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6章 再次南下的雨季(1994,16岁)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边陲岁月女子的人生长歌 http://www.220book.com/book/JIAQ/ 章节无错乱精修!
 边陲岁月女子的人生长歌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边陲岁月女子的人生长歌最新章节随便看!

竹溪村的雨季来得猝不及防,李秋月蹲在屋檐下修补竹筐,雨滴顺着茅草屋檐连成帘子,把整个世界泡在青灰色的水雾里。奶奶坐在火塘边编竹蓖,拐杖头敲着地板:“明天石保家来下聘,你把那身傣裙洗洗,别给我丢脸。”

竹篾在秋月指间发出细碎的断裂声,她盯着筐沿的孔雀纹——那是岩罕帮她刻的,尾羽上还留着去年泼水节的彩漆。自从上次从东莞回来,奶奶就像变了个人,病愈后第一件事就是托媒人说亲,仿佛要把她在外面“野”的日子全补回来。

“奶,我不想嫁。”她的声音混着雨声,轻得像片竹叶,“我想回东莞……”

“回什么回!”奶奶突然把竹蓖摔在地上,“你以为我不知道?岩罕那小子天天往咱家跑,当我眼瞎?”老人的咳嗽声又起,手指着吊桥上的方向,“傣族姑娘嫁汉人,竹溪村百年没这规矩!”

秋月的手猛地攥紧竹篾,刺得掌心生疼。她想起三天前岩罕上门的场景:少年穿着新浆的白衬衫,手里提着两斤红糖,却被奶奶堵在门口,拐杖敲着青石板骂:“汉人的糖是甜,汉人的心是苦!”

“他不是汉人!”秋月脱口而出,“岩罕他娘是傣族,他随母姓!”

“随母姓也是半个汉人!”奶奶抓起火塘边的焊工证铁皮盒,“你爹就是娶了汉人媳妇,才落得个死无全尸!”盒子砸在墙上,里面的灰烬撒了一地,像场无声的雪。

夜里,秋月躲进后山的竹林。雨水顺着竹叶尖滴落,砸在她头上、颈间,却比不上心里的冷。岩罕的口弦琴声从吊桥方向飘来,调子是《离别的竹楼》,每一个音符都像根细针,扎进她的耳膜。

“秋月姐。”少年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他的白衬衫被雨水浇透,贴在背上像层惨白的纸,“我去求族长了,他说……”

“别说了。”秋月打断他,摸出裤兜里的专利申请书,纸角己经被雨水泡得发皱,“奶奶说得对,竹溪村容不下我们这样的人。”

岩罕突然抓住她的手腕,指尖触到她虎口的老茧:“那我们一起走!去东莞,我当焊工,你当设计师,没人管我们是不是傣族汉人!”

远处的闪电照亮竹林,映出岩罕眼里的光。秋月想起东莞的焊接车间,想起陈永强说的“专利能换钱”,突然觉得这个提议像根火柴,差点点燃她心里的荒草。但奶奶咳嗽的样子、床头的职高通知书、村里人的流言,又像一盆冷水,兜头浇下。

“岩罕,”她轻轻推开他,“你留在这里,替我照顾奶奶……”

“我不!”少年的声音带着哭腔,“你明明喜欢我,为什么要怕那些老规矩?”

为什么?秋月望着竹林外的吊桥,桥上的木板被雨水泡得发胀,像极了奶奶固执的脾气。她想起父亲的焊工证被烧时,奶奶也是这样哭着说“女人不该碰铁”,而现在,历史又在她身上重演。

“因为我是傣族姑娘。”她的声音里带着自己都陌生的平静,“而傣族姑娘的路,早就被绣在嫁裙上了。”

那天夜里,秋月在竹林坐到天亮。雨水浸透了她的傣裙,孔雀纹的银线勾边结了层水珠,像她流不出的眼泪。东方泛起鱼肚白时,她摸出岩罕送的竹刀,在竹节上刻下最后一道痕——这是她在竹溪村的第两千零三十西天,也是她决定离开的第一天。

邻村的张大姐要去东莞打工,凌晨五点经过竹溪村。秋月背着竹筐等在村口的酸角树下,筐里装着焊工手册、傣绣线,还有奶奶偷偷塞的半块银元。她摸了摸胸前的铁皮盒,里面的专利申请书和陈永强的联系方式被塑料纸包着,没被雨水打湿。

“快点!”张大姐催促道,“赶不上早班车又得睡汽车站!”

秋月最后望了眼吊桥的方向,晨雾中,竹楼的轮廓若隐若现,像幅被雨水洇湿的水墨画。她想起奶奶常说“孔雀飞再远也要归巢”,此刻却觉得自己像只断了线的风筝,明知前方是未知的风雨,却再也不想回到那个密不透风的巢。

汽车发动时,雨下得更大了。秋月摸出钢笔,在车票背面写下:“奶,我去学本事,赚了钱给您盖新竹楼。别找我,我会回来。”然后把车票塞进路边的邮筒——她知道,这封信要很久才能到奶奶手里,久到足够她在东莞扎下根,久到足够让那些老规矩,在时代的风雨里,慢慢松动。

岩罕发现她离开时,己经是正午。少年疯了似的在竹林里跑,喊着她的名字,惊飞了无数只雨燕。而秋月坐在南下的中巴车上,看着窗外熟悉的山形渐渐模糊,突然想起陈永强办公室的普洱茶——那茶刚喝时味苦,咽下后却有回甘,像极了她此刻的心情。

车到县城时,张大姐递给她块硬邦邦的饼:“吃吧,到了东莞就没这土味了。”秋月咬了一口,饼里的葱花让她想起奶奶做的葱油饼,眼泪突然掉在饼上,和雨水混在一起,咸得发苦。

夜里十点,绿皮火车的硬座上,秋月摸着竹筐里的傣绣帕子。帕子上的孔雀被压得扁扁的,尾羽却依然倔强地翘着,像要冲破布料的束缚。她想起岩罕刻的竹刀,想起奶奶床头的职高通知书,突然觉得这些东西不再是负担,而是她带走的竹溪村,是她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扎根的底气。

火车驶入隧道时,车厢里一片漆黑。秋月摸出铁皮盒,借着手机屏幕的微光,给陈永强发了条短信:“陈主管,我回来了,想报名焊工培训班。”发送键按下的瞬间,隧道尽头的光透进来,照亮了她眼角未干的泪痕。

这一次,没有电报,没有告别,只有雨季的风推着她往前。李秋月知道,竹溪村的吊桥会一首在那里,而她的路,在远方,在焊枪的火光里,在傣族孔雀的尾羽上,在所有敢想敢做的明天里。



    (http://www.220book.com/book/JIA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边陲岁月女子的人生长歌 http://www.220book.com/book/JIAQ/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