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笋如剑,刺破西南的浓雾。胡八一踩着湿漉漉的青苔往上爬,指尖抠进石缝,摸到些冰凉的碎玉——那玉片上的刻痕歪歪扭扭,像某种未被破译的符号,正随着青铜符的灼烫感,在掌心微微发烫。
“老胡,这破石头林子比墓群还绕!”胖子拄着工兵铲喘气,裤脚被石缝里的荆棘勾破,“你看那最高的石柱子,顶端是不是有块白的?像……像个人脸?”
Shirley杨展开拓片,上面是当地彝文记载的“先民遗迹”:“《滇南异志》说,这‘迷魂林’是新石器时代先民凿的祭祀场,石林深处的‘通天柱’上嵌着块‘祖灵玉’,能镇压‘石煞’——那是被山体压死的先民怨气,与石林的寒气结合成的煞气,会让迷路的人看见幻象,跟着石缝里的哭声走,最后被活活嵌进石笋里,变成新的‘石像’。”
越往石林深处走,雾里的哭声越清晰,像孩童的呜咽,又像老人的叹息。石缝里嵌着的碎玉越来越多,最大的一块足有巴掌大,玉上的刻痕与中原玉琮的纹路隐隐相合,摸上去竟能感到微弱的震动,像有心跳藏在里面。
“是祖灵玉裂了。”胡八一盯着通天柱顶端,那里的白影越来越清晰——果然是张人脸,眼窝深陷,嘴角咧开诡异的弧度,“先民说这玉是用整座山的灵髓雕的,能定地脉,现在玉气散了,怕是煞气己经破了石根。”
话音刚落,周围的石笋突然“咔嚓”作响,表面的青苔层层剥落,露出底下的人脸轮廓——有的睁着眼,有的咧着嘴,全是被嵌进石头里的人,五官扭曲,像是在无声地尖叫。通天柱顶端的人脸突然转动,石缝里的哭声变成尖利的笑,无数只石手从缝里伸出来,抓向最近的人,指节处的碎石簌簌掉落,砸在地上噼啪作响。
“他娘的!这玩意儿比水煞还邪门!”胖子举着工兵铲去劈,铲刃砍在石手上,震得虎口发麻,“老胡你看那玉片!是不是祖灵玉的碎片?”
Shirley杨突然发现,通天柱的裂缝深处,嵌着块碗口大的墨玉,玉上的刻痕密密麻麻,竟与青铜符的纹路严丝合缝,玉边缠着几缕干枯的藤蔓,是先民祭祀时绑的祭品,正是镇煞的核心。“是祖灵玉的‘魂’!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鬼吹灯之龙虎山秘冢》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这墨玉能聚山灵!”
胡八一掏出青铜符,符身在雾气里烫得灼手。他踩着摇晃的石笋往上爬,石手从西面八方抓来,他侧身躲开,石指甲擦过肩头,划开道血口子,血珠滴在碎玉上,竟被瞬间吸收。趁这空档,他扑到通天柱前,将符按在墨玉上,又将掌心的血抹在裂缝里——
血珠与墨玉的刻痕相融,玉片突然发出蓝光,周围的石笋停止震动,人脸轮廓渐渐隐去,露出原本的青灰色石质。石缝里的哭声变成柔和的风鸣,石手缓缓缩回缝里,裂缝中渗出清水,冲刷着残留的碎玉,露出底下的岩画——画着先民围着篝火跳舞的场景,原来这石林不是镇煞,是先民与山神对话的祭坛。
雾散时,阳光透过石笋的缝隙照下来,在地上映出斑驳的光点。通天柱顶端的人脸消失了,露出块完整的祖灵玉,玉上的刻痕在光线下连成串,像句古老的咒语。
石林外的彝寨里,一个穿麂皮褂的老人正吹着芦笙,见蓝光冲天,突然对着通天柱跪拜:“我爷爷是守林人,他说玉光通天时,就是祖灵显灵了。”老人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裹着些玉粉,“五年前地震裂了石柱,我用糯米浆补过裂缝,却止不住夜里的哭声,临终前说要等带‘山’字符的人来。”
胡八一将青铜符与墨玉嵌合牢固,蓝光与玉质的冰凉交融,石缝里的碎玉自动拼合,组成块完整的玉盘,盘上的刻痕突然亮起,在地上投射出幅星图——正是他们一路走来的路线,从蜀道石窟到中原墓群,竟全在星图的节点上。
离开迷魂林时,彝寨的牛角号声在山谷里回荡,混着芦笙的调子,像首古老的史诗。胖子啃着刚烤的乳扇,甜腥味在舌尖散开:“这西南的吃食,比中原的玉米饼怪!就是石煞太硬,胖爷的铲子再劈几下就得废了!”
胡八一笑了笑,摸了摸心口的青铜符——符面的星图里,最后一个节点在东海的一座孤岛上,那里的海底沉睡着座水晶宫,宫顶的夜明珠,似乎藏着青铜符最终的秘密。
西南的风带着松脂香,吹过通天柱的裂缝,像在为这些先民的魂灵,哼起支古老的祭歌。属于他们的故事,还在墨玉的余辉与星图的指引里,朝着更神秘的东海孤岛延伸。
(http://www.220book.com/book/M2M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