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春和喻言卿回到夏坝家中后,喻言卿就被校长请去给学生们演讲了。
阿爹的学校一直就特别重视学生体质训练,在学校章程中规定,学生必须上兵操课。
婉春与喻言卿缘分的开启,就是他去给学生进行军事训练的时候,一晃,竟然已经过去十多年了。
“我与贵校缘分由来已久,1926年我曾因校长之约给贵校学子进行过军事训练,还因此在那里与我夫人重逢,结成了命定的缘分。而贵校从那之后成立的学生军更是广受好评,各校纷纷效仿,贵校共赴国难的精神在那时就已经结下。”
婉春听到他说到这里,忍不住笑了笑 ,她那时候可还没有看上他呢。
她想一想,她是什么时候开始看上他的呢?是他在医院递给她一颗糖的时候?还是跟着他去爬山的时候?或者是他们在山里一起淋雨的时候?更或者她对他就是一见钟情?要不然,她怎么就那么冲过去将他扑倒了呢?婉春在心里对自已的颜控批判了那么一丢丢。
喻言卿去求婚的时候,五哥看着乐滋滋的婉春,曾没好气地问她,她喜欢他什么啊?婉春告诉他,喜欢他好看啊。现在她还记得五哥无奈的表情。
今后,再没人跟她斗嘴作乐了。婉春的心木木的疼。
“今天,校长让我跟大家讲讲战场上抗日的事情,其实,这件事情,在座各位也一直在做,不过分工不同而已。”
喻言卿讲到这里,顿了一下。
“从七七事变到现在,刚好进入第四年,这几年,我们所遭遇的国耻已经打破古今中外历史的一切记录。如果你要问:中国会亡吗?我的答复是: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就我个人而言,我已将对家庭的眷恋,化作民族解放宏愿。除我之外,我的四周,都是无代价交献与国家的人,包括在座的青年学生们。炮弹亡国,是暂时的,学问亡国,是永久的,我看到很多学生,从东北艰辛万苦到重庆来求学,你们这也是在抗日。还有,我一早就听到你们在江畔的歌声,你们用歌声呼唤嘉陵江上六万居民的爱国情怀,这也是抗日。”
“在战场上,四年来我们的成就,主要依靠着英勇牺牲的将士们的奋斗,他们的血肉,是抗战的代价。我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我们将士们的牺牲,大多经过肉搏的最后阶段。用火力压倒敌人,与敌人进行火力比赛,我们真是无福消受的,我们尚没有具备这个资格。因此一切战斗的胜利依靠缩短敌我的距离,距离愈近,胜利愈大。一下就投入白刃冲锋。我不记得我们有多少次肉搏的场面了,我的团长营长连长排长班长,我的无数个士兵,在弹尽援绝之际,最后以肉搏殉国。这是将士们以血肉传给我们的战斗精神。”
随着喻言卿讲述战场的真实故事,婉春看到很多学生眼含着泪。她叹了一口气,士兵白刃战后受伤的伤口,她一个医生看着都忍不住发抖。
“我们一些地方队伍,冬天没有棉大衣,穿草鞋,一年轮不到发一件衬衣,身上免不了生虱子。还有伤病,疾病困扰。我们死者生前所吃、所穿、所用一切皆是最简陋。”
……
演讲时,喻言卿还就学生们关心的国际局势与中国抗战,给出问题和答案,增强大家抗战的热情,鼓舞斗志。
最后,他跟他们说:“只要尽我们神圣救国的责任,贡献我们所有的力量,那么胜利就属于我们中国的。值此抗战转入第二阶段之际,望同学们发扬这种可贵的精神,一起为抗战建国而努力!”
婉春叹了口气,确实是需要鼓舞的,特别是学校有师生刚刚被炸死的时候。
如果不是知道结局,她想,她现在估计都坚持不下去了,那么那么的难,这么多痛苦的记忆,也只有大家坚定着胜利的信念,从不泄气,我们才迎来了最终的胜利。
演讲后第二天,很多学生找到校长那里来,说要跟喻言卿去打仗。
婉春和喻言卿到的时候,看到许多学生。
“我前些日子报名参加空军的体检,已经合格,过段时间就去报到了。”有学生跟校长说。
校长夫人听到空军,忍不住就劝他:“孩子,你读书学文化也是报国。”
婉春也忍不住叹气,空军飞行员对身体素质和文化水平都要求比较高,空军一般是到高校来招募兵员。
她也想劝几句,可学生已经回话了:“师母放心,情况我都晓得的,但生在这个年代,这就是我们要去承担的责任。家里,我已跟父母汇报过了。”
想来他们什么都晓得。
“在后方,我们也有可能被炸死,不若上阵杀敌。”有学生说。
“国土任人践踏,百姓被肆意屠杀,只有投身前线杀敌报国,才能解心中之恨。”
“知识分子参加到军队中,能改变战士的素质。何况大敌当前,男儿当挺身报国。”
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婉春不知道为什么,脑子里就冒出了这句话。
之后,有近两百名大学生在保留学籍的基础上,拿着投身抗日工作的介绍信,赶赴各地的战地服务团、训练班、空军学校、工程学校,或直接选择参加国民革命军,有的还选择穿越重重阻碍前往延安。
婉春已请了多日的假,等姆妈病好后,她又重返图云关,想着等夏筠回来了再回来,喻言卿也回他的驻地去了。
等婉春回去才知道,重庆方面派人进驻到救护总队,成立“政治部”,专做“整顿”和“清洗”工作。婉春知道,救护总队里也有我党的支部,这么一来,他们开展工作就困难了。
“林教授工作没有受到影响吧?”婉春问陈姐姐。
“没有,林教授说,清者自清,只他不耐烦日日受他们监视,他已带队伍到各个战区去考察军医设施。”陈姐姐说。
林教授他们一走就是70天,他们回到图云关后,拟定了一个“水与污物管制计划”,针对水致传染病与肠胃病的预防,先在长沙前线试行,后又推广到各战区,从而减少了军队的传染病。
三哥觉得每次往救护总队运输疫苗成本太大,他直接捐出的全套生产疫苗和血清的设备给救护总队,救护总队很快办起了血清疫苗制造厂,不到一个月,就开始生产霍乱疫苗、伤寒和副伤寒疫苗及破伤风类毒素,供各地抗日部队备用。
而三哥他们团队研制青霉素的步伐困难重重。之前,科研人员在《柳叶刀》杂志上获知了青霉素这一重磅药物后,由于战争时期美国、英国严守青霉素核心机密,外界资料十分有限。
研发人员只能凭借自已理论书本上的知识和期刊杂志的信息进行一种近乎“玩耍”似的研究,盲人摸象般去寻找合适的菌株,从破旧的铜板到衣服、鞋子,凡是有菌株的地方通通试了一遍。
婉春知道青霉素在现代是再正常不过的药物了,但她不是这个专业的,完全帮不上什么忙。
婉春能做的,就是每天做完手术,上完课的时候,整理书稿《战地外科手术实例》,把她们外科组这三年做的手术,做得好的,痊愈效果好的做法都写上去,到时候大家再一起编校审定再完善,也算是一本外科的教材。
到1940年,这场战争带给婉春的是无尽的伤痛,痛苦的记忆,同时,也给了她人性中的坚韧与希望。
等夏筠回来,她带着她去看五哥,看着她接过五哥的相机,看着她走五哥没走完的路。
“不要为我担心,婉春,这是我和他的选择。你放心,我会保护好自已。”她说。
她眼看着她离去,眼看到她的影子没入于人海中,却劝不住她。
似水流年,她在等着这一年赶快过去,新的一年的曙光赶紧到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D15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