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的手机震动惊醒了姜见微。屏幕上闪烁着徐砚舟的名字,接通后却只有沉重的呼吸声。
"喂?"她打开台灯,听见电话那头传来含糊的咕哝声,像是有人把脸埋进了枕头。
"......38度7......"徐砚舟的声音飘忽得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比昨天降了0.3......"
姜见微瞬间清醒。她翻身下床,赤脚踩在地板上才想起徐砚舟这周在邻市参加导游资格培训。窗外暴雨如注,电话里隐约传来旅馆空调的嗡鸣。
"徐砚舟?你发烧了?"
电话那头传来布料摩擦声,接着是玻璃杯碰撞的脆响。"......吃了退烧药......"他的声音突然清晰了一瞬,"姜见微......是我的特效药......"
这句话像一颗薄荷糖坠入碳酸饮料,在姜见微胸腔里炸开细密的气泡。她握紧手机,听见背景音里电子体温计的提示音——39.1℃。
"你室友呢?"
"单人房......"徐砚舟的尾音拖得很长,"培训手册第27条......疑似传染病要隔离......"
姜见微打开免提,飞快地翻找通讯录。她记得徐砚舟提过培训地点在明珠酒店,而表哥正好是那家店的客房部经理。
"别挂电话。"她套上外套,顺手抓起桌上的药盒,"告诉我你现在能看到什么。"
"......天花板在转......"徐砚舟的呼吸变得急促,"等等,为什么你的声音在我枕头下面......"
电话里传来"咚"的一声闷响,接着是漫长的杂音。姜见微的心跳快得几乎要盖过雨声,首到听筒里再次传来微弱的呢喃:"......实验田的番茄该浇水了......"
这句话让姜见微的手指顿在键盘上。上周视频时,她确实提过要调整灌溉系统——当时徐砚舟还认真记在了导游手册的空白页。
"徐砚舟,"她尽量让声音保持平稳,"看看你床头柜。"
电话那头传来窸窸窣窣的动静。"......退烧药......矿泉水......"他突然轻笑一声,"还有你送的温度计......"
姜见微的耳根发烫。那是她特意选的农大纪念版温度计,末端有个小小的番茄造型。表哥终于回消息说己经派人去查看,但她仍紧握着手机不放。
"再坚持十分钟。"她听见自己声音里的颤抖,"我......"
"姜见微。"徐砚舟突然打断她,语气清醒得不像高烧病人,"我书桌抽屉里有封信......如果这次......"
"闭嘴!"姜见微几乎喊了出来,"你只是普通流感!上周帮实验田搭防雨棚时就着凉了!"
电话那头安静了几秒。"......你记得啊......"他的声音突然柔软下来,"那天下雨......你的头发有薄荷香......"
记忆如潮水涌来。那天徐砚舟确实浑身湿透,却坚持用外套包着新到的实验器材。晚上视频时他鼻音就很重,还骗她说是因为吃了辣。
敲门声突然从电话里传来,接着是酒店工作人员的问询。姜见微听着医生测量体温的动静,首到确认是病毒性感冒才长舒一口气。
"姜小姐?"护士接过电话,"病人需要休息,他说......"
"把电话给他。"姜见微斩钉截铁地说。
徐砚舟的呼吸再次贴近话筒,比之前平稳了许多。"......抱歉......"他声音里带着浓浓的倦意,"我本来想打给前台......"
"我知道。"姜见微捏着那盒本来要寄给他的特效药,"睡吧,明天我叫你起床。"
电话挂断后,她才发现掌心全是汗。窗外的暴雨不知何时停了,月光透过云隙,照亮桌上那本摊开的《常见病护理手册》——徐砚舟去年塞给她的,扉页上写着「3号实验田配套医疗指南」。
姜见微翻开最后一页,在空白处画了个体温计图案,旁边标注:「2023.8.14 03:17 徐砚舟39.1℃ 说我是特效药」。笔尖停顿片刻,又补上一行小字:「处方建议:终身服用」。
(http://www.220book.com/book/J1U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