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岭的瘴气里,总藏着李俊的算盘。他不像穆弘那样靠家族势力横行,也不像张横那样靠蛮力劫道,而是开着家 “私商客栈”,表面上收售山货,暗地里却做着 “通江达海” 的买卖 —— 官府禁运的盐铁,他能从水路运进来;客商不敢带的重金,他能派人护送;连梁山、少华山这些山寨的消息,他都能通过船家悄悄打听。这客栈不是营生,是他观察天下的窗口,是他实现野心的跳板 —— 他从没想过忠于谁,只想着 “谁能帮我走得更远”。
第一次见宋江,他就把 “投机” 的心思藏在了 “义气” 的外衣下。那会儿宋江被穆春追杀,慌不择路逃到揭阳岭,误打误撞进了李俊的客栈。李俊一听说来人是 “及时雨宋江”,立刻从后堂迎出来,握着宋江的手热络地喊:“久闻哥哥大名,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 他一边让人摆酒,一边偷偷让人去拦穆春的人,嘴里说着 “哥哥别怕,在我这揭阳岭,没人敢伤你”。
其实他早知道宋江的名声 —— 江湖上都传 “宋江仗义疏财,广结好汉”,李俊心里清楚,这样的人要么成大器,要么能牵出大势力。救宋江,不是单纯的 “路见不平”,是为自己铺条后路:若宋江日后真有出息,自己也算 “有恩于他”;若宋江能搭上梁山的线,自己也能借势往上走。果然,宋江后来被发配江州,李俊又特意带着童威、童猛去江边送他,还塞了银子,说 “哥哥若有难处,只管让人捎信,我定来帮忙”—— 这 “示好” 做得滴水不漏,既没显得刻意,又让宋江记了他的情。
等梁山势头渐起,他见 “入伙梁山” 成了 “晋身之阶”,便立刻带着童威、童猛主动投奔。不同于李逵的莽撞、武松的被动,他投奔时还带着 “投名状”—— 把自己在揭阳岭的私商渠道献给梁山,帮梁山打通了水路运输的路子。宋江见他有用,又念着旧情,当即封他做了水军头领。李俊在梁山从不争功抢风头,却把水军的权力悄悄攥在手里:童威、童猛是他的心腹,水军的船工、舵手多是他从揭阳岭带来的旧部,连宋江调用水军,都得先跟他商量 —— 他看似 “低调”,实则在为自己积攒实力,等着 “东风” 到来。
征方腊时,他的 “野心” 开始藏不住了。梁山好汉死伤惨重,他看着身边兄弟一个个倒下,却没像武松那样心灰意冷,也没像宋江那样执着于 “招安功名”,反而悄悄观察局势:方腊虽败,但朝廷对梁山好汉早有猜忌,所谓 “封赏” 不过是权宜之计,日后难免 “鸟尽弓藏”。于是他借着 “战船需要检修” 的由头,让童威、童猛偷偷改造了几艘大船,囤积了粮食、兵器,还联络了几个对朝廷不满的水军兄弟 —— 他早想好了退路,若朝廷真要动手,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恶水浒》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他就带着人离开,另寻出路。
果然,征方腊结束后,宋江、卢俊义等人陆续被朝廷赐死。李俊接到 “回京受封” 的圣旨时,借口 “中风”,留在了苏州,等朝廷的人走后,立刻带着童威、童猛,还有提前联络好的兄弟,驾着改造好的大船,从海路出发,一路向南,最终在暹罗国(今泰国)站稳脚跟,成了暹罗国的国王。他没像李逵那样为宋江殉葬,也没像武松那样出家归隐,而是凭着自己的算计,从 “梁山头领” 变成了 “一国之主”—— 他的每一步选择,都踩着 “利益最大化” 的节点,从不为 “忠诚”“情义” 所困。
李俊的恶,不是刀光剑影的暴力,也不是口蜜腹剑的算计,是 “野心驱动下的精致投机”。他不像宋江那样用 “替天行道” 包装私欲,也不像高俅那样用权力压榨他人,却把 “利己” 刻进了骨子里:忠于宋江,是因为宋江有用;忠于梁山,是因为梁山有前途;离开朝廷,是因为朝廷不可靠 —— 他的世界里,没有 “信仰”,只有 “价值”;没有 “坚守”,只有 “权衡”。这种恶不血腥,却透着一股凉薄:他利用了宋江的信任,利用了梁山的平台,最终却为了自己的野心,彻底脱离了曾经的 “兄弟”,活成了自己最想成为的 “掌权者”。
这恰如现实中那些 “风口上的投机者”:前几年互联网火,就扎堆做 APP、搞首播,不管产品有没有价值,先圈钱再说;后来新能源热,又立刻转型做电池、搞车企,不管技术过不过关,先蹭热度为上;他们嘴里说着 “创业”“创新”,心里想的却是 “趁风口赚快钱”“借平台往上爬”。他们没有对行业的敬畏,没有对用户的责任,只有对利益的追逐 —— 哪个领域能让自己获利,就扎进哪个领域;哪个平台能让自己上位,就依附哪个平台。
野心本身并不可怕,怕的是没有底线的野心。李俊虽然成了暹罗国国王,却也永远失去了 “兄弟情义” 的温度 —— 他算计了所有人,也孤立了自己;他实现了野心,却也成了 “精致利己” 的标本。就像现实中的投机者,或许能靠风口赚得盆满钵满,却很难长久立足:没有核心能力,风口一过就会摔得很惨;没有道德底线,赚来的利益也会带着 “原罪”。
李俊在暹罗国的宫殿里接受朝拜时,或许会想起揭阳岭的客栈,想起梁山的战船 —— 那些不过是他野心路上的 “垫脚石”。他从没觉得自己 “作恶”,觉得 “识时务者为俊杰”,觉得 “人就该为自己活”。可他忘了,真正的 “生存智慧”,不是靠投机取巧上位,而是靠坚守底线立足;真正的 “成功”,不是成为孤家寡人的国王,而是活成自己曾经敬佩的 “有情有义” 的模样。
(http://www.220book.com/book/M3X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