来自他国的王妃们,无论是考虑到她们祖国的利益,还是为了自已后代的美好前途,都开始极力在秦王身边进言,希望能够左右秦王立储的想法。】

奕霖1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AOS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秦:天幕现世,太宗扶苏引风云 http://www.220book.com/book/AOS2/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