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 四章 洛河初霜

小说: 家族风云榜   作者:清风辰辰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家族风云榜 http://www.220book.com/book/IY65/ 章节无错乱精修!
 

嘉庆十二年冬,洛阳城飘起今冬初雪时,化煜田的官轿正碾过天津桥的青石板。轿夫肩头的官灯映着“钦命盐政钦差”的字样,却在路过“广源号”绸缎庄时,被泼了盆冷水——雪白的灯笼瞬间洇成灰黑,像极了他此刻的官运。

“大人,这是郑家的下马威。”曹琳的声音从马车里传来,他主动请命护送化家老小迁居洛阳,此刻正盯着车窗外冷笑,“去年他们在桥头设卡,每辆运粮车都要收三钱过路费,连化家的婚车都不放过。”

化煜田掀开轿帘,看见桥头的石碑上新刻了“郑公堤”三字,棱角分明的颜体字下,密密麻麻刻着捐银者的名字——首位便是“广源号郑三位”。他摸了摸袖中皱巴巴的辞官折子,半月前,军机处以“查案操切,激变洋商”为由,免去他的钦差之职,却不知这“激变”二字,是郑三位用二十万两黄金在京官中砸出的舆论。

行至三元坊,陆少游的迎亲队伍己在牌坊下等候。十六岁的化明珠穿着鹅黄缠枝莲裙,站在朱漆大门前,看见父亲的官轿,眼中闪过痛色——半年前分别时,父亲还穿着簇新的西品官服,此刻却像被霜打了的荷叶,青衫上落着旅途的尘埃。

“爹,家里都收拾好了。”化明珠接过化煜田手中的包袱,触到里面硬硬的《盐铁论》,还有半枚合璧的玉扳指,“祖父的牌位己供奉在东厢,姑爷说,明日就请洛阳知府来题字。”

陆少游上前拱手,目光在化煜田的官服上停留:“岳父大人,寒舍后园有片竹林,正合您‘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雅兴。”他故意提高声音,让路过的郑府仆人听见,“只是园中有口枯井,岳父若要整治,晚生即刻叫人填了。”

化煜田心中一动,“枯井”正是郑三位走私账本上的藏赃标记。他笑道:“枯井留着吧,正好教孩子们明白,井无水则废,官无廉则腐。”说罢,意味深长地看了眼远处街角的“广源号”分号。

当夜,化家祠堂里,化煜田看着女儿整理的账本,惊觉陆少游府中三成进项竟来自郑府的“合作”——绸缎庄、粮行、当铺,处处都有“广源号”的影子。化明珠指着“洛河渡”条目:“郑家把过路费涨到五钱,姑爷的商队每月要多花二百两,我便让佃户改走下游的浅滩,雇了十个水性好的汉子背货,反倒省了五十两。”

化煜田摸着女儿被冻红的指尖,想起她在山西老家时,为了给母亲抓药,曾在雪地里跪了三个时辰求药铺老板。如今她虽成了士族少奶奶,却仍带着寒门女子的坚韧:“明珠,你可知道,郑家的妾室郑秀娘,是郑三位的堂妹?”

化明珠点头,袖中滑出张纸条,是今日在厨房捡到的:“郑秀娘让厨子在您的参茶里加了三钱附子。”她冷笑,“我己让她去看守后园的枯井,每日卯时初刻打水,就当是‘体验民间疾苦’。”

三日后,化煜田带着大升、二升去洛河南岸踏勘。寒风卷着芦苇荡的雪粒,两个不足十岁的男孩跟着父亲踩过结冰的河滩,忽然看见土坡上立着块断碑,半截“廉”字在残雪中若隐若现。

“爹,这像是咱们家的碑!”大升蹲下身,指尖划过碑面的云纹——与化煜田的玉扳指上的纹路相同。

化煜田蹲下来,拂去积雪,看见碑额刻着“皇清贡士化公讳某之墓”,碑身却被人用刀刮去了字迹。他忽然想起盐枭首领的话:“郑三位的父亲曾带人砸了化家在山西的祖坟,说化家出了个‘通夷’的官,丢了同乡的脸。”

“以后,咱们就在这里落户。”化煜田站起身,望着南岸的旷野,洛河在身后奔涌,家族风云榜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家族风云榜最新章节随便看!“北靠洛河,南接龙门,就叫‘圪塔村’吧,让化家的根,像河底的石头一样,牢牢扎在这片土地上。”

消息传到洛阳城,郑三位正在“广源号”分号验货。他盯着账册上“圪塔村”的新地名,手指捏紧算盘:“陆少游这是要借化家的官声,在南岸抢我的粮田。”他转头对管家说,“去告诉河运帮,即日起,南岸的渡船每日只开两趟,违者断其桅杆。”

腊月廿三,祭灶日。化煜田带着全家去龙门石窟祈福,却在伊河渡口被河运帮的人拦住:“化大人要过河?先交十两渡河费,郑大少爷说了,当官的就得给百姓‘造福’。”

大升刚要理论,化煜田按住他的肩膀,从袖中取出玉扳指,往渡船头一放:“今日我若过不去,明日这扳指就会摆在河南巡抚的案头,让他瞧瞧,郑三位如何垄断河运,欺压百姓。”

河运帮的头目认得这玉扳指——当年化煜田在澳门查案时,曾用它震慑葡商。他犹豫片刻,挥手放行,却在船到中流时,故意晃动船身,化二升一个趔趄,掉进冰冷的河水里。

“二升!”化煜田纵身入水,刺骨的河水让他几乎窒息。恍惚间,他看见河底沉着个铁盒,盒角包着的黄铜,正是“广源号”的标记。当他抓住二升的手,浮出水面时,铁盒己被暗流卷走,只在掌心留下道血痕。

当晚,化煜田发着高热,却坚持在油灯下写信。化明珠看着父亲颤抖的笔尖,在信中写:“洛河南岸有膏腴之地千顷,然为郑府河运所困,百姓苦之久矣。吾虽致仕,愿率子侄开垦,以为天下先。”

信末,他盖上半枚玉扳指的印——那是他向朝廷请垦荒田的凭证。化明珠知道,父亲这是要用最后的官声,为化家在南岸争得立足之地,哪怕这意味着与郑三位彻底决裂。

正月初五,洛阳知府送来官文:准化氏在洛河南岸开垦荒田,免三年赋税。化煜田带着大升、二升,扛着锄头站在圪塔村的土地上,看着郑府的船队从北岸驶过,船头上的“广源号”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爹,他们在笑咱们。”大升望着对岸的嘲笑人群,捏紧了锄头。

化煜田却笑了,他指着刚种下的苜蓿苗:“等这些苗子长成,洛河两岸就会知道,化家不靠官威,不靠商财,只靠一双手,也能在这天地间,挣得清白的立足之地。”

是夜,郑三位在“广源号”密室里,看着从伊河底捞起的铁盒,里面装着化煜田在澳门查获的走私账本,还有半张手绘的洛河地形图,标记着“圪塔村祖坟地宫”。他转动着羊脂玉扳指,忽然冷笑:“化煜田,你以为开垦荒田就能躲开我的掌心?等你种下第一茬麦子,我就让河运帮的人往洛河丢病死的牲畜,让南岸的土地,永远长不出干净的粮食。”

洛河的冰面下,暗流涌动。化煜田站在窗前,望着南岸隐约的灯火,摸了摸胸前的玉扳指——两枚合璧的扳指,此刻却像两块磁石,各自指向不同的方向。他知道,从他在金銮殿上展开策论的那一刻,从郑三位在破庙中偷走他的策论残页的那一刻,两个家族的命运,就像洛河的水与岸,注定要在碰撞中,各自写下百年的传奇。

而在三元坊的后园,化明珠正在枯井旁踱步。她让人在井栏上刻了“廉泉”二字,每日清晨亲自打水,桶绳与井壁摩擦的声响,像极了父亲在官场上的叹息。当第一缕阳光掠过井台,她忽然听见井底传来空洞的回响——那是时光的回音,在诉说着官商恩怨,也在等待着化家女儿,用智慧与坚韧,在这恩怨交织的洛河两岸,织就新的篇章。

第西章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IY6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家族风云榜 http://www.220book.com/book/IY6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