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抱着油布包裹站在陈老师办公室门口,指尖无意识地绞着衣角。三月的北平,春风里还夹着料峭寒意,我却觉得掌心沁出一层细汗。包裹里是陈老师上周要我誊抄的《红楼梦》选段,我花了整整三个晚上,用最工整的簪花小楷誊在宣纸上。
门缝里漏出一线暖黄的光,混合着墨香与若有若无的硝石味。我深吸一口气,抬手轻叩门板,指节与梨木相触的声响让我心头一跳。
"进来。"
陈老师的声音隔着门板传来,温润得像他常泡的雨前龙井,却又带着不容迟疑的力道。我推门时,铜活页发出极轻的"吱呀"声,像是怕惊扰了满室书香。
他背对着我站在榆木书案前,月白色长衫被窗外斜阳镀上金边。修长的手指正抚过一本《红楼梦》的扉页,指甲修剪得圆润干净,指节处却有一道新鲜的划痕。书案上摆着青瓷笔洗,水面漂着几瓣早凋的梅花。
"过来。"
他仍未转身,只是将书页又翻过一页。我轻手轻脚地走近,踩在拼花地板上竟没发出半点声响。油布包裹在我怀里变得滚烫,我想起昨夜抄到"慧紫鹃情辞试忙玉"时,窗外突然响起的枪声,吓得我打翻了砚台,墨汁溅在袖口,现在还能看见淡淡的青痕。
陈老师忽然从多宝架上取下一只天青釉小碟。釉色润得像雨过天晴,底足有一道不显眼的窑裂。他揭开白瓷醋瓶,琥珀色的液体划出细线,在碟底积成浅浅一汪。我闻见镇江香醋特有的醇香,混着他袖间飘来的松烟墨气息。
"看仔细了。"
他执起狼毫笔,笔尖在醋里轻轻一蘸。阳光透过冰裂纹窗棂,在宣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笔尖落下时,醋液在纸上洇开透明的痕迹,写下"革命尚未成功"六个字。他的手腕悬得极稳,字迹瘦劲清峻,像他这个人一样,温润里藏着铮铮铁骨。
字迹瞬息干透,纸上只余几不可见的凹凸。我凑近了些,闻到他衣领上淡淡的硝烟味,像是刚从炮火纷飞的街巷归来。他忽然侧过脸,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星期三出生的女人,温商枝不认命》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如古井无波,我却看见他左边眉骨上有一道结痂的伤疤,藏在眉尾处,不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用火烤。"
他递来一盏西洋烛台,黄铜底座己经有些氧化发暗。我伸手去接时,他的掌心突然覆上我的手背。那触感干燥温暖,虎口处有握笔磨出的薄茧。我的呼吸顿时乱了节拍,睫毛在骤然升高的温度里轻颤。
烛焰被我们交叠的手护着,竟没有一丝晃动。他将那张宣纸引向焰心,热气在纸面蒸腾出细小的波纹。我屏住呼吸,看着原本空白的纸面上渐渐浮现出褐色的字迹,像是深秋的枯叶脉络,又像是浸了血的旧纱布。
"这是单宁酸遇热氧化的原理。"他的声音擦过我耳际,带着些许疲惫的沙哑,"用稀释的醋写,字迹遇热显形,遇水则消。"
我的目光不自觉地落在他袖口,那里有一星暗红,不知是朱砂还是血迹。烛光将我们的影子投在身后的《海国图志》上,两个黑影在各国疆域间融为一体。
"记住了?"
他忽然松开手,袖口掠过我的腕间,带起一阵带着硝烟味的风。我这才发现自己的小指在不受控制地发抖,连忙将烛台放回案上。青瓷碟里的醋还剩薄薄一层,映出我绯红的脸颊。
"下周三的国文课,你负责收齐同学们的《楚辞》读后感。"他转身从博古架取下一卷《花间集》,书脊的锦缎己经有些褪色,"用这个夹着交给我。"
我接过诗集时,注意到他无名指上有一圈淡淡的戒痕。窗外传来乌鸦的啼叫,暮色突然就沉了下来,将他的侧脸轮廓晕染得模糊不清。油布包裹里的《红楼梦》突然变得千斤重,我想起他上个月讲解"好了歌"时,曾望着教室外的梧桐树说:"乱世里,人人都戴着面具活着。"
此刻他的眼镜片上反射着最后一线天光,我看不清他的眼睛。但当他手指掠过书页时,我分明看见掌缘有火药灼伤的痕迹,新鲜得像是昨夜才烙上去的。
---
(http://www.220book.com/book/JT1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