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品间的白炽灯在凌晨两点突然熄灭时,李秋月的针尖差点扎进拇指。她摸着黑摸到缝纫机的脚踏板,才想起今天周六,厂区的电路要检修。窗外的月亮斜斜切进百叶窗,在布料上织出明暗相间的条纹,像极了竹溪村吊桥上的木板缝。
“妈的,早知道带个手电筒。”她嘟囔着,摸出裤兜里的竹刀。刀鞘上的红布条己经磨破,露出底下岩罕刻的孔雀纹。借着月光,她看见桌上的童装样板——客户要求“东南亚风情”,可画稿上的荷花图案怎么看都像县城公园里的游船装饰。
“还没走?”陈永强的声音突然从门口传来,吓得她手一抖,竹刀掉在地上。男人手里拎着个纸袋,皮鞋在地面敲出清脆的响声,“听说电路坏了,给你送个台灯。”
台灯的暖光瞬间填满角落,秋月这才看清纸袋里还有包苏打饼干——她记得这是陈永强的下午茶标配。男人扫了眼桌上的样板,眉头皱起:“这荷花绣得像土豆,客户明天就来,你打算拿这个应付?”
“没有。”秋月摸出藏在桌下的边角料,那是块米色的雪纺,边缘还带着傣族裙的剪裁痕迹,“想试试用筒裙的褶皱做裙摆。”
陈永强挑眉:“筒裙?你们傣族小姑娘不都穿那个?”他突然蹲下来,指尖划过雪纺布料,“用的什么针法?”
“缠花绣,不过改良了。”秋月想起奶奶教她的“水波折”,手指在布料上比划出弧线,“不用铁丝,首接用线压出立体感,像澜沧江的浪。”
“澜沧江?”陈永强重复了一遍,从口袋里摸出支钢笔,在样板上画了道波浪线,“试试这个弧度,比你的‘浪’更夸张。”他突然站起来,扔来件白色T恤,“模特身上的童装太素,你看着办。”
秋月看着男人离去的背影,T恤上的“兴达制衣”商标歪歪扭扭,像是被揉皱的纸团。她摸出傣绣线,选了跟月光相近的银灰色,在T恤领口绣出孔雀的轮廓——没有华丽的尾羽,只有简洁的颈羽线条,像竹溪村清晨 mist 中若隐若现的孔雀。
凌晨西点,童装改良完成。秋月把筒裙穿在模特身上,雪纺裙摆的褶皱在台灯下轻轻颤动,仿佛下一秒就会漾起水波。她又在模特手腕系了根细银链,链子上挂着用碎布做的小孔雀——那是用做商标剩下的边角料,陈永强总说“废料是没被发现的宝藏”。
“有点意思。”陈永强的声音再次响起,手里多了杯咖啡,“客户九点到,你负责讲解。”他指了指模特的银链,“这个小孔雀,量产时换成塑料的,成本降三成。”
秋月点头,目光落在样品间的落地镜上。镜子里的姑娘穿着焊工服,头发褪成棕黄色,却在领口露出一角傣绣——那是她偷偷缝上去的孔雀尾羽,用的是奶奶的断发线。陈永强突然递来块饼干:“吃了再臭美,你眼睛红得像兔子。”
饼干的咸香混着咖啡味,让秋月想起竹溪村的糯米粑粑。她摸出铁皮盒,里面的傣绣帕子被压得平平整整,孔雀在台灯下展开尾羽,银线纹路与样品间的筒裙褶皱重叠,像是从帕子上飞进了现实。
“陈主管,”她突然开口,“焊工培训班……”
“下周一开班。”陈永强打断她,咖啡杯在桌上敲出声响,“不过报名要身份证,你那本假的……”他突然盯着她的头发,“该补染了,黄得像营养不良。”
秋月没说话,摸了摸发梢。远处的公鸡开始打鸣,样品间的月光渐渐淡去, replaced by 晨光。她想起昨晚阿花说的“酸木瓜蘸盐”,突然觉得此刻的晨光也带着股酸涩后的清甜。
客户准时在九点到达,是个戴遮阳帽的新加坡女人。她绕着模特转了三圈,突然用英语说了句什么,陈永强翻译:“她说这孔雀像活的,要放在童装展的C位。”
秋月看着女人的手抚过筒裙的褶皱,突然用傣语轻声说:“孔雀在傣族传说里是吉祥鸟,会给孩子带来好运。”陈永强挑眉看了她一眼,却没翻译,只是对着女人笑:“这是我们新开发的‘东方神秘系列’,市场潜力很大。”
送走客户后,陈永强扔给她本《童装设计手册》:“下周去焊接车间前,把第三章看完。”他指了指模特身上的银链,“还有,别再用真银,换成铝的,记住了?”
“记住了。”秋月摸着手册的封面,突然想起父亲焊工证上的铝制外壳,“谢谢主管。”
“谢什么?”陈永强转身走向办公室,皮鞋声在走廊里回响,“你的专利费下来了,月底打到工资卡。”
样品间重新陷入安静,秋月关掉台灯,任由晨光洒满房间。她又一次站在落地镜前,这次没再躲避自己的目光——焊工服上的油渍、发梢的棕黄、领口的傣绣,都是她十六岁的勋章。
窗外的芒果树被晨风吹得沙沙响,秋月摸出竹刀,在手册扉页刻下一道浅痕。阳光穿过百叶窗,在筒裙的褶皱上投下斑驳的影,那影子晃啊晃,像极了澜沧江的水波,载着她的孔雀,从竹溪村的吊桥,漂到了东莞的样品间。
这一天的阳光格外明亮,照亮了样品间的每个角落,也照亮了某个正在悄悄生长的梦想——它扎根在傣绣的针脚里,发芽在焊枪的蓝光中,终有一天,会像样品间的孔雀那样,展开翅膀,飞向更高的天空。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边陲岁月女子的人生长歌(http://www.220book.com/book/JIA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