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乐宫的灯火化作星河的刹那,玄元脚下的地砖突然浮现出古老的玄武图腾。龟蛇二将身上的鳞片泛起金光,蛇尾缠绕着灯台,龟甲上流转的纹路与百姓牌位上的名字交相辉映。玄元拾起母亲留下的野菊花,花瓣触及灯火的瞬间,整座宫殿的梁柱竟渗出琥珀色的光晕。
“这盏心灯,能照见人心最深处的执念。”善胜夫人的虚影变得愈发清晰,她抬手轻触一盏摇曳的灯火,灯焰中映出幽州战场上一位母亲怀抱病儿的画面,“但光越强,暗处的阴影便越浓。”话音未落,六天魔王的残魂裹挟着墨色瘴气从地砖缝隙中钻出,瘴气所过之处,灯火纷纷熄灭,牌位上的名字渗出暗红血渍。
慢魔幻化成头戴冕旒的净乐国先王,龙袍上绣着腐烂的血肉,“瞧瞧你守护的人间,不过是滋生苦难的温床!”疑魔则化作满脸泪痕的明儿,颤抖着扯断腰间红绳:“你连身边人都护不住,谈何拯救苍生?”玄元握紧桃木剑,剑身上的玄武纹突然活了过来,游弋的龟蛇虚影吞吐着青光,将逼近的瘴气灼烧出焦痕。
武当山下的小镇,百姓们惊恐地望着天空。原本晴朗的苍穹突然裂开蛛网状的黑缝,从中坠落的不是雨滴,而是冰凉的铁灰色羽毛。打铁匠的铁锤在淬火时突然炸裂,飞溅的铁屑在空中拼成狰狞的鬼脸;私塾孩童的课本自动翻开,空白处爬满扭曲的文字:“灯灭人亡,魂归九幽。”盲眼老者拄着拐杖踉跄前行,浑浊的瞳孔里倒映着净乐宫方向翻涌的黑雾。
玄元在祭台前布下八卦灯阵,十二盏青铜灯盏分别刻着“忠孝仁义礼智信勇”。当疑魔化作他夭折的胞弟,哭喊着索要母亲时,玄元却将野菊花放在灯芯上。花瓣燃烧的刹那,火焰窜起三尺高,照亮了殿外徘徊的万千孤魂——那些都是因战乱、瘟疫而不得安息的百姓。
“原来你们都在这里。”玄元声音哽咽,他看见一位老妪的魂魄正抚摸着自己的牌位,那是他在瘟疫中没能救下的妇人。龟蛇二将突然腾空而起,龟甲上的星光与蛇信的幽蓝交织成网,将试图吞噬孤魂的瘴气死死困住。玄元咬破指尖,以血为引在地面画出北斗七星,每颗星点都亮起一盏新的魂灯。
与此同时,京城皇宫内,朱棣手中的奏折突然自燃。灰烬中浮现出玄元持剑护灯的画面,他立刻召来钦天监:“速备百盏琉璃灯,送往武当山!”话音未落,御花园的井水突然沸腾,水面映出净乐宫摇摇欲坠的灯阵,以及在黑雾中若隐若现的六天魔王残魂。
玄元的道袍被瘴气染成灰黑,发间却闪烁着点点萤火。当慢魔化作武当山崩塌的场景,无数道众与百姓被山石掩埋时,他反而闭上双眼,将桃木剑插入心口。鲜血顺着剑身流入灯阵,十二盏青铜灯同时发出凤鸣般的清响,光芒所及之处,黑雾如冰雪消融。
“吾之修行,不为斩断因果。”玄元的声音穿透云霄,他张开双臂,任由魂灯的光芒将自己包裹,“只为照亮众生归途。”龟蛇二将发出震天怒吼,蛇尾扫过天际,龟甲撞击出的声波震碎了最后一丝黑雾。当第一缕晨曦穿透云层,百姓们看见净乐宫上空悬浮着千万盏魂灯,每一盏都映着一张安详的面孔。
朱棣的琉璃灯队抵达武当山时,玄元正将最后一盏魂灯放入汉江。河面上,无数灯火顺流而下,宛如银河坠入人间。他望着波光粼粼的江面,忽然想起十二岁那年,自己也是这样站在汉江畔,看着百姓们因饥荒而漂浮的尸体。而如今,江面上闪烁的不再是绝望,而是重生的希望。
山风掠过,带着野菊花的清香与魂灯的暖意。玄元知道,这场与心魔、与命运的博弈从未真正结束。但只要人间还有苦难,他手中的灯就永远不会熄灭——因为真正的守护,是在黑暗中燃起希望,是让每一个漂泊的灵魂,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JPM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