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市殡仪馆的食堂里,晨光透过结着冰花的窗户,在水泥地上照出片菱形的亮区。张建军、李红梅和王强坐在桌旁,手里捧着热粥,粥碗里飘着几粒咸菜 —— 这是李队长让人从国营粮店换来的大米熬的,比平时的玉米面粥要稠,能暖暖地填进胃里。阿武坐在对面,看着他们慢慢恢复血色的脸,指尖还留着刚才帮李红梅驱散最后一丝疫影时的暖意。
“多谢你们…… 要是没你们,我可能就成了只会扑人的怪物了。” 李红梅攥着女儿画的小鸭子,纸边己经被她捏得发皱,“我得赶紧回去,妞妞还在我妈家等着,她肯定以为我又加班了。”
王局长正在和李队长交接记录,他将阿武画的石室地图、黑卵休眠状态的描述,还有老吴的算盘一起放进档案袋:“这算盘得好好收着,能定魂驱疫影,以后邻市夜班要是有动静,拨拨算盘说不定能应急。黑卵那边,记得每天派人去石室查看,要是卵身再冒黑纱,就赶紧发电报,我们会尽快过来。”
李队长点点头,将档案袋锁进食堂的铁皮柜:“放心,我己经安排了两个夜班员守着西配楼,都是家里有牵挂的,按阿武说的,带着‘念想’上班,疫影应该不敢靠近。对了,昨天在石室墙缝里发现这个,像是疫教留下的。” 他递过来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画着个奇怪的符号 —— 圆圈里裹着个 “北” 字,旁边写着 “冬雪前,主坛启”。
“是东北主坛的标记!” 阿武心里一沉,这和之前在西北分坛发现的电报内容对上了,“‘冬雪前’就是下个月,东北那边肯定要启动主坛的卵,到时候双卵共振,比吸能期还危险!”
赵伯收拾着帆布包,将剩下的驱疫粉和护鼎鸟羽放好:“得赶紧回向阳,跟沈若说说这事,她研究沈青山的日志这么久,说不定知道怎么应对双卵共振。还有你爸,你走这两天,他总问起你,说想跟你说点‘沈家的旧事’。”
提到父亲,阿武心里一暖,又有点慌 —— 之前父亲只说过自己是普通工人,从没提过沈家,现在突然要讲旧事,难道和自己的血脉、和疫教有关?他摸了摸内袋里的三枚铜钥,钥匙在布兜里轻轻硌着胸口,像是在提醒他,有些秘密该揭开了。
吉普车驶离邻市时,己经是上午十点。车窗外的稻田里积着薄霜,远处的国营砖厂冒着淡灰色的烟,广播里传来《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旋律,是这个年代最常见的热闹,却让阿武心里的紧迫感更重 —— 冬雪前只有一个月,他们得在这一个月里找出双卵共振的破解法,还要揭开第 100 条守则的 “共生” 秘密。
“你看沈青山的日志,这里有段话之前没注意到。” 赵伯突然从包里掏出日志,翻到夹着红绳的一页,“‘卵有两气,一为疫,一为生,若只驱疫不养气,卵必反噬;若能以血脉融生气,可化疫为守’—— 这说的是不是‘共生’?”
阿武凑过去看,日志上的字迹有些潦草,像是沈青山匆忙写下的,旁边还画着个小图:鼎光裹着卵,卵里有道红线连着人的手臂,红线旁标着 “血脉”,卵外有道绿线连着稻穗、房屋,标着 “生气”。“‘化疫为守’…… 难道不是要毁掉卵,而是要让卵的生气保护小城?” 这个想法让阿武愣住了,之前他们一首想着怎么封卵、灭卵,却从没考虑过 “养卵”。
“说不定是这样!” 赵伯拍了下大腿,“你看总坛的真卵,自从你用血脉激活鼎之后,卵身一首泛着莹白,没再冒过疫气,反而护坛阵的光更亮了,这不是‘化疫为守’是什么?”
阿武摸了摸怀里的净化鼎,鼎身泛着淡青光,和之前相比,光里多了点极淡的莹白,像是吸收了真卵的生气。他突然想起左臂的青斑,每次靠近真卵,青斑都会变得更稳定,不再像之前那样容易发烫 —— 难道自己的血脉和真卵的生气,早就开始 “共生” 了?
吉普车回到向阳殡仪馆时,己经是下午一点。沈若早就站在总坛门口等着,手里攥着张刚抄好的日志片段:“你们可算回来了!我在日志里发现了‘晨光阵’的记载,说‘钟楼顶层有晨光阵眼,需三钥嵌阵、血脉引光、守馆气助燃,可聚晨光之力,化双卵共振之危’—— 这就是破解东北主坛的关键!”
阿武跟着沈若走进总坛石室,石台上的真卵果然比之前更亮了,莹白光裹着鼎的淡青光,在石室里形成道柔和的光罩。他将三枚铜钥放在卵旁,钥匙刚碰到光罩,就自动浮了起来,对着石室顶部的方向微微转动 —— 是钟楼的方向!
“钟楼顶层的楼板上,有三个凹槽,刚好对应三钥的纹路。” 沈若指着日志里的插图,“沈青山当年建钟楼,就是为了建晨光阵,只是没来得及启动,就去封东北主坛了。现在只要我们在冬雪前启动晨光阵,就能聚足够的晨光之力,就算东北主坛的卵启动,也能压住共振。”
就在这时,父亲的声音从石室门口传来:“阿武,你回来了,爸有话跟你说。” 他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手里攥着个旧木盒,是之前在医院病床下发现的那个,“这盒子里的东西,该给你了,是你太爷爷沈青山留给你的。”
阿武赶紧走过去,父亲打开木盒,里面放着块玉佩,玉佩上刻着沈家的家徽 —— 鼎形纹,旁边还有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是个穿着防疫服的男人,抱着个婴儿,旁边站着个女人,手里拿着净化鼎的缩小模型。“这是你太爷爷、太奶奶,还有你爷爷。” 父亲的声音有些沙哑,“当年你太爷爷封东北主坛时,怕疫教报复,让你爷爷改了姓,躲在向阳小城当工人,就是为了保护沈家血脉,等着能启动晨光阵的人出现 —— 那个人,就是你。”
“我爷爷…… 是沈家人?” 阿武接过玉佩,玉佩贴在掌心,暖暖的,和鼎光的暖意很像,“那您之前为什么不告诉我?”
“怕你害怕,怕你像你太爷爷那样,一辈子都在和疫气打交道。” 父亲摸了摸阿武的头,像小时候那样,“可现在不一样了,你己经能守住邻市的卵,能解开吸能期的危局,你比我和你爷爷都强,能担起沈家的使命了。”
沈若走到父亲身边,看着木盒里的照片:“叔叔,您知道‘共生’吗?沈青山的日志里说,沈家血脉和真卵的生气共生,才能彻底化疫为守,您之前有没有感觉到和真卵的联系?”
父亲点点头,指了指自己的胸口:“我年轻的时候,靠近总坛就会觉得心里踏实,像有暖风吹着,只是那时候不知道是为什么,现在才明白,是血脉和卵的生气在呼应。你太奶奶当年说过,‘共生不是让卵吞了人,是人用仁心养着卵的生气,卵再用生气护着人’,这就是第 100 条守则的‘生路’。”
阿武突然明白了 —— 之前他以为 “共生” 是被迫的,是血脉的负担,现在才知道,是仁心让共生变成了守护。就像邻市的夜班员用牵挂守住自己,自己用血脉守住卵,卵再用生气守住小城,这是个环环相扣的守护圈,缺一不可。
他走到石台前,将玉佩放在真卵旁,玉佩瞬间亮起,和卵的莹白光、鼎的淡青光融在一起,形成道三色光带,绕着石室转了一圈。左臂的青斑也跟着亮起来,淡蓝变成了淡金,不再是之前的预警,而是共生的印记。
“明天我们去钟楼顶层,看看晨光阵眼。” 阿武看向沈若、赵伯和父亲,眼神坚定,“启动晨光阵需要三钥、血脉和守馆气,我们正好有 —— 赵伯的守馆气,我的血脉,还有三枚铜钥,一定能在冬雪前做好准备,守住东北主坛的危局。”
夕阳慢慢沉下去,钟楼的指针指向六点,“当” 的一声钟响,在殡仪馆的院子里回荡。阿武站在总坛门口,看着远处的小城,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冒着烟,国营食堂的方向传来下班的铃声 —— 这些平凡的烟火气,就是他们要守护的东西,是 “共生” 最真实的意义。
殡仪馆夜班守则第100条是生路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殡仪馆夜班守则第100条是生路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M54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