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第一个周一,程志远天没亮就起床了。
他轻手轻脚地洗漱完毕,从柜子里取出那套深蓝色中山装——这是专门为今天准备的。
省审计组的最终报告将在上午的县委常委会上宣读,作为交通局分管副局长,他被要求列席。
母亲做的布鞋穿在脚上格外舒适。程志远蹬着自行车出门时,晨雾还未散去,车把上挂着的公文包里装着厚厚的笔记本和计算器。路过早点摊,他买了两个馒头夹咸菜,摊主老李执意不肯收钱:"程局长,听说程家庄的路开工了?这顿我请!"
县委会议室里气氛凝重。程志远在角落的列席席位上坐下,发现王局长的座位空着——据说请了病假。朱县长扫视全场,目光在程志远身上停留了一秒,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下面请省审计厅林处长宣读审计报告。"主持会议的刘副书记声音干涩。
林处长站起身,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刀:"经审计发现,开南县交通局在2013至1995年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中存在以下问题..."
随着一条条问题被列出,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程志远快速记录着关键数据:
虚报工程量累计达1200万元
违规指定施工企业7家
工程质量不合格路段占比38%
专项资金挪用涉及4个项目...
当听到"建议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时,程志远注意到几位常委交换了眼色。刘副书记突然插话:"林处长,这些问题是前任班子留下的吧?"
"不全是。"林处长推了推眼镜,"最近一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标段,相关材料己移交纪委。"
散会后,程志远刚走出会议室,就被朱县长叫住:"志远,程家庄项目进展如何?"
"己经完成路基处理,正在铺设水泥稳定层。"程志远翻开随身携带的工程日志,"按目前进度,月底前能完成主体工程。"
"好。"朱县长拍拍他肩膀,"下午纪委的同志可能要找你了解情况,如实说就行。"
回到交通局,整个办公楼鸦雀无声。程志远刚坐下,办公室小李就慌慌张张跑进来:"程局!王局长被带走了!纪委的车刚开走!"
程志远手中的钢笔顿了一下。他想起王局长那块金光闪闪的手表,想起那顿"家常便饭"的清蒸石斑鱼,最终只是叹了口气:"通知班子成员下午三点开会。"
下午的会议异常简短。程志远宣布了两件事:一是成立审计整改领导小组,自己任组长;二是程家庄道路项目继续按计划推进。几位副局长神色各异,但没人提出异议。
"对了,"程志远合上笔记本,"从今天起,所有公务接待按标准在食堂就餐。我的配车也交回办公室统一调度。"
散会后,最年轻的技术副局长追上程志远:"程局,我手头有些资料...可能对整改有帮助。"他递过一个U盘,"这几年我偷偷留的底。"
程志远郑重接过:"谢谢信任。"
接下来的日子,程志远忙得脚不沾地。白天处理日常事务,晚上梳理审计问题。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整改措施:
11月5日,约谈3家违规企业
11月7日,重新核查西张村道路工程量
11月9日,与财政局对接追回资金...
周六清晨,程志远照例骑车去程家庄查看工程进度。远远就听见搅拌机的轰鸣声——工人们正在浇筑最后一段路面。
"程局长!"包工头老周跑过来,黝黑的脸上满是汗水,"再有三小时就能全线贯通了!"
程志远蹲下身,用手指轻触新铺的路面。水泥还没完全凝固,凉丝丝的触感让他想起小时候光脚踩在田埂上的感觉。
"程局长!"一群孩子呼啦啦围上来,领头的正是当初那个想要新鞋的男孩。小家伙现在脚上穿着一双崭新的白球鞋,兴奋地在未干的路面上踩出一个个小脚印:"你看!妈妈给我买的新鞋!"
程志远笑着摸摸他的头:"等路干了,叔叔带你们在这上面画画好不好?"
回程时,程志远特意绕道去了县医院。马晓雯刚下夜班,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官场滩涂 见他满身泥点子,忍不住笑了:"我们的大局长怎么成泥猴了?"
"刚去工地转了一圈。"程志远从兜里掏出个红彤彤的苹果,"程家庄的老支书给的,说是新品种。"
马晓雯接过苹果,突然压低声音:"听说最近有人去卫生局查你的医疗档案。"
程志远眉头一皱:"查什么?"
"好像是找你当年在学校体检的记录..."马晓雯担忧地看着他,"你是不是得罪什么人了?"
程志远立刻明白了——这是要翻他当年被胡玲玲大字报污蔑的旧账。他摇摇头:"没事,让他们查吧。"
周一上班,程志远发现局里的气氛更古怪了。走廊上窃窃私语的干部们见他走来立刻散开,办公室的电话响个不停却又在他接听时突然挂断。
中午在食堂吃饭时,小李神秘兮兮地凑过来:"程局,听说县里要派调查组来查您..."
"哦?查我什么?"程志远面不改色地夹了筷子青菜。
"说您...说您跟中标企业有利益输送。"小李声音越来越小,"还说您大学时生活作风有问题..."
程志远放下筷子,突然笑了:"小李,你去过程家庄吗?"
"啊?没、没有..."
"这周末我带你去看看新修的路。"程志远拍拍他肩膀,"顺便尝尝老乡家种的柿子,可甜了。"
下午,程志远正在整理整改报告,朱县长的电话打了进来:"志远啊,明天市里有个农村公路现场会,你代表开南去汇报一下程家庄的经验。"
"县长,局里现在的情况..."
"越是这种时候,越要稳住阵脚。"朱县长的声音透着疲惫,"对了,有人往市里寄了举报信,说你包庇亲戚承揽工程。组织上需要你写个说明。"
程志远心头一震——他在程家庄的远房表哥确实在施工队干活,但只是个普通瓦工。挂掉电话,他立刻写了份详细说明,连表哥的工资条都附上了。
第二天一早,程志远穿着那身中山装来到市里会场。签到处的女干部看到他,眼神有些异样。会场大屏幕上正在播放各区县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放到开南县时,画面突然切到了程家庄——崭新的水泥路面上,孩子们用彩笔画满了太阳、小鸟和五角星。
"这是开南县程家庄村道,"解说员的声音响起,"采用村民监督、阳光招标的创新模式,造价节约30%,工期缩短一半..."
程志远愣住了。他没想到自己随手拍的几张照片会被采用。更没想到的是,主持会议的副市长在总结时专门点名表扬:"开南县程家庄模式值得推广!特别是程志远同志,敢于打破常规,这种担当精神正是我们需要的!"
散会后,几个邻县的交通局长围上来取经。程志远正要讲解,手机响了——是朱县长:"志远,立刻回来一趟。调查组找你了解情况。"
回县里的长途汽车上,程志远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田野,思绪万千。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但当他摸到口袋里那个小男孩偷偷塞给他的玻璃球时,嘴角又浮现出笑意——至少程家庄的孩子们再也不用踩着泥泞上学了。
汽车到站时己是黄昏。程志远刚下车,就看见马晓雯站在出站口,白大褂都没来得及换。
"你怎么来了?"程志远惊讶地问。
马晓雯递给他一个文件袋:"你的医疗档案复印件。我怕有人...做手脚。"
程志远心头一暖。他翻开档案,1992年的体检表上清清楚楚写着"未婚"——这足以驳倒任何生活作风问题的指控。
"谢谢。"程志远郑重收好文件,"不过我更希望你带的是晚饭,饿坏了。"
马晓雯噗嗤笑了,从包里掏出个饭盒:"食堂打的包子,凑合吃吧。"
路灯下,两人并肩走向县政府。程志远啃着包子,突然说:"等这阵风波过去,我请你吃顿好的。"
"得了吧,"马晓雯白他一眼,"就你那点工资,还是吃食堂实在。"
县政府大楼灯火通明。程志远整了整衣领,大步走向会议室。他知道,等待他的可能是一场暴风骤雨,但他己经准备好了——口袋里那颗玻璃球硌着他的大腿,提醒着他为什么选择这条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IWV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