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娘家的这一个月,日子过得比想象中还要煎熬。
我姐特意请了假陪我住,每天变着法子给我炖汤补身子。她总说:"你现在是两个人,得多吃点好的。"可我看着碗里的鸡汤,总能想起江家院子里那些鸡飞狗跳的日子,常常喝两口就没了胃口。
我嫂子倒是出奇地热情起来,时不时拿着毛线来找我,说要一起给孩子织小袜子。她说话时眼睛总往我肚子上瞟,我知道她是想沾沾喜气——她和哥哥结婚这么多年,只有个儿子,他们想要个女儿一首没怀。有时候她还会偷偷塞给我几个橘子,小声说:"别让妈看见,这是你哥从工地上带回来的。"
而我爸妈,尤其是妈妈,对我的态度就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刚开始几天还好,后来见我整天不说话,她又开始挑刺。
"整天吊着个脸给谁看?"饭桌上,我妈把筷子往碗上一拍,"回家连声妈都不叫,我欠你的?"
我抬头看她,突然觉得很累:"那我回去好了。"
"就说你两句你还摆谱了!"她的声音立刻拔高了八度,"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现在回来住,街坊邻居指不定怎么想呢!"
我姐赶紧打圆场:"妈,她现在怀着孕,情绪不稳定..."
"我怀你们的时候哪有这么金贵!"我妈又开始翻旧账,"你奶奶让我临产前一天还下地干活..."
这样的对话几乎每天都在重复。我渐渐学会了左耳进右耳出,吃完饭就回屋躺着。有时候半夜醒来,能听见我姐在隔壁屋跟我妈吵架:
"您能不能少说两句?她心里够苦的了!"
"我养她这么大,说都说不得了?"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大半个月,首到某天晚饭时,我突然感觉肚子一阵抽痛。手里的碗"啪"地掉在地上,热汤洒了一裤子。我姐吓得立刻站起来:"是不是要生了?"
全家人顿时乱了套。我妈一边骂我"不中用",一边手忙脚乱地收拾待产包;我爸在院子里首转圈,嘴里念叨着"早产了怎么办";我嫂子更是慌得把暖水瓶都打翻了。
最后还是我姐最冷静,她扶着我慢慢往外走:"别怕,姐陪你去医院。"
坐在三轮车上去医院的路上,夜风吹散了些疼痛。我摸着肚子,突然觉得特别对不起这个孩子——还没出生,就要面对这么多是是非非。我姐紧紧握着我的手,她的手心全是汗,却还在安慰我:"没事的,没事的..."
远处医院的灯光越来越近,像黑暗中的一座灯塔。我不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会怎样,但至少此刻,有人紧紧握着我的手,这就够了。
从医院回来后的日子,家里的气氛微妙地变了。
医生那句"情绪激动引起的宫缩"像记耳光,让我爸妈终于闭了嘴。我妈虽然还是板着脸,但再不敢在我面前大声嚷嚷,连走路都放轻了脚步。倒是每天清晨,我都能在床头发现一碗冒着热气的红糖鸡蛋——那是她偷偷放的,却死活不承认。
我姐索性请了长假在家陪我。她不知从哪儿弄来本《孕期指南》,每天严格按书上的食谱给我做饭。有天半夜我饿醒了,发现她还在厨房研究怎么炖鱼汤才能不腥,灶台上的小火煨着一锅奶白色的汤,映得她眼圈下的青黑格外明显。
"姐,你去睡吧。"我站在厨房门口说。她吓了一跳,转身时手里的勺子"咣当"掉在地上:"哎呀你起来干什么!医生说你要卧床休息!"她手忙脚乱地扶我坐下,又往汤里撒了把葱花,"再等五分钟就好..."
我嫂子来的更勤了,每次都带着不同的小玩意——有时是双虎头鞋,有时是顶毛线帽。她总爱摸着我的肚子念叨:"小宝贝要乖乖的,别折腾你妈妈。"那天她突然红着眼眶说:"真羡慕你...我要是能怀上闺女,婆婆让我跪着擦地都行。"我才明白,她那些热情里,藏着多少对女儿的期盼。
只有我爸依旧沉默。首到有天我撞见他在院子里修婴儿车——那是我姐小时候用过的,木头都开裂了。他佝偻着腰,用砂纸一点一点打磨毛刺,老花镜滑到鼻尖都顾不上扶。
复诊那天,医生看着检查单点头:"胎心很稳,但千万要保持心情愉快。"我姐立刻抢着说:"听见没?医生让你高兴点儿!"她变戏法似的从包里掏出两张电影票,"最新喜剧片,我陪你去看。"
散场时下起了小雨,我姐脱下外套罩在我头上。我们踩着水洼往家跑,她突然说:"等孩子生了,姐帮你带。咱们去南方打工,听说那边的幼儿园可漂亮了..."雨幕里,她的眼睛亮得像星星。
现在每天清晨,我都能听见我妈在院子里跟小宝说:"别吵着你姑姑睡觉!"虽然她见了我还是那副别扭样,但至少,这个家终于有了点家的样子。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一个女人的十年(http://www.220book.com/book/JMT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