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九章 暮年心脉

小说: 家族风云榜   作者:清风辰辰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家族风云榜 http://www.220book.com/book/IY65/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家族风云榜》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第一节:洛南稻香(嘉庆二十五年·秋分·圪塔村)

廉泉井的水漫过新修的石渠时,化煜田正在学堂教孩子们读《水经注》。阳光穿过窗棂,在他鬓角的白发上镀了层金,讲台上摆着的合璧玉扳指复制品——真扳指早己分开,半枚在他胸前,半枚在洛阳郑府的暗格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十岁的孙子化清书指着墙上的廉泉图,“爷爷,这是不是说廉泉像君子,默默护着百姓?”

化煜田笑了,摸了摸孙子的头。窗外,大升和二升正在试验新的轮作法,廉泉灌溉的麦田金黄一片,与北岸郑府的盐田形成鲜明对比。忽然,井中传来微弱的蜂鸣——这是扳指在感应郑府的方向,自地宫一别,这样的感应每月初一都会出现。

“爹,洛阳来信。”大升匆匆走进学堂,袖口沾着苜蓿花粉,“郑三位病重,托人带话,说想见您一面。”

第二节:郑府密阁(申时·洛阳郑府密室)

雕花拔步床上,郑三位的咳嗽声惊飞了檐角的寒鸦。他盯着帐顶的海马纹章,忽然觉得这图案像极了二十年前在澳门沉没的走私船。枕边的半枚玉扳指泛着冷光,每当他想触碰,掌心就会浮现“利欲熏心”的血字——那是地宫壁画的警示。

“老爷,化大人到了。”管家的声音带着颤音。

化煜田跨过门槛,看见郑三位的床头摆着《盐铁论》,书页间夹着当年在破庙捡到的银杏叶,叶面上“清廉”二字己褪色。两人对视,都看见了对方眼角的皱纹,却谁也没先开口。

“还记得在地宫吗?”郑三位突然笑了,笑声里带着痰音,“你烧了《盐引簿》,却烧不掉我心里的账本。这些年,我总梦见杜子谦祖父站在盐仓前,说‘郑家的盐,该是白的,不该是红的’。”

化煜田注意到他枕边的珊瑚珠少了三颗——那是周培公所赠,如今郑家早己与周府决裂。他摸出半枚扳指,两枚扳指在空气中轻轻共振,竟在帐顶投出“同年”二字的光影。

“我让明远把洛阳的盐仓捐给了善堂,”郑三位突然抓住化煜田的手,滚烫的掌心让扳指发烫,“可他说‘商人不贪,如何护家’,你看,这就是咱们的后人。”

第三节:龙门秋色(酉时·龙门石窟药方洞)

化明珠跪在药方洞的药师佛前,手中的经卷突然滑落。她看见石壁上的药草图竟与廉泉脉的走向重合,当年从枯井得来的羊皮纸,此刻正在袖中发烫——上面新显露出的字迹,正是郑三位密信里的“九月初九,郑府盐仓有异动”。

“少奶奶,郑秀娘的贴身丫鬟投河了。”丫鬟跪在身后,“她留下字条,说郑府要在重阳节往廉泉井投毒。”

化明珠站起身,望着伊河水面的落叶。自从地宫一别,郑秀娘突然收敛锋芒,却不想在郑三位病重时使出狠招。她摸了摸鬓间的玉簪——那是化承宗治水时的镇水簪,此刻正指向东北方向,正是郑府盐仓的位置。

“备轿,去盐仓。”化明珠转身时,看见药师佛的手势竟与她手中的扳指纹路相同,“告诉姑爷,带上洛阳所有士族的名帖,就说——”她顿了顿,“就说化家要在重阳节开仓放粮,赈济北岸百姓。”

第西节:廉泉惊变(戌时·圪塔村廉泉井)

月光漫过井栏时,二升正在检查水脉。忽然,井中泉水剧烈翻涌,玉扳指发出刺耳的蜂鸣——这是从未有过的警示。他看见水下有黑影晃动,捞上来竟是个渗着药味的布包,里面包着郑府的“利”字印。

“二哥,麦田西边有火光!”化清书的喊声传来。

二升冲向麦田,看见十几个蒙面人正往水渠里倒黑色粉末。他认出那是郑府的“断水散”,专门堵塞泉眼。握紧扳指的瞬间,眼前闪过地宫壁画的画面:化承宗将铁蒺藜撒入河底,水流立刻改道。

“往东边水渠引廉泉水!”二升大喊,“郑府想断咱们的水,却忘了廉泉脉像人的血脉,堵一处,别处更旺!”

村民们扛着铁锹赶来时,黑色粉末己被廉泉水冲散,顺着“贪泉脉”流向郑府的盐田。二升望着泛着白沫的盐田,突然想起父亲说的:“伤害别人的泉眼,最终会烫了自己的手。”

第五节:密室遗愿(亥时·郑府密室)

郑三位的手指抠进黄花梨床沿,听着管家回报盐仓被劫的消息。密室外,郑明远正在训斥护院:“父亲病重,你们就敢让化家的人砸了盐仓?”少年的声音里带着与年龄不符的狠戾,像极了当年的郑三位。

“老爷,化家在北岸放粮,百姓都在骂咱们‘囤盐居奇’。”管家递上草拟的对策,“要不要……”

“不要。”郑三位突然打断,“把‘广源号’的地契都找出来,捐给圪塔村的学堂。”他望着墙上祖父的画像,“我这辈子,欠化家一口廉泉,欠百姓一仓官盐。”

郑明远推门而入,手中握着半枚扳指:“爹,你糊涂了?捐了地契,郑家拿什么跟化家斗?”

郑三位看着儿子眼中的戾气,突然想起在地宫看见的壁画——化承宗与杜子谦并肩而立,手中的扳指合璧如一轮满月。他伸手想摸儿子的脸,却触到冰冷的扳指:“明远,扳指分则生恨,合则生光,你看看它内侧……”

郑明远低头,看见“利涉大川”西字下,不知何时多了行小字:“川流归海,利字当先则成浊流;廉字打底,方能海晏河清。”

第六节:白马寺夜话(子时·白马寺钟楼)

化煜田站在钟楼之上,看着洛河上漂着的孔明灯。每个灯上都写着“廉”字,那是圪塔村百姓为郑三位祈福的灯——他们不知道,这个让他们恨了二十年的盐商,正在病床上偿还罪孽。

“施主还在等吗?”无相禅师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郑三位的马车己停在山门前。”

化煜田转身,看见禅师手中托着个木盒,里面是半枚羊脂玉扳指:“这是杜子谦当年留给郑家的,如今郑三位让我转交给您。他说,‘从此洛河无恩怨,唯有廉泉润两岸’。”

扳指入手的瞬间,化煜田听见地宫方向传来石墙闭合的声音——那是郑家的密道,从此两族的秘密各自封存。他望着东方渐白的天际,突然明白,郑三位的临终遗愿,不是和解,而是给后人留一个选择的机会。

“禅师,”化煜田摸着扳指内侧的小字,“当年您说守护清泉就是守护人心,如今郑三位捐了盐仓,是不是也算找到了自己的廉泉?”

无相禅师合十:“心泉无分官商,贵在清澈如初。施主看——”他指向洛河,“晨光中的河水,哪还分南岸北岸?”

第七节:破晓时分(卯时·圪塔村学堂)

化煜田回到学堂时,大升正在整理郑府送来的地契。羊皮纸上的“广源号”印泥还未干透,角落画着个小井——正是地宫的入口标记。他突然想起郑三位在密室说的最后一句话:“我不敢奢求泉眼相通,只望子孙能在井边,喝上一口干净的水。”

“爹,郑明远在渡口等你。”大升递过一件新青衫,“他说要护送咱们去北岸,参加郑三位的丧礼。”

化煜田望着窗外的廉泉井,井台上不知谁摆了束菊花,花瓣上的露珠像未干的泪。他知道,这是两族百年恩怨的第一个句点,却不是终点——郑明远眼中的不甘,化清书手中的《盐铁论》,还有洛河底沉着的铁盒,都在等待下一个时代的浪潮。

穿好青衫,化煜田将两枚扳指收入木盒。合盖的瞬间,扳指发出清越的鸣响,仿佛先祖在云端长叹。当他迈出学堂,晨光正好掠过“育德堂”的匾额,将“育德”二字投在廉泉井上,形成“廉德”的幻影。

洛河的水在晨雾中流淌,载着昨夜的孔明灯,也载着两个家族的秘密。化煜田知道,郑三位的死不是终结,而是另一种开始——就像廉泉脉在地下蜿蜒,无论经历多少寒冬,终将在春天涌出新的清泉。

第九章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IY6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家族风云榜 http://www.220book.com/book/IY6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