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丝在烙铁头上化开,一缕白烟刚升起,院外就传来杂沓的脚步声。
沈林手腕一顿,没抬头,只将烙铁轻轻放回支架。他听见木门被猛地推开,几个穿灰绿制服的人闯了进来,领头的是联防队长,手里捏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条。
“沈林!接到举报,你长期非法囤积物资、倒卖电子元件,涉嫌投机倒把。现在要对你仓库进行全面搜查。”
沈林站起身,裤腰上的改锥磕在桌角,发出一声轻响。他没说话,径首走到工作台前,掀开那本摊开的册子,推到对方面前。
“这是我昨晚记的账。”他说,“每笔东西从哪儿来,换了多少粮食,修了几处故障,全在这儿。你们可以看。”
联防队员互相看了看,没人上前。队长皱了皱眉,挥手:“翻!一个角落都不能漏。”
箱子被拖出来,零件倒了一地。工具柜被拉开,麻袋口解开,连墙角堆着的废电线都被抖开检查。沈林站在原地,双手插在裤兜里,目光扫过每一个动作。
“我这儿修的都是废品。”他声音不高,“五十斤玉米换来一台报废电视,我修好了能播新闻。你们说这是投机?那镇上谁家收音机坏了不去供销社买新的,是不是也算违法?”
有人在外头小声议论起来。
“人家修的是破烂,又没卖高价。”
“总比让机器烂在屋里强。”
队长脸色越来越沉。他低头翻了翻那本册子,发现每一项都标着来源和见证人名字,甚至还有知青按的手印。
搜了近一个小时,什么都没找到。
他冷哼一声,正要下令撤人,忽然听见王大庆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等等。”
王大庆走了进来,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确良衬衫,脸上带着一丝急切:“我刚才路过,听说有人举报他藏违禁品……我记得上次县里通报过一批走私电子管,编号都能查。你们要不要再仔细查查?”
队长回头看他:“你有证据?”
“我没亲眼见。”王大庆摇头,“但他在修那些机器时,用的稳压模块来路不明。而且——”他忽然抬手指向墙角一个半开的木箱,“那里有个暗格,我以前见过他往里面塞东西。”
沈林笑了。
他走过去,当着所有人的面把箱子整个掀翻。螺丝、铜线、坏电容洒了一地。
“暗格?”他蹲下身,敲了敲底板,“你自己来看看,哪块木板是活动的?”
没人动。
王大庆站在原地,额角渗出一点汗。
沈林站起来,从工具箱里取出一个小玻璃瓶,举到阳光下:“你说来路不明?那这个呢?”他指着标签,“这电阻是从你家仓库流出的,上面还留着你抽的那种香烟味。你派人偷偷塞进我修的电视机里,想让它烧板起火。结果呢?被我拆下来了。”
围观人群一阵骚动。
“不止这个。”沈林又拿出一张纸,“昨晚上有人往我门缝塞了半张出库单,写着‘电子管调运至边境’,盖的是你爸的章。泥渍的颜色跟王家后院挖排水沟那片地一样。你要不要解释一下,为什么你家的东西会出现在我门口?”
王大庆嘴唇动了动,没说出话。
队长盯着他,眼神变了。
沈林不再看他,转身插上电视机电源。屏幕亮起,县广播站正在播报今日天气和政策通知,声音清晰稳定。
“这就是他们想毁掉的‘投机品’。”沈林指着画面,“能看国家新闻,能听农业指导。你们说我违法,那请问——是谁在浪费资源?是谁在阻拦老百姓用上电器?”
院子里安静了几秒。
然后有人鼓掌。
先是零星两下,接着越来越多。一个老大爷拄着拐杖往前站了一步:“沈师傅,我家那台红灯牌收音机歇了好几年了,还能修吗?”
“能。”沈林点头,“拿来就行。”
又一个人问:“我家孩子写作业的台灯不亮了,换个零件多少钱?”
“不要钱。”沈林说,“拿两斤红薯就行。只要不是故意弄坏的,我都修。”
人群开始低声讨论,有人转身回家取东西,有人掏出笔记本记下交换标准。
队长站在原地,脸涨得发紫。他猛地转身,一脚踹在王大庆小腿上。
王大庆“哎哟”一声跪倒在地,抱着腿蜷缩起来。
“你他妈耍我?”队长咬牙,“没有批文我就带人来搜查,要是上面追责,我担着?你一句风言风语就让我当枪使?”
王大庆抬头想辩解,却被两个队员架了起来。
“走!”队长吼了一声,“撤!”
队伍匆匆往外走,临出门时,他回头看了一眼沈林。
沈林正弯腰收拾散落的零件,动作平稳,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人群渐渐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询问维修事宜。沈林一边应答,一边把那半张出库单从夹层里拿出来,对着光看了看红色泥渍的位置。
他没说话,只是把它折好,放进贴身衣袋。
太阳偏西,巷子里拉长了人影。一个妇女抱着台灯走过来,还没开口,远处又响起脚步声。
沈林抬头。
赵德柱站在巷口,手里夹着公文包,脸上挂着笑,朝这边走来。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重返七四,从收破烂开始致富(http://www.220book.com/book/M29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