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6章 黎明前夜(1945 年春)

小说: 七杀太行   作者:小六飞飞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七杀太行 http://www.220book.com/book/IWJT/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太行山脉的风裹着料峭春寒,刮过独立大队临时驻地的窑洞群。孟铁山蹲在磨盘边,用三棱刺刀挑着一块烤得焦黑的山药蛋,火星子溅在他满是疤痕的手背上,疼得他眼皮子都不眨。自打去年冬天在雪原追击日军时冻伤了脚趾,他走路便有些瘸,但此刻盯着面前铺满沙盘的窑洞地面,那双眯缝的眼睛里全是精光。

"大队长,各中队报告准备完毕。" 通信员小顺子猫着腰钻进窑洞,棉袄上还沾着几片枯黄的杨树叶。孟铁山嗯了一声,用刺刀尖敲了敲用黏土捏成的阳泉车站模型:"告诉老周,把牛车都装上树枝,车轮子裹上破棉絮,天亮前必须让鬼子的侦察机瞧着像咱八路军拉着坦克在行军。" 小顺子刚要转身,他又补了一句:"再让村里的娃娃们把铁皮桶都收罗来,灌上石子儿,听见枪响就可劲儿摇,得让小鬼子分不出咱有多少挺重机枪。"

窑洞外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孟铁山抬头看见赵文彬正扶着一位瞎眼老汉往这边走。老汉的棉袄补丁摞补丁,手里拄着根磨得发亮的枣木拐杖,腰间却别着个用油纸裹得严严实实的布包。"铁山,这是东峪村的李大爷," 赵文彬声音里带着几分激动,"当年给晋绥军当过炮兵观测手,如今虽说眼瞎了,可耳朵比千里眼还灵验。"

孟铁山站起身,伸手扶住踉跄的老汉:"大爷,您这身子骨......" 李大爷摆了摆手,浑浊的眼窝里泛着光:"别小瞧老汉我,当年在忻口战场上,我闭着眼都能听出鬼子迫击炮的射程。咱八路军要打阳泉车站,缺不了我这对招子。" 他摸索着从腰间摘下布包,抖开油纸,露出一副用兽骨磨成的简易罗盘:"昨儿夜里,我让孙子趴在山梁上敲锣,自个儿在沟底数着回声,阳泉车站周围的炮楼位置,都在这里头了。"

天刚蒙蒙亮,二十辆牛车组成的 "装甲部队" 便沿着蜿蜒的山道出发了。每辆牛车的车辕上都捆着几捆碗口粗的杨树枝,随着牛车的颠簸,树枝在晨雾中划出一道道模糊的影子,远远望去,倒真像是一队正在行进的钢铁战车。孟铁山骑在头一辆牛车上,手里握着从日军手里缴获的九二式重机枪,枪管上还缠着几片新鲜的槐树叶 —— 这是他跟乡亲们学的土法子,既能伪装武器,又能掩盖金属的反光。

行至离阳泉车站还有五里地的山坳时,天空中传来了日军侦察机的轰鸣。孟铁山一声令下,二十辆牛车同时停住,赶车的战士们立刻跳下车,将树枝堆在牛车周围,做出一副临时隐蔽的样子。侦察机在天上盘旋了两圈,见地面上都是些 "装甲车辆",便放心地飞走了。孟铁山啐掉嘴角的草棍,低声骂道:"小鬼子,老子今儿就让你瞧瞧,啥叫土八路的铁甲雄师。"

下午申时,太阳渐渐西斜,阳泉车站的日军哨兵正靠着炮楼打盹,突然听见远处传来一阵密集的 "突突" 声,像是有无数辆坦克正在逼近。哨兵慌忙举起望远镜,只见山道上烟尘滚滚,隐约能看见一些黑色的 "钢铁大家伙" 正在快速移动。他哪里知道,那所谓的 "坦克",不过是牛车后面拖着的树枝在地上划出的痕迹,而那 "突突" 声,则是儿童团的孩子们躲在山梁后,用铁皮桶和石子儿制造的假象。

"八嘎!八路军的坦克部队!" 日军中队长山田次郎惊呼一声,慌忙下令开炮。一时间,阳泉车站周围的炮楼里喷出火舌,炮弹雨点般落在 "坦克部队" 行进的山道上。孟铁山趴在一块岩石后面,看着日军的炮火将山道炸得面目全非,嘴角却露出一丝冷笑。他扭头对身边的李大爷说:"大爷,该您老显身手了。"

李大爷侧着耳朵,仔细聆听着炮弹落地的声音,手指在膝盖上不停地比划着。片刻之后,他突然说道:"东边炮楼的迫击炮,射程偏右三十米,仰角高了两度;南边的重机枪,射速太快,枪管马上就要过热了。" 孟铁山立刻将这些信息传给身后的炮兵小队,战士们调整好迫击炮的角度,一发发炮弹准确地落在日军的炮楼上。

战斗打响后,孟铁山带着二十名敢死队员,趁着日军被 "坦克部队" 吸引注意力的机会,从一条隐蔽的山沟里摸了上去。他们身上披着用杂草和树枝编成的伪装网,手里握着寒光闪闪的大刀,活像一群从山林里窜出来的猛虎。离日军炮楼还有二十米时,孟铁山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喊 —— 一个被日军抓来修工事的老百姓,正被一名日军士兵用刺刀逼着往炮楼里搬弹药。

"狗日的!" 孟铁山眼睛里顿时冒出火来,他摸出腰间的手榴弹,拉掉弦儿就甩了出去。随着一声巨响,日军炮楼的木门被炸得粉碎,他挥舞着大刀冲了进去,刀刃过处,两名日军士兵的头颅应声落地。敢死队员们紧随其后,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孟铁山的大刀砍断了一名日军的步枪,紧接着反手一刀,将另一名日军的肚子剖开,肠子流了一地。

战斗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李大爷在赵文彬的搀扶下,摸索着来到了前沿阵地。他趴在地上,耳朵贴着地面,仔细聆听着日军坦克履带的声响。"西北方向,三百米,三辆坦克,正往咱这儿开呢。" 他的声音虽然平静,却带着一丝焦急。孟铁山立刻命令战士们将炸药包准备好,又让儿童团的孩子们加大了铁皮桶的摇晃力度,制造出更多的 "重机枪" 声响。

当日军坦克开到离阵地还有五十米时,孟铁山一声令下,早就埋伏在路边的战士们将炸药包甩了出去。随着三声巨响,三辆坦克同时报销在山道上。残余的日军见势不妙,正要撤退,孟铁山己经带着敢死队员们杀到了他们面前。刀光剑影中,日军士兵一个个倒在血泊里,阳泉车站的上空,渐渐升起了胜利的红旗。

打扫战场时,一名侦察兵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大队长,在日军的指挥所里,发现了这个。" 他手里举着一块锈迹斑斑的金属牌,上面刻着一个古怪的符号 —— 正是 "石井部队" 的标识。孟铁山接过金属牌,手指在上面轻轻着,想起了去年冬天在疫区见到的那些惨状:孕妇被挑开肚子,孩子被扔进火堆,老人被砍断手脚...... 他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狠厉,将金属牌紧紧攥在手里,仿佛要将所有的仇恨都凝聚在这小小的金属牌上。

夜幕降临,太行山脉笼罩在一片黑暗中。孟铁山坐在阳泉车站的站台上,望着远处零星的火光,耳边还回荡着白天激烈的枪声。李大爷坐在他身边,手里的枣木拐杖轻轻敲打着地面:"小伙子,咱这一仗,算是给鬼子的棺材板上钉了颗大钉子。" 孟铁山笑了笑,拍了拍老人的肩膀:"大爷,这仗能打赢,多亏了您老这对招子。等打完了鬼子,咱好好在这阳泉车站修个戏台,让您老天天听大戏。"

老人浑浊的眼睛里泛起了泪光:"好啊,好啊......" 他摸索着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里面装着几张皱巴巴的纸,"这是我白天听着枪声,记下的日军炮楼位置和火力配置,你收好了,以后打鬼子还用得着。" 孟铁山接过布包,郑重地放进怀里:"大爷,您放心,咱八路军跟鬼子的账,早晚得一笔一笔算清楚。"

夜风掠过阳泉车站的铁轨,发出一阵低沉的呜咽。孟铁山站起身,望着远处连绵的太行山脉,仿佛看见无数乡亲们正在田间劳作,孩子们在村口玩耍,老人们坐在墙根下晒太阳。他知道,这场战争还没有结束,前面的路还很漫长,但只要有千千万万像李大爷这样的老百姓支持,他们就一定能打赢这场仗,迎来最后的胜利。

黎明前的黑暗总是最浓的,但孟铁山相信,只要他们坚持下去,总有一天,阳光会照亮太行山脉的每一个角落,让这片饱受战火摧残的土地,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他摸了摸腰间的大刀,刀刃上的血迹己经凝固,却依然闪烁着寒光 —— 这是他跟鬼子血拼的见证,也是他守护这片土地的决心。

远处,传来了第一声鸡啼。孟铁山知道,新的一天即将到来,而他们,又将踏上新的征程。

我将延续前章的紧张局势,深入刻画孟铁山在面对日军细菌战时的艰难抉择与铁血担当,凸显战争的残酷与人性光辉。

七杀太行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七杀太行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IWJ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七杀太行 http://www.220book.com/book/IWJT/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