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由此可见,从普通的底层士兵逐步成为五级到七级左右的重要军事干部,其难度系数之大,特别是对于出身于一般平民家庭的人来说几乎是极其罕见的成功之路。
要想在秦国跻身群臣之列,仅有五级至七级的军功爵是不够的,还必须进一步提升,获得至少八级的军功爵。一旦达到了这一级别,才能在秦国被视为真正的显贵,并获得与场上各位文武百官同等的地位。
因此,出身平民的人通过军功制升至上流社会并非绝无可能。但如果要跻身秦国上层贵族,则需要非同一般的天赋和成就。要么如同古代著名的“武庙七十二将”那样的英杰,要么也是名声显赫的一流将领,才有机会亲眼见到嬴政大帝。
正因为如此,在今天这场聚会上,并没有任何人是从最低层通过军功晋升而来到达这个位置的。
虽然这些大秦国的高级官员对百姓的生活状态有从书籍或亲身经历中零星的认识,但都不及太子扶苏在这七天的调研和观察后所掌握的情况那样深入全面。
但如果他们能够认真吸收太子扶苏这七天所收集到的信息,那么他们也将可以称得上是对百姓生活有深刻认识的人。简单来说,太子扶苏就像是一枚经验丹,谁能汲取他的经验和观察成果,谁就能迅速提升自已的认知水平。
在接受了太子扶苏有关民众生活的调查资料后,大秦的高层大臣们在此领域上的见解迅速提升至与年轻的扶苏相当的高度。
提及太子扶苏巡视慰问关中的孤独老秦人时,耗时远超过最初计划的时间。最初预期,完成辖下的三十六县巡查和慰问工作大约需要两到三个月。然而,为了详尽掌握各地百姓的实际情况,太子扶苏每次在完成慰问孤独老人后,还要额外投入一到四天的时间,进行更细致的考察。
加之,秦王嬴政因担忧太子长期远离宫廷的安全,特地下令召回扶苏返回咸阳进行健康检查并休整数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延迟了巡视行程。直至整个巡视慰问活动结束,实际耗时已达四月之久。到了年底,这一年便是秦始皇在位第十二年(原文为第十一年)。
值得留意的是,自夏、商、周时代后,出现了包括《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以及《鲁历》在内的六种古代历法。
【各诸侯国所采用的历法各有差异,而秦国则采用了《颛顼历》。该历法规定,农历十月是一年的开始。】
【换言之,秦国在农历十月开始新年的庆祝活动。】
【太子扶苏完成对关中内史地区孤寡老人的巡访与慰问后,回到了他的寝宫,闭门休憩。】
【这次巡访使他对自身太子的身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验,带来了诸多正面的影响。】
【首先,通过这次对孤寡老人的关怀和慰藉,三十六个内史县的老百姓真正认识了作为未来秦国继承者的太子扶苏。】
【当人们提及“太子扶苏”这几个字时,脑海里浮现的不再是那个遥不可及的形象。】
【他们心中映现的是一个或是纯真可爱,或是庄重成熟,或是乖巧懂事的形象——一位对外间民众的生活细节充满兴趣,并亲 劳孤寡老秦人的英俊王子。】
【虽不能保证所有被访问的县中的人们都会全力支持他,但这些老人至少对太子扶苏怀有一种基本的良好感观。】
【尤其对那些曾受到太子亲自问候的孤寡老人而言,他们几乎可以说是对太子扶苏抱有深深的爱戴之情。】
【因为某种程度上讲,这些孤独的老人们视太子扶苏犹如孙辈一般亲切。】
【这样的良好印象绝非易得。】
【这对增强他的个人威望,与其他大臣、军队将领以及王室成员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支撑他太子地位的重要力量。】
【倘若未来太子扶苏能继续以人民的福祉为中心,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
【随着他改善政策的不断出台,越来越多的老秦人将对他产生更为坚定的信任和支持。】
【加之他对其他 官员、军队领导层及皇家关系网的精心经营。】
【可以说,他未来太子的地位将愈发巩固。】
【一旦达到这一步,拥有广大百姓、文武百官和王室支持的他。】
【即便父亲偶尔心生异动,意图撤销他的太子身份,也将难成其愿。】
【除非他父亲愿意接受秦国因此可能出现的重大内部冲突,乃至给六国带来 秦国的机会。】
【除此之外,废黜他将是不可想象的。】
【反言之,一旦太子扶苏获得太子之四架(指士农工商或四方民众)的广泛支持,那么他的太子身份便等同于确保了秦国社会的和谐稳定。】
【废黜他的行为无异于自毁长城,作者“奕霖1”推荐阅读《大秦:天幕现世,太宗扶苏引风云》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打破这种稳定局面。】
【通常,任何具备理智的秦王都不会如此行事。】
【太子扶苏认为自已的父亲是个明智的人。】
【而且他也并不相信父王有任何理由要废除他的继承权。】
【即使废除了他,那么又有谁可以担得起秦 位【敏感内容较多,无法继续输出】
【怎么表达呢,他心中只有一个疑惑,为何他的弟妹如此迟钝呢?】
【一年大时,只会说几句简单的话语,勉强走路;到了两岁,吃喝拉撒还需人协助;直到三岁,竟然还认不足一百个字。】
【如果父王改立他的弟妹为储君,那么他认为秦国有可能在下一代手中 。】
【他自认为并非天才,却没有意识到这些弟妹表现的是儿童正常的成长过程。】
【反倒是身为储君的扶苏,以自已的标准来考量,深感担忧弟弟妹妹们的这种“迟钝”,未来将如何自处。】
【为此他还滋生了一种责任感,觉得作为哥哥,有必要日后更多地督促弟妹学习。】
【但考虑到弟妹们现在还太‘笨’,连他说话都不太明白。】
【因此扶苏暂时没有把这件事摆上议程,只是默默地记在心里。】
秦皇嬴政看着屏幕中的扶苏,嘴角轻颤,感觉自已仿佛被这个“忤逆之子”间接批评了,可又好像没那么回事。
因为要是屏幕上“秦王嬴政”真废了太子之位的话,
即便是嬴政本人也会觉得那位秦王简直是失智了。
毕竟之后扶苏不是也承认了他父王头脑尚清嘛。
好吧,先观察一阵再说。
如果说嬴政还在犹豫是否受到指责的话,那么诸如公子将闾、公子高、公主嬴阴嫚、公主嬴栎阳等一众兄弟姐妹,早已感受到一股直击心底的责难。
一岁时,刚能学说话,蹒跚学步。
到了两岁,生活依旧离不开他人的照料。
三年下来,能认的字还不足一百。
这些话如同锐利的刀片,精准地割伤了他们的自信,刺痛了他们的自尊!
因为在场的每一个人确实像扶苏所说的那样——显得不够聪明!
可是,难道这就是所谓的“迟钝”吗?
事实上,这一切恰恰是一个孩子正常的发展步骤啊!
只有像他们哥哥——确切说是画中人太子扶苏那般——才是真正异常的个例!
所有皇子公主们眼睁睁望着画中的那个一边责怪他们的“愚钝”,一边又担忧其未来的生存之道,并有意激励他们向学的人,心中的苦与无奈溢于言表。
【通过巡视与关怀关中地区的孤独长者和贫穷的秦人,除了在一定程度上收揽人心。】
【他还借此找到了未来的前进路径。】
【如今不过五岁,即便明年将满六岁,】
【但作为一个即将步入六岁的太子来说,想要真正介入国政事务是不可能的。】
【不管在其父王及其他人眼中他显得多么机敏聪慧也一样。】
【依据秦旧制,在正常状况下,秦的子弟通常是在五岁接受启蒙。】
【此后,在五岁至十五岁这段长达十年的时间里,持续进行深入教育。】
自15岁起,秦王将依据这些年各位公子的学习成果、各自的受欢迎程度以及背后的势力强弱等多种考量,初步甄选两位或三位作为太子的候补,进一步观察两年到三年,最终选定一位公子正式册封为太子。
通常,在被定为太子的17至18岁时,秦王会让其参加朝议,熟悉国事运作。
等到约20岁时,会进行礼(加冠),意味着他可以从正式参与政事。
所谓参与,并非立即掌握决策权,而是太子可以在国事上发表意见和提议,不再只是旁听。
实际上,政策的主要指挥权与最终决断仍属于君主。
鉴于他对父王的喜爱,他最早也得等到15岁左右,才有机会正式介入国事。
换言之,从5岁到15岁这10年间,除勤修儒法等治国之学,其他并没有特定的任务等着他去做。
就算他对国政有兴趣,无论是上方的父王,还是下方的一群大臣,都不会允许他自已干预实际的政务事务。
然而,若仅是为了兴趣爱好而‘浅尝则止’,那么这种程度上父王及其他官员或许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http://www.220book.com/book/AOS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