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运顺着秦奕的手指看向芯片节点,若有所思地说:“你这么一说我倒想起了,2008 年咱们帮华芯国际做过‘芯片设计云端仿真系统’,当时就解决了他们芯片测试周期长的问题。现在他们产能上来了,更需要把芯片性能和云端应用结合起来。”
“比如咱们‘星云’平台上有海量的工业数据、科研数据,要是能把这些数据和华芯的芯片做协同优化,让芯片在处理特定场景数据时效率提升,这不就是‘云 - 芯协同’的新赛道吗?AWS 在这方面还没形成完整的解决方案,咱们要是能先落地,又是一个领先优势。”
秦奕眼前一亮,立刻调出华芯国际提供的芯片性能测试数据:“你看,华芯的 28 纳米芯片在处理通用数据时,性能和英特尔的芯片差距不大,但在处理工业传感器实时数据、科研领域的高并发计算数据时,效率就低了 15% 左右。”
“这不是芯片本身的问题,而是缺乏和云端应用的适配优化。”
“咱们‘星云’平台上有 2007 年至今的工业数据处理案例,还有 2010 年帮国家天文台做的高并发计算方案,完全能把这些经验提炼成‘芯片 - 云端适配算法’,嵌入到华芯的芯片驱动里。”
“到时候,用华芯芯片 + ‘星云’云服务的企业,处理工业和科研数据的效率能提升 20% 以上,这比单纯卖芯片或云服务更有竞争力。”
正说着,人工智能领域的负责人敲门进来,递上一份 “AI 模型行业落地报告”。
报告显示,“星云” AI 模型在国内制造业的质检场景中,准确率己经达到 99.2%,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但在全球市场的渗透率还不足 5%。
“问题和云计算初期很像,” 负责人无奈地说,“国外制造企业知道咱们的 AI 模型准确率高,但总觉得‘没听过这个品牌’,宁愿用准确率只有 95% 的国外模型。而且他们的生产线数据格式和国内不一样,咱们的模型需要二次适配,周期长了客户就没耐心了。”
秦奕接过报告,翻到 “适配周期对比” 那一页,指着数据说:“这就是咱们要解决的核心问题。AWS 的 AI 模型之所以能快速铺向全球,是因为他们做了‘标准化适配模板’,不管客户是什么行业,都能在一周内完成基础适配。”
“咱们早期的 AI 模型是为国内制造业定制的,适配灵活性够但标准化不足。”
“接下来,咱们要把国内 2000 + 制造业质检案例的适配经验,提炼成‘行业通用模板’,比如汽车零部件质检模板、电子元件外观检测模板,客户拿过去只需要导入自己的数据,3 天就能完成适配。”
“同时,联合华芯国际推出‘AI 加速芯片’,把咱们的模型算法固化到芯片里,让客户用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高的推理速度 —— 这可是国外模型比不了的,他们的芯片和模型都是分开的,适配效率低还贵。”
马运忽然想到了工业软件领域,他从电脑里调出一份 “全球工业软件市场报告”:“还有工业软件!咱们去年帮中车集团做的‘高铁轴承设计软件’,比国外同类软件的设计效率高 30%,还能和‘星云’平台的仿真计算功能联动。”
“但全球工业软件市场几乎被德国西门子、美国 Autodesk 垄断,咱们的软件在国际上没什么名气。”
“其实问题和云计算、AI 一样,都是‘技术领先但市场认知不足’。”
“我觉得可以借鉴云计算的‘技术体验馆’思路,在德国慕尼黑、美国底特律这些工业重镇,建‘工业软件体验中心’,让国外制造企业亲手用咱们的软件设计产品,对比和西门子软件的效率差异。”
“再把中车、华伟这些国内企业的使用案例翻译成多语言,做成‘客户成功故事’,在全球工业媒体上推广。”
秦奕深表赞同,他在 “全球科技产业图谱” 上,把云计算、芯片、人工智能、工业软件西个节点用红线连了起来:“老秦,你发现没?这些领域其实是相通的。”
“云计算是基础底座,芯片是硬件核心,人工智能是能力引擎,工业软件是场景入口。咱们可以构建一个‘全栈式科技生态’:用‘星云’云计算做数据存储和算力支撑,用华芯的芯片做硬件加速,用咱们的 AI 模型做智能分析,再用工业软件把这些能力落地到制造场景里。”
“比如,国外汽车厂商用咱们的工业软件设计汽车零部件,设计数据首接在‘星云’上存储,用 AI 模型做性能仿真,仿真过程靠华芯芯片加速 —— 整个流程无缝衔接,客户根本不用对接多个服务商,这比 AWS 只做云计算、西门子只做工业软件的‘单点服务’有优势多了。”
马运看着图谱上连成一体的西个节点,兴奋地说:“这个生态思路太关键了!AWS 现在也想往芯片、AI 领域延伸,但他们的各业务线是独立的,协同性差。”
“咱们从一开始就做‘全栈协同’,比如‘星云’云计算和华芯芯片的协同优化,AI 模型和工业软件的深度集成,这些都是咱们的护城河。”
“接下来,咱们可以先在汽车制造领域做试点,联合华芯国际、国内车企,推出‘汽车产业全栈科技解决方案’,从零部件设计的工业软件、AI + 云计算的性能仿真到物联网 + 云平台的生产过程监控,再到芯片适配,给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等试点成功了,再复制到航空航天、电子制造等领域 —— 到时候,咱们抢占的就不只是云计算的市场份额,而是整个全球科技产业的话语权。”
秦奕打开电脑上的 “多领域技术协同计划表”,开始补充细节:“下周去欧洲,除了对接大众和空客,我还要拜访德国的博世、西门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JVU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