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9章 坟前异迹与旧防疫点的残疫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殡仪馆夜班守则第100条是生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M543/ 章节无错乱精修!
 

清晨的阳光刚漫过向阳小城的坟地,阿武就提着两罐张婶腌的萝卜干,站在了老吴的坟前。坟头的新土还没完全冻实,插着块木牌,上面是赵伯写的 “守馆人吴老之墓”,木牌旁摆着串算盘珠 —— 是从老吴那把算盘上拆下来的,阿武特意带来的。

“老吴叔,我来看您了。” 阿武将萝卜干放在坟前,手臂上的共生脉泛着淡玉色的光,落在坟头的草叶上,“您留下的笔记我看了,‘守馆不是守卵,是守人’,我记着呢。东北的疫源池封了,邻市的分坛也安安稳稳,小城现在挺好的。”

风掠过坟地,草叶 “沙沙” 响,像是老吴的回应。阿武蹲下来,想帮坟头再培点土,指尖刚碰到新土,共生脉突然轻轻一颤 —— 一丝极淡的蓝气从土缝里冒出来,碰到光就化了,快得像错觉。

“疫气?” 阿武心里一紧,赶紧将手掌贴在坟土上。共生脉的暖意顺着掌心往里钻,很应到土下藏着的东西 —— 不是完整的疫后种,是片指甲盖大的黑纱碎片,裹着点残留的本源疫气,像是被风吹来的,嵌在了土缝里。

他赶紧掏出小铲子,小心地将黑纱碎片挖出来。碎片刚离开土,就开始往阿武的指尖缠,却被共生脉的光逼得缩成一团,“这不是本地的疫气,比总坛和邻市的都淡,却更顽固 —— 像是从很远的地方飘来的。”

阿武掏出对讲机,刚想联系父亲,就看见远处有个熟悉的身影 —— 是赵伯,手里提着个布包,里面装着老吴生前爱抽的旱烟,“我就知道你会来,特意多带了点旱烟,给老吴点上。”

赵伯刚蹲下来,手里的旱烟袋突然 “嗒” 地响了一声,烟杆上的铜锅泛着淡绿的光 —— 是老吴的烟袋,浸过多年的草药水,能感应残疫。他脸色一沉,“这附近有残疫!不是咱们之前封的那种,是‘死疫气’—— 就是疫后种碎掉后,残留的气团,虽然没杀伤力,却能引活疫气过来。”

阿武赶紧把黑纱碎片递给赵伯。赵伯用旱烟杆拨了拨碎片,铜锅的绿光更亮了,“你看这纱的纹路,是疫教‘分疫符’的花样,周教授的同伙以前用过。这碎片肯定不是风刮来的,是有人故意放在这的 —— 想引咱们去查,或者…… 想污染老吴的坟。”

“谁会这么做?” 阿武的共生脉又开始发烫,这次是指向坟地东边的方向 —— 那边是邻市的老路,路边有个废弃的旧防疫点,是沈青山 1943 年设的,后来因为寒疫气重,就封了。

父亲的声音突然从对讲机里传来,带着点急促:“阿武,你们在哪?沈若查日志发现,1943 年邻市旧防疫点,沈青山当年埋过‘疫气吸附石’,就是用来吸残疫的,现在吸附石可能满了,漏出残疫了!”

阿武和赵伯对视一眼,赶紧往旧防疫点赶。旧防疫点在路边的土坡上,是间半塌的土房,房檐上挂着的 “防疫点” 木牌己经朽了,门口的荒草里,果然泛着淡蓝色的光 —— 是吸附石漏出的残疫。

阿武刚走近土房,共生脉突然亮了亮,将周围的残疫吸过来,轻轻灼成灰。房里的地上,躺着块篮球大的黑色石头,石头表面爬满细小的裂纹,淡蓝的残疫正从裂纹里往外渗,“就是这吸附石!裂了!”

沈若和父亲也赶来了,沈若手里拿着沈青山的日志,翻到标注 “吸附石” 的一页:“日志里写,吸附石满了要换‘脉纹石’来补,脉纹石就在土房的地窖里,是沈青山当年留的备用石。离人巷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赵伯用老吴的算盘敲了敲土房的地面,“咚咚” 的回声里带着空响:“地窖口在这!” 他掏出撬棍,撬开地上的石板,露出个半人高的地窖口,里面黑得看不见底,却透着股干燥的土味,没有疫气。

阿武举着手电筒往下照,地窖里堆着几个木箱子,最上面的箱子上,刻着沈青山的鼎纹。他跳下去,打开箱子,里面果然放着块和吸附石一样大的脉纹石,石头表面刻着双脉纹,泛着淡淡的玉色光,和他的共生脉刚好呼应,“找到了!”

父亲也跳下地窖,帮着阿武将脉纹石抬上来。两人一起将脉纹石放在旧吸附石旁边,共生脉的光顺着指尖往脉纹石里钻 —— 石头的双脉纹突然亮了,像块吸铁石,将旧吸附石漏出的残疫全吸了过来,裂纹里的淡蓝光很快就消失了。

“好了!残疫全被吸住了!” 沈若松了口气,将日志里的吸附石更换步骤抄下来,贴在土房的墙上,“以后每个月来检查一次,就能防止残疫漏出来了。”

就在这时,阿武的对讲机突然响了,是邻市的李队:“阿武!我们在邻市西边的旧防疫点,也发现了漏残疫的吸附石,纹路和你们那边的一样,上面还沾着点黑纱碎片 —— 跟你说的老吴坟前的碎片像吗?”

阿武心里一沉,赶紧将坟前的黑纱碎片对着对讲机晃了晃:“是不是这种带‘分疫符’的?”

“对!就是这个!” 李队的声音带着慌意,“我们查了沈青山的日志,邻市有三个旧防疫点,都埋了吸附石,现在己经漏了两个,剩下的那个在北边的山坳里,怕也快撑不住了!”

赵伯突然想起什么,从布包里掏出老吴的笔记,翻到其中一页 —— 老吴画了张简易的地图,标注着向阳和邻市的旧防疫点,总共六个,连成个 “六芒星” 的形状,旁边写着 “沈青山设的‘残疫网’,漏一则乱”,“老吴早就记下来了!这六个防疫点是你太爷爷设的,专门吸散在外面的残疫,现在漏了三个,要是全漏了,残疫会凑成‘疫气团’,又要出事!”

父亲走到阿武身边,手臂上的共生脉和阿武的脉轻轻贴在一起,两股光融成一股,“咱们分两路走,你带沈若去邻市北边的防疫点,我和赵伯去查向阳剩下的两个,争取今天把所有吸附石都换了!”

阿武点点头,刚要收拾东西,就看见远处的路上,刘叔骑着自行车往这边赶,车后座上绑着个保温桶,“阿武!听说你们在这处理疫气,我煮了点姜汤,快趁热喝!”

刘叔将姜汤倒进碗里,递给众人。姜汤的暖意顺着喉咙往下滑,驱散了清晨的寒气。阿武看着碗里的姜汤,又看了看老吴坟前的萝卜干,突然明白 —— 所谓的 “残疫网”,从来不是靠石头 alone,是靠沈青山的远见,靠老吴的记录,靠刘叔的姜汤,靠所有人凑在一起的心意,才织得牢。

“那我们先出发了!” 阿武接过沈若递来的日志,将脉纹石放进帆布包。护鼎鸟不知何时飞了过来,落在他的肩膀上,鸟喙蹭了蹭他的共生脉,像是在鼓劲。

车子驶离旧防疫点时,阿武回头看了眼 —— 父亲和赵伯正抬着脉纹石,往向阳的另一个防疫点走,刘叔骑着自行车跟在后面,手里还提着给他们留的姜汤。阳光落在他们身上,像层暖罩,将残疫的冷意彻底挡住。

他低头摸了摸怀里的老吴笔记,纸页上的 “守人” 二字,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印子。六个防疫点,三个己换,三个待查,守护的新序章,果然不是轻松的 —— 但只要身边有这些人,有共生脉的暖,有小城的牵挂,再难的路,也能走下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M54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殡仪馆夜班守则第100条是生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M543/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