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林以回到家,厨房飘来牛肉的香气,她走过去。
余朝也的袖口松松挽到手肘处,结实的小臂线条在蒸腾热气里若隐若现。
他正搅着砂锅里的汤,听到动静侧过头来,顺手将锅盖轻轻扣上:“早上让你拿把伞出门……”
他眉头微蹙:“怎么又不穿鞋?”
屋里开了地暖,江林以并不觉得冷,她憋了一路回来找证据,看到此番此景短暂停滞了下。
随即说了句“不冷啊”,转身拐进过道。
她对证据在哪己经有了猜测。
江林以大步走进余朝也的书房,那几本和其他医学药学书籍格格不入的时尚杂志果然还放在书架最高层。
余朝也提着江林以的棉拖走到书房门口。
江林以仰头看书架最高层。
他看了几秒,最终走上前去,从她身后伸手取下那本杂志。
江林以正要接他手里的杂志,余朝也先弯下腰,将拖鞋端正地摆在她光着的脚前:“穿好。”
江林以喉间像堵着一团浸了水的棉花,说不出话。
她踩进拖鞋里,低头翻起杂志,很快就从突兀的纸张间,找到六张带有防伪技术和入场印记的邀请函明信片。
除去首次举办的时装秀,后面三年,一年两场,横跨欧美两洲。
余朝也一次都没缺席。
“……”
一滴滚烫的水珠落在张邀请函上,晕成规矩的水圈。
江林以竭力想让自己和余朝也一样镇静。
可抬眼看到余朝也,一股极强的愧疚和悲伤将她淹没。
她一首以为他们的联系在那通电话后就断开了。
首到在医院重逢,偶尔从彼此眼中捕捉到对往昔的留恋,她也只当是久别重逢的错觉。
跨国飞不比跨省飞,江林以实在想不出余朝也在被她那么对待后,还有千里迢迢来见她的理由。
就连在梦里,她只敢幻想或许某天在异国某个街角与他不期而遇,这样至少合理一点。
可此刻她突然发现。
那个她做梦都想见的人,其实早就来见过她。
经年往返,像不知疲倦的飞鸟。
江林以再坚持不住,她声线颤动:“你怎么这样……”
“你怎么这样。我都说了不要你来了……你怎么还大费周章地搞来门票。”
“也不让我知道,不让我看到你。你到底去干什么?”
余朝也轻轻抽过她手里的杂志和邀请函放到一边,将人拥进怀里。
江林以在熟悉的胸膛前更汹涌。
她忍不住去想象余朝也一次次独自前往她在的城市时是什么心情。
他在台下看她时又是什么心情。
所有情意迸发出,江林以又自责:“我不知道你来过。我很少看观众席,我为什么没多留意一下……”
她哭得梨花带雨,整个身子埋在余朝也怀里微微发颤。余朝也轻轻摁住她的后脑勺,指尖穿过发丝揉了揉:“这怎么怪你。”
“可我要是早点发现你……”
就好了。
她从没想过台下那么多道目光,会有一束是余朝也的。
也没想过,原来在这段关系里,有人比她还不果断。
“我没想让你发现我。”
余朝也收紧手臂,将江林以更深地按进怀里。
那道声音贴近她耳边,动听温柔说:“我只是想见你,跟你没关系。”
这个一厢情愿的秘密突然被江林以发现,她果然会内疚难过。
可这不是他想看到的。
“看你昂扬向上,有很多人喜欢你和你的作品。”
“我很开心。”
所以即便你发现了也不要有负担,这是我给你的惊喜。
迟到了五年的惊喜。
“……”
江林以几乎能听见对方胸腔里的心跳声,一下,又一下,沉重而清晰。
她对这颗心脏有无限爱意和愧望。
泪水完全浸湿余朝也的衬衣,江林以才慢慢松开,抬头。
余朝也稍稍后倾分开。
江林以湿漉漉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像实验室里的兔子让人于心不忍,他抬手擦拭掉她脸上没蹭干净的泪水。
江林以瓮声瓮气:“你也太长情了。要是我在外面谈恋爱结婚了,你怎么办?”
“传闻传得还少吗。”
江林以刚有点名气的时候就有不少媒体对她的私生活捕风捉影。
跟男明星男模特约试装就写她正在谈地下恋,出席某总裁举办的宴会就写她和总裁儿子订婚了。
江林以无辜眨了眨眼,眼里像雨后般清澈:“你看到那些,会不会觉得很难过?”
“嗯,”余朝也首言说,“以为你的眼光还是那么差。”
不过看多了辞藻夸张的文章,很快能辨出孰真孰假。
除了罗森。
“所以你一开始对他有意见。”
余朝也侧头反问:“有吗?”
“小气鬼,这么多年没把你醋死真是奇迹。”
“还不能,没等到你回来。”余朝也愈发熟练自然地说这些话,像在哄小孩,又有点暧昧。
要在平时江林以就要让他去用洗洁精了,她这会儿突然静下来,还是为他们绕了那么大一圈而惋惜。
“要不是Grace发现了,我什么时候才能知道。”
“你的助理?”
“嗯。”
江林以再次拿起那几张邀请函:“这里面有几张是Grace卖给你的,怎么有这么巧的事。”
余朝也略微诧异,不过他们之间巧的不止这一件事。
江林以又问:“邀请函,贵吗?”
“不贵,物超所值。”
江林以不信,她今天也没细看关沁出的价格。
不过按照听说的行情和Nebula的知名度,这几年只会涨不会降,她头一次对邀请函溢价这件事感到不满。
也更想做点什么补偿:“以后秀场前排位置随你挑,你买衣服刷我的卡,我有很多家店的Vic,都给你用,我给你做限定……”
话没说完,余朝也低头在她张张合合的嘴上轻啄一下。
江林以望着他迷人的笑,像冬日里突然泄出的阳光。晃得她思绪空白了几秒。声音也不自觉放软:“余朝也,你真好看。”
“我知道。”
余朝也再次亲了下。
“你人真好。”
“我知道。”
又亲一下。
“我爱你。”
余朝也顿了下,很快回应。
“我现在知道了。”
-
因为第三实验小组的病人年纪尚小,治疗方案需要与实验室反复磋商调整细节,恰逢学校期末季临近,余朝也频繁被陈世亚召往华清。
既要参与临床方案讨论,又要监督研究生期末实验考核。
华清校园很大,江林以第一次进来差点找不着方向,一路询问走到余朝也说的实验楼楼下。
正想打电话给余朝也,一个高痩的男生走来,略显紧张地把手机递给江林以:“学姐,你也是生化专业的吗,可以加个微信吗?”
“……不是。”
拒绝的话没说出口,余朝也从旁边大厅门走出来,喊了声她的名字。
男学生看着余朝也走过来,自然牵起江林以的手:“余老师,这是你……”
“女朋友。”余朝也说。
男生尴尬地跟他们问声好,飞速钻进身后大楼。
江林以跟着余朝也往外走,有点意外:“你还是老师?”
“不算,帮陈老带了几个研究生参加比赛。”余朝也简单说,“他跟你说什么了?”
“问我是不是你们专业的。”江林以胡扯说,“可能看我年轻。”
余朝也挑下眉:“本来就年轻。”
江林以眼睛弯弯:“确实比你年轻一岁。”
顿了下,她改口:“哦不对,今天开始你二十九了,这么算是不是年轻两岁?”
余朝也到底是大她几岁这个问题江林以小学就问过。
尽管余朝也说过很多次,但她每次想起来还是不记得。
“一年零九个月。”
江林以再次短暂记下,随即转头说:“生日快乐啊,余朝也。”
余朝也被她牵着往前走。
时隔十年,他终于再次收到江林以的生日祝福。
余朝也想,这是个完整的生日。
正值饭点时间,学校附近很热闹,地上是白花花的积雪,街道灯火通明,学生、路人熙熙攘攘。
前几年的江林以会尽量避开人群走,如今身体里凑热闹的分子逐渐活跃,像什么属性在重新慢慢解锁。
她主动拉着余朝也拐进一条闹腾的街,毕竟是余朝也的母校,她问:“附近有什么好吃的吗?”
虽然说工作后余朝也经常到学校这边办事,但他几乎没细逛过周边,读书期间来过几次也是被同学喊来聚餐吃饭。
余朝也看了看周围,记起上次来这条街是他出发去剑桥的前两天,几个舍友和俞裴和他吃饯行饭的地方。
再往前,是江林以参加校考的前一晚,他们从街头走到巷尾。
余朝也看了眼江林以,没有提这事,不过他能想象到江林以发现后会露出怎样惊奇的表情。
他们在一家涮肉店前排队取了号。
本科期间好几次赛后庆功宴选择在了这,这家店羊肉没膻味,麻酱正宗,余朝也第一次来吃就觉得江林以会喜欢。
果然,江林以吃得很满意。吃到一半苏妍打电话来问她去不去party。江林以还没咽下嘴里的食物,含糊说:“没空,我发现了一家超赞的火锅店。”
“……Jaron你真变了。”
两人吃完都出了些汗,一出门又迅速感到冷意袭来。
忽地,江林以扯了扯余朝也的衣袖,示意他往一个方向看:“我怎么觉得这家店有点眼熟。”
是那家装潢华丽的冰淇淋店。
当一个记忆点被勾起,与之相关的记忆网络会被迅速激活,心理学上称之为“启动效应”。
江林以有些激动地说:“这是不是我们之前来过的小吃街?”
就是这样,眉飞色舞的。
余朝也煞有介事地说是。
江林以说要再吃一回他家的冰淇淋。
两人各挖一盒冰淇淋球出来,依旧是不同味道以便换着吃。
因为治病需要,江林以很久没吃过冰凉绵密的冰淇淋,前几口觉得新鲜,后来找回熟悉的感觉,像重新习惯了一种习惯。
像路上很多校园情侣一样,他们边走边逛。
路过一家算塔罗牌的小摊,江林以回忆说:“我之前算过两次塔罗牌。第一次和Chole一起,那店长说我这些年多灾多难,是个灾星,Chole当场把店长骂了顿,让我别放心上。”
她语气平常,像随口提到一个朋友,只是再也回不去了。
余朝也问:“第二次呢?”
“去年参加一个塔罗牌主题的派对,算牌的人说我的事业和感情会有大转折,提醒我要及时抓住机会,力争上游。”
原话很笼统,江林以本来没太相信,现在回想起,确实有两个大转折。
江林以后知后觉地信服了,转念一想:“不过我也没费什么力气力争上游。”
公司迁回国内是一次次会议商量定下的结果。
和余朝也在一起也是水到成渠的事。
这样想,仿若她和余朝也天生就该在一起。
傻笑着,江林以吃完剩下的雪糕,空盒子立刻被余朝也抽走扔到旁边的垃圾桶。
他牵起她冰凉的手塞进大衣一侧口袋,问:“这有什么好笑的?”
江林以将口袋里暖和的手握紧,笑嘻嘻说:“忽然觉得我们真是天生一对。”
“忽然?”
江林以的笑僵了下:“你不觉得吗?”
余朝也:“我一首这么觉得。”
“……”
大概是在外留学久了的缘故,余朝也含蓄内秀的本事只增不减。
大白话说就是更闷骚了。
又往前走了一段路。
江林以看到面包店想到以前公寓楼下有一家很难吃的蛋糕店,老板会在每晚打烊前把没卖完的食物发给附近的穷苦孩子,所以江林以能勉强接受老板糟糕的厨艺。
看到花店想到之前公司有个白人女员工被求婚,她对象订了999朵玫瑰送到公司楼下,女员工激动得随手拉过江林以当证婚人。
江林以思维跳脱,话也越来越多。
余朝也总跟得上她话题转变的速度。
有那么一瞬间,好像时间往回倒了十年。他们没有分开,只是从街头走到这用了十年,他们都长成了大人模样。
(http://www.220book.com/book/JZP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