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不应该着急加热火炕,不过考虑到三叔的身体情况有些特殊,虽然三大妈不知情情有可原,但难道三叔不知道自已的腿病遇冷就会发作吗?我看这是他自已找罪受!”
正如栗娜所言,医生多次叮嘱阎埠贵,在阴冷的天气里尤其要注意保暖,否则老寒腿极有可能会发作。
明知道这一点,又预知到当晚温度会下降,然而为了节省那一点柴火钱,节俭的阎埠贵没有吩咐三大妈事先把火炕加热。
今晚,杨辰依然没有帮阎埠贵治疗或缓解他的老寒腿,他在心里暗思,想借这次机会让阎埠贵多吃几天的苦头。
这也可以视作是对阎埠贵的一种小小的惩戒。
“好了妻子,既已醒来,暂时也没有睡意,我们不如马上开始个简单的家庭会议,你看怎么样?”
“来就来,还害怕你不成?”
“哎哟,你说这丫头竟然还敢挑战你老兄我,看你招吧。”
起初,杨辰只是随口说说,没想到栗娜竟然是真的迎战,并且士气高涨。
见此情形,杨辰当然也不会怯阵。
午夜的一番争斗过后,两人才再次相拥而入眠。
次日清晨,结束了日常训练,杨辰提着早饭回到了95号大院。
这时,身穿短裤的阎解成忽然冲了出来,紧随其后的阎埠贵拿着扫帚怒气冲冲地追赶。
“爸爸,你还说不合常理的话吗?”
“你给我站住!昨天你还惦记着家里的存折?今天我就非揍你不可,我姓阎的绝不容你这么做!”
“父亲大人,那天是您率先谈了遗产的事情,作为晚辈的我,怎能不打听清楚呢?”
阎埠贵闻言更是火冒三丈,大步追上前去,
“哼,老爹打儿子,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说着,阎埠贵再次朝前追了几步。
因阎解成仅穿了条短裤,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敢离开大院,最终还是被阎埠贵追上,并且连遭数十鞭。
“晨哥,您前天说过三爷谈及身后事宜后,解成就去询问家中的储蓄和位置。理论上讲这也没什么错啊,为什么三爷早上又要责打他呢?”
“爱人啊,对于像三爷这样心思慎密的人来说,家里的存款等同于性命一般珍贵。”
“哈哈,这样说来,解成就如同是想要了三爷的命一样啊?”
这只是其中之一。
更为重要的是,倘若真在这关键时刻三爷不在了,若由解成接掌家中大小事务,恐怕连同弟弟和妹妹——阎解放、阎解旷及阎解娣能否平安成长也成了未知数。
特别是年纪较小的弟弟阎解旷和妹妹阎解娣。
别不信,就智谋而言,120阎解成在某个层面确实超过了他的父亲阎埠贵。阎埠贵虽然善于算计,但对孩子的成长还是会费心确保他们能够安安稳稳地。而作为兄长,阎解成就不会过多关心弟妹们了,食物不足时,他极可能做出令家人无法想象的事情。
最近这几个月,阎解成几乎天天外出做临时工作,但从没为家里带来任何粮食或买过蔬菜。相反地,杨辰多次发现他在外独自享用食物。杨辰最看不惯的一件事就是:“每当阎解娣讨好地缠着阎解成,求他给自已一毛钱去买冰棍吃时,阎解成总是一推再推,说下次再说。”
假如阎解成掌控阎家,特别是在那段困难时期,家中最小的阎解娣很有可能被饿死。又或者,她会被阎解成送给他人,甚至暗 卖。上述种种情形,在阎解成管理阎家时,几乎可以预见都会发生。也许正因考虑了这些可能性,阎埠贵才痛下决心惩罚阎解成。同样,杨辰也是因此才没有阻止阎埠贵教训阎解成。
日子悄无声息地进入了1956年的11月。在这之前,杨辰先是帮二叔栗毅联系到了师傅雷,并达成了合作协议,随之师傅雷便带团队开始了改造工程。
工程设计简明实用,主要措施是连接葛大爷新宅与栗毅住宅之间的一个门洞,再对房屋进行必要的结构加固和修补破旧屋顶瓦片的工作。在11月初之前,施工顺利完成。
栗奶奶一家和栗毅家庭都非常懂得感恩,自从搬进葛大爷家临时居住开始,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衣物食宿、家庭必需品,栗毅夫妻及儿子栗江都没有让葛大爷及刘大妈操心过一丝一毫。
用栗奶奶的话说:“毅,对老葛一家人,你、牡丹、栗江还有栗琴都要像待我那样。”
栗毅一家也确实这样做了。这一段时光,两家关系变得极为亲密,几乎就像是一家人一般。这也成为后来葛大爷主动提出,由杨辰资助栗毅一家购买邻院的根本缘由。
随着雷师傅团队完工后,杨辰找来了朋友罗向东、谢雷、王磊与孙阳等人,在两座院子交接地带挖掘了一个中等规模的地窖。
地窖对南方的人来说可能比较生疏,但在北方却相当常见。尤其是在那时,从11月至次年3月,若没有地窖储藏,冬天的北方几乎吃不到新鲜蔬菜。
杨辰不但主导了葛大爷家和栗毅家装有地窖的设计与挖掘,并且在事后使用水泥加固了地面与梁架。他的这些举措,无疑是提前为未来的不确定做准备。
一旦遭遇那个困难期,到时候杨辰就能将一部分粮食等重要物品储存在这里,以供需要时张大山、罗向东、谢雷等朋友取用方便。
一天的夜晚,在南锣鼓巷95号院内,杨辰的家中。
“阿哥,要么还是让我先排队好了?明天早上你再来替换我吧,怎么样?”
“不行!我的好妻子,家里我是主要支柱,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你就不必操心那些如排队买冬菜之类的家务事。”
进入11月,北国城市,比如四九城,再次迎来了年复一年的冬菜准备时期。古话云:“立冬前不砍收冬菜,必将遭受不利后果。”此言正强调了立北方家于立冬前夕储备足够冬菜的重要性。
用四九城乡民的话说则是:“过了立冬节气,每个家庭都开始烧煤供暖、做冬衣,同时必须备齐一冬所需的菜蔬。”
“那么,辰,多加衣物,千万别冻着。”“好,遵我妻之嘱咐。”
准备停当之后,杨辰离开之前不忘额外带上一件军装棉大衣。很快,他骑车走出偏厢屋,来到了院子之中。
“呦?是杨辰啊,怎么会是你亲自出来?”
“嘿,嘿,你们家的栗娜是不是还在赖床哪?”
目睹杨辰现身,现场多位年长女性及 纷纷出声打趣道。
由于家中的成年男性通常需早早上班工作,因此这类排队购置冬菜等琐碎事,大体是由各个家庭的女性或是稍大的孩子承担的。
“各位姐妹,嘴巴留些情吧,他家的事外人难干涉,但在我看来,男人应当承担重体力劳动,不让女性受累,这是本分。”
“看来你确实懂得疼爱自已的媳妇,好样的,杨辰。”
“既然小兄弟你这么主动,那就别怪大伙不再笑话你了。” “走着,一同到办事处排队去吧。”
人们聊着家长里短的话题,渐次向着南锣鼓巷居委会汇聚。
因四九城规模宏大,居民数以百万计,出于便捷考虑,每年冬季均会由统一调度运输大白菜、萝卜、南瓜以及土豆至市,然后再由各区街坊进行分派售卖。
这是一项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政。
若是战争年代,民生疾苦几乎无人问津。
所以,这项政策的实施,也是全国大多数民众拥护领导的重要原因。
再者说到春夏秋三季时,由于南方能够持续向北供给新鲜蔬菜,故而冬季之外鲜有短缺现象。
然而到了寒冷时节,尽管仍会有少数蔬菜供应市场,但种类非常有限,主要局限于姜片和冬笋之类较为耐寒的原料。
正因如此,每年冬季,四九城都需依靠自身资源应对食物需求。
大白菜也由此成为每一个四九城人心中最为记忆深刻的一款冬天蔬菜。
随着人流一同来到南锣鼓巷办事处门前,两条等待购买冬菜的人群早已把南北两大主要街道挤得满满当当。
事实上,提供的储备菜品数量足以满足四九城居民整个冬天的需求。
依道理而言,群众们无需半夜赶来排队购菜。但从现实情况分析,市面上提供的冬储菜同样存在品质差异。
为确保能够获得优质储备品,许多市民宁愿在寒冷夜晚提前排队等候。
毕竟冬天不算很长也不至于太短暂,在这样的季节如果没有采购到优良品质的冬储菜,整个家庭或许整个季节都将无法安享美味佳肴。
“哥啊,有件事...”
“光天,有啥就直接说,大老爷们何必扭扭捏捏。”“杨哥,我最近想学会骑自行,你看可以借用你的车练习一下吗?”“当然可以,钥匙给你,可要小心使用哦。”
“放心,即便是自已摔倒也要保证车辆完好无损。”
接过后者的自行车钥匙,刘光天一边小跑离去,一边不忘向刘光福发出呼唤。
四合院:开局易中海陷入困局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四合院:开局易中海陷入困局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HP7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