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白马寺晨钟(卯时·白马寺山门前)
嘉庆十三年七月十五,盂兰盆节的晨雾还未散尽,化煜田己跪在白马寺的接引殿内。香烛缭绕中,他望着阿弥陀佛低垂的眉眼,忽然想起在澳门查案时,葡商曾用圣母像贿赂他——东西方的神灵都在劝人向善,可人间的官商却在背离初心。
“施主眉间有戾气,却藏着清泉。”
白眉老僧突然站在身后,手中托着盏莲花灯。化煜田认出这是白马寺住持无相禅师,去年曾为圪塔村的水井题过“廉泉福泽”的匾额。
“大师可知,这清泉正在被人算计?”化煜田摸了摸袖中的合璧扳指,“郑三位炸山未果,又在洛阳散播谣言,说廉泉是‘妖泉’,喝了会断子绝孙。”
无相禅师将莲花灯放入香案前的水池,灯影摇曳:“西晋时,石崇在此建金谷园,富可敌国却终成枯骨。施主守护的不是泉眼,是人心。”他指向殿外的放生池,锦鲤在晨光中游动,“昨夜有人在池底看见玉扳指的倒影,与龙门二十品的‘廉’字碑相同。”
化煜田心中一动,想起大升曾说,在龙门石窟的古阳洞,有块北魏碑刻的“廉”字,与扳指上的纹路一模一样。他刚要追问,山门外突然传来喧哗,十几个村民抬着担架闯入,担架上的孩童浑身青肿,家长哭喊着:“化大人,我儿喝了廉泉水,就变成这样了!”
第二节:老城迷局(辰时·洛阳老城北大街)
老城北大街的青石板路上,化明珠的绣鞋踩过斑驳的阳光。她身边跟着两个丫鬟,袖中藏着从白马寺得来的线索——昨夜有人在风仙街道的药铺,买了三钱附子和砒霜,正是能让人皮肤溃烂的毒药。
“少奶奶,前面就是‘广源号’绸缎庄。”丫鬟低声提醒。
化明珠望着二楼窗台上的鹦鹉,忽然听见它学舌:“妖泉害人,妖泉害人!”这是郑三位豢养的“谣言鸟”,专门在市井传播廉泉有毒的言论。她转身走进对面的茶寮,看见账房先生正在算珠上抹朱砂——这是郑府惯用的“毒算盘”,接触过的人会手心溃烂,与村民孩童的症状一致。
“王账房,你家夫人的头风病,可曾用我送的川芎?”化明珠笑道,“听说贵府最近在收购砒霜,莫不是要开膏药店?”
账房先生的算盘“哗啦”落地,朱砂在青石板上画出血线。化明珠知道,这是郑三位的“苦肉计”:让亲信涂抹毒药装病,嫁祸廉泉,同时煽动百姓砸井。她取出从枯井得来的羊皮纸,上面用密语写着“广源号七月十五丑时三刻进毒粮”,正是昨夜的时间。
“去告诉父亲,”化明珠对贴身丫鬟说,“郑三位的毒计不在水上,在粮上。”
第三节:石窟密语(巳时·龙门石窟古阳洞)
龙门山的石阶上,化煜田跟着无相禅师来到古阳洞。洞顶的飞天壁画在晨光中舒展,禅师指着壁脚的北魏碑刻:“此碑乃宣武帝时洛阳令所立,‘廉’字收笔处有九道刻痕,暗合洛河九泉。”
化煜田将合璧的玉扳指按在碑刻上,突然听见石墙内传来水流声。扳指发出蜂鸣,碑刻的“廉”字竟像活了一般,笔画化作水脉图,显现出龙门山地下的九条泉眼,其中一条正是连接圪塔村的廉泉脉。
“当年化承宗治河,曾将水脉图刻入石窟,”无相禅师说,“唯有心怀清正之人,才能看见。郑三位炸山时,触发了先祖的机关,所以炸药才会莫名熄灭。”
话音未落,洞外传来哭喊。十几个村民举着火把冲来,领头的正是白马寺前闹事的家长,手中还拿着“广源号”的绸缎——这是郑三位用布料收买的苦主。化煜田刚要解释,突然看见人群中有人抛出毒蛇,首奔他的面门!
千钧一发之际,玉扳指发出强光,洞顶的飞天壁画竟投下阴影,化作护罩挡住毒蛇。村民们惊惶跪地,无相禅师趁机合十:“廉泉有灵,怎会害人?尔等受奸人蒙蔽,还不醒悟?”
第西节:风仙诡影(午时·风仙街道药铺)
风仙街道的“回春堂”内,化明珠正在翻查进货单。当她看见七月十五的进货记录里,“砒霜”一栏写着“郑府管家亲收”,嘴角露出冷笑。更妙的是,药铺后院的狗正在啃食有毒的馒头,却活蹦乱跳——原来郑三位用的是假砒霜,只为制造中毒假象。
“少奶奶,不好了!”丫鬟冲进来说,“郑府的人在老城北大街发粮食,说吃了能解‘妖泉毒’!”
化明珠立刻明白,这是连环计:先用假中毒煽动百姓,再以“解药粮”收买人心,实则在粮食里掺慢性毒药,嫁祸廉泉。她抓起账本,首奔“广源号”粮行,却在街角遇见郑三位的管家,正往乞丐碗里倒“解药粥”。
“管家大人这粥,怕是从郑府盐仓里拿的吧?”化明珠掀开粥桶,看见底层沉着细盐粒,“盐仓里的粮食,可都沾着走私鸦片的异味呢。”
管家脸色铁青,突然拔刀相向。化明珠早有准备,甩出袖中从枯井得来的铁蒺藜——这是化承宗当年治水时,用来标记险滩的暗器,此刻在阳光下泛着廉泉的冷光。
第五节:十字街对峙(未时·老城北大街十字街口)
十字街口的老槐树下,郑三位正在派发“解药粮”,周围围满衣衫褴褛的百姓。他穿着簇新的湖蓝长衫,腰间的羊脂玉扳指格外显眼,却没注意到树影里,化煜田正带着村民抬着廉泉井水赶来。
“乡亲们,”化煜田的声音盖过喧哗,“若廉泉有毒,我化家老少为何日日饮用?”他捧起木瓢,当众喝下井水,“郑三位说这是妖泉,可白马寺的禅师说,作者“清风辰辰”推荐阅读《家族风云榜》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这是当年大禹治水留下的‘廉泉’,能洗去污浊,辨明忠奸。”
人群中有人嘀咕:“那为啥我家孩子喝了会肿?”
化煜田指向郑三位的粮车:“大家看,这些粮食的麻袋上,都印着‘广源号’的‘利’字印,而真正的救灾粮,该是‘源’字印。”他掏出河南巡抚的公文,“郑三位私扣救灾粮,用有毒的陈粮冒充解药,还买通乞丐装中毒,只为断我化家水源!”
百姓们骚动起来,有人撕开麻袋,发现里面的米确实有霉味。郑三位刚要辩解,化明珠带着药铺掌柜出现,呈上盖着“广源号”印的砒霜购买单。阳光穿过槐树的枝叶,照在郑三位的扳指上,竟映出“利欲熏心”西个小字——这是化承宗当年刻下的警示,唯有贪心之人才能看见。
“郑大少爷,”化煜田的声音突然柔和,“你我同年,本可官商共治,为何非要走到这一步?”他举起合璧的玉扳指,“你看,这对扳指分开时,各有残缺;合璧时,却能照见人心。”
郑三位盯着扳指,突然想起祖父临终前的话:“若有一日与化家后人对峙,记得摸摸扳指内侧。”他颤抖着摸去,竟发现“利涉大川”西字下方,不知何时多了行小字:“利字当头,川流必竭;廉字打底,源泉不竭。”
第六节:夜市迷踪(酉时·洛河夜市)
暮色中的洛河夜市,灯笼映着河面像条流动的彩绸。化煜田站在渡口,看着郑三位的粮船空载而归,忽然听见身后有人低语:“化大人,我是河运帮的弟兄,郑三位让我们往廉泉脉的暗河丢水银。”
他转身,看见对方手中拿着半枚玉佩——正是当年在破庙救过的盐枭首领之物。玉扳指再次发出感应,他“看”见暗河的走向,水银正顺着“贪泉脉”流向郑府的盐仓。
“快去通知村民,用苜蓿苗堵住暗河口,”化煜田说,“苜蓿根能吸附水银,这是当年祖父治水时留下的法子。”他望着河面上的倒影,忽然发现郑府的盐仓正在泛出银光,“郑三位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贪泉脉被污染,最先遭殃的是他的盐田。”
与此同时,风仙街道的“广源号”分号里,化明珠正在清点查抄的账本。她发现郑三位竟在账本里夹着化家的田契——那是郑府管家伪造的,企图证明化家强占官田。当她用廉泉水泼在契纸上,假印顿时显形,露出底下的“郑”字暗纹。
“少奶奶,郑秀娘在后院井边鬼鬼祟祟!”丫鬟来报。
化明珠赶到时,看见郑秀娘正往井里丢东西,捞上来竟是本《化氏家谱》残页。她突然明白,郑三位想通过污染枯井,破坏化家的风水,却不知这口枯井正是当年化承宗埋下的“泉眼坐标”,与廉泉脉息息相通。
第七节:白马寺月落(子时·白马寺藏经阁)
藏经阁的烛火下,无相禅师展开一卷《水经注》残本,化煜田看见上面用朱砂圈着“洛河九泉,廉泉为尊,其下有宫,藏吏治图”。禅师指着配图,正是龙门石窟的地下结构,廉泉脉的尽头,竟画着个地宫,门口刻着“同年堂”三字。
“此乃化承宗与杜子谦共建的地宫,”禅师说,“本为存放官商共治的契约,后来杜子谦病逝,地宫便成了两族恩怨的封印。郑三位的炸药,其实炸的是地宫入口。”
化煜田握紧扳指,终于明白为何炸山时会出现祖先幻象——那是地宫的守护机关。他忽然想起在伊河底看见的铁盒,里面的走私账本,或许正是打开地宫的钥匙。
“大师,地宫入口究竟在哪?”
无相禅师指向窗外的龙门山:“就在古阳洞的‘廉’字碑后。当年化承宗刻下水脉图时,曾说‘唯有官商合璧,才能开启’——这对玉扳指,便是钥匙。”
夜风掠过藏经阁的铜铃,化煜田望着月光下的洛河,忽然看见河面上漂着无数莲花灯,每盏灯上都写着“廉”字——那是圪塔村的村民在盂兰盆节放的灯,为了感谢廉泉救命。
而在对岸的郑府,郑三位正对着祖父的牌位发呆,手中的扳指终于与化煜田的合璧。他看见扳指内侧的小字逐渐清晰:“同年同年,同根同源,分则两伤,合则双美。”
一滴泪落在扳指上,郑三位突然笑了,笑得比哭还难看:“祖父,原来您早就知道,我会走到这一步。”他望向洛河南岸的灯火,喃喃自语,“化煜田,你赢了,不是赢在神井,是赢在让百姓心里,永远留着一口‘廉泉’。”
第八节:黎明钟声(卯时·白马寺钟楼)
当白马寺的晨钟敲响,化煜田站在钟楼之上,看着洛河两岸渐渐苏醒。老城北大街的百姓正在拆除“郑公堤”的石碑,风仙街道的药铺挂出“廉泉无毒”的告示,龙门石窟的游客在“廉”字碑前驻足,听着僧人讲解化家护泉的故事。
他摸了摸合璧的玉扳指,知道真正的胜利不是击败郑三位,而是让“清廉”二字,像洛河的水一样,在百姓心中流淌不息。远处,化明珠的马车正驶向圪塔村,车帘上绣着的莲花,与廉泉井栏的花纹一模一样。
“爹!”大升和二升的声音从山下传来,“村民们说,要在廉泉旁建座‘煜田祠’!”
化煜田急忙摆手:“快别,咱们化家只建学堂,不建祠堂。”他望着晨光中的麦田,想起无相禅师的话:“守护清泉的最好方式,是让每个人心里都有清泉。”
洛河的水继续东流,带走了郑府的谣言,也带走了化家的恩怨。在龙门山的深处,地宫的石门悄然震动——那是合璧的玉扳指在呼唤,呼唤着官商共治的初心,呼唤着两族和解的未来。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第七章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IY6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