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殿帅府的校场上,曾回荡着杨志挺枪的锐响。他穿着祖传的乌油铠甲,手里握着浑铁点钢枪,枪尖挑落的不仅是对手的兵器,还有他对 “杨家将后人” 身份的执念 —— 从祖父杨令公起,杨家世代忠良,他也想循着这条路,“一刀一枪博个封妻荫子”,让没落的杨家再显荣光。那时的他,眼里的理想比太阳还亮:哪怕从殿帅府制使贬为普通武官,哪怕护送花石纲翻船丢了差事,他也没放弃过 “靠武艺挣功名” 的念头,首到生辰纲的黄沙、牛二的泼骂,一点点碾碎了他的理想,把他从 “求功名的武官”,逼成了 “混日子的山贼”。
他的理想第一次碰壁,是丢了花石纲。当年他奉命护送花石纲去东京,行至黄河时遇了大风,船翻了,花石纲沉了大半。他不敢回东京领罪,只能西处逃亡,躲在江湖上混日子。可哪怕躲着,他也没丢了兵器,每天照旧练枪,心里总想着 “总有一天能回去,把丢的功名挣回来”。后来朝廷大赦,他立刻凑了银子,去东京找高俅求情,想复职 —— 他以为 “只要有武艺、肯低头,总能有机会”,却没料到高俅根本不见他,还把他的银子扔了出来,骂他 “无能之辈,也配复职”。
那次碰壁后,他的理想开始蒙尘,却没彻底熄灭。他在东京街头变卖祖传的宝刀,想换点银子做盘缠,再另寻出路,没承想遇上了泼皮牛二。牛二围着他的宝刀胡搅蛮缠,一会儿要 “杀人不见血”,一会儿要抢刀,还对着他拳打脚踢,嘴里骂着 “你个败落户,还敢拿宝刀出来卖”。杨志本想忍,可牛二的话戳中了他的痛处 ——“败落户” 三个字,像针一样扎进他心里。他想起杨家的荣光,想起自己的抱负,再看看眼前撒泼的牛二,怒火突然冲了上来,手起刀落,杀了牛二。
杀了牛二后,他没跑,反而主动去官府自首 —— 他不是不怕死,是还想着 “朝廷或许能念我是误杀,给我一条生路,让我日后还能博功名”。可朝廷没给他机会,只判了他 “刺配大名府”。押解路上,他摸着脸上的刺青,第一次觉得 “理想或许真的没希望了”,可心里还是存着一丝侥幸:“到了大名府,若能在梁中书手下好好干,说不定还有机会。”
梁中书确实看重他的武艺,让他护送生辰纲去东京。这次机会,成了他理想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他精心谋划:让军汉们乔装成挑夫,自己扮成普通商人,走小路避开强盗,甚至连吃饭休息都选在偏僻的地方。他怕再出意外,怕再丢了差事,夜里睡不着时,就摸着枪杆默念 “杨家不能毁在我手里”。可他千算万算,没算到晁盖、吴用等人会在黄泥岗设局,用蒙汗药劫走了生辰纲。
当他从昏迷中醒来,看到满地狼藉、生辰纲不见踪影时,整个人都垮了。他拔出刀想自刎,却又下不了手 —— 不是怕死,是觉得 “连死都没脸见列祖列宗”。他漫无目的地走在荒野里,理想彻底碎了:复职没希望了,功名没指望了,连杨家的脸面,都被他丢尽了。后来他辗转上了二龙山,再后来跟着鲁智深、武松一起投奔梁山,从 “求功名的杨志”,变成了 “落草的杨头领”。
上了梁山后,他成了最 “沉默” 的头领之一。打仗时,他会跟着冲锋,却从不像秦明那样勇猛,恶水浒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恶水浒最新章节随便看!也不像林冲那样主动;分粮草、领赏赐时,他从不争抢,给多少要多少;宋江提招安时,他没反对,却也没像关胜、呼延灼那样激动 —— 他知道,就算招安了,自己杀过牛二、劫过生辰纲(虽非本意,却己落草),也再回不到 “博功名” 的日子了。他的理想没了,只剩 “混日子” 的麻木:跟着梁山厮杀,不为 “义气”,不为 “快活”,只为 “有口饭吃,有个地方待”。
有次林冲跟他聊起 “当年在东京的日子”,说 “若不是高太尉陷害,咱们说不定还在殿帅府一起当差”。杨志只是低头喝酒,没接话 —— 他不敢想 “当年”,不敢想理想,怕一想起来,心里就像被刀割一样疼。他甚至不敢再提 “杨家将”,怕别人说 “你也配提杨家”,怕自己玷污了祖辈的名声。
杨志的恶,是 “理想破灭后的沉沦之恶”。他没有主动作恶,杀牛二是被逼无奈,落草是走投无路,上梁山后参与厮杀,也是被动跟随 —— 他的恶,不是主观的恶意,是理想破碎后 “破罐子破摔” 的麻木,是 “既然没了奔头,就跟着混” 的沉沦。他不像宋江那样用 “义气” 包装私欲,不像吴用那样算计他人,只是个被现实反复捶打后,放弃了挣扎的失败者:明知梁山的有些仗打错了,却没力气反驳;明知有些杀戳没必要,却没勇气停下,只跟着大部队走,任自己在 “混日子” 里,慢慢变成了恶的 “被动参与者”。
这恰如现实中那些 “怀才不遇” 的人:职场上,年轻人带着 “干一番事业” 的抱负入职,却屡屡被打压、被排挤,提案被否定,努力被忽视,慢慢从 “积极进取” 变成 “敷衍摆烂”,甚至跟着同事一起摸鱼、偷懒,明知不对,却想着 “反正努力也没用,混着吧”;生活里,有人怀着 “靠手艺立足” 的想法创业,却屡屡碰壁,投资失败,客户流失,慢慢从 “充满干劲” 变成 “破罐破摔”,甚至为了糊口,做些打擦边球的生意,明知不妥,却安慰自己 “反正没别的路了”。他们和杨志一样,本有自己的抱负,本想靠本事堂堂正正立足,却被现实的冷水一次次浇透,最终丢了理想,失了锐气,被动参与了自己曾经不齿的事 —— 不是天生坏,是被挫折磨掉了底气,被无奈压垮了坚持。
杨志最后死在征方腊的路上。攻打杭州时,他染上了重病,躺在营寨里,看着窗外的细雨,嘴里喃喃着 “杨家…… 对不起……”—— 他到死都没实现 “博功名” 的理想,没给杨家争回荣光,甚至没活成自己曾经想成为的样子。他的悲剧,不是因为坏,是因为 “太想做好,却屡屡做坏”;不是因为没本事,是因为现实太残酷,理想太脆弱,脆弱到经不住几次挫折,就碎得再也拼不起来。
理想的可贵,从来不是 “一定能实现”,是 “哪怕没实现,也不丢了底线”;人的可贵,从来不是 “永远不跌倒”,是 “哪怕跌倒了,也不放弃挣扎”。杨志的故事,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每个 “被现实打败” 的人的影子:或许我们会碰壁,会失意,会觉得 “理想没希望了”,但别像杨志那样,在沉沦里丢了自己 —— 哪怕没了奔头,也别跟着 “混”;哪怕没了理想,也别丢了底线,否则,就真的成了 “自己曾经最讨厌的人”。
(http://www.220book.com/book/M3X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