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四十九章 云贵梯田的水脉符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鬼吹灯之龙虎山秘冢 http://www.220book.com/book/M2MF/ 章节无错乱精修!
 

云贵高原的云雾,像化不开的白纱,缠在层层叠叠的梯田上。胡八一踩着田埂往前走,脚下的泥土混着水汽,软得像块糕,田埂边的竹筒里淌着清水,叮咚作响,映着头顶的天光。胖子扛着工兵铲,裤脚沾着泥点,手里捏着个烤洋芋,烫得首搓手:“老胡,这梯田看着跟画似的,能藏啥煞气?别是你那‘感应’被齐鲁的墨香熏糊涂了吧?”

他们要找的,是齐鲁大地指引的“水脉符”。据明代《滇黔志》记载,元阳梯田的深处,藏着“分水龙骨”,是哈尼族人祖辈留下的镇水器物,能调节梯田的水流,镇压“水脉煞”——那是梯田积水百年,混着耕作人的执念化成的煞气,会让水流变得紊乱,冲毁田埂,甚至把人拖进泥里。

“在那片‘迷魂田’。”Shirley杨指着地图,指尖划过标注的“九龙口”,“当地人说,那里的梯田绕得像个迷宫,进去的人总走回原地,田埂上的水会突然变浑,像是有东西在底下搅动。”

越往九龙口走,雾气越浓,能见度不足五尺,田埂上的水果然渐渐变浑,泛起黑色的泡沫,水里的稻茬像无数只手在摇摆。最中央的那块梯田里,立着根青黑色的石柱,柱身缠着老藤,藤叶是墨绿色的,根须扎进水里,竟在水面拉出些奇怪的纹路,与“守”字残片隐隐相合。

“是分水龙骨。”胡八一蹲下身,拨开石柱边的水草,露出底下的石槽,槽里积着黑泥,泥里嵌着些青铜碎片,“《滇黔志》说,龙骨柱下有‘分水符’,能引山泉入田,现在符被黑泥糊住了,水脉才会乱。”

话音刚落,周围的梯田突然“哗啦”作响,浑水顺着田埂往中央汇聚,黑色的泡沫越积越多,竟在水面凝成个模糊的人影——穿着蓑衣,戴着斗笠,手里握着根木犁,正是被水脉煞附身的“耕夫影”。

“是煞气借了耕作人的形!”胖子举着工兵铲后退,“这玩意儿在水里,咋打?”

Shirley杨突然发现,龙骨柱的顶端,刻着个极小的“水”字,被老藤遮住了,只有扯断藤条才能看见,笔画里嵌着的银亮粉末,是哈尼族特有的“水精砂”,能克制水脉煞。“是镇煞的核心!老藤是故意缠上去的!”

胡八一掏出从齐鲁带的“守”字残片,残片在雾中微微发烫,边缘的纹路与“水”字的笔画严丝合缝。他将残片按在“水”字的缺口上,又用刀割破掌心,将血抹在石柱上——鲜血渗入柱身,水精砂突然亮起,顺着“水”字的笔画流淌,整根龙骨柱都泛着淡淡的银光。

银光顺着石槽渗入地下,黑色的泡沫发出“滋滋”的响声,耕夫影在水面上剧烈摇晃,斗笠掉进水里,露出张模糊的脸,竟与周围劳作的哈尼族人有几分相似。最终,人影化作无数银亮的光点,融入梯田的水中,浑水渐渐变清,露出底下的青石板,上面刻着分水的脉络,与九龙口的梯田走向完美契合。

雾里走来个戴竹帽的哈尼族老人,手里握着个青铜犁头,犁头上的纹路与龙骨柱的碎片相同。“我爷爷说,龙骨柱响的时候,就是等来了能分水的人。”老人将犁头递给胡八一,“十年前有场大暴雨,冲毁了田埂,分水符被黑泥埋了,我爹用老藤缠住龙骨柱,才暂时稳住煞气,临终前说要等带‘守’字信物的人来。”

胡八一将犁头嵌进石槽的缺口,黑泥自动退去,青铜碎片纷纷归位,组成个完整的分水符。龙骨柱的“水”字与残片的银光交相辉映,梯田的水流重新变得顺畅,顺着田埂蜿蜒而下,在雾中闪着银亮的光。

离开九龙口时,雾气渐渐散去,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梯田上,稻穗沉甸甸地弯着腰,远处的哈尼族村寨传来鸡鸣,清晰而亲切。胖子啃着烤洋芋,笑道:“这云贵的水土就是养人,洋芋都比别处面。”

胡八一笑了笑,摸了摸心口——那里的感应指向了东南,是闽浙沿海的方向,隐约能“看”到片滩涂,滩涂上的渔船在潮水里起伏,像无数片叶子。

“该去闽浙沿海走走了。”他轻声说,风里带着稻香与水汽,清新得像首田园诗。

而九龙口的分水龙骨,在银光中静静伫立,与层层梯田相连,守着这份世代耕作的安宁。属于他们的故事,还在水声与稻浪里,朝着辽阔的闽浙滩涂延伸。

这守护的路,踏遍了西南的梯田,还要走向更遥远的海岸。

南宫潇斌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M2M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鬼吹灯之龙虎山秘冢 http://www.220book.com/book/M2M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