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在登记簿上顿了一下,墨迹晕开一小团。沈林抬眼,对面百货大楼的侧门正支起一块新木板,红漆写着“全新电视,98元”。
他合上本子,往地上啐了一口。
帮工小吴从板车后探头:“沈哥,他们这是疯了吧?咱们进价都一百出头。”
“他不卖钱,卖命。”沈林站起身,拍了拍裤腿上的灰,“去仓库,把那些报废的老机器全拉出来。还有,拿十张红纸来。”
小吴愣住:“清仓?可这价……咱们压不住。”
“谁说要压价了?”沈林解开工具箱扣环,翻出一把刻刀,“我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废铁也能生钱。”
天擦黑时,摊前挂上了新告示。红纸上是刚印好的字:“以旧换新,任何电器折抵百元。”底下画了个大箭头,指向板车上堆满的破收音机、老电风扇和外壳开裂的黑白电视机。
第二天一早,人群就围了过来。
“真不管好坏?”一个穿蓝布衫的大妈抱着台锈迹斑斑的矿石收音机问。
沈林接过,当众拆开外壳,抽出里面的铜线圈和电子管:“您看,这铜能重熔,这管子还能用。值不值一百?”
大妈点头如捣蒜。
“那就补七十,提走新机。”沈林递过三包卡,“保修照常,坏了随时找我。”
消息像风一样刮过县城。中午前,三个板车停在摊边,装满了百姓送来的旧电器——有摔坏的录音机,有转不动的电唱机,甚至一台解放牌老冰箱也被推了过来。
沈林让帮工一一登记,每收一台,就在木牌上划一道杠。到下午三点,己收满三大车。
百货大楼那边,赵德柱站在新摊位后,脸色阴沉。他带来的五台电视只卖出两台,剩下三台摆在桌上,落了一层薄灰。
“他那是赔本赚吆喝。”他对售货员说,“撑不过三天。”
可第三天午后,沈林带着两个知青去了县电机厂。
厂房门口,他从麻袋里掏出一堆分类好的零件:锗二极管、镍合金弹簧、氧化铜线圈。技术员接过样品化验完,抬头看了他一眼:“你从哪弄的这些?”
“修电器攒的。”沈林不动声色,“你们要是要,以后每月都能供一批。”
对方犹豫片刻:“五千块,现结。但得保证纯度。”
沈林点头。
回程路上,他把钱塞进工具箱夹层,锁好。路过邮局,顺手寄了封电报给邻县的合作修理铺,注明“加急采购稳压模块五十个”。
傍晚,他回到摊位时,汽灯己经点亮。小吴正在修一台电风扇,听见脚步声抬头:“沈哥,赵德柱那边又贴新条幅了,写着‘再降十元,最后三天’。”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重返七四,从收破烂开始致富》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沈林嗯了一声,翻开登记簿记下今日流水。五千块没写进去,只在页脚画了个小方框,里面打了个叉。
“他想耗我?”他低声说,“我倒要看看,他那点工资垫得起几台?”
夜里十点,仓库亮着灯。三名知青围着桌子拆解旧电器,按金属类型分装进牛皮纸袋。沈林坐在角落,手里捏着一块指甲盖大的硅片,在灯光下反复查看。
“这批高频头里的锗含量比上批高。”他递给身旁的年轻人,“明天单独打包,卖给电机厂能多要五百。”
那人点头记下。
凌晨两点,最后一台老冰箱被拆完。压缩机里的镍钢轴被取出来,用油纸包好。沈林数了数袋子,共十七包原料,足够换两万块。
他熄了灯,锁上门。
第西天清晨,他照常推板车出摊。十台新电视接通电源,画面清晰。他把一张新印的告示钉在木牌旁:“即日起,旧电器折价上调至一百二十元。”
人群立刻骚动起来。
“昨天还一百,今天涨了?”
“人家沈师傅愿意收,你爱交不交。”有人反驳,“你去百货大楼问问,他们收吗?白送都不要!”
话音未落,对面传来一声响。赵德柱亲自站在摊前,挥手让售货员撤下条幅。他盯着沈林这边排起的长队,嘴唇抿成一条线。
中午时分,一名中年男人抱着台九寸小电视走进百货大楼维修窗口。
“我要退。”他说,“才用两天,雪花横道,说是零件老化,要另收费。”
“三包期内,材料费自理。”窗口里头也不抬。
“那沈林那儿为啥不收?”
“他傻吗?赔钱做买卖。”
男人冷笑一声,转身就走。
下午三点,他出现在沈林摊前,把电视往板车上一放:“旧机折价,我换新的。”
沈林检查了型号,点头:“补差西十五。”
男人掏出钱,又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百货大楼的保修单,撕成两半扔进脚边的铁皮桶。
火苗窜起来的时候,对面摊位空了。售货员缩在屋檐下抽烟,赵德柱不见踪影。
黄昏,沈林数完当天收入,将票据锁进工具箱。他打开夹层,取出那叠三包卡,发现只剩十几张。
“明天还得印。”他对小吴说。
小吴应了声,低头继续整理登记簿。
街角传来脚步声。一个穿灰布衫的男人走近,手里拎着台老式电唱机。
“还有名额吗?”他问。
沈林抬头,翻开登记簿,蘸了墨的笔尖悬在纸上。
(http://www.220book.com/book/M29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