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城外的永昌大营东北角,三百顶灰帐篷在雪地里格外扎眼。这是专为唐军降卒搭建的营地,熊阔海拄着熟铜棍立在营门前,络腮胡上结满冰碴。
"熊将军,又送药材来啦!"军医老周带着五辆板车,车上堆满醋布包裹的药草,"按陛下的令,降营用度与永昌军同等。"
熊阔海掀开油布一角,浓烈的艾草味冲散寒气:"娘的,比老子的金疮药还金贵!"他嗓门洪亮,惊得帐篷里探出几个脑袋。
帐内忽然传来争吵声。熊阔海拎起铜棍大步走去,积雪在脚下"咯吱"作响。
帐篷里,永昌军医正给个唐军老卒接腿。那老汉满脸血污,左腿膝盖以下只剩碎骨挂着皮肉。
"杀了我吧!"老卒嘶吼,"废人活着拖累弟兄!"
军医死死按住他:"三项铁律,不弃伤兵!你这腿用岭南药膏还能保!"
"保个屁!"老卒突然抽出藏着的匕首,"老子跟你们拼..."
铜棍破风而至,精准挑飞匕首。熊阔海弯腰盯着老卒:"陛下的铁足营都是断腿,你多个鸟啊!呜呜渣渣的。"
老卒怔住,突然嚎啕大哭。帐篷内外,降卒们默默围拢。
熊阔海拍拍老卒的肩,"现在你小子是永昌的人了,伤好照样挣功勋!"
老周趁机端来药碗:"这是陛下亲定的'伤兵同饷',热姜汤里兑了烧酒,喝!"
热气蒸腾中,降卒们喉头滚动。不知谁先起的头,帐篷里响起压抑的抽泣。
子夜时分,熊阔海正在查哨,忽闻马厩方向喧哗。他抄起铜棍疾奔,见三个黑影正在割缰绳。
"找死!"铜棍横扫,黑影应声倒地。火把照亮面容——竟是白日接腿的老卒!
"熊将军,俺们想逃..."老卒捂着脸,"实在不信你们真对降卒好..."
熊阔海冷笑,铜棍"咚"地杵地:"开营门!"
众人愕然。营门大开,寒风卷着雪片呼啸而入。
"想走的现在滚!"熊阔海声如炸雷,"但给老子记着——"他扯开衣襟,露出胸前刀疤,"永昌军从不说谎!"
三个降卒踉跄出门,却在雪地里僵住——营外不知何时摆着三副雪橇,上面堆满干粮和醋布。
"将军,这..."老卒颤抖着回头。
"陛下有令,"熊阔海扭头不看他们,"降卒去留自愿,赠三日口粮。"
那三人终究没走。破晓时分,老卒带着两百降卒跪在熊阔海帐前。
"将军,俺叫赵西,原是天节军伙夫。"老卒捧着一把陌刀,"这是俺藏的兵器,愿献给永昌!"
熊阔海抄起陌刀,脸色骤变——刀身暗纹竟与永昌陌刀如出一辙!
徐茂公闻讯赶来,铁骨扇轻敲刀背:"李元吉的匠作监偷了咱们的图样。"他转向赵西,"可知太原兵库所在?"
赵西咬牙:"愿为前导!"
三日后,降营竖起"陷阵都"大旗。赵西拄拐立于队首,身后三百降卒皆系红巾——这是永昌军给归顺者的标记。
单天行巡营至此,解下自己的赤绒大氅披在赵西肩头:"腿好了跟朕上阵,没好就训新兵。永昌军,不养闲人更不弃兄弟。"
风雪中,不知哪个降卒先哼起关中民谣,渐渐汇成一片:
"二月杏花开呦,当兵吃粮来..."
熊阔海听着小调,忽然把铜棍塞给赵西:"拄着!比拐杖带劲!"
徐茂公站在望楼上,看着降营炊烟与太原城郭连成一片:"陛下,赵西说李元吉在城中藏了批吐蕃匠人。"
单天行着龙鳞戟的裂痕:"难怪陌刀仿得这么像。"他忽然想起什么,"熊阔海呢?"
"带着陷阵都去试新甲了。"徐茂公轻笑,"说是要教吐蕃人看看,什么叫正宗的永昌陌刀。"
远处传来整齐的踏雪声,三百红巾在雪地上格外醒目。单天行知道,这抹红色将如星火,终成燎原之势。
(http://www.220book.com/book/IZL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