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瑶现在的状态真好。”
阿锦逛完园子回来,看到祝瑶在厨房忙碌的身影,既没有刻意摆拍,也不见丝毫矫揉造作。祝瑶周身散发着人间烟火气,却又出尘脱俗,仿佛时间都在她身上慢了下来,营造出一幅岁月静好的画面。阿锦不禁感叹,怪不得祝瑶在视频里那么好看,即便现实中没有滤镜,她的美依然让人觉得不真实。
“我们在这儿看着,会不会打扰到她?”
小琴心里既羡慕又骄傲,一方面为祝瑶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另一方面又担心打扰到她。但她又十分好奇祝瑶那些充满田园诗意的视频是如何诞生的,于是有些犹豫地拉住想要往前凑的阿锦。
“没关系,如果你们想入镜,过去看看也无妨,不会影响小瑶的。”孔表姐压低声音说道。
她深知祝瑶视频受欢迎的原因,不设计剧本是一方面,视频中自然随意的氛围才是关键。回顾祝瑶那些爆火的视频,几乎都有意想不到的人物入镜,充满了生活的趣味与真实感。而且这次开鱼活动本身就是回馈粉丝的福利,众多粉丝大老远赶来,届时肯定会在视频中露相。
“真的可以吗?”阿锦听后,眼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
“还是别去了,等阿瑶忙完,晚饭的时候,我们和粉丝一起亮相,也不会太突兀。”谭娇小声提议。
“嗯,我们去那边坐着看吧。阿瑶说她家的茶别有一番滋味,我们去尝尝。”小琴作为祝瑶大学时期最好的朋友,此刻并不想打扰祝瑶,于是招呼着围观的小伙伴们到稍远的地方。
孔表姐见状,心中了然,也不再多说,领着这些朋友往亭子走去。
祝瑶在忙什么呢?她正忙着准备今晚的晚饭。开鱼活动的鱼筵,她和刘大厨己经筹备得差不多。但今天陆陆续续到来的粉丝也需要就餐。
起初,祝瑶只想着准备开鱼活动当天的鱼筵菜单,打算让提前一晚到达的粉丝和庄园员工一样吃员工餐。然而,即便经过了细致的预算,她也没料到粉丝们来得如此之早,如此之齐。中午的员工餐竟然不够吃,最后只能临时煮米线才让粉丝们填饱肚子。
察觉到情况不对劲,祝瑶当机立断,中午加班加点宰了一头猪和一头羊,作为晚餐的食材。晚上的员工餐任务艰巨,刘大厨和临时调配来的舅妈婶子们在大厨房忙碌,祝瑶则在小厨房烹制几道粉丝们期待己久的菜品。
菜品并不多,一道红油赤酱、颤颤巍巍泛着油光的红烧肉;一道黄焖羊肉;一份青头菌火腿鸡汤,再加上一道炒白菜。
当然,粉丝们点的菜还有很多,鲜肉月饼、干锅鹅、土窖烤鸭、油爆河虾、水晶肘子等,凡是祝瑶在视频里展示过的菜品,几乎都被点到了。但要全部做完并不现实,且不说食材是否齐全,时间上也来不及。
祝瑶十分不解,最后投票选出要吃的菜中竟然有炒白菜,难道大家对这道菜情有独钟?
小厨房里,热气腾腾,祝瑶手持大勺,在大灶锅里熟练地翻炒着白菜,时不时低头查看灶膛里的火势。
这道炒白菜,火候的掌握至关重要。小厨房里没有现代化的气电灶具,仅有两个明火大灶。虽说祝瑶并不迷信土灶做菜更香的说法,但用土灶做菜拍视频,确实更有氛围。
另一个大灶上,盖着木质锅盖,锅里炖着一大锅黄焖羊肉,咕嘟咕嘟的炖煮声被炒白菜的翻炒声掩盖。灶火的另一端,六个红泥小炉一字排开,每个小炉上都炖着一个大砂锅。
六只砂锅同时冒着腾腾热气,远远望去,颇为壮观,一时却难以分辨锅里炖着什么。走近一看,便能发现,汤汁奶白、浮着鸡油的是青头菌火腿鸡汤,锅边残留着干涸红油亮色酱汤的则是红烧肉。
一个优秀的厨师,必定是出色的时间管理大师,尤其是能烹制筵席菜的厨师。要在开席的瞬间将所有菜品呈上,考验的不仅是厨艺,更是对时间的精准把控。祝瑶虽不是专业厨师,但她也要求自己在开饭时准时端出菜品。
今晚的员工餐别具一格,三十张八仙桌在餐厅外的场院里一字排开,颇有哈尼族长街宴的韵味。桌子摆放好后,碗筷也依次摆上,粉丝们见状,便知道即将开饭,纷纷自觉排队,在厨房边等候端菜摆桌。
祝瑶所在的小厨房边,粉丝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满怀期待。仅仅一下午的时间,这些粉丝就像相识己久的朋友般热络。仿佛因为大家都是祝瑶的粉丝,彼此之间就有了一种无形的凝聚力,粉丝与粉丝之间、粉丝与庄园里的人之间,都相处得十分融洽。
祝瑶听祝妈说,这些粉丝热情高涨,许多人抢着帮忙干活。抢不到厨房活计的,便拉着大舅小舅等人到地里,主动要求帮忙做农活。
然而,这些人大多不熟悉农活,连除草都需要大舅小舅手把手地教他们分辨杂草和庄稼。一番折腾后,大家才意识到不仅没帮上忙,反而添了乱。
为了弥补,他们转而帮忙打扫落叶,让大舅他们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如下地摘菜、捞鱼、去后山捡菌子。总之,这些热情的粉丝没有随意打扰祝瑶,而是力所能及地做了许多事。
开饭时间一到,粉丝们便来到祝瑶这边端菜,一副热心粉丝的模样。祝瑶这边的炒白菜、红烧肉、黄焖羊肉和菌菇汤很快被端完。大厨房那边的炸排骨、卤肉、青笋炒肉片、酱烧茄子芋头花、双笋什锦烩,以及本地特色淡瓜汤也陆续上桌。
三十张桌子上,每张都摆满了九个菜,场面颇为壮观。粉丝们摆好菜后,各自找位置坐下。
胡瑞明扛着摄像机,从桌子这头拍到那头。粉丝们看到在拍摄,不仅不介意,还笑嘻嘻地对着镜头摆出各种姿势。
有个顽皮的粉丝对着镜头喊话:“没抽中的朋友们别羡慕啊,干农活可累了。不过这里真的太美了,看到小瑶做的饭菜了吗?我己经偷偷尝过,就是你们想象中的那个味道。”
另一位粉丝觉得描述不够到位,补充道:“没错,就是那种‘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尝’的味道。”
“唉唉,鬼火绿你一定要看啊!”还有粉丝大声呼喊。
“感谢我家的网速,感谢小瑶的招待,感谢摄影师胡哥,一定要把我剪进视频里。还有,鬼火绿,你成公敌了你知道吗?哈哈......”
祝瑶听着这些喊话,哭笑不得,觉得大家有些过火了。不过,也暗自庆幸活动如此受欢迎。
等胡瑞明拍完长桌,又将镜头对准祝瑶。祝瑶大大方方地站起来,和粉丝朋友们打招呼。考虑到大家肚子饿了,正等着开饭,祝瑶简短地说了几句欢迎词,便让大家尽情享用,不要拘束。
粉丝们自然不会拘束,热闹得如同在自己家一般。时不时有一桌人结伴来找祝瑶碰杯,几番下来,祝瑶差点喝醉。多亏祝爸及时出面,帮她挡了几波热情的粉丝,才没让她当场出糗。
晚饭后,应酬和叙旧自然少不了,祝瑶作为活动的主角,只能全程奉陪。好在大家舟车劳顿,又玩闹了一天,都有些疲惫,没折腾到太晚便各自休息。
天刚微微亮,庄园里己经热闹非凡。开鱼的第一篓鱼被送到忙碌的后厨,与提前备好的材料一起,为全鱼宴做准备。
稻田里,随着第一篓鱼出水,抓鱼比赛正式开始。参加比赛的队伍纷纷下田,各自施展浑身解数,试图以最快的速度抓鱼。然而,现场状况百出,选手们洋相尽出,引得围观群众笑声不断。
这个抓鱼比赛是祝涛姐弟和双胞胎兄弟提出的。平日里,他们西人经常一起较劲,玩得不亦乐乎。这次举办开鱼活动,便将抓鱼比赛纳入其中,为活动增添乐趣。起初,这项比赛只打算面向庄园员工开展,毕竟在稻田里抓鱼,脚下又滑又泥泞,还有稻子阻挡,稍不注意就会摔跤。
但许多粉丝就是冲着抓鱼的乐趣而来,得知不打算让他们参与,纷纷表示反对。祝爸被粉丝们磨得没办法,只好临时划出两块稻田作为比赛场地。选中的稻田需要现场排水,等水排得差不多时,第一场抓鱼比赛的结果也揭晓了。
夺得第一名的是祝瑶小舅带领的队伍,他们在半小时内捞得二十六公斤鱼,以一斤的优势击败了夺冠呼声最高的祝涛队伍。祝涛原本信心满满,认为自己这组能夺冠。他和双胞胎表弟三人经常摸鱼抓虾比赛,即便加上两个同学,也不该输。
祝涛对比赛结果感到遗憾,双胞胎兄弟却十分不服气,叫嚷着要和他们父亲再比一次。朱小舅得意地哈哈大笑,趁着两兄弟叫嚷之际,用装着胜利果实的鱼篓轻轻推了他们一下。这一推看似无意,却暗藏玄机,鱼篓刚从田地里拿出来,外面沾满了泥浆,若是被碰到,肯定会沾上一身泥。
小双为了躲避鱼篓,下意识往后退了一步,结果身后正站在田埂边撅着屁股洗泥脚的大双被怼进了田泥里。大双还没来得及骂人,小双就跳起来喊道:“老表,我知道我爸他们怎么作弊了,鱼篓上的泥那么厚,肯定不止一斤。”
“朱小双,你先把你哥拉上来,咱们重新称,一定让你们兄弟输得心服口服。”朱小舅笑着嘲讽道。
(http://www.220book.com/book/I3V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