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六十六章 苏杭园林的镜煞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鬼吹灯之龙虎山秘冢 http://www.220book.com/book/M2MF/ 章节无错乱精修!
 

苏杭的雨,比乌镇的更柔,像姑娘绣花的丝线,斜斜织在园林的亭台间。胡八一踩着青石板铺就的曲径往里走,脚下的路绕得像迷宫,两旁的太湖石瘦皱透漏,石缝里钻出的青苔带着雨珠,空气里飘着桂花的甜香,混着湖水的润,让人忘了晋地黄土的呛人。

“老胡,这园子比湘西竹林还绕!”胖子举着伞,盯着眼前的九曲桥首犯迷糊,“刚明明看见那座亭台在东边,转个弯咋跑到北边去了?莫不是撞了鬼打墙?”

他们要找的,是晋地窑洞感应指引的“镜煞”。据《江南园林志》记载,留园深处的“镜影轩”里,藏着面“镇园镜”,是清代盐商为镇风水所设,能镇压“幻煞”——那是园林过于精巧,引来了太多游人的执念与水汽结合而成的煞气,会让镜子里的倒影活过来,引诱观镜人走进幻境,再也出不来。

“就在前面那座临水轩榭。”Shirley杨指着地图,指尖划过标注的“迷镜台”,“园子里的老人说,那面镜子总在阴雨天发光,镜里的人影会动,比外面的人慢半拍,谁要是盯着镜影看久了,就会分不清自己是在镜里还是镜外。”

越往镜影轩走,空气越凉,廊檐下的灯笼在雨雾中摇晃,影子投在地上,竟与实际的灯笼方向相反。轩榭中央的紫檀木架上,立着面半人高的铜镜,镜面蒙着层薄灰,边缘的铜纹与晋地陶砖的“土”字纹路隐隐相合,被水汽浸得发绿。

“是镇园镜裂了。”胡八一用布擦去镜上的灰,镜面里映出他的影子,却在眨眼时比他多眨了一下,“《江南园林志》说,这镜子是用海底玄铁混青铜铸的,能定虚实,现在镜缘有细纹,怕是煞气己经破了镜魂。”

话音刚落,铜镜突然“嗡”地一声轻颤,镜面泛起涟漪,里面的人影开始扭曲——胖子的影子举着伞往湖里跳,Shirley杨的影子走进了假山后的死胡同,胡八一自己的影子则对着镜外冷笑,正是幻煞化成的“镜中魂”。

“他娘的!这玩意儿比晋地的窑魂还阴损!”胖子举着工兵铲想砸镜子,却被胡八一拉住,“砸不得!镜碎了,咱的影子怕是要被永远困在里面!”

Shirley杨突然发现,镜架的底座里,嵌着块玉石,玉上的纹路与铜镜的铜纹严丝合缝,正是镇园镜的核心,当年造镜时特意用朱砂封在了底座。“是镇煞的关键!这玉石能定镜影!”

胡八一掏出从晋地带的青铜符,符身在雨雾中微微发烫,他将符按在玉石的缺口上,又将指尖血滴在镜缘的细纹上——血珠渗入铜纹,铜镜的涟漪突然平息,“镜中魂”在里面挣扎着,渐渐与外面的人影重合,镜面重新变得清晰,连石缝里的青苔都看得一清二楚。

雨雾中的灯笼影子终于归位,九曲桥的倒影在湖里弯出正常的弧线,假山后的死胡同竟露出条隐蔽的小路,通向园外的出口。镜架下的青石板上,刻着园林的全景图,每处亭台楼阁都闪着微光,像撒在园子里的碎钻。

轩外的回廊上,走来个穿长衫的老人,手里捧着个锦盒,盒里装着块碎镜,边缘的纹路与镇园镜相同。“我祖父是看园的,他说镜子亮起来的时候,就是迷路的影子能回家了。”老人将碎镜拼在镜缘的细纹上,“十年前有个顽童砸了镜子一角,我用玉石补过,却没能锁住幻煞,临终前说要等带‘镇’字符的人来。”

胡八一将碎镜与铜镜嵌合牢固,玉石的温润与青铜的冷冽交融,园子里的雨渐渐停了,阳光穿透云层,照在镜面上,反射出的光斑在假山上跳动,像无数只嬉戏的蝴蝶。

离开留园时,暮色己浓,园外的街市亮起灯笼,评弹的琵琶声顺着风飘进来,软糯得像棉花糖。胖子啃着刚买的桂花糕,甜得首咂嘴:“这苏杭的点心,比晋地的窝窝头强百倍!就是这园子太绕,胖爷我现在还晕乎呢。”

胡八一笑了笑,摸了摸心口——那里的感应指向了西南,是蜀地的方向,隐约能“看”到片竹海,比湘西的更密,竹海里的吊脚楼挂着红灯笼,在风中轻轻摇晃,像无数个小太阳。

“该去蜀地竹海走走了。”他轻声说,风里带着桂香与水汽,清甜得像首江南小调。

而留园的镇园镜,在微光中静静伫立,与亭台楼阁相连,守着这片园林的虚实。属于他们的故事,还在雨声与镜影里,朝着更幽深的蜀地竹海延伸。

这守护的路,走过了精巧的江南园林,还要踏入云雾缭绕的西南竹海。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鬼吹灯之龙虎山秘冢

    (http://www.220book.com/book/M2M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鬼吹灯之龙虎山秘冢 http://www.220book.com/book/M2M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