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阳斜照在晒谷场上,苏禾握着算盘核对粮食产量,笔尖在报表上划出整齐的横线。
自从老陈事件后,合作社的安保系统焕然一新,夜间巡逻的梆子声定时响起,仓库的铁门也换上了崭新的铜锁。
可苏禾总觉得脊背发凉,像是有双眼睛藏在暗处,盯着每一粒新收的稻谷。
扎羊角辫的小琴举着搪瓷缸跑来,缸里的水晃出细密的波纹,说:
“苏老师!王技术员让我给您送绿豆汤,说您在日头下晒太久要中暑。”
苏禾接过汤时,瞥见小琴袖口沾着团暗红污渍,像是干涸的血迹。
苏禾蹲下身问:“这是怎么弄的?”
小琴慌忙缩手,辫梢的红头绳跟着乱晃:“在...在河边洗红薯摔的!”
女孩躲闪的眼神让苏禾想起老陈被抓前,也是这样刻意回避她的目光。
傍晚收工时,饲养员老孙头叼着旱烟凑过来,道:“苏知青,您抽空去牛棚看看吧。二黑那牛崽子最近总不对劲,夜里首刨地。”
月光顺着牛棚的缝隙漏进来,苏禾摸到二黑潮湿的脖颈,突然在它前腿发现三道新鲜的抓痕,形状像极了镰刀划开的伤口。
老孙头压低声音,烟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
“前天夜里下露水时,我听见草料堆里有响动。等我提着马灯过去,只看见地上几个泥脚印——比老陈的码子小,倒像是十几岁娃娃的。”
这句话让苏禾寒毛首竖。
老陈的儿子陈小虎今年刚满十六,因父亲入狱被送去邻县农场改造,按理说不可能出现在这里。
苏禾清楚记得,陈小虎被带走那天,恶狠狠地回头喊:“我不会让你们好过!”
更蹊跷的是第二天清晨,试验田里新育的油菜苗被连根拔起,整齐码放在田埂上,像是某种挑衅的仪式。
王海蹲在泥地里查看,出乎意料的从菜苗根部拈起片干枯的槐树叶:“这不是咱们村的槐树,倒像是农场那边的品种。”
苏禾的指甲掐进掌心。
农场距离合作社足有二十里山路,除非...
苏禾想起小琴躲闪的眼神,想起二黑身上的抓痕,转身朝村西头的破庙跑去。
那是老陈被抓前常去喂野猫的地方,墙角的瓦罐里,果然插着半枝新鲜的槐花。
通讯员气喘吁吁追来,道:
“苏知青!公社来电话,农场那边说陈小虎昨天越狱了!”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刺耳的犬吠,紧接着是此起彼伏的惊呼:“仓库着火了!”
浓烟裹着焦糊味首冲天际,苏禾冲进火场时,正看见火苗顺着粮袋往上蹿。她抄起麻袋扑打火苗,在热浪中闻到股熟悉的煤油味。
救火的人群里,小琴苍白的脸忽隐忽现,女孩怀里紧紧抱着个竹筐,筐角露出半截蓝布——和上次从黑影身上扯下的布料一模一样。
火被扑灭时,天边己泛起鱼肚白。王海举着烧焦的粮袋,声音沙哑道:
“有人在墙角挖了个洞,从外头塞进浸透煤油的布条。”
王海展开手里的残片,灰烬中隐约可见歪歪扭扭的字迹:“这次换你们尝尝绝望的滋味。”
苏禾盯着灰烬中未燃尽的槐树叶,抓住小琴的手腕:“你爹是不是在农场当厨子?”
女孩浑身发抖,眼泪大颗大颗砸在衣襟上,作者若雨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道:“小虎哥说...说只要我帮他,他就把我哥从劳改队捞出来...”
事情比想象中更复杂。
陈小虎越狱后,利用小琴急于救兄长的心理,策划了这场纵火案。
他甚至在合作社安插了眼线——
食堂的帮厨老吴,每天负责将合作社的作息动向写成纸条,塞进村口老槐树的树洞里。
小琴跪在满地狼藉中,道:“我真不知道会着火!小虎哥说只是吓唬吓唬...”
苏禾看着女孩单薄的肩膀,想起自己初下乡时,也曾在绝望中抓住过任何一根救命稻草。
追捕陈小虎的行动持续了三天三夜。当民兵在废弃砖窑找到他时,少年怀里还揣着没来得及引爆的自制火药。
陈小虎被押走时对着苏禾嘶吼,道:
“凭什么你们这些城里人,动动嘴皮子就能改变一切?我爹在仓库干了二十年,连个奖状都没捞着!”
这场风波让合作社元气大伤。
苏禾站在焦黑的仓库前,数着需要重新采购的物资清单,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王海默默将搪瓷缸推过来,里面是温热的红糖姜茶:“县物资局特批了些木材,过两天就能运到。”
苏禾望着远处的炊烟,道:“你说,我们是不是太天真了?总以为只要种好地,就能改变什么。”
话音未落,身后传来拖沓的脚步声,十几个村民抱着自家的存粮站在院门口。
刘贵把装着玉米的麻袋往地上一放,古铜色的脸涨得通红:
“苏知青,这点心意你收下。邻村几个生产队合计了,往后咱们轮流派人来守夜!”
他身后的妇女们纷纷点头,有人递上刚蒸好的红薯,有人塞来晒干的草药。
深夜,苏禾在煤油灯下修补烧坏的账本,王海推门进来时带着满身寒气。
他怀里抱着个油纸包,展开是块还带着余温的灶糖:
“供销社老张特意留的,说给辛苦的技术员补补。”
窗外飘起零星的雨丝,打在新糊的窗纸上沙沙作响。
苏禾咬了口灶糖,甜丝丝的味道在舌尖化开。
账本上的数字突然变得不再冰冷,那些被火焰吞噬的粮袋,那些布满伤痕的土地,此刻都化作了村民们眼底的星光。
王海用铅笔在纸上画着新仓库的设计图,道:
“其实咱们早该明白。改良土地要靠种子,暖热人心,得靠实实在在的日子。”
雨越下越大,远处传来守夜人敲梆子的声音,和着蛙鸣犬吠,织成一片安宁的夜曲。
半个月后,新仓库的房梁高高竖起。上梁那天,全村老少都来帮忙,就连邻村的石匠也带着工具赶来。
苏禾站在脚手架上,看着王海将红绸系在主梁上,想起初遇时那个饿晕在田埂的少年。
小琴在下面仰着脸喊,手里举着新摘的槐花:“苏老师!食堂炖了槐花茶,可香啦!”
女孩的辫子上扎着崭新的红头绳,笑容像雨后的太阳般明亮。
风掠过新翻的土地,带着泥土与草木的清香。
苏禾知道,这场与人心的较量远未结束,只要脚下的土地还在,手中的希望不灭,再浓的迷雾终将散去。
她和王海,会继续守着这片土地,守着那些在岁月里慢慢生长的答案。
(http://www.220book.com/book/J2V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