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章 几何课本的眼泪(1992,14岁)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边陲岁月女子的人生长歌 http://www.220book.com/book/JIAQ/ 章节无错乱精修!
 

竹溪村小学的吊扇在教室上空发出恼人的嗡鸣,把七月的暑气搅成粘稠的浆糊。李秋月捏着铅笔的手心里全是汗,眼睛盯着几何试卷最后一道证明题,草稿纸上画满了辅助线,像蜘蛛网上粘住的死苍蝇。她咬着嘴唇,笔尖终于落在纸上——这道题,她在岩罕借的《初中数学题解》里见过类似的解法。

“收卷!”

数学老师的喊声让她浑身一颤。交卷时,她瞥见邻桌王富贵的卷子大片空白,正用橡皮使劲擦着什么,橡皮屑掉在他新买的耐克鞋上——那是村长从镇上捎回来的,整个年级就他有。

“李秋月,你过来。”

放学铃响过很久,教室里只剩后墙的蝉在叫。秋月攥着墨迹未干的试卷,站在老师办公桌前。办公桌上摆着个搪瓷缸,印着“先进教师”字样,里面的茶水浮着几片枸杞,像晒干的血。

“78分?”老师的钢笔尖敲着试卷,蓝墨水在“傣族”两个字上洇开小团阴影,“你去年才考42分,突然考这么好,抄谁的?”

“我没抄!”秋月的声音比自己预想的要小,像老鼠在叫。她想起考前半个月,每天夜里借着煤油灯啃课本,奶奶戴着老花镜帮她抄题,抄着抄着就打瞌睡,笔尖在纸上拖出长长的斜线。

“没抄?”老师突然提高嗓门,把试卷拍在桌上,“王富贵说,你昨天放学跟岩罕躲在江边!他一个留级生,能教你什么?”

教室里传来压抑的窃笑。秋月转头,看见王富贵趴在窗台上,冲她比了个割喉的手势。岩罕坐在后排,手里转着铅笔,眼睛死死盯着老师的后脑勺。

“站到后墙去!举着试卷!”老师抓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大大的“舞弊”两个字,“让全班看看,傣族学生的‘本事’!”

秋月的指甲掐进掌心,接过试卷时,指尖触到纸上未干的墨迹。她慢慢走到后墙,把试卷举过头顶,塑料凉鞋陷进地板的裂缝里——那道缝里常年卡着粉笔灰,像道永远不会愈合的伤口。

汗水顺着下巴往下滴,砸在试卷上的“傣族”二字上。蓝色的墨水被水晕开,“傣”字的单人旁变成模糊的蓝斑,像是被人抹掉了一笔。教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不知谁小声说:“看,她把自己的族名都哭花了。”

“笑什么笑!”老师敲着教鞭,“以后谁再跟傣族学生‘交流’,就跟他们一起站墙!”

岩罕突然站起来,木椅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老师,我昨天在江边帮她讲题,是我……”

“坐下!”老师打断他,“你还有脸说?留级生带坏同学,明天叫你家长来!”

岩罕的脸涨得通红,嘴唇动了动,终究没说话。秋月盯着他校服上的补丁——那是他妈妈用旧化肥袋改的,针脚细密整齐,像奶奶绣的帕子。

不知过了多久,老师摔门出去了。王富贵吹了声口哨,带着几个男生哄笑着离开,经过秋月身边时,故意撞了下她的胳膊。试卷飘落在地,“舞弊”两个字正对着她,粉笔灰落在“舞”字的撇画上,像条歪歪扭扭的泪痕。

“给你。”

岩罕的声音从头顶传来。秋月抬头,看见他蹲在面前,手里拿着个纸团。教室的光线己经很暗,他的脸藏在阴影里,只有眼睛亮得像澜沧江里的星星。

纸团展开,是用铅笔写的歪歪扭扭的字:我信你。那道题,你用的是弦切角定理,和书里不一样。

秋月的鼻子突然发酸。她想起昨天在江边,岩罕把几何课本摊在石头上,用树枝在沙地上画辅助线,江水漫上来,冲走了半个图形。他说:“别信老师说的傣族学不好数学,我阿爸说,咱们祖先用贝叶算历法,比汉人早几百年。”

“谢谢。”她轻声说,把纸团攥在手心里。岩罕挠了挠头,从书包里掏出个油纸包:“我妈烤的糯米饼,蘸了椰糖。你没吃晚饭吧?”

秋月没接。她想起上个月奶奶发现岩罕送她铅笔时,把铅笔折成两段,扔进火塘里烧,火星溅在奶奶新绣的帕子上,烫出个焦黑的洞。

“我得回家了。”她捡起试卷,转身时,岩罕突然说:“明天我帮你找老师证明!”

“别去!”秋月猛地回头,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恐慌,“求你了,别管这事了。”

岩罕愣住了。秋月不敢看他的眼睛,低头盯着自己的鞋尖,那上面还沾着今天罚站时掉下的粉笔灰。走廊里传来值班老师的脚步声,她快步走出教室,身后传来岩罕的叹息,像片树叶掉进水里,无声无息。

夜路上,秋月把试卷折成小块,塞进裤兜最深处。路过澜沧江时,她停下来,望着江面倒映的星光。远处的竹楼里飘来象脚鼓声,今天是傣族的“星回节”,本该去江边点烛祈福的。可她现在,只觉得浑身都脏,脏得像被王富贵踩过的银腰带。

推开家门,奶奶正就着煤油灯补袜子。灯光把她的影子投在墙上,像片被风吹皱的纸。“怎么才回来?”奶奶抬头,老花镜滑到鼻尖,“饭在灶上,热乎着。”

秋月嗯了一声,不敢看奶奶的眼睛。她知道,只要奶奶看见试卷上的“傣族”二字被晕开,就会追问是不是又因为族名被欺负了。而她,不想再让奶奶用竹条打自己的手心,不想再听见奶奶说“傣族姑娘要藏起锋芒”。

深夜,秋月躺在竹床上,摸出藏在枕头下的纸团。岩罕的字在月光下有些模糊,最后那个句号洇开小片墨渍,像他帮她吸毒血时嘴角的血痕。她把纸团夹进几何课本,手指触到书页间夹着的野菊草——那是去年给奶奶治眼疾采的,早干透了,却还留着点苦腥味。

窗外传来岩罕吹口弦的声音,调子是《月光下的凤尾竹》,却吹得断断续续,像在哭。秋月把脸埋进枕头里,眼泪滴在几何课本上,晕开在“三角形全等”的定理旁边。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不用藏起自己是傣族的事实,不用害怕考好了被说是“抄的”,不用在别人喊她“蛮子”时,只能把委屈咽进肚子里。

这一夜,她梦见自己变成了试卷上的那个“傣”字,单人旁被水冲走了,只剩下个“泰”,孤零零地漂在澜沧江里,怎么也抓不住岸。而岩罕站在岸上,手里举着根竹篙,却怎么也够不着她。

第九章通过校园歧视事件深化了「身份认同」的叙事困境,为后续秋月因教育不公放弃升学埋下伏笔。下一章可围绕「初中毕业的抉择」展开,重点描写奶奶变卖银饰、村长儿子冒名顶替等核心冲突,同时通过「偷回复读证明」的激烈情节完物第一次主动反抗的性格弧光。

作者“静澜先生的故事”推荐阅读《边陲岁月女子的人生长歌》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JIA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边陲岁月女子的人生长歌 http://www.220book.com/book/JIAQ/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