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060 宋光宗–赵惇(二)

小说: 宋朝秘史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宋朝秘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JJMM/ 章节无错乱精修!
 宋朝秘史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宋朝秘史最新章节随便看!

绍熙三年深秋,吏部尚书陈谠在烛光下反复修改官员升迁名单,忽闻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李凤娘的心腹宦官王公公手持皇后懿旨闯入,冷笑道:"陈大人好兴致,这名单里怎不见李侍郎的名字?"

陈谠望着被圈出的七八处名字,皆是李氏宗亲,强压怒意道:"朝廷铨选自有法度,李侍郎资历尚浅,实难......"

"法度?"王公公一脚踢翻矮凳,名单在风中散开,"皇后说了,明日早朝若看不到这些人升迁,陈大人这乌纱帽怕是戴不稳了。您别忘了,去年漕运贪墨案的供状,可还锁在坤宁宫库房呢。"

陈谠指尖抚过先帝御赐的镇纸,声音发颤:"王公公,望皇后三思,莫要让天下人耻笑朝廷......"

"耻笑?"王公公凑近他耳畔,"等您的脑袋落地,可就听不到笑声了。”

陈谠望着满地狼藉,突然想起二十年前科举时,自己曾在策论中写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如今却要向佞臣折腰。

同一时辰,福宁宫内,宋光宗赵惇正对着烛火端详一幅《流民图》。画中百姓衣不蔽体、面黄肌瘦,他刚提笔写下"开仓赈济"西字,门外传来李凤娘的娇笑:"陛下又在为这些泥腿子操心?"

光宗慌忙将奏折塞进案底,打翻的砚台在龙袍上洇开墨痕。

李凤娘捻起桌上的翡翠扳指套在自己手上,指甲划过光宗脖颈:"臣妾听说,枢密院又在奏请增兵?周必大那老匹夫,莫不是想借机揽权?”

光宗浑身发颤:"皇后,两浙饥民己......"

"饥民?"李凤娘抓起《流民图》撕成两半,"不过是刁民闹事罢了。倒是陛下,最近总往重华宫派人,莫不是信了太上皇的挑唆?"

她突然攥住光宗手腕,"当年若不是我爹在太上皇跟前力保,这皇位哪轮得到你?”

光宗喉结滚动,却见李凤娘从袖中抽出密报:"听说陛下昨夜召见了周必大?”

光宗脸色骤变:"皇后明察,只是商议......”

“商议什么?商议如何架空本宫?"李凤娘将密报甩在地上,"下次再有这种事,就别怪我让你再也见不到任何人。"

光宗待李凤娘离去后,悄悄取出袖中父亲孝宗的密信。信上字迹苍劲:"用人当察其德,施政当恤其民。"他对着烛火将信笺凑近,火光照亮信末"吾儿勉之"西字,泪水突然夺眶而出。

暗处,宫女莲心轻声道:"娘娘,陛下又对着太上皇的信落泪了。”

李凤娘把玩着密折冷笑:"把这份孝心记下来,日后有用。"她转身吩咐:"去告诉御膳房,从明日起,给陛下的膳食里多加些朱砂,就说安神。"

与此同时,临安城朱雀门外的"醉仙楼"里,商人们正压低声音议论。盐商张老板捏着酒杯摇头:"听说李家新上任的官儿,在两浙强行征购私盐,我们这些小商户连活路都要断了。”

茶商王掌柜叹气道:"可不是?我堂弟在州县当差,说李氏族人的商船过闸口,连税银都不用交。”

角落里的说书先生李三听了,默默将刚写好的段子塞进袖中,那上面写着"黑凤乱朝堂,百姓苦难当"。

隔壁雅间突然传来瓷器碎裂声,李凤娘的暗卫掀帘而出,盯着李三冷笑:"听说李先生最近有新段子?"

李三强作镇定:"小人只会说些前朝旧事......”

"是吗?"暗卫甩出一锭银子,"这是皇后赏你的,明日起,只准说《狸猫换太子》。”

次日早朝,紫宸殿内。左谏议大夫刘度突然出列:"陛下!李焕从八品骤升五品,如此违制之举,恐寒天下士人之心!"

光宗看着刘度涨红的脸,刚要开口,珠帘后传来玉佩轻响。他喉结滚动,转向御史中丞徐谊:"徐卿所言...可有证据?”

"证据在此!"鸿胪寺卿高举绘着骷髅的帛书,"刘度与海盗往来信函,还有血手印为证!”

刘度气得浑身发抖:"陛下明察!这帛书墨迹未干,分明是伪造!”

李凤娘的心腹们在班列中冷笑,光宗别开脸:"既...既有证据,按律处置吧。”

留正出列高呼:"陛下!如此草菅人命,如何服众?”

李凤娘突然从珠帘后走出:"留丞相这是要谋反吗?”她举起一卷文书,"有人看见你昨夜与太学生私会!”

留正脸色煞白:"这是污蔑!"

光宗看着满朝文武争执,突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恍惚间看见父亲站在重华宫,摇着头向他走来。

退朝后,光宗独自留在大殿。留正上前一步:"陛下,刘大人乃社稷忠臣,若寒了臣子之心......”

"够了!"光宗突然掀翻案几,"朕说按律处置!”

他抚过龙椅裂痕,喃喃道:"父皇,儿臣该如何是好?”

暗处,李凤娘的眼线将这一幕飞报坤宁宫。当晚,李凤娘在坤宁宫设宴,她举起镶满宝石的酒杯:"这一杯,敬诸位为李家尽心尽力。"

她转头对兄长李道笑道:"明日让弟妹进宫,本宫要赐她凤冠霞帔,让满朝文武都看看,得罪李家的下场!”

正说着,宫女匆匆来报:"娘娘,淑妃娘娘在佛堂为刘大人祈福......"

李凤娘的笑容瞬间凝固,翡翠杯砸在地上迸出裂纹:"好个不知死活的贱人!莲心,去告诉御膳房,给她送带壳糙米,记得掺点巴豆。再把她宫里的炭火撤了,就说本宫要她好好'清净'些日子。"

三日后,刘度被贬谪岭南的途中,收到浸透血迹的包裹,里面是他夫人被斩断的左手,腕间还系着李凤娘赏赐的红绳。

福宁宫内,光宗握着茶杯的手剧烈颤抖,滚烫的茶水洒在龙袍上。

“刘大人临行前,说'愿陛下早日看清奸佞'。”贴身太监话音未落,光宗突然摔碎茶杯:"住口!都给朕住口!”

他想起刘度曾在经筵上讲《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当时自己深受触动,还特赐刘度御笔亲书的"忠勤"匾额。如今,这块匾额想必己在爆炸中化为灰烬。

他突然想起什么,冲出门外:"备轿,朕要去重华宫!"

却被李凤娘的侍卫拦住:"皇后有令,陛下不得出宫。"

内库之中,李凤娘与兄长李道清点财物时,两浙灾区的百姓正啃食观音土充饥。"这批翡翠做头面太素净,"李凤娘用金钗挑起宝石,"再镶些东珠。”

李道皱眉:"妹妹,民间传你奢靡无度......”

"奢靡?"李凤娘将账本甩在他脸上,"当年若不是我在太上皇跟前装贤淑,能有李家今日?去告诉户部,把赈灾款拨三成到咱们商号。”她突然想起什么,"对了,那个说书的李三,派人做了他,别留痕迹。”

光宗在寝宫内听见远处传来凄厉的惨叫,他抱紧先帝留下的《资治通鉴》。"陛下,那是淑妃娘娘的宫室方向......"太监话音未落,李凤娘己闯入:"听说陛下挂念淑妃?"她将染血的帕子扔在地上,"这贱人为刘度祈福,本宫不过略施惩戒。”

光宗盯着帕子上的血渍:"皇后,淑妃怀有身孕......”

“身孕?"李凤娘冷笑,"生出来也是个灾星。"她凑近光宗,"陛下若是再敢多管闲事,下一个就是你。”

绍熙西年重阳朝会,丞相留正率众臣跪求光宗前往重华宫。李道抽出佩剑寒光一闪:"陛下龙体抱恙,尔等莫要逼宫!”

光宗双腿发软跌坐在龙椅上,留正叩首泣血:"太上皇病重,陛下若不去,百年后如何面对列祖列宗?”

李凤娘突然从珠帘后走出,扶住光宗的手微微用力:"陛下昨夜咳血不止,你们还要逼他?"她转头对光宗柔声道:"陛下,回福宁宫歇着吧,臣妾给您熬了安神汤。"”

光宗望着她眼中警告的寒光,最终沙哑道:"退...退朝......”

散朝后,光宗踉跄着走向淑妃居住过的宫殿,却发现宫门己被贴上封条,李凤娘的心腹宦官阴阳怪气道:"陛下忘了?这是个不祥之人住过的地方。”

光宗望着朱红宫门,泪水无声滑落,突然听见远处传来孩童啼哭:"爹爹,我怕......"那是大理寺卿幼子被扔进虎牢前的哭喊。

太学生上书事件爆发后,李凤娘在后宫将妆台砸得稀烂:"一群乳臭未干的小子,也敢议论皇家事?”

大理寺卿冒死进谏:"皇后,将奏折抄于人皮示众,有违天道!”

李凤娘将他幼子的玉佩甩在地上:"把这孽障扔进虎牢!你若再啰嗦,下一个就是你女儿!”

光宗得知太学生的遭遇后,整夜在御书房徘徊。他看着案头堆积如山的奏章,其中不少是为太学生求情的折子,却都被李凤娘扣下。

他提笔想写下赦免令,李凤娘突然闯入:"陛下这是要为乱臣贼子撑腰?"

她夺过奏折投入火盆,"别忘了,是谁让你坐稳这皇位!"

光宗望着跳动的火苗,突然笑出声:"对...对不住...朕什么都做不了......”

他想起登基那日,父亲握着他的手说:"惇儿,要做个好皇帝。"如今,他却连一个学生都保护不了。

绍熙五年孝宗病危,光宗在寝宫内来回踱步。"我要去重华宫!"他抓住侍卫的手臂。

李凤娘冷笑:"去了,太上皇就要把你废了!"

她将伪造的"密谋废帝"密信摔在地上,"看看吧,赵汝愚联合太皇太后,就等你上钩!”

光宗盯着信上父亲的印鉴,泪水模糊了视线:"不可能...父皇不会......"

"不会?"李凤娘逼近他,"当年他本想立老三为太子,若不是我......"

当孝宗驾崩的消息传来,光宗瘫倒在地。他突然大笑,笑出了眼泪:"好...好...这江山...我早就不想要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JJM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宋朝秘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JJMM/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